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搞錢一事,可以說是秦瑱的一個心結。


    因為遠在曹操麾下之時,他就已經有搞錢的心思。


    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要想改革,就要從經濟上開始。


    而爭霸本身又是一件極度消耗錢財的事情。


    招兵買馬、製造軍械、撫恤傷員、籌措軍需,每一項算下來都需要巨大的資金。


    受困於這個時代的局限性,幾乎所有諸侯搞錢的辦法,都是通過掠奪剝削。


    就如老曹一般,軍費不足便有三板斧,加稅、搶錢、盜墓。


    在這個生產力被落後的農業拖累的時代,幾乎很難脫出這個禁錮。


    故而曾幾何時,在老曹開始屯田之後,秦瑱就給老曹建議,現在天下局勢混亂,商業毀壞嚴重,當速速興商,積累爭霸之基。


    彼時老曹剛剛入主兗州,理政安民,事物繁雜,一聽這話,就表示:


    “耕織為其國本,工商乃末業,吾知君才,然則如今百姓未定,君當先理民治政,不可荒廢君治國之才!”


    話語說得很委婉,就是一個意思,我知道你有才幹,但方向不對。


    現在的問題在於趕緊安置百姓,不在於興商,有想法很不錯,可現在不現實。


    秦瑱一聽這話,自是不敢苟同。


    在他看來,就是因為農業破壞嚴重,才是興商的最佳時機。


    因為在這個重農抑商的年代,經濟基本上和農業綁定。


    要想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首先要打破小農自然經濟的基本結構,集中生產力,大力發展製造業。


    再通過製造業反哺,進一步發展農業,最終實現生產力的進步。


    彼時百姓流離失所,小農經濟已經完全破壞。


    那個時候,隻要通過官方幹預,進行資源調配,就能同步實現商業和農業的進步。


    因而他認為的完美屯田模式,應該是一部分人屯田養軍,一部人從事工商業賺錢,類似於後世的根據地形式,將軍隊和百姓打造成一個龐大的經濟體。


    這樣一個經濟體,將所有人的利益糾結在一起,就能對任何勢力形成碾壓。


    抱著這樣的想法,他自然是和老曹據理力爭。


    最後還是將老曹給說服了。


    畢竟老曹也算開明,不是聽不進道理之人。


    可當秦瑱想要施行的時候,阻力卻不是一般的大。


    以陳宮牽頭的一票既得利益者,一聽秦瑱要把流民糾結起來發展手工業,就紛紛跳出來指責秦瑱亂政禍國。


    因為對於世家來說,無論是商業還是工業,都不是好東西。


    你把這些流民給集中在一起,那我們還怎麽招收佃戶?


    你們發展了商業,大家都去逐利,我們的地誰去種?


    說白了,秦瑱要做的事情損害到了世家的根本利益。


    對此,秦瑱自然不懼,橫眉冷對,但卻把老曹嚇了一跳。


    他本就是在陳宮等兗州士族的支持下坐穩的兗州,若是士族反叛,他老曹扛不住。


    於是在老曹的苦苦勸解之下,秦瑱第一次改革無疾而終。


    不過秦瑱並不是那種會輕易放棄之人,他尋思既然流民不行,軍隊總行了吧。


    然後他又給老曹建議,給他一個縣,兩千兵馬,一千萬錢,一年時間,還老曹十倍之利。


    但這一次,曹操卻主動拒絕這個請求。


    而老曹的理由也很直白,你是我的謀主,應該縱觀全局,兗州這麽大的地盤,怎麽可能隻去治理一個小縣!


