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文成公主
我在異界送科技,國家誇我是福運 作者:殊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人物上場,鑼鼓敲擊聲響起,夾雜著一道極具悲慟感情的低沉嗓音,像是旁白,又像是主人公。
眾人原本滿眼好奇,隨著序幕拉開,瞬間沉入其中,一眨不眨,生怕錯過什麽。
起初,他們覺得這些小人物看起來很好玩的樣子。
直到一個多小時後。
眾人眼眶通紅,眼淚在眸中搖搖欲墜,吸了吸鼻子,嗓音沙啞,“不知道該如何去形容,如果用太苦了去概括文成公主的這一生,那根本不符合,她是一個很偉大的人。”
“雖然不知道從大唐長安到吐蕃都城邏些有多遠,隻看一路上遇刺骨風雪,經曆萬分艱難險阻,就知道這條路不好走啊。”
“我看到文成公主哭著說想家時,我都忍不住哭了。”
“唉,最後文成公主再也沒有回到大唐。”
“大唐盛世,沒想到……”
[嗚嗚嗚嗚想看現場]
[現場看肯定更震撼]
[好想再看一遍]
[沒想到幾個小人兒就讓我哭得稀裏嘩啦的]
屏幕暗了又亮。
符音出現在舞台上,見大家哭得眼睛發紅,淺淺一笑,開玩笑道:
“看大家哭得有點慘,我心裏過意不去,我就用一個故事來賠罪吧。”
“這個故事和剛才看得皮影戲有關哦。”
眾人立馬聚精會神看向她。
符音:“我在星網上傳的華夏曆史紀錄片,大家都很是感興趣,我也看到你們都去反反複複刷了好幾遍,那麽大家對大唐多少還是有點了解的。”
“所以你們應該也看出來了,這皮影戲講述的就是唐朝宗室之女文成公主的故事。”
“公元641年,大唐文成公主奉旨遠赴吐蕃與讚普鬆讚幹布完婚,從大唐長安出發,曆經千辛萬險,終於在十九歲時抵達吐蕃都城邏些。”
“大家可還記得文成公主在離開長安時是多少歲?”
有喵喵這個外掛在,符音不需要用喇叭,喵喵會將她的聲音擴大,以至於後麵的人群聽著她的聲音仿佛是來自遙遠西方的神仙般,空靈悠遠。
有人舉起手,歇斯底裏地大喊道:“我知道!十六歲!”
嗓子都劈叉了,生怕符音聽不見。
符音自是聽清楚了,給予他一個肯定的讚揚眼神,“這位朋友說的沒錯,可見用心看了啊。”
[我們也用心看了!]
[線上網友不服]
符音:“文成公主十六歲從長安出發,十九歲抵達邏些,意味著進藏之行便長達三年,這期間途徑古道西段,山高路險,氣候嚴酷,哪怕是一千多年後,這條路仍行走艱辛,可想當年他們長途跋涉之困苦。”
眾人倒吸一口氣,神情震驚,確實,三年啊,而且風餐露宿,雖有馬車代步,可山路崎嶇,多數時候是步行。
他們無法想象,若是換作自己……
“不可以不和親嗎?”
