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魯肅出兵,再戰周瑜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麽 作者:鯨二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麵對諸葛亮得出的結論,眾人先是一異,而後便詢問起了緣故。
諸葛亮便將自己沿路所見所聞之事告知,並且給眾人分析道:
“眼下江東方麵顯然已知我軍南下之意,故將防備設於丹陽郡中。”
“然則我軍現在聯合荊州水軍同進,敵軍於丹陽便處於兩軍之間,由此周瑜方才先行出兵,欲先敗荊州水軍。”
“而今彼等陳兵不動,可見此計已為先生所破,故他若要得勝,便須反過來先擊我巢湖兵馬!”
“之前亮見敵軍北上,還不知敵軍之意,隻道是為埋伏荊州水軍。”
“但現在荊州水軍未動,周瑜便先撤去春穀兵馬,顯然是為引誘我軍前來,再以奇兵破之。”
“若是我軍輕敵冒進,必被周瑜奇兵所破!”
他如此一番分析,眾人頓時也是一驚,暗道周瑜是真的賊。
若非諸葛亮在此,他們水軍不知道原委,還真可能被周瑜擊敗!
在此驚訝之中,眾人自是又問諸葛亮有何計策應對。
諸葛亮聞之,就直接對眾人表示道:
“如今此狀雖是敵軍算計,未必沒有破敵之機!”
“此事須得先與魯肅都督商議。”
“既是敵軍春穀兵馬已經撤出,我軍南下之計卻當暫緩。”
“諸位先於此等待,待在下前去見過魯肅都督,方可再行議定!”
說著,他便又從皖縣行出,朝著巢湖方向行來。
另一邊,卻說魯肅自從擔任巢湖水軍都督之後,便一直在整兵備戰。
其麾下兵馬本來隻有七千餘人,而後收的耿齊等部,已然擴張至一萬一千餘!
如此龐大的水軍隊伍,船隻卻隻有可憐的數百艘。
其中樓船僅有七艘,其餘等鬥艦、艨艟等船數十艘,而後便是輕舟、走馬。
為了保證訓練兵馬的成效,魯肅索性帶著這些士兵自力更生,除了屯田之外,還在巢湖之內撈各種水產補充肉食。
幾個月下來,將麾下兵馬養的一個比一個強壯。
眼見此狀,魯肅自是信心滿滿,恨不得馬上打去楚江和江東水軍一戰。
畢竟劉備和秦瑱對他那算是仁至義盡,直接放權,啥也不管。
他魯肅一介商賈能得如此明主相待,自然要死命報答。
但可惜巢湖水軍終究家底太薄,幾百艘戰船,拚光了就沒了。
故而他嘴上雖然答應秦瑱,尋找機會突破防線,可實際上卻不敢妄動。
每日除了操練兵馬,便是駕著遊船前來江口,觀察敵軍動向。
這麽一看,他就看了整整大半年,幾乎將春穀水軍的配置和陣型摸得一清二楚。
本來聽著秦瑱請動了荊州水軍出兵,他有心嚐試一把突破封鎖,殺上江去給秦瑱分憂。
結果他這邊還未動手,就聽到了春穀水軍撤離的消息。
其麾下胡四、耿齊等將聞此,自是興奮的前來請戰。
獨有魯肅總覺什麽地方不對,一陣沉思道:
“周公瑾此人曆來膽大心細,春穀水軍困我軍半載有餘,而今突然撤出,必有異也!”
他一說出這話,胡四思慮片刻,便嚐試道:
“或是周瑜戰不過荊州水軍,將兵馬撤去也說不定!”
可魯肅聞之,卻是連忙搖頭,極為謹慎道:
“周公瑾此人用兵非庸人可敵,吾雖未見過荊州兵馬。”
“但也知其軍常年不戰,戰未必強。”
“公瑾即便兵敗,也不至於要調動此處兵馬!”
“難道不知他一調動此處兵馬,我軍便可殺入江去?”
“他若兵敗,再調此處兵馬,無異於飲鴆止渴,自尋死路!”
耿齊聽著這話,暗覺有理,可隨之又道:
“話雖如此,但我軍以往不能動者,皆在春穀被困之由。”
“而今春穀兵馬撤出,我等入江之口已通。”
“若是不出兵馬,又當如何處之?”
魯肅一聽此言,亦是一陣犯難,暗道周瑜這是給自己出了個難題。
劉備建立水軍,就是為了對敵江東水軍,打開通路。
以往他們不能動作,是因為入江口被堵著,這讓他可以安心在此苟著不動。
可現在隨著通路打開,他就沒理由在繼續按兵不動。
即便知道周瑜有算計又能如何?
