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人性,才是互聯網的真相
天亮了,就不需要燈塔了 作者:豪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澈接著說道:“像最近鬧得比較沸沸揚揚的東方珍選,小作文事件,連帶著老羅也開始跳出來指責老東家是鐵公雞,這件事你怎麽看。”
最近但凡有講到董宇揮和俞敏宏的,那個風向是在不停的反轉,說什麽的都有,但整個過程理一遍,就會發現特別有意思的地方,網絡上的風評為什麽會不停的反轉呢,這也許才是互聯網的真相。
現在我看底下還有在罵董宇揮的,要麽說他裝逼,要麽說他奸,要麽說他沒文化裝有文化,甚至已經到了稱他為“文化偽軍”的地步。但一年前好像完全不是這樣,大家都說他是直播間的清流,說他學識淵博,說話引經據典,也不引導消費,非常吸粉。
為什麽?發生了什麽?要理解這個,首先要理解人性,人性就是“我支持跟我更為相似的我的同類,因為他們好就代表我也有機會好,但如果他太好了,那我便要嫉妒他,因為他不再是我的同類,而且他比高高在上的那些人更可恨的是,他是利用了我的支持才做到的”。
很多人對李家琦的態度變化也是一個道理,真的是因為一句“哪裏貴了”嗎?本質上是各方麵的證據越來越多地證明,李家琦真的不再是那個可以被貼上“努力”標簽的草根了,身份認同已經崩潰了,“哪裏貴了”才能成為導火索——就身份認同先崩潰了以後,潛意識裏覺得對方跟自己已經不是一路人了,所以才渾身都是g點,所以一說“哪裏貴了”,立刻就能被捕捉到。
董宇揮也是一樣,原先在跟俞敏宏的較勁中,都認為是老俞作為老資本家在欺負初出茅廬的小董,小董看起來麵相老實,肯定是被剝削得不要不要的——大家都是打工人,那肯定是老板有問題。
但小作文事件一出,小孫直接曝出了小董大幾千萬的年收入,於是先前共情的頓時破防了——原來小醜竟是我自己。更重要的是,原先認為“他的身份更貼近自己”所以支持他的人,認為他的飛黃騰達離不開自己的支持,於是就會反戈——這是“欠一張電影票”的反向效應。
而老俞,則正是這種效應的受益者,因為在“原先就高自己一等的人,和剛剛甩下自己的人”之間,人們更容易接受前者有錢,於是俞敏宏又從萬惡的資本家,變成了良心企業家,變成了有知遇之恩的伯樂。
之前的小孫也是一樣,一開始對他的評價都是“惡人”,各種欺負小董,道歉還摔手機,但當他真的因為這件事被免職了以後,人們又開始去找他的履曆,當發現他是新東方的大功臣,工作能力出色以後,人們開始找補,仿佛要為自己“逼死”了一個人來贖罪。
人們有個樸素的願望,就是不希望強者太強,哪怕他占理,人們也不希望他強,而當這個強者變成了弱者以後,人們就開始同情他,一方麵不希望他太慘,另一方麵也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找補。
所以當發現小孫套現了2個億以後,人們又開始罵他……很精分的一種狀態,本質上就是看不得人好,但又見不得人慘。
這算是互聯網的老傳統了,我們歌頌白衣天使,歌頌人民教師,歌頌人民警察,本質上就是覺得他們付出得多,對他們的感謝是一種找補,可一旦發現他們已經在收入上被補償了,就開始心裏不平衡,開始覺得對他們的感謝是沒必要的,因為他們已經得到了金錢的補償,那他們就談不上高尚了。
以往越是給過心理補償的,越是對他們不滿意——這也是一種找補。
就像疫情期間,人人都歌頌張文宏,歌頌鍾南山,但後來張文宏成了網紅,鍾南山被大家發現身家幾十億的時候,大家又開始往反向瘋狂找補——就是不管你是誰,不管你幹了啥,隻要你獲得了很多現實利益,大家就會嫉妒你,你也不再有資格再獲得人民群眾的掌聲。
人們對你這個人的預期,根據你的經曆,你做的事,和你的形象,是有一個預期的,你是富二代,你掙了很多錢沒人會說什麽,但你是草根,你改變的幅度太大,就超過了人們對你預期的天花板想象——也就是當大家覺得“不應該”的時候,就會嫉妒你,就要打你。
所以如果你想不被你身邊的人嫉妒怎麽辦?你得不停地證明自己“配得上”財富和地位,你得拿得出人們認可的那些事情上的成績。
