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就這麽死了,結束了其頗為燦爛的一生。


    雖然比原本曆史上早死了一年,可卻避免了死於小人之手。


    麵對逼死孫策的眾人,周瑜和朱治自然惱怒。


    當朱治聽得消息之時,就準備帶兵前來將一眾將校全部擊殺。


    可周瑜卻製止了朱治的舉動,因為他很清楚,孫策不是被逼死的。


    畢竟要想給程普等人一個交代,又給自己家人和麾下將校留一條退路,孫策便唯有一死。


    孫策顯然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才會讓他動手。


    他本想阻止,可陰差陽錯卻遂了孫策之願!


    若是他們因為孫策之死而遷怒眾人,那就是不尊重孫策的遺願。


    所以周瑜冷靜下來之後,就對想要發怒的朱治勸解道:


    “伯符之死,乃時勢所逼,並非爾等之故,我等若倒戈相攻,反負伯符之願。”


    “我等所能為之事,乃重伯符遺願,保其家小,勿造殺孽。”


    朱治聞得其言,方才按下了心中怒火,不再多言。


    隨著孫策一死,他們也沒了抵抗的理由,沒多久便開啟城門,獻城而降。


    不過投降這一舉動仿佛抽去了周瑜的精氣神。


    直到被帶到劉備麵前之時,他也沒有任何反應。


    劉備本想試圖拉攏一下這個天下奇才,但幾番言語,周瑜都是沉默以對。


    無奈之下,老劉隻得令人將周瑜帶下去好生看管。


    可這時,周瑜無神的眸中卻多出了一絲精神道:


    “我等今日降於明公,乃遂伯符之願。”


    “但不知吳縣奪取之後,明公欲如何處置伯符家小?”


    劉備見他主動問話,便猶豫片刻,坦然道:


    “若彼等皆願降之,吾自當為孫郎養其家小。”


    “可若是彼等仍自頑抗,吾當為麾下將校性命而計!”


    這話就是明擺著告訴周瑜,孫策死了不算完,必須孫家全部投降。


    不然單憑孫策之死,並不能完全保住孫家所有人的性命。


    這時,在一旁的秦瑱上前又多補充了一句:


    “吾知孫家有些子弟性如烈火,公瑾若有意,可往勸降之。”


    “若彼等實在不願降,日後之事也與公瑾無關!”


    他知道周瑜現在已然心死,但如果周瑜真想保住孫家所有人的性命,那就最好親自去勸降。


    因為孫策那些家人,可有很多都不是省油的燈!


    無論是孫翊還是孫暠,以及碧眼兒孫權,都是禍亂之源。


    如果周瑜處理不了,他不介意親自上手。


    而周瑜聽著他的話,便皺了皺眉沉思片刻,方才對劉備拱手道:


    “請先往吳縣一行,欲助將軍勸降彼等!”


    劉備聞言,便看向了一旁的秦瑱,秦瑱微微點頭,他便點頭道:


    “可也,公瑾可先往之,我大軍隨後便至!”


    周瑜見之,又對劉備抱拳,看了秦瑱一眼之後,轉身離去。


    待得周瑜走後,劉備便有些不解的看向秦瑱道:


    “如今周瑜還未降我軍,軍師何以便讓此人前去勸降?”


    “若是此人一去不返,來日再與我軍為敵,又當如何是好?”


    麵對老劉的疑問,秦瑱微微一笑,對其解釋道:


    “明公並不了解周瑜其人,他與孫策乃刎頸之交,今得孫策托付家小,方才肯降我軍。”


    “雖說我軍不欲殺孫策家小,可如今終究大事未定,不知彼等所想。”


    “若真有人叛亂,我等勢必殺之,此人不知緣故,必然生怨。”


    “故當以此人前去勸降,若他能勸降來,我軍自免得一陣廝殺。”


    “若他勸降不成,便知非我軍之故,來日我軍再殺孫家之人,他也無話可說。”


    “唯有如此,方可定下此人之心,周全我軍之義爾!”


