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請指教》計劃在大眾中沒引起什麽水花,但在業內就不一樣了。


    太多因為錢不夠而拍不了電影的導演。


    所以,短短幾天,青奕公司收到的劇本、短片就超過了五十本。


    李元青除了創作新歌以外,每天都會抽出點時間看看投遞上來的劇本。


    對於他而言,隻要粗略看看名字就能知道哪一部有火的可能性。


    之所以認真看看,就是想找找有沒有滄海遺珠。


    看了三天,李元青確定一件事。


    有些本子一直無人問津確實是有道理的。


    粗糙、簡陋、抄襲以及無聊,還有就是虛報成本。


    這些本子去騙騙煤老板沒關係,反正他們隻想要漂亮女演員,可拿來給李元青看,隻剩辣眼睛。


    當著陳曦的麵,李元青又丟掉一個劇本。


    陳曦小心翼翼的問。


    “還是沒有能投的?”


    “沒有,這種本子投遞的人是怎麽想的?上來就敢吹成本需要八百萬,票房預估五千萬?是他磕了藥還是當我們瞎了心?”


    “人家上麵寫了,隻要你出演,再找劉德華這種級別的來搭戲,就能拿這麽高的票房。”


    “光我和劉德華同時出現在一部電影裏,片酬能低於八百萬?”


    李元青喝了口白開水,平複了一下心情。


    “曦姐,接下來半個月你以公司名義去北電、中戲等國內藝術院校開宣講會,把我們的計劃再好好傳達給院校裏早已畢業和尚未畢業導演們。”


    陳曦點點頭,表示馬上就會去聯係。


    ***


    “月光色,女子香


    淚斷劍,情多長...”


    李元青這兩天都在錄音棚裏錄歌。


    目前唱的歌是《月光》


    這也是新專輯的第三首歌。


    這首歌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俠客縱橫,愛恨糾葛,百轉千回的唱法更是把這首歌傳遞的情感推向新的高度。


    剛剛唱完一遍,錄音棚外的劉奕菲就拿著電話提示李元青,有新的來電。


    “誰的電話?”


    “叔叔的電話,我剛剛接了,他好像找你商量投資電影的事。”


    李元青拿起電話,就看見備注上的“老爸”字眼。


    李元青有點疑惑但還是不假思索的接過。


    “喂,爸。”


    “兒子,你們公司是不是在找電影項目投資?”


    “是啊,怎麽,又有大老板找到你那裏去了?”


    “不是大老板,是有水平的大導演。宋江波聽過沒有?”


    “當然聽過,他是個人傳記類電影的行家,《毛澤東與斯諾》不就是他執導的,這部電影還拿了華表優秀獎,當年你們單位組織包場,你當時不就是帶著我去看的嘛。怎麽,宋導又要拍新電影了?”


    “對,宋導的背景是長春製片廠,這兩年也在搞市場化,所以有些項目願意和民營企業合作。這一次宋導帶來的電影我覺得挺好,對方剛跟我聊了兩句,我就立馬通知你了。”


    “他可以直接把劇本發給我們公司啊,何必找你呢?”


    “劇本還沒寫完呢,隻是項目剛立項,正在拉投資。”


    “沒寫好的劇本你就聽兩句就覺得不錯?”


    “肯定不錯!你老爸用人格擔保,這個題材肯定有人看。”


    “得,那你跟我說說,要是真不錯,我可以直接聯係宋導。”


    “電影主角就是幾個月前上新聞的女警官任長霞。”


    聽到這個名字,李元青神情立馬嚴肅起來。


    “你是說宋導要給今年四月份因公殉職的任長霞警官拍個人傳記電影?”


    “對,長春製片廠已經獲得了授權,宋導親自操刀,對方說會在任長霞警官犧牲一周年之前把電影拍完,最晚明年下半年就要上映。”


    “好的,我馬上去聯係長春製片廠。”


    這種主旋律電影投資不能看票房收益。


    也正是因為這種電影賺錢的概率小,長春製片廠才願意把項目拿出來跟民營企業合作。


    青奕投資《任長霞》也能向文化部門表態。


    兩天後,陳曦專程去了一趟長春拜訪了宋江波導演並簽下了投資合同。


    也就在當天,田壯壯給李元青打了一個電話。


    “導演係有你的兩位學長會在這兩天去你公司找你。”


    “他們的劇本,老師你肯定看過了,你覺得怎麽樣?”


    “我不是研究商業片的,我的看法不具備參考價值,但是侯科銘看過了,他給的評價不錯,所以我才會讓他們倆去找你,你在商業片方麵走得比我們這些老家夥要遠。”


    “既然侯院長認為不錯,老師你也向我推薦,那我明天會在公司等著兩位學長。不知道兩位學長叫什麽名字?”


    “一個叫程耳,一個叫寧昊。”


    ***


    程耳也是用短片參加過電影節的半成熟導演。


    他帶來的電影劇本是他人生第一部長片,劇本目前的名字是《口琴》


    李元青仔細看了一遍,算是及格線之上的懸疑類本子。


    “程學長,你不是已經拿到了拍攝許可證嗎?”


    程耳不太善於表達,說話時有一點靦腆。


    “對,劇本早就寫好了,去年十月份拿到了拍攝許可,但是投資一直沒到位。”


    “不知道資金缺口還有多大。”


    程耳支支吾吾的說。


    “還差大概三百萬華幣。”


    說完還擠出個笑容。


    李元青這下是真被這位學長逗笑了。


    這部電影預算就做了三百萬華幣,你跟我說還差三百萬華幣,合著一分錢投資沒拉到唄。


    李元青按下劇本。


    “這部電影,青奕全額投了。除了女主,其他演員可以由你自己決定,我們還會派一名會計審查資金去向,還希望你能理解。”


    “理解,理解。”


    李元青打算問問劉奕菲想不想演女主。


    她不可能一輩子都隻演代表“美麗”的角色,趁著年輕她得走出舒適圈。


    這部電影就很合適,女主為了探究真相一次次努力,並在真相與現實親人關係之間無盡的折磨與痛苦。


    戲中沒有親密戲份,就一場“強暴”戲,切個鏡頭暗示一下就可以,沒必要拍出來。


    如果劉奕菲願意挑戰自己,提高表演難度,那就讓她演,讓劉奕菲來演,回本的概率都大很多。


    談妥了項目,李元青說起了別的。


    “程學長,你這電影名字取的一般。懸疑類電影必須要從名字上就給觀眾以期待感,《口琴》實在是太普通了。”


    程耳沒有反駁,畢竟李元青也是從懸疑片起家的,人家的《彗星來的那一夜》票房成績在那擺著,說的話天然具有權威性。


    “我也覺得名字不夠好,但至今一直在找投資,沒有想到更好的名字。”


    李元青敲了敲桌麵。


    “你這部電影改名為《第三個人》吧,女主相對於姐夫和姐姐,她認為自己是多餘的第三個人,男主則是殺害女主父母的現場第三個人,男二則是男女主複雜關係中突兀出現的第三個人,他們都覺得自己多餘,但又緊密聯係。”


    程耳沒有任何意見,隻要李元青能掏錢讓他拍攝,改什麽名字都不重要。


    談妥了程耳的《第三個人》


    李元青打通了另一位學長的電話。


    “對,我現在有空,你帶著劇本來我的公司就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輝煌璀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八子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八子王並收藏華娛,輝煌璀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