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化都是圍繞著言語的。記憶、念誦與修辭的語言技巧向這些依憑口口相傳的社會注入對於過去、對於模棱兩可、對於華美言辭、對於主觀認知的崇敬之情。我們曾經是言語之民(people of the word)。大約500年前,科技推翻了言語。1440年,古登堡發明了金屬製成的活字,將寫作提升到了文化的中心位置。印刷文本意味著廉價卻完美的副本,成為變化的引擎和穩定的基礎,新聞、科學、數學公式和法律法規無一不從印刷中誕生。印刷向社會灌注的,是對(白紙黑字式的)精準的崇敬,是對(字據為證的)客觀的追求,是對(通過作者樹立的)權威的擁護 [1] 。真相都在書中固化終結。
大規模生產的圖書改變了人們的思考方式。印刷技術擴展了既有的文字量。古英語中大致擁有的5萬個詞匯如今已經膨脹到了100萬個。詞匯選擇方式越多,溝通就越豐富。媒介的選擇方式越多,寫作的主題就越寬闊。作者不一定隻能撰寫學術巨著,還可以“浪費”那些不值錢的印刷書籍來創作些讓人撕心裂肺的愛情小說(最早的浪漫小說發端於1740年)。哪怕作者不是國王,也可以出版些回憶錄。人們可以寫下反對主流輿論的小冊子,而在廉價的印刷技術幫助下,非正統的理念或許也能產生推翻國王或者教皇的影響力。作者具有的權力曾經一度催生出對作者以及作者擁有的權威的崇敬,並且哺育出了專家文化。完美“由書籍”而成就。官方把法律編纂成冊,寫就的合同如不使用書中的語言便不會有效。印刷、音樂、建築、舞蹈都很重要,但西方文化的核心卻是書中那一張張可以翻動的書頁。到1910年,居民超過2500人的美國城鎮中,有四分之三擁有公共圖書館。而美國的根基更是從文件中萌發出來的:無論是美國憲法、獨立宣言,還是影響不那麽直接的《聖經》。美國的成功依賴於較高水平的識字率,依賴於強大的自由媒體,依賴於對(書麵規定的)法律的忠誠,依賴於遍布全國的通用語言。我們變成了書籍之民(people of the book)。
但今天,超過50億張的數字屏幕在我們的生活中閃爍。數字顯示器製造廠商還會每年生產出來38億個新屏幕。這幾乎相當於地球上的每個人每年都會得到一個新屏幕。我們會在所有平整的表麵上裝設顯示屏。文字已經從紙漿裏轉移到了電腦、手機、遊戲機、電視、電子顯示屏和平板電腦的像素當中。字母不再白紙黑字地固定在紙上,而是在玻璃平麵上以彩虹樣的色彩,於眨眼間飛速來去。屏幕占據了我們的口袋、行李箱、儀表盤、客廳牆壁和建築物的四壁。我們工作時,它們就在我們麵前安坐,無論我們做的是什麽樣的事情。我們現在成為了屏幕之民(people of screen)。
這在當下的文化中埋下了書籍之民與屏幕之民衝突的種子。今天的書籍之民善良勤奮,他們撰寫報紙,編纂雜誌,起草法律條文和辦公室規定,為金融秩序定下規矩。他們通過書籍,通過作者散發出的權威氣息生活。這種文化的根基完完全全地安置在了文本當中。可以這麽說,他們全都位於同一張書頁上。
書籍浩瀚無邊的文化力量,源自於再生產的機器。印刷出版社快速、廉價、準確地複製了書籍。即便是一個屠夫,都可能有本《歐氏幾何》或者《聖經》。印刷副本就是這樣超越階層,點亮了公民的思想。藝術和音樂領域中也出現了具有類似變革性的再生產機器,激發出的效果與書籍相當。廉價複製的圖表加速了科學發展。不再昂貴的照片拷貝和音樂副本最終把書籍的再生產規則發揚光大。我們快速製造廉價藝術和音樂的時間,就像印刷圖書一樣迅速。
至少從20世紀開始,再生產文化就已經澆灌出了人類成就史上最美麗的花朵,創造出了創意作品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廉價的實體複製品已經讓數百萬人向自己的受眾直接出售作品來賺取生活費,而不必再去接受各種古怪的讚助。從這種模式中獲益的不僅僅是作者和藝術家,還有受眾:幾十億普通人第一次能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優秀作品。在貝多芬的時代,他的交響樂很少有人能聽過一遍以上。而隨著廉價錄音的出現,爪哇島上的理發師都能整天整天地聽音樂了。
