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拍攝,進行得非常順利。


    一些複雜的鏡頭僅僅ng了四五次,簡單的鏡頭很多甚至都一遍就過。


    短短三個多小時,就將整個宏大的場景和劇情,拍攝完成。


    隨著最後一個鏡頭拍完,郭凡看著監視器,滿意地喊道:


    “哢!非常棒!”


    在副導演和劇務的帶領下,群演開始下場卸妝。


    同時也開始收拾場地,準備下一個場景。


    群演們,零零散散地集合。


    一邊將身上的道具步槍、防彈衣、頭盔卸下交給劇務,一邊向群演休息區走去。


    而這個時候,剛才參與拍攝的十六個‘門框機器人’。


    居然也哢哢哢哢地,列隊集合。


    組成整齊劃一的隊列,邁著完全一致的步調。


    甚至在行進途中,還變換了一次隊形。


    齊刷刷走到了劇組場地一旁的規定區域。


    然後整整齊齊和其他四個門框機器人,列隊站在了一起。


    劇組的劇務人員,見怪不怪。


    隻是將粗壯的充電電纜,插在了門框機器人的充電口上。


    從龍科院來的專家顧問。


    龍科院物理所副所長孫宇峰。


    一臉認真地在旁邊圍觀。


    剛才電影拍攝的時候,自己就被這種外形奇奇怪怪,長得像安檢門的機器人所吸引。


    這種機器人,似乎是提前寫入了ai智能的程序。


    可以根據場景,自動做出一些動作和判斷。


    如果隻是一個機器人能夠這樣,並不稀奇。


    機器人和人類的場景交互,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有一些產品了。


    理論上來說,你和電腦下象棋也算是人和機器人的場景交互。


    但剛才那麽多台機器人,能夠自己集合,還整齊劃一地列隊,自己走到角落。


    卻是讓孫副所長來了極大的興趣。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劇組人員對於這些機器人,能夠高度協同地編隊行走的意義,並不理解。


    但孫宇峰深深知道,想要做到這樣,在技術上其實還是挺困難的。


    盡管孫宇峰是物理所的副所長。


    對於電腦程序具體要怎麽去寫不甚了解。


    但不乏同學、同事和一些朋友在無人和智能技術領域深耕多年。


    相互之間,也有過一些交流。


    所以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些門框機器人的不同尋常。


    很多人的印象中。


    機器人,是極致的準確、嚴謹、一絲不苟。


    所以,機器人大軍,也就應該是整整齊齊,步調一致,嚴絲合縫。


    但是其實,這個印象,恰恰是錯誤的。


    給機器人編入相同的程序,讓他們執行相同的動作,自然是可行的。


    但是讓多個機器人編組組隊,然後做到同頻率的動作和行動。


    那可就很難很難了!


    因為,每一個機器人,實際上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它的行動,完全取決於被寫入的程序。


    也就是說,機器人是按照自身被寫入的程序,閉環在進行動作。


    但是一群機器人進行組隊。


    就需要這些機器人之間,將閉環改成開放。


    這其中的區別。


    一個的行為邏輯是:執行指令。


    而另一個的行為邏輯,則是:組網和協同。


    相互組網,相互之間判斷‘隊友’的距離、動作、誤差,進行計算,在極短時間內進行修整。


    光是機器人和機器人之間組網連接的這個‘低延遲’,就是一個很複雜的技術。


    更別提機器人相互之間自主進行判斷,和實時糾正隊形了。


    那需要一套更加複雜幾千倍邏輯和操作程序來支撐。


    光是這個計算量,就要超過那些自己閉環行動的機器人幾十億倍。


    舉一個最直觀的例子,那就是無人機群。


    無人機的技術,其實非常的簡單。


    就是簡單的幾個旋翼,加上電池、電機和遙控裝置。


    甚至很多第三世界的小國,都能手搓。


    放飛100架無人機,讓這100架無人機分別去攻擊同一個,甚至是不同的目標。


    然後這群無人機亂糟糟飛出去,各自執行各自的程序,這其實很容易。


    因為,這就是第一種行為邏輯,執行指令。


    但是你要是讓20架無人機,相互之間完成組網,自主編隊飛行。


    相互之間自主判斷,來控製距離和姿態,保持同頻率的飛行動作。


    甚至在飛行途中,進行各種變換隊形和機動飛行。


    其中如果有幾架無人機出現了損失和失控,需要編隊中立刻有其他無人機能夠自主判斷替補上去,重組編隊。


    並且!


    在這個過程中,無人機與無人機之間,保持極小的誤差和延遲。


    隊形不出現混亂,判斷不出現失誤。


    那就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龐大工程了。


    也就是說。


    大閱兵徒步方隊,那種整齊劃一、浩浩蕩蕩的行軍隊列。


    其實目前隻有人類能夠辦到。


    機器人,反而是極難做到的。


    如果讓機器人大軍去走隊列,用不了10秒,就會相互之間出現一些誤差。


    這些誤差如果不能夠及時去計算和修正。


    就會越來越大。


    很難像人類一樣,保持整齊劃一,橫平豎直。


    人們經常可以在網絡上,看到一些先進的機器人,已經可以處理非常複雜的指令。


    做出非常複雜的動作,翻跟頭,越障,修正姿態。


    但卻幾乎看不到,十幾個機器人在一起,同步做一些很簡單的指令,卻能夠像閱兵隊列那樣整齊。


    某樹科技曾經發布過一條視頻。


    裏麵是二三十條機器狗整整齊齊做出來一些動作。


    看起來就已經足夠震撼。


    但仔細看的話就能發現。


    僅僅十五秒之後,機器狗的隊形,已經出現了非常明顯的誤差。


    而眼前這群門框一樣奇怪的機器人,卻似乎可以做到誤差極小。


    孫宇峰有些好奇,想要近距離看看這些機器人。


    卻被劇組的工作人員攔了下來。


    劇組的工作人員,態度很好,但一臉古怪的表情。


    “您好,這些機器人在待機的時候,會進入警戒狀態。有可能會攻擊靠近的陌生人……”


    “雖然不致命……”


    “但電一下,可能會失禁……”


    “昨天晚上劇組就有倒黴蛋被電了……”


    孫宇峰聽後,更是意外了起來。


    “嗯?警戒狀態,自主判斷意識?有點意思。”孫宇峰小聲嘟囔著:“這個倒是技術上應該不難實現。”


    既然劇組的人不讓動,那就先不急。


    等會兒可以去找郭凡導演或者副導演問問情況。


    再怎麽說,這些機器人都是劇組的道具嘛,還能跑了不成?


    聽說……


    這些機械方麵的道具,好像都是剛才郭凡導演介紹的那個年輕小夥子製作的?


    誒?那小子叫什麽天來著?


    這麽看來,還算是有點能耐的。


    想到這裏,孫宇峰嗬嗬笑著,也不在意。


    隨意在劇組逛了起來。


    但很快,孫宇峰就被劇組另一角看到的場麵,所吸引住了。


    十幾個劇組的劇務人員,身上穿著一種又高又大裝備,正在搬運貨物。


    看起來像是機械外骨骼,但比尋常的機械外骨骼大了一圈,也粗壯許多。


    說是機甲吧,但又遠比機甲簡單。


    孫宇峰再度好奇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流浪地球劇組做道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上陣莫回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上陣莫回頭並收藏我在流浪地球劇組做道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