你總不能把著兵馬一直當縮頭烏龜,等著荊州水軍和江東方麵廝殺吧?
這樣別說荊州方麵願意不願意,便是劉備都可能要質疑他的水平了!
思慮之間,他便做出了決斷,對二人下令道:
“雖說敵軍此舉有異,然則我等身受主公重任,不可不動!”
“傳我軍令,先以赤馬舟行出江岸,探查敵軍動向!”
“先探知春穀南北軍情,我軍再行動作!”
二人領命之後,便派出了大量赤馬舟沿江探尋,北上南下探了二百餘裏,直接便回報道:
“敵軍已經西進彭澤,從彭澤往東,在無敵軍水軍!”
魯肅一聽江麵開闊,頓時一陣奇怪,心想周瑜這般莫非真的放棄了楚江防線?
要知道江岸上不設防,那他們的兵馬就可以直接南下江東,沒有阻礙了!
這顯然不符合周瑜之前禦敵於外的戰略思想!
出現這種情況,一是周瑜壓根不擔心他們兵馬南下,二是西邊的軍情確實緊急,逼得周瑜不得不如此!
顯然,第一種可能性最低,周瑜不可能不擔憂他們兵馬南下。
這麽一看,便是第二種情況,西邊的軍情已經發展到周瑜采取極端策略情況。
想通這一點之後,饒是謹慎如魯肅,也終於放下心來,帶著兵馬一路朝著西邊行進。
但他如此行出巢湖,便遇到了前來通報消息的諸葛亮。
聽著諸葛亮說完原委,魯肅自然大驚失色道:
“依孔明之言,周瑜已在彭蠡湖北布置了一支奇兵?”“如今撤出春穀,乃是為誘我軍前去!”
諸葛亮聞之,自是一臉正色道:
“正是如此,故在下此番前來,便是為勸都督莫要親自前去,需先尋一破敵之法,方可再行動作!”
魯肅一聽,細細思索了一陣便道:
“周公瑾其人用兵極為警醒,我軍現在行出巢湖,多半已為此人所知!”
“若是止步不前,比引其人生疑,難保會主動出擊前來。”
“既是他在彭蠡設伏,我軍或可調虎離山。”
“如今趙將軍等人欲引軍南下,我軍便可以此掩護。”
“孔明先回去通報,令趙將軍等人先至樅陽。”
“我假意前去助爾等渡江,周瑜若見此事,必要主動出擊。”
“或可提前通報軍師聯絡荊州水軍行事。”
“待周瑜被我軍引出之後,便讓荊州水軍殺入彭蠡湖內,攻破周瑜水寨!”
“如此待破敵水寨之後,我軍回軍兩路齊攻,則江東水軍必破!”
諸葛亮一聽此計,便即點頭,又乘船朝著西邊行去。
魯肅則是等諸葛亮走後,裝作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樣,慢慢朝著西邊行進。
魯肅出兵的動向自然瞞不過周瑜的探查。
一聽魯肅終於從巢湖水寨行出,周瑜便是大喜道:
“魯子敬已中我軍之計,而今兵出巢湖,必要往這彭蠡湖來!”
“若他行至於此,則我軍破敵之機便至矣!”
這可算是他們這段時間以來聽到的第一個好消息,眾將聽著無不欣喜。
獨有老將韓當聞之,麵帶憂慮之色道:
“可吾見魯肅來此,卻是謹慎慢行,雖溯江而上,亦不當緩行如此!”
而周瑜聞之,卻是不甚擔心:
“此亦將軍不知爾,魯子敬雖從未上陣,為人卻極為穩重!”
“他見我軍撤軍,心中必異我軍有伏,他若不如此,反倒異常。”
“而今如此行事,便可知此人還未知我軍謀劃。”
“眼下我軍伏兵皆在北岸湖內,他如此探查,必難探出異常!”
“雖說西進較慢,卻也不妨大事!”
“唯一所慮者,乃是荊州水軍,彼等自入下稚之後,每日操練,更不進軍。”
“秦瑱此人詭計多端,若見我軍東去,必然生疑!”
“故要破魯肅兵馬,當先往下稚與之一戰,讓彼等不知我軍所欲!”
“但不知哪位將軍願意領軍前去與之一戰?”
他一說罷,便見一將行出,拱手道:
“末將自來此地,未及立功,如今願帶兵前去,前去下稚挑戰!”