你要是炒幣賺來的,那你就是臭炒幣的,你就是賭狗,但你要是拿炒幣賺來的錢開幾家茶飲店,再開幾家水果連鎖,那哪怕它們都是虧的,人們也覺得你這個人有錢得理所當然,因為你是個實業家,盡管這些花不了多少成本。
董宇揮的問題,在於富得快而不夠久,富得不夠純粹,富得不夠有說服力。如果董宇揮已經富了一段時間,再幹點其他事業包裝一下自己,隻要做了一些人們主觀上覺得“應該賺錢”的事情,哪怕投的項目都虧了,做的事情都賠了,隻要攤子鋪得足夠大,最後還剩下的錢,就能被人們認可。
因為人們其實是算不清這中間的賬,也不了解實際情況的,人們隻知道這人的生意做得很大,有幾把刷子,靠自己而不是靠他們的支持也能賺到錢,那他有錢就是天經地義了,就服了,就不嫉妒了。
錢這個東西要洗,人設也要洗,董宇揮剛剛屌絲逆襲,要想有錢得不被妒忌,還差時間,和這一道工序。
韓春明笑道:“董宇輝的直播我沒有看過,隻是在網上刷到過相關的帖子,真應了那句話,江湖不僅僅是打打殺殺,更多的是人情世故。所以說,網上的事情,不了解完全的情況下,還是不要過早評價,盡量讓子彈先飛一會兒,到最後所有的蓋頭都揭開了,事情自然就清楚了。”
劉澈:“所以,我們的今日觀點就是考慮到這種情況,粉絲對一個觀點的態度可能是會不斷的發生變化的,所以,你的這個數據和結果就要能夠反應出這裏麵的過程,在某個時間段,為什麽支持率發生了變化,變化的群體畫像是什麽。”
“用大家競選某個職務的實時支持率,估計會更好理解今日觀點的運作機製,就是事情的結果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變化的。”
“人們對一件事情支持與否,主要是看結果和自己的預判是不是一致。比如你的得分是80分,如果一個人對你的預期是70分,那麽他對這個結果是很滿意的,如果一個人對你的預期是90分,那麽他對你就是不滿意的。”
“還有就是對你的身份是否有認同感,我覺得不僅僅是財富的問題,如果他覺得你是同類人,那麽不管你是貧窮或富有,他都能為你找到辯解的理由;如果他覺得你和他不是同一類人,同樣,不管你是貧窮或富有,他都能找到不滿的理由。”
“很少有人站在公正的立場上去看待事情的真相,更多的是受情緒驅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人性,才是互聯網的真相,而不是公正。”
最近但凡有講到董宇揮和俞敏宏的,那個風向是在不停的反轉,說什麽的都有,但整個過程理一遍,就會發現特別有意思的地方,網絡上的風評為什麽會不停的反轉呢,這也許才是互聯網的真相。
現在我看底下還有在罵董宇揮的,要麽說他裝逼,要麽說他奸,要麽說他沒文化裝有文化,甚至已經到了稱他為“文化偽軍”的地步。但一年前好像完全不是這樣,大家都說他是直播間的清流,說他學識淵博,說話引經據典,也不引導消費,非常吸粉。
為什麽?發生了什麽?要理解這個,首先要理解人性,人性就是“我支持跟我更為相似的我的同類,因為他們好就代表我也有機會好,但如果他太好了,那我便要嫉妒他,因為他不再是我的同類,而且他比高高在上的那些人更可恨的是,他是利用了我的支持才做到的”。
很多人對李家琦的態度變化也是一個道理,真的是因為一句“哪裏貴了”嗎?本質上是各方麵的證據越來越多地證明,李家琦真的不再是那個可以被貼上“努力”標簽的草根了,身份認同已經崩潰了,“哪裏貴了”才能成為導火索——就身份認同先崩潰了以後,潛意識裏覺得對方跟自己已經不是一路人了,所以才渾身都是g點,所以一說“哪裏貴了”,立刻就能被捕捉到。
董宇揮也是一樣,原先在跟俞敏宏的較勁中,都認為是老俞作為老資本家在欺負初出茅廬的小董,小董看起來麵相老實,肯定是被剝削得不要不要的——大家都是打工人,那肯定是老板有問題。
但小作文事件一出,小孫直接曝出了小董大幾千萬的年收入,於是先前共情的頓時破防了——原來小醜竟是我自己。更重要的是,原先認為“他的身份更貼近自己”所以支持他的人,認為他的飛黃騰達離不開自己的支持,於是就會反戈——這是“欠一張電影票”的反向效應。
而老俞,則正是這種效應的受益者,因為在“原先就高自己一等的人,和剛剛甩下自己的人”之間,人們更容易接受前者有錢,於是俞敏宏又從萬惡的資本家,變成了良心企業家,變成了有知遇之恩的伯樂。