    對於周瑜現在的心態,秦瑱當然能理解透徹。


    簡單來說,周瑜現在之所以還活著,是因為孫策的家小還未穩定。


    這個家小,並不包括孫輔、孫賁等人,而是孫策的直係親屬。


    這些人有其母吳氏,其弟孫權、孫翊、孫匡、孫朗,其妹孫仁,還有其子孫紹,與三個年少的女兒。


    隻要這些人一日沒有安置下來,孫策的托付就沒有完成。


    而這一大家子想逃出吳郡,顯然是很困難的。


    如果棄軍而逃,即便逃出吳郡,安危也無法保證。


    如果不棄軍而逃,那接下來就是長達千裏的追擊戰。


    所以周瑜如果想要幫孫策安置這一大家子,最好的辦法就是投降他們。


    如此,以劉備名聲,不至於會讓孫策絕後。


    他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把控沿海的海船,不讓這些人出海。


    想到此處,秦瑱又給了劉備一個建議,分兵先取婁縣。


    等婁縣奪取之後,再與張飛合軍,徹底包圍吳縣。


    劉備聽得此言,當下便令徐盛領其本部兵馬前往攻占婁縣。


    隨後又起大軍,帶著孫策遺體和朱治等人,一道朝著南方行來。


    而在這時,遠在百裏之外的吳縣顯然還未收到孫策的死訊。


    先抵達此處的,乃是吳景兵敗,導致無錫被張飛奪取的消息。


    此時,吳縣城中,孫家的核心人員與一眾臣屬正坐在此處商議對策。


    隻見堂內主位懸空,孫靜與張昭一左一右,其下依次是虞翻、顧雍、孫暠、孫瑜、孫權、孫翊、李術等人。


    眾人坐在一起,局勢顯得有些微妙,或者說有些凝重。


    因為現在的形勢,對於孫家來說,已經極為不利。


    畢竟從他們收到的消息來看,孫策正在前線抵禦劉備。


    可無錫卻被劉備搶先一步奪取進入了手中。


    城內雖然還有萬餘兵馬,但他們和孫策聯係卻已經被劉備切斷。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該如何動作,這顯然很難決定。


    依照張昭的建議,是直接發信孫策,勸孫策投降。


    這樣,隻要孫策一點頭,再向劉備求求情,那保住他們的性命不成問題。


    然則他這建議一提出,就被孫靜給否決了!


    孫靜的理由是現在孫策還在前線奮戰,現在一旦投降,劉備絕對容不下孫策。。


    作為孫策的親叔父,他不能作視孫策死在劉備手上。


    這個理由自然不能說服張昭,因為張昭覺得老劉仁義之名在外。


    隻要孫策真心肯降,那劉備就不會殺孫策。


    孫靜卻又反駁,劉備再仁慈也是雄主,不會婦人之仁。


    現在有兵馬,他們還有選擇機會,一旦投降,那就是任人宰殺。


    於是二人誰也說服不了誰,導致堂內氣氛越發緊張。


    而就在這時,孫暠忍不住了,起身沉聲道:


    “父親,請恕孩兒直言,眼下我軍大勢已去。”


    “如此堅守,隻會導致我孫氏就此族滅!”


    “張公所言不差,現在我軍若是投降劉備,或許還有生機。”


    “今有父親尚在,孫氏不當以孫策為主。”


    “何不趁此機會獻降劉備,以保我孫氏全族?”


    他一說出此言,孫靜自是勃然大怒,指著他便道:


    “逆子,伯符乃是汝兄,安敢出此不敬之語?”


    孫暠見之,便是眉頭一皺,硬著頭皮道:


    “孫伯陽亦是我兄,何以孫伯陽能投降敵軍,孩兒不能?”


    孫賁投降了張飛的消息也已傳到了吳郡。


    這也是導致現在吳縣之內混亂的原因。


    畢竟那可是孫賁,孫家最大的兄長。


    連這個大哥都已經投降,他們這些小兄弟自然有樣學樣。


    他一說出這話,孫靜自然無言以對。


    可暴脾氣的孫翊卻起身指著孫暠大罵:


    “孫暠,未聽叔父言說此舉會害死吾兄?”