周瑜聞言,正眼一看,便見其人身高八尺,甚為威武,不由喜道:
“元代若願前去,吾當領兵助陣!”
這出列之將,名喚董襲,字元代,亦是孫策麾下大將之一。
當日孫策南下會稽之時,董襲在高遷亭迎接,孫策見他甚為奇偉,便委之門下賊曹。
後孫策討伐山陰賊黃龍羅、周勃,董襲親自斬下黃龍羅、周勃二人首級,升為別部司馬、揚武都尉。
在原本曆程中,其人隨孫策征討劉勳,戰功卓著。
不過此時的董襲隻是江東勇將,還未如日後那般揚名。
見董襲願意出戰,周瑜即點起兵馬上前,率領船隻又朝下稚方向行來。
另一邊,卻說秦瑱設謀以蔡瑁黃射頂替了黃祖之位後,便與蔡瑁商議移軍下稚。
又因荊州水軍久疏訓練,隻得設陣江岸之上,每日訓練。
如果可以的話,秦瑱當然想要督促水軍盡快決戰,但奈何荊州兵馬屬實不是周瑜對手,又兼東方沒有消息,他也隻得在此等待。
不料這日正在岸邊釣魚,忽聞水上鼓聲震天,便與蔡瑁等人登高而望。
隨之便見周瑜船隊已至,又以小船衝波而來,於江上叫罵。
見得此狀,蔡瑁自是一陣其意,忙對眾人道:
“我等與周瑜在此對峙數日,不見周瑜前來挑戰!”
“如今生了何事,竟讓周瑜這般主動挑釁?”
黃射聞之,雖不知周瑜何意,但聽下方叫罵得緊,即沉聲道:
“不管何意,他即叫陣,我等不好龜縮於此,今有敵將前來,不知誰願先出?”
本來這種時候,讓甘寧出陣是合適的。
但甘寧終究已經是外人,他自不能直接命令。
如此一聲說罷,眾人皆未領命,唯有一將出列道:
“末將願領軍前去一戰!”
黃射一看,隻見其人身高七尺有餘,頗為魁梧,但看著眼生。
他正在猶豫,便聽蔡瑁在旁低聲道:
“此乃南郡枝江人霍篤,頗有勇力,或可一戰!”
黃射聞之,便即點了點頭,令霍篤帶著本部兵馬,乘小船二十隻朝外殺去。
(本章完)
諸葛亮便將自己沿路所見所聞之事告知,並且給眾人分析道:
“眼下江東方麵顯然已知我軍南下之意,故將防備設於丹陽郡中。”
“然則我軍現在聯合荊州水軍同進,敵軍於丹陽便處於兩軍之間,由此周瑜方才先行出兵,欲先敗荊州水軍。”
“而今彼等陳兵不動,可見此計已為先生所破,故他若要得勝,便須反過來先擊我巢湖兵馬!”
“之前亮見敵軍北上,還不知敵軍之意,隻道是為埋伏荊州水軍。”
“但現在荊州水軍未動,周瑜便先撤去春穀兵馬,顯然是為引誘我軍前來,再以奇兵破之。”
“若是我軍輕敵冒進,必被周瑜奇兵所破!”
他如此一番分析,眾人頓時也是一驚,暗道周瑜是真的賊。
若非諸葛亮在此,他們水軍不知道原委,還真可能被周瑜擊敗!
在此驚訝之中,眾人自是又問諸葛亮有何計策應對。
諸葛亮聞之,就直接對眾人表示道:
“如今此狀雖是敵軍算計,未必沒有破敵之機!”
“此事須得先與魯肅都督商議。”
“既是敵軍春穀兵馬已經撤出,我軍南下之計卻當暫緩。”
“諸位先於此等待,待在下前去見過魯肅都督,方可再行議定!”
說著,他便又從皖縣行出,朝著巢湖方向行來。
另一邊,卻說魯肅自從擔任巢湖水軍都督之後,便一直在整兵備戰。
其麾下兵馬本來隻有七千餘人,而後收的耿齊等部,已然擴張至一萬一千餘!