之前的小孫也是一樣,一開始對他的評價都是“惡人”,各種欺負小董,道歉還摔手機,但當他真的因為這件事被免職了以後,人們又開始去找他的履曆,當發現他是新東方的大功臣,工作能力出色以後,人們開始找補,仿佛要為自己“逼死”了一個人來贖罪。
人們有個樸素的願望,就是不希望強者太強,哪怕他占理,人們也不希望他強,而當這個強者變成了弱者以後,人們就開始同情他,一方麵不希望他太慘,另一方麵也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找補。
所以當發現小孫套現了2個億以後,人們又開始罵他……很精分的一種狀態,本質上就是看不得人好,但又見不得人慘。
這算是互聯網的老傳統了,我們歌頌白衣天使,歌頌人民教師,歌頌人民警察,本質上就是覺得他們付出得多,對他們的感謝是一種找補,可一旦發現他們已經在收入上被補償了,就開始心裏不平衡,開始覺得對他們的感謝是沒必要的,因為他們已經得到了金錢的補償,那他們就談不上高尚了。
以往越是給過心理補償的,越是對他們不滿意——這也是一種找補。
就像疫情期間,人人都歌頌張文宏,歌頌鍾南山,但後來張文宏成了網紅,鍾南山被大家發現身家幾十億的時候,大家又開始往反向瘋狂找補——就是不管你是誰,不管你幹了啥,隻要你獲得了很多現實利益,大家就會嫉妒你,你也不再有資格再獲得人民群眾的掌聲。
人們對你這個人的預期,根據你的經曆,你做的事,和你的形象,是有一個預期的,你是富二代,你掙了很多錢沒人會說什麽,但你是草根,你改變的幅度太大,就超過了人們對你預期的天花板想象——也就是當大家覺得“不應該”的時候,就會嫉妒你,就要打你。
所以如果你想不被你身邊的人嫉妒怎麽辦?你得不停地證明自己“配得上”財富和地位,你得拿得出人們認可的那些事情上的成績。
你要是炒幣賺來的,那你就是臭炒幣的,你就是賭狗,但你要是拿炒幣賺來的錢開幾家茶飲店,再開幾家水果連鎖,那哪怕它們都是虧的,人們也覺得你這個人有錢得理所當然,因為你是個實業家,盡管這些花不了多少成本。
董宇揮的問題,在於富得快而不夠久,富得不夠純粹,富得不夠有說服力。如果董宇揮已經富了一段時間,再幹點其他事業包裝一下自己,隻要做了一些人們主觀上覺得“應該賺錢”的事情,哪怕投的項目都虧了,做的事情都賠了,隻要攤子鋪得足夠大,最後還剩下的錢,就能被人們認可。
因為人們其實是算不清這中間的賬,也不了解實際情況的,人們隻知道這人的生意做得很大,有幾把刷子,靠自己而不是靠他們的支持也能賺到錢,那他有錢就是天經地義了,就服了,就不嫉妒了。
錢這個東西要洗,人設也要洗,董宇揮剛剛屌絲逆襲,要想有錢得不被妒忌,還差時間,和這一道工序。
韓春明笑道:“董宇輝的直播我沒有看過,隻是在網上刷到過相關的帖子,真應了那句話,江湖不僅僅是打打殺殺,更多的是人情世故。所以說,網上的事情,不了解完全的情況下,還是不要過早評價,盡量讓子彈先飛一會兒,到最後所有的蓋頭都揭開了,事情自然就清楚了。”
劉澈:“所以,我們的今日觀點就是考慮到這種情況,粉絲對一個觀點的態度可能是會不斷的發生變化的,所以,你的這個數據和結果就要能夠反應出這裏麵的過程,在某個時間段,為什麽支持率發生了變化,變化的群體畫像是什麽。”
“用大家競選某個職務的實時支持率,估計會更好理解今日觀點的運作機製,就是事情的結果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變化的。”
“人們對一件事情支持與否,主要是看結果和自己的預判是不是一致。比如你的得分是80分,如果一個人對你的預期是70分,那麽他對這個結果是很滿意的,如果一個人對你的預期是90分,那麽他對你就是不滿意的。”
“還有就是對你的身份是否有認同感,我覺得不僅僅是財富的問題,如果他覺得你是同類人,那麽不管你是貧窮或富有,他都能為你找到辯解的理由;如果他覺得你和他不是同一類人,同樣,不管你是貧窮或富有,他都能找到不滿的理由。”
“很少有人站在公正的立場上去看待事情的真相,更多的是受情緒驅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人性,才是互聯網的真相,而不是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