    被曹操拒絕之後,秦瑱就知道改不動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兗州的世家勢力太過龐大,在這種龐大的勢力麵前,除非曹操全力支持,不然改革根本改不動。


    但老曹同樣是士族的一員,且剛入兗州,不會為了一個還未實現的計劃,而去得罪這些世家。


    所以他要想改革,就需要等到曹操看到士族的危害之後,采取抑製政策之時改進。


    至此秦瑱按下了改革之心,準備等到曹操和士族起矛盾之後再改。


    結果他沒想到的是,曹操確實和士族起了矛盾。


    可隨之也增加了老曹的疑心病,連帶他這個創業元老都開始懷疑了起來。


    此後一發不可收拾,直到他準確預測了關中大旱,並幫助老曹獲取大量流民之後,老曹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開始不斷削弱他手中的權力。


    實則到了這個時候,洛陽有了大量流民,正是改革的最佳時機。


    隻可惜他已經沒了改革的機會,隻能脫手而去。


    由此,改製興商成了秦瑱心心念念之事。


    不是簡單的搞錢,而是在搞錢的同時改變基礎經濟結構。


    這件事情之前在老曹麾下沒法搞,後來轉到老劉麾下沒機會搞。


    現在取了淮南,又有旱災,將會出現大量無家可歸的百姓,正是他著手改革的最好時機。


    因而在會見了梅氏兄弟之後,秦瑱就回到了家中,取出了幾塊布帛,寫起了自己計劃書。


    其實對穿越者來說,在古代賺錢真就跟玩一樣。


    不說某公孫大娘,單靠倒賣奴隸、物產就壟斷了兩州生意。


    就說鹽糖紙酒,衣食住行,哪一項不是暴利產業?


    但真要想改變基礎經濟結構,那就需要仔細選擇產業。


    比如鹽、糖等產業,確實是暴利產業,可對生產力發展卻沒多大作用。


    酒同理,飯都不夠吃,這個時候發展釀酒產業,屬於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唯獨造紙業一項,可以極大推動知識傳播,打破士族的知識壟斷。


    因而在秦瑱的計劃之中,鹽糖酒,都隻是斂財工具。


    他們主要發展的產業,應該是造紙業、紡織業和製造業。


    其中紡織業是工業之母,一是因為紡織業最為簡單,能創造巨大效益。


    二是因為可以培養雇傭關係,致使資本主義萌芽。


    在東漢時期,布匹是和金銀同等價值的硬通貨。


    百姓一年到頭要想將自己家的勞動成果轉換成錢財,隻有兩個途徑,要麽賣糧食,要麽賣布匹!


    可以說他們如果能大規模生產布匹,就是純賺的事情。


    眼下大量流民之中會產生大量閑散農婦。


    隻要他們準備好工具和原材料,這些農婦就是最好的廉價勞動力,可以幫他們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


    至於製造業那就是工業之父,尤其是玻璃製造,更是發展工業的必要產業。


    因為玻璃這種物件,不是簡單的奢侈品,玻璃的製造,關乎冶煉、農業、能源、化工等諸多產業。


    首先,玻璃的燒製需要提高爐溫,降低熔點,這就關係到能源和純堿。


    以化石燃料替代木柴,可以進一步發展鋼鐵製造,更新軍事裝備。


    以氨堿法製造純堿,可以得到副產物氯化銨,可以用來生產化學肥料。


    其次,玻璃透明且耐高溫的特性,幾乎是發展化學的必要前置!