如此龐大的水軍隊伍,船隻卻隻有可憐的數百艘。
其中樓船僅有七艘,其餘等鬥艦、艨艟等船數十艘,而後便是輕舟、走馬。
為了保證訓練兵馬的成效,魯肅索性帶著這些士兵自力更生,除了屯田之外,還在巢湖之內撈各種水產補充肉食。
幾個月下來,將麾下兵馬養的一個比一個強壯。
眼見此狀,魯肅自是信心滿滿,恨不得馬上打去楚江和江東水軍一戰。
畢竟劉備和秦瑱對他那算是仁至義盡,直接放權,啥也不管。
他魯肅一介商賈能得如此明主相待,自然要死命報答。
但可惜巢湖水軍終究家底太薄,幾百艘戰船,拚光了就沒了。
故而他嘴上雖然答應秦瑱,尋找機會突破防線,可實際上卻不敢妄動。
每日除了操練兵馬,便是駕著遊船前來江口,觀察敵軍動向。
這麽一看,他就看了整整大半年,幾乎將春穀水軍的配置和陣型摸得一清二楚。
本來聽著秦瑱請動了荊州水軍出兵,他有心嚐試一把突破封鎖,殺上江去給秦瑱分憂。
結果他這邊還未動手,就聽到了春穀水軍撤離的消息。
其麾下胡四、耿齊等將聞此,自是興奮的前來請戰。
獨有魯肅總覺什麽地方不對,一陣沉思道:
“周公瑾此人曆來膽大心細,春穀水軍困我軍半載有餘,而今突然撤出,必有異也!”
他一說出這話,胡四思慮片刻,便嚐試道:
“或是周瑜戰不過荊州水軍,將兵馬撤去也說不定!”
可魯肅聞之,卻是連忙搖頭,極為謹慎道:
“周公瑾此人用兵非庸人可敵,吾雖未見過荊州兵馬。”
“但也知其軍常年不戰,戰未必強。”
“公瑾即便兵敗,也不至於要調動此處兵馬!”
“難道不知他一調動此處兵馬,我軍便可殺入江去?”
“他若兵敗,再調此處兵馬,無異於飲鴆止渴,自尋死路!”
耿齊聽著這話,暗覺有理,可隨之又道:
“話雖如此,但我軍以往不能動者,皆在春穀被困之由。”
“而今春穀兵馬撤出,我等入江之口已通。”
“若是不出兵馬,又當如何處之?”
魯肅一聽此言,亦是一陣犯難,暗道周瑜這是給自己出了個難題。
劉備建立水軍,就是為了對敵江東水軍,打開通路。
以往他們不能動作,是因為入江口被堵著,這讓他可以安心在此苟著不動。
可現在隨著通路打開,他就沒理由在繼續按兵不動。
即便知道周瑜有算計又能如何?
你總不能把著兵馬一直當縮頭烏龜,等著荊州水軍和江東方麵廝殺吧?
這樣別說荊州方麵願意不願意,便是劉備都可能要質疑他的水平了!
思慮之間,他便做出了決斷,對二人下令道:
“雖說敵軍此舉有異,然則我等身受主公重任,不可不動!”
“傳我軍令,先以赤馬舟行出江岸,探查敵軍動向!”
“先探知春穀南北軍情,我軍再行動作!”
二人領命之後,便派出了大量赤馬舟沿江探尋,北上南下探了二百餘裏,直接便回報道:
“敵軍已經西進彭澤,從彭澤往東,在無敵軍水軍!”
魯肅一聽江麵開闊,頓時一陣奇怪,心想周瑜這般莫非真的放棄了楚江防線?
要知道江岸上不設防,那他們的兵馬就可以直接南下江東,沒有阻礙了!
這顯然不符合周瑜之前禦敵於外的戰略思想!
出現這種情況,一是周瑜壓根不擔心他們兵馬南下,二是西邊的軍情確實緊急,逼得周瑜不得不如此!
顯然,第一種可能性最低,周瑜不可能不擔憂他們兵馬南下。
這麽一看,便是第二種情況,西邊的軍情已經發展到周瑜采取極端策略情況。
想通這一點之後,饒是謹慎如魯肅,也終於放下心來,帶著兵馬一路朝著西邊行進。
但他如此行出巢湖,便遇到了前來通報消息的諸葛亮。
聽著諸葛亮說完原委,魯肅自然大驚失色道:
“依孔明之言,周瑜已在彭蠡湖北布置了一支奇兵?”“如今撤出春穀,乃是為誘我軍前去!”
諸葛亮聞之,自是一臉正色道:
“正是如此,故在下此番前來,便是為勸都督莫要親自前去,需先尋一破敵之法,方可再行動作!”
魯肅一聽,細細思索了一陣便道:
“周公瑾其人用兵極為警醒,我軍現在行出巢湖,多半已為此人所知!”
