第四百六十章 羨慕嫉妒
重生1978,老婆我不回城了 作者:豈非天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是由於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村民們才真正地重視起來。
當他們最終成功擒獲尹家俊之後,憤怒的情緒瞬間被點燃,眾人毫不留情地對他拳打腳踢,打得他隻剩下半條命,然後像驅趕瘟神一樣將他逐出了村子。
“喲嗬!這不是那屎殼郎嘛!咋滴啦,今兒個還長能耐了不成?”人群中不知是誰率先喊出這麽一句來。
“哎呀媽呀,我的親娘誒!你瞧瞧這人,莫不是發大財啦?”另一個人驚得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可不是嘛!瞅瞅這輛車,紅通通的多喜慶,可真夠闊氣的呀!這得值老鼻子錢了吧?”旁邊有人附和道。
此時,圍聚在那輛嶄新的紅色桑塔納轎車四周的村民們,一個個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直直地盯著眼前這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家夥,目光中充滿了難以置信與羨慕嫉妒恨。
有些人心裏癢癢得厲害,特別想去伸手摸一摸這漂亮的車子,感受一下它光滑的車身。
但同時又有些膽怯,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碰壞了什麽值錢的東西,所以隻能把手伸到一半便又縮了回來。
而他們看向尹家俊的眼神裏,則滿滿當當全是豔羨和敬畏之色。
隻見尹家俊一臉春風得意的模樣,從車裏慢悠悠地掏出一包高檔香煙,十分大方地分發給周圍的男人們。
接著,他又變戲法似的抓出一大把五顏六色的糖球,笑嘻嘻地遞給身邊的婦女們。
此刻,他臉上的笑容簡直比陽光還要燦爛,似乎深深地刻在了那張油膩膩的麵龐之上,頗有一種榮歸故裏、光宗耀祖的感覺。
然而,站在不遠處冷眼旁觀的李景深卻將這一切盡收眼底。
他默默地注視著眼前所發生的這一幕幕場景,心中暗自思忖著究竟該用何種方法才能巧妙地揭穿尹家俊精心編織的這場騙局。
要知道,別看這家夥如今擺出一副暴發戶的派頭,好像真的混得風生水起一般,但李景深可是心知肚明,這所有的一切不過隻是表象而已。
其真實目的無非就是想要引那些單純善良的村民們上鉤罷了。
根據李景深前世殘留的記憶來看,尹家俊這家夥心狠手辣,手段卑劣至極。
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隻要落入他設下的陷阱之中,就會被他連哄帶騙地帶走。
前前後後加起來,竟然足足有二十多個無辜之人慘遭毒手呢!
那些男人被他無情地販賣到了黑暗幽深、環境惡劣的黑煤礦裏,每天被迫從事著繁重至極的苦力勞動。
而可憐的女人,則遭受了更為悲慘的命運,被這個喪心病狂之人強迫去出賣自己的身體和尊嚴。
最終,當這起令人發指的案件被揭露時,那些不幸被騙走的二十多個無辜者當中,僅僅隻有三個人得以生還歸來。
然而,他們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都已經飽經折磨與摧殘,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傷痛印記。
也正因如此,尹家俊成為了眾人唾棄謾罵的對象!
所有人都對他的惡行感到憤怒和不恥。
誰又能夠料到,當初那一絲微不足道的善意之舉,到頭來竟會給如此眾多無辜的村裏人們帶來這般毀滅性的災難呢?
就在這時,人群中突然傳來一聲詢問:“屎殼郎,你究竟是在哪裏發的這筆大財啊?”
話音未落,另一個聲音立刻反駁道:“什麽屎殼郎,如今人家可是堂堂正正的尹總啦!”
緊接著,周圍的村民們紛紛附和起來:“你如今發達了,可千萬別忘了咱們這些曾經一起生活過的鄉親們呐!”