符音點開光腦,將虛擬屏幕拉至最大,一張華夏地圖出現在眾人眼前。
符音手拿激光筆,光點落在當年的長安和邏些上。
“華夏之所以有如今的地圖版圖,先人在其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功勳。”
“就像秦始皇一統六國,霍去病擊敗匈奴,匈奴所在的位置也就是如今地圖上的內蒙古陰山山麓。”
“而邏些,也就是西藏拉薩市,並不歸屬於大唐。”
“大唐的版圖,也就是這一塊。”
“大家都知道,環境不同,所能種植的東西也不一樣。”
“古時有海外貿易,絲綢之路,證明不可閉關鎖國,唯有向外發展,才不會落後於他國。”
“在唐朝時期,和親不僅僅是政治聯姻,還為兩國的經濟合作提供了契機。”
“方才觀看皮影戲時,你們也看到了文成公主一行人拉著許多包裹和箱子,還有一尊釋迦牟尼佛像。”
眾人齊刷刷點頭,遇到風雪天氣時,馬車都無法前進,被寒風吹得往後倒,他們恨不得上手幫忙推。
符音:“可見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了很多東西,其中有大量的書籍、樂器、絹帛和蔬菜種子、藥物以及精致的手工藝術品。
送親的團隊中有一批文士、樂師和農技人員。
可以說文成公主的和親,促進了兩國之間的貿易發展。
後來唐高宗又給吐蕃送去桑苗和蠶種,並且派遣了許多擅長養蠶、釀酒、造紙、製墨的工匠到吐蕃傳授工藝,極大地促進了吐蕃的生產發展。
文成公主協助鬆讚幹布努力推行政治改革,吐蕃因此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麵都得到了發展。
這其中,促進了西藏地區社會文化和風俗的改善。
鬆讚幹布在文成公主的影響下,逐漸傾慕中原文化,他脫掉皮裘,換上絲質唐裝,派遣貴族子弟到國學學習《詩》《書》等中原文化。
文成公主入藏推動了唐(漢)藏兩族密切的交流,內地先進的科學技術也傳入吐蕃,如造紙、釀酒、醫藥、曆算、建築、製陶等工藝技術,大唐王朝也派遣內地的工匠、醫僧和曆算學者前往吐蕃,傳播醫學、曆算等技術。
和親政策通過婚姻形式促進了華夏與西藏的關係發展,確保了唐朝的統治穩定,並為兩國文化、經濟交流奠定了基礎。
因此,文成公主的和親婚姻對於華夏曆史具有重要意義!”
《盛世藏行》是濃縮為九十五分鍾,有些細節到底沒那麽詳細。
經過符音這麽一解說,眾人才恍然大悟,愈發敬佩文成公主了。
“難怪能載入華夏史冊,文成公主對西藏和大唐的影響力可謂巨大。”
“說來還是我們膚淺了。”
“大局如此啊,那個時代敢於犧牲的人數不勝數,都是英雄。”
符音抿唇淺笑,“後人為紀念文成公主,建造了文成公主廟、文成公主紀念館。”
隨著她的話音落下,身後的屏幕發生變化,出現了一座紀念館和文成公主廟的實地圖片。
眾人眼裏流露出震驚之色,望著莊嚴肅穆的佛像,隻覺得這一刻心都有點顫。
這才是真正的名垂千古啊。
“鬆讚幹布為表示尊敬來自大唐的文成公主,特為其修築一座宮殿,留傳至今,也就是如今拉薩市著名景點———布達拉宮。”
隻見圖中出現坐落於紅山之巔的三座堡式宮樓。
眾人原本滿眼好奇,隨著序幕拉開,瞬間沉入其中,一眨不眨,生怕錯過什麽。
起初,他們覺得這些小人物看起來很好玩的樣子。
直到一個多小時後。
眾人眼眶通紅,眼淚在眸中搖搖欲墜,吸了吸鼻子,嗓音沙啞,“不知道該如何去形容,如果用太苦了去概括文成公主的這一生,那根本不符合,她是一個很偉大的人。”
“雖然不知道從大唐長安到吐蕃都城邏些有多遠,隻看一路上遇刺骨風雪,經曆萬分艱難險阻,就知道這條路不好走啊。”
“我看到文成公主哭著說想家時,我都忍不住哭了。”
“唉,最後文成公主再也沒有回到大唐。”
“大唐盛世,沒想到……”
[嗚嗚嗚嗚想看現場]
[現場看肯定更震撼]
[好想再看一遍]
[沒想到幾個小人兒就讓我哭得稀裏嘩啦的]
屏幕暗了又亮。
符音出現在舞台上,見大家哭得眼睛發紅,淺淺一笑,開玩笑道:
“看大家哭得有點慘,我心裏過意不去,我就用一個故事來賠罪吧。”
“這個故事和剛才看得皮影戲有關哦。”
眾人立馬聚精會神看向她。
符音:“我在星網上傳的華夏曆史紀錄片,大家都很是感興趣,我也看到你們都去反反複複刷了好幾遍,那麽大家對大唐多少還是有點了解的。”
“所以你們應該也看出來了,這皮影戲講述的就是唐朝宗室之女文成公主的故事。”
“公元641年,大唐文成公主奉旨遠赴吐蕃與讚普鬆讚幹布完婚,從大唐長安出發,曆經千辛萬險,終於在十九歲時抵達吐蕃都城邏些。”
“大家可還記得文成公主在離開長安時是多少歲?”
有喵喵這個外掛在,符音不需要用喇叭,喵喵會將她的聲音擴大,以至於後麵的人群聽著她的聲音仿佛是來自遙遠西方的神仙般,空靈悠遠。
有人舉起手,歇斯底裏地大喊道:“我知道!十六歲!”