    隻有通過不斷的觀察實驗,才能不斷製造各種化學物質。


    這些產業的價值遠遠超過玻璃能達成的經濟效益。


    而玻璃創造的經濟效益,又能不斷倒推產業擴大,直到推動整個工業進程的發展。


    至於造紙那就更不用說了,即有助於推進教育普及,又有助於搜刮士族的錢財,將資金投入建設之中,可謂萬金油。


    有此三項就足以積攢足夠爭霸與改革的經濟基礎。


    而除了這三項外,其他的奢侈品就是附加產業。


    如此思慮一陣之後,秦瑱便將大體規劃書寫完畢。


    隨之他又將造紙工藝、製造玻璃以及各種副產品的技術要點寫了下來。


    這些東西其實都不難,尤其是造紙,以前他還自己做過,現在隻需要進行工藝改進。


    至於玻璃,難度其實在純堿的製作,其中包含了很多化學產品,秦瑱隻知道化學式以及替代品,操作自然也需要工人來摸索。


    而對於紡織業,他準備了新式紡織機的樣圖。


    這個紡織機,是以前上曆史課的圖例,乃黃道婆改進,分為攪車、椎弓、三錠腳踏紡車等三個部分,可以增加紡織的效率。


    搞定了這些,他便帶著計劃書又來找到了劉備。


    終究是要進行改製賺錢,需要錢糧和人手,這都需要劉備知曉和點頭。


    他自能統籌兼顧,卻不能瞞著大老板。


    如此一路朝著劉備府內行來,結果剛一到劉備府內,便見一人匆匆行出。


    定眼一看,正是孫乾孫公祐。


    要說劉備麾下誰秦瑱最不熟悉,那首推便是孫乾其人。


    因為孫乾雖然是劉備麾下大臣,但和他卻沒有多少有交集的地方。


    他主管軍事,直接對接的就兩個人,負責情報的簡雍,負責錢糧的糜竺。


    這兩人長久打交道,至少關係不錯。


    唯有孫乾,一直輔佐劉備治理民生,負責戶籍和百姓管理,與他甚少交往。


    不過不熟悉是不熟悉,招呼還是要打的!


    因而秦瑱一看,便即笑問道;


    “公佑先生何往也?”


    孫乾聽得此聲,便抬起了頭來,看到是他,便一把將他抓住道:


    “軍師從何而來,在下正欲去尋軍師,有要事相商!”


    那模樣像是看到了救星一般,一把抓住就不放手。


    而秦瑱見其模樣,亦是一驚,方才孫乾低著頭還不覺得。


    現在一看,這位先生兩眼浮腫,麵色發白,一副睡眠不足的模樣。


    竟然毫無往日那種名士風範。


    又兼被他一把抓住了手,秦瑱自是一驚,忙道:


    “先生有何事尋瑱,可直言之!”


    孫乾自是將他往道旁一拉,說出原因。


    原來是自從劉馥上任之後,他們這些文臣就紛紛被劉備分派了任務。


    如劉馥,自是居中調度,依照各地情況輔助劉備統籌管理。


    如袁渙,就被委任巡縣職責,負責穩定各縣形勢。


    如鄭渾,自是負責各地的水利工程,搶修溝渠。


    而孫乾便被委派來負責各地難民安置。


    這樣做的好處,自是個人分管一攤,方便施行理事。


    可帶來的壞處,卻是孫乾扛下了大量的難民安置工作。


    前文說了,劉馥的治災之法,是穩住能穩的百姓,將那些即將流離失所的百姓集中在壽春一線,進行集中賑災。


    在他的政策下,數以萬計的難民就朝著壽春、曲陽、陰陵一線湧了過來。


    這一下可就把孫乾給愁壞了!


    因為壽春、曲陽、陰陵三個縣城同樣處於受災之中。


    僅是這三個縣城的難民,就超過十幾萬人,眼下又湧入了幾萬,而且後續還會不斷前來。


    救災都還是其次,如何安置這些百姓卻是個大問題。


    既要考慮安置在什麽地方,又要考慮以什麽形勢安置,如何去管理。


    房屋、水源,吃喝拉撒,每一項都極為繁雜。


    孫乾雖然也有治理之才,卻從未麵對過這種局麵,一想到冬天來了還有大量難民抵達,他就急忙來到了府內找劉備商量對策。


    結果劉備這方麵也是個二把刀,想了許久沒想出妥當的辦法。


    想來想去,突然想到了秦瑱身上,然後就告訴孫乾,我也沒招,但是軍師主意多,你去問問軍師。


    孫乾自也知道劉備習慣遇事不決找軍師,索性就朝府外行來。


    沒想到才出門,就遇到了秦瑱。


    當下他自是拉著秦瑱叫苦道:


    “軍師務必救我一救,不然這數十萬百姓斷難安置妥當!”


    而秦瑱一聽這話,便是一笑道:


    “先生莫急,我正為此事而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鯨二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鯨二歌並收藏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