聽到村民們那一張張滿是諂媚與恭維的麵龐,嘴裏還不斷說出那些阿諛奉承的話語,李景深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深深的諷刺之情。
隻見尹家俊得意洋洋地將手伸進車窗內,輕輕按下兩下喇叭。
尖銳刺耳的喇叭聲瞬間劃破長空,讓喧鬧嘈雜的現場頓時安靜了下來。
等到四周完全安靜之後,尹家俊這才緩緩開口,裝出一副感慨萬千的模樣說道:“各位父老鄉親請放心吧!俗話說得好,‘吃水不忘挖井人’,我這次特意回到家鄉,正是為了報答諸位當年對我的恩情呀!”
他的這番話剛一說完,立刻就有一個人迫不及待地帶頭高聲喊道:“說得太好了!”
隨後,如雷貫耳般的掌聲驟然響起,響徹整個村子上空。
尹家俊一邊連連擺手,一邊嘴裏不停地喊著:“大家先冷靜一下!請聽我說!”
然而,村民們的熱情就像燃燒的火焰一般,根本無法被輕易撲滅。
盡管如此,尹家俊仍然沒有放棄,他無奈地再次按下手中的喇叭按鈕。
隨著一陣刺耳的鳴笛聲響起,喧鬧的場麵終於漸漸安靜下來。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突然從李景深的身後傳來:“景深,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啊?”
原來是村支書張振明匆匆趕到了現場。
聽到熟悉的聲音,李景深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
他快步走到張振明麵前,急切地問道:“老舅,您相信我嗎?”
張振明看著外甥那緊張又認真的表情,心中不禁有些詫異,但還是毫不猶豫地點頭回答道:“你這孩子說什麽傻話呢,老舅咋會不相信你呢?”
他的語氣帶著一絲不悅,似乎對於李景深這樣問感到有些不解。
得到舅舅肯定的答複後,李景深稍稍鬆了一口氣,緊接著說道:“尹家俊回來了,可他這次回來沒安好心,就是想騙走咱們村裏的人!老舅,您可得想想辦法攔住咱村的人啊,千萬別讓他們被這家夥給騙走了!”
李景深心裏非常清楚,在前世的時候,張振明對於尹家俊在村裏拉攏人員這件事情不僅沒有加以阻止,反而是持支持態度的。
甚至,張振明還曾親自出馬,懇請尹家俊能夠多帶走幾個村裏人。
而正是因為這個錯誤的決定,成為了張振明一生中難以抹去的巨大汙點。
當他們最終成功擒獲尹家俊之後,憤怒的情緒瞬間被點燃,眾人毫不留情地對他拳打腳踢,打得他隻剩下半條命,然後像驅趕瘟神一樣將他逐出了村子。
“喲嗬!這不是那屎殼郎嘛!咋滴啦,今兒個還長能耐了不成?”人群中不知是誰率先喊出這麽一句來。
“哎呀媽呀,我的親娘誒!你瞧瞧這人,莫不是發大財啦?”另一個人驚得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可不是嘛!瞅瞅這輛車,紅通通的多喜慶,可真夠闊氣的呀!這得值老鼻子錢了吧?”旁邊有人附和道。
此時,圍聚在那輛嶄新的紅色桑塔納轎車四周的村民們,一個個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直直地盯著眼前這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家夥,目光中充滿了難以置信與羨慕嫉妒恨。
有些人心裏癢癢得厲害,特別想去伸手摸一摸這漂亮的車子,感受一下它光滑的車身。
但同時又有些膽怯,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碰壞了什麽值錢的東西,所以隻能把手伸到一半便又縮了回來。
而他們看向尹家俊的眼神裏,則滿滿當當全是豔羨和敬畏之色。
隻見尹家俊一臉春風得意的模樣,從車裏慢悠悠地掏出一包高檔香煙,十分大方地分發給周圍的男人們。
接著,他又變戲法似的抓出一大把五顏六色的糖球,笑嘻嘻地遞給身邊的婦女們。
此刻,他臉上的笑容簡直比陽光還要燦爛,似乎深深地刻在了那張油膩膩的麵龐之上,頗有一種榮歸故裏、光宗耀祖的感覺。
然而,站在不遠處冷眼旁觀的李景深卻將這一切盡收眼底。
他默默地注視著眼前所發生的這一幕幕場景,心中暗自思忖著究竟該用何種方法才能巧妙地揭穿尹家俊精心編織的這場騙局。
要知道,別看這家夥如今擺出一副暴發戶的派頭,好像真的混得風生水起一般,但李景深可是心知肚明,這所有的一切不過隻是表象而已。
其真實目的無非就是想要引那些單純善良的村民們上鉤罷了。
根據李景深前世殘留的記憶來看,尹家俊這家夥心狠手辣,手段卑劣至極。
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隻要落入他設下的陷阱之中,就會被他連哄帶騙地帶走。
前前後後加起來,竟然足足有二十多個無辜之人慘遭毒手呢!