“若是止步不前,比引其人生疑,難保會主動出擊前來。”
“既是他在彭蠡設伏,我軍或可調虎離山。”
“如今趙將軍等人欲引軍南下,我軍便可以此掩護。”
“孔明先回去通報,令趙將軍等人先至樅陽。”
“我假意前去助爾等渡江,周瑜若見此事,必要主動出擊。”
“或可提前通報軍師聯絡荊州水軍行事。”
“待周瑜被我軍引出之後,便讓荊州水軍殺入彭蠡湖內,攻破周瑜水寨!”
“如此待破敵水寨之後,我軍回軍兩路齊攻,則江東水軍必破!”
諸葛亮一聽此計,便即點頭,又乘船朝著西邊行去。
魯肅則是等諸葛亮走後,裝作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樣,慢慢朝著西邊行進。
魯肅出兵的動向自然瞞不過周瑜的探查。
一聽魯肅終於從巢湖水寨行出,周瑜便是大喜道:
“魯子敬已中我軍之計,而今兵出巢湖,必要往這彭蠡湖來!”
“若他行至於此,則我軍破敵之機便至矣!”
這可算是他們這段時間以來聽到的第一個好消息,眾將聽著無不欣喜。
獨有老將韓當聞之,麵帶憂慮之色道:
“可吾見魯肅來此,卻是謹慎慢行,雖溯江而上,亦不當緩行如此!”
而周瑜聞之,卻是不甚擔心:
“此亦將軍不知爾,魯子敬雖從未上陣,為人卻極為穩重!”
“他見我軍撤軍,心中必異我軍有伏,他若不如此,反倒異常。”
“而今如此行事,便可知此人還未知我軍謀劃。”
“眼下我軍伏兵皆在北岸湖內,他如此探查,必難探出異常!”
“雖說西進較慢,卻也不妨大事!”
“唯一所慮者,乃是荊州水軍,彼等自入下稚之後,每日操練,更不進軍。”
“秦瑱此人詭計多端,若見我軍東去,必然生疑!”
“故要破魯肅兵馬,當先往下稚與之一戰,讓彼等不知我軍所欲!”
“但不知哪位將軍願意領軍前去與之一戰?”
他一說罷,便見一將行出,拱手道:
“末將自來此地,未及立功,如今願帶兵前去,前去下稚挑戰!”
周瑜聞言,正眼一看,便見其人身高八尺,甚為威武,不由喜道:
“元代若願前去,吾當領兵助陣!”
這出列之將,名喚董襲,字元代,亦是孫策麾下大將之一。
當日孫策南下會稽之時,董襲在高遷亭迎接,孫策見他甚為奇偉,便委之門下賊曹。
後孫策討伐山陰賊黃龍羅、周勃,董襲親自斬下黃龍羅、周勃二人首級,升為別部司馬、揚武都尉。
在原本曆程中,其人隨孫策征討劉勳,戰功卓著。
不過此時的董襲隻是江東勇將,還未如日後那般揚名。
見董襲願意出戰,周瑜即點起兵馬上前,率領船隻又朝下稚方向行來。
另一邊,卻說秦瑱設謀以蔡瑁黃射頂替了黃祖之位後,便與蔡瑁商議移軍下稚。
又因荊州水軍久疏訓練,隻得設陣江岸之上,每日訓練。
如果可以的話,秦瑱當然想要督促水軍盡快決戰,但奈何荊州兵馬屬實不是周瑜對手,又兼東方沒有消息,他也隻得在此等待。
不料這日正在岸邊釣魚,忽聞水上鼓聲震天,便與蔡瑁等人登高而望。
隨之便見周瑜船隊已至,又以小船衝波而來,於江上叫罵。
見得此狀,蔡瑁自是一陣其意,忙對眾人道:
“我等與周瑜在此對峙數日,不見周瑜前來挑戰!”
“如今生了何事,竟讓周瑜這般主動挑釁?”
黃射聞之,雖不知周瑜何意,但聽下方叫罵得緊,即沉聲道:
“不管何意,他即叫陣,我等不好龜縮於此,今有敵將前來,不知誰願先出?”
本來這種時候,讓甘寧出陣是合適的。
但甘寧終究已經是外人,他自不能直接命令。
如此一聲說罷,眾人皆未領命,唯有一將出列道:
“末將願領軍前去一戰!”
黃射一看,隻見其人身高七尺有餘,頗為魁梧,但看著眼生。
他正在猶豫,便聽蔡瑁在旁低聲道:
“此乃南郡枝江人霍篤,頗有勇力,或可一戰!”
黃射聞之,便即點了點頭,令霍篤帶著本部兵馬,乘小船二十隻朝外殺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