    “汝安敢如此妄為,竟欲擅自做主?”


    孫翊便是孫策的三弟,也是一眾兄弟中脾氣最像孫策的一個,極為火爆。


    可他畢竟年少,孫暠一聽,便即冷笑道:


    “黃口小兒,汝兄我征戰之時,汝還在學堂進學哩。”


    “而今不過學些雕蟲小技,也來顯眼,汝待如何?”


    孫翊見之,自是受不得激,當場起身便拔刀道:


    “莫以我年少便殺不得你,可敢與我外出一戰?”


    “有何不敢,吾早有心教訓汝,今日正好行事!”


    孫暠聽著,也是騰的一下站起身來,怒目相對。


    孫靜身體本就不好,見得子侄如此,一時氣得捂住胸口:


    “兩個豎子,速速與我坐下,今敵未至,爾等便如此為之,叫外人看了,如何視我孫氏?”


    說實在的,孫堅出身並不太好,其父以種瓜為生。


    這也就導致孫家子侄雖多,卻多具草莽之氣。


    但終究富貴久了,所以二人也要臉麵,一時隻得坐下生起了悶氣。


    孫靜好不容易止住了眾人,這才將目光投向了孫翊旁邊的孫權道:


    “仲謀,而今孫氏以汝兄為主,今汝兄不在,仲謀為何一言不發。”


    隻見孫權其人,方頤大口,紫發閉眼,身材頗為健壯。


    麵對孫靜的詢問,孫權麵無表情,聲音低沉道:


    “尊者不問,幼者不發,今得諸位在前,議事未定,故不敢言!”


    孫靜見他如此懂禮,便怒視孫暠道:


    “汝尚不如仲謀遠矣,真豎子也!”


    孫暠聞言,頓時別過頭去,冷哼了一聲。


    孫靜看著自己兒子如此,頓時長出了一口氣,又對孫權道:


    “今乃以國事為重,無需顧及虛禮,仲謀但有何言,隻管開口既是!”


    孫權聽此,這才裝作沉思,過了一會兒才道:


    “若依孩兒之見,為今之計,當以張公之言為準!”


    “投降劉備,也無不可,然則叔父之論也是,我孫氏與劉備仇大,劉備恐難容之!”


    “如此觀之,我等若是這般投降,兄長難以得免。”


    “當與劉備好生商議,議定條件,若他能免吾兄,我等再降,卻也不遲!”


    他的意見也是投降,但並非單純投降,而是要和劉備談條件。


    孫靜一聽這話,自是一陣奇異,撫須沉吟道:


    “可眼下劉備已然占盡優勢,如何會輕易答應赦免伯符?”


    “因為劉備想要盡快奪取江東,穩定此地局勢!”


    見孫靜不解,孫權便搖了搖頭,細細分析道:


    “叔父隻以為當前劉備占盡優勢,並未著眼全局。”


    “依孩兒之見,當前曹袁兩家已經勢同水火,必要大戰!”


    “劉備所以如此猛攻我江東之地,多半是想從中取利。”


    “若是我等現在執意不降,雖說兵敗之後我孫氏必亡,但此舉顯然會耽誤劉備的戰機。”


    “故而我軍越早投降,對劉備越有利,隻要我軍能提出條件,他多半會應!”


    別看孫權此時才十八歲,可其方十五歲,便已經擔任縣長,故而論起眼光,他反倒遠超孫家其他子弟。


    孫靜聞得其言,自是撫須沉思,而張昭見之,則是一臉喜色道:


    “仲謀此論頗有見地,若以此論,劉備必然許之。”


    眼見張昭也覺此事可行,孫靜便有了打算,隨之又問道:


    “雖說此議可也,然則若是伯符不許,又當如何?”


    而他一說出,便見孫權站起身來,躬身一拜道:


    “孩兒願親自前往毗陵勸說兄長,待兄長同意之後,孩兒便往劉備營中一行。”


    孫靜看著他直接請命,便即欣慰一笑,當下應了他的請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鯨二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鯨二歌並收藏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