那些男人被他無情地販賣到了黑暗幽深、環境惡劣的黑煤礦裏,每天被迫從事著繁重至極的苦力勞動。
而可憐的女人,則遭受了更為悲慘的命運,被這個喪心病狂之人強迫去出賣自己的身體和尊嚴。
最終,當這起令人發指的案件被揭露時,那些不幸被騙走的二十多個無辜者當中,僅僅隻有三個人得以生還歸來。
然而,他們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都已經飽經折磨與摧殘,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傷痛印記。
也正因如此,尹家俊成為了眾人唾棄謾罵的對象!
所有人都對他的惡行感到憤怒和不恥。
誰又能夠料到,當初那一絲微不足道的善意之舉,到頭來竟會給如此眾多無辜的村裏人們帶來這般毀滅性的災難呢?
就在這時,人群中突然傳來一聲詢問:“屎殼郎,你究竟是在哪裏發的這筆大財啊?”
話音未落,另一個聲音立刻反駁道:“什麽屎殼郎,如今人家可是堂堂正正的尹總啦!”
緊接著,周圍的村民們紛紛附和起來:“你如今發達了,可千萬別忘了咱們這些曾經一起生活過的鄉親們呐!”
聽到村民們那一張張滿是諂媚與恭維的麵龐,嘴裏還不斷說出那些阿諛奉承的話語,李景深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深深的諷刺之情。
隻見尹家俊得意洋洋地將手伸進車窗內,輕輕按下兩下喇叭。
尖銳刺耳的喇叭聲瞬間劃破長空,讓喧鬧嘈雜的現場頓時安靜了下來。
等到四周完全安靜之後,尹家俊這才緩緩開口,裝出一副感慨萬千的模樣說道:“各位父老鄉親請放心吧!俗話說得好,‘吃水不忘挖井人’,我這次特意回到家鄉,正是為了報答諸位當年對我的恩情呀!”
他的這番話剛一說完,立刻就有一個人迫不及待地帶頭高聲喊道:“說得太好了!”
隨後,如雷貫耳般的掌聲驟然響起,響徹整個村子上空。
尹家俊一邊連連擺手,一邊嘴裏不停地喊著:“大家先冷靜一下!請聽我說!”
然而,村民們的熱情就像燃燒的火焰一般,根本無法被輕易撲滅。
盡管如此,尹家俊仍然沒有放棄,他無奈地再次按下手中的喇叭按鈕。
隨著一陣刺耳的鳴笛聲響起,喧鬧的場麵終於漸漸安靜下來。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突然從李景深的身後傳來:“景深,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啊?”
原來是村支書張振明匆匆趕到了現場。
聽到熟悉的聲音,李景深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
他快步走到張振明麵前,急切地問道:“老舅,您相信我嗎?”
張振明看著外甥那緊張又認真的表情,心中不禁有些詫異,但還是毫不猶豫地點頭回答道:“你這孩子說什麽傻話呢,老舅咋會不相信你呢?”
他的語氣帶著一絲不悅,似乎對於李景深這樣問感到有些不解。
得到舅舅肯定的答複後,李景深稍稍鬆了一口氣,緊接著說道:“尹家俊回來了,可他這次回來沒安好心,就是想騙走咱們村裏的人!老舅,您可得想想辦法攔住咱村的人啊,千萬別讓他們被這家夥給騙走了!”
李景深心裏非常清楚,在前世的時候,張振明對於尹家俊在村裏拉攏人員這件事情不僅沒有加以阻止,反而是持支持態度的。
甚至,張振明還曾親自出馬,懇請尹家俊能夠多帶走幾個村裏人。
而正是因為這個錯誤的決定,成為了張振明一生中難以抹去的巨大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