嗓子都劈叉了,生怕符音聽不見。
符音自是聽清楚了,給予他一個肯定的讚揚眼神,“這位朋友說的沒錯,可見用心看了啊。”
[我們也用心看了!]
[線上網友不服]
符音:“文成公主十六歲從長安出發,十九歲抵達邏些,意味著進藏之行便長達三年,這期間途徑古道西段,山高路險,氣候嚴酷,哪怕是一千多年後,這條路仍行走艱辛,可想當年他們長途跋涉之困苦。”
眾人倒吸一口氣,神情震驚,確實,三年啊,而且風餐露宿,雖有馬車代步,可山路崎嶇,多數時候是步行。
他們無法想象,若是換作自己……
“不可以不和親嗎?”
符音點開光腦,將虛擬屏幕拉至最大,一張華夏地圖出現在眾人眼前。
符音手拿激光筆,光點落在當年的長安和邏些上。
“華夏之所以有如今的地圖版圖,先人在其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功勳。”
“就像秦始皇一統六國,霍去病擊敗匈奴,匈奴所在的位置也就是如今地圖上的內蒙古陰山山麓。”
“而邏些,也就是西藏拉薩市,並不歸屬於大唐。”
“大唐的版圖,也就是這一塊。”
“大家都知道,環境不同,所能種植的東西也不一樣。”
“古時有海外貿易,絲綢之路,證明不可閉關鎖國,唯有向外發展,才不會落後於他國。”
“在唐朝時期,和親不僅僅是政治聯姻,還為兩國的經濟合作提供了契機。”
“方才觀看皮影戲時,你們也看到了文成公主一行人拉著許多包裹和箱子,還有一尊釋迦牟尼佛像。”
眾人齊刷刷點頭,遇到風雪天氣時,馬車都無法前進,被寒風吹得往後倒,他們恨不得上手幫忙推。
符音:“可見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了很多東西,其中有大量的書籍、樂器、絹帛和蔬菜種子、藥物以及精致的手工藝術品。
送親的團隊中有一批文士、樂師和農技人員。
可以說文成公主的和親,促進了兩國之間的貿易發展。
後來唐高宗又給吐蕃送去桑苗和蠶種,並且派遣了許多擅長養蠶、釀酒、造紙、製墨的工匠到吐蕃傳授工藝,極大地促進了吐蕃的生產發展。
文成公主協助鬆讚幹布努力推行政治改革,吐蕃因此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麵都得到了發展。
這其中,促進了西藏地區社會文化和風俗的改善。
鬆讚幹布在文成公主的影響下,逐漸傾慕中原文化,他脫掉皮裘,換上絲質唐裝,派遣貴族子弟到國學學習《詩》《書》等中原文化。
文成公主入藏推動了唐(漢)藏兩族密切的交流,內地先進的科學技術也傳入吐蕃,如造紙、釀酒、醫藥、曆算、建築、製陶等工藝技術,大唐王朝也派遣內地的工匠、醫僧和曆算學者前往吐蕃,傳播醫學、曆算等技術。
和親政策通過婚姻形式促進了華夏與西藏的關係發展,確保了唐朝的統治穩定,並為兩國文化、經濟交流奠定了基礎。
因此,文成公主的和親婚姻對於華夏曆史具有重要意義!”
《盛世藏行》是濃縮為九十五分鍾,有些細節到底沒那麽詳細。
經過符音這麽一解說,眾人才恍然大悟,愈發敬佩文成公主了。
“難怪能載入華夏史冊,文成公主對西藏和大唐的影響力可謂巨大。”
“說來還是我們膚淺了。”
“大局如此啊,那個時代敢於犧牲的人數不勝數,都是英雄。”
符音抿唇淺笑,“後人為紀念文成公主,建造了文成公主廟、文成公主紀念館。”
隨著她的話音落下,身後的屏幕發生變化,出現了一座紀念館和文成公主廟的實地圖片。
眾人眼裏流露出震驚之色,望著莊嚴肅穆的佛像,隻覺得這一刻心都有點顫。
這才是真正的名垂千古啊。
“鬆讚幹布為表示尊敬來自大唐的文成公主,特為其修築一座宮殿,留傳至今,也就是如今拉薩市著名景點———布達拉宮。”
隻見圖中出現坐落於紅山之巔的三座堡式宮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