但是今天,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變成了屏幕之民。屏幕之民傾向於忽略書籍中的經典邏輯,和對書本的崇敬。他們更喜歡像素間的動態流動。他們會被電影銀幕、電視屏幕、電腦屏幕、iphone屏幕、虛擬現實眼睛屏幕、平板電腦屏幕,以及在不遠的將來嵌在所有平麵上的大量數字屏幕所吸引。屏幕文化是一個不斷變動的世界,充滿其中的是無窮無盡的新聞素材、剪輯資料和未成熟的理念。這是一條由微博、摘要、隨手拍照片、簡短文字和漂浮的第一印象構成的河流。其中的觀念並不突出,卻和方方麵麵交纏連結在一起。在這裏,真相並非來自權威,而是由受眾自己一個碎片一個碎片實時拚接出來的。屏幕之民創造他們的內容,構建他們自己的真相。和流動的入口相比,一成不變的書本不再重要。文化變得快速、流動和開放。快速得就像30秒鍾的電影預告片,流動、開放得就像是維基百科上的詞條頁麵。
屏幕上的文字會變,會融入圖片,會變幻色彩,甚至還會改變含義。有時候,屏幕上根本沒有字,隻有能引申多種含義的照片、圖表和符號。許多以文本為基礎的文明對這種流動性大為恐慌。在這個新的世界裏,快速變化的代碼(就像是不斷升級的電腦代碼)比固定的律法更加重要。呈現在屏幕上的代碼可以不斷地逼用戶修改,而印製在書本中的律法卻不能這樣。然而代碼塑造行為的能力和律法幾乎一樣,甚至更大。若想通過屏幕改變人們在網上的行為,隻要改變管理這個地方的算法即可。算法可以監督集體行為,也可以把人們引向其所偏好的方向。
書籍之民喜歡律法提供的解決方案,而屏幕之民則把技術看作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靈丹妙藥。真相在於,我們都處在變革當中,而在我們之間發生的書籍文化和屏幕文化的衝突,在個體的身上也會發生。如果你接受過現代教育,那你沒準就會被這兩種模式困擾。這種緊張是新的常態,起源於50年前入侵我們客廳的第一塊屏幕,起源於電視機那笨重寬大、熱氣騰騰的顯像管屏幕。屏幕“祭壇”越大,我們花在閱讀上的時間就越少。這一趨勢延伸了下去,以至於在其後的幾十年裏,閱讀和寫作似乎即將終結了一樣。教育者、知識分子和政客們在過去半個世紀裏憂心忡忡,擔心電視一代喪失掉寫作技能。人們把一係列社會病症歸結在屏幕上,而這張病症清單長度驚人。不過可以肯定,我們還在觀看屏幕,而且有那麽一段時間看上去確實像是沒有任何人寫作,或者沒人能寫作了。而閱讀測試分數也是在幾十年裏連年下降。但讓所有人都吃驚的是,在21世紀初,顯示器上那些互相連接的炫酷超薄屏幕,還有新式的電視和平板電腦引起了寫作的熱潮,而這股熱潮持續至今,仍沒有消散。人們花在閱讀上的時間差不多是20世紀80年代時的三倍。到2015年,萬維網上的頁麵數量超過了60萬億個,而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天幾十億個的速度增長。這些網頁中,每一個網頁都要人來寫就。就在現在,普通民眾每天能發布8000萬條博客。書寫工具也從筆變成了手機。全世界的年輕人每天能用手機寫下5億條段子,無論他們正在求學,還是已經工作。屏幕數量的增長在繼續擴展人們的閱讀量和寫作量。美國的識字率在過去20年中一直保持不變,但那些有閱讀能力的人卻比以前讀得更多,也寫得更多。如果我們對所有屏幕上創作出的所有文字加以統計的話,我們就會發現,你每周寫下的文字比你的祖母要多,無論你住在什麽地方。
除了一行一行地閱讀文字之外,我們現在還會閱讀音樂電視那跳動無規律的歌詞,也會閱讀電影結束後快速上滾消失掉的職員表。我們能閱讀虛擬現實化身說出的對話氣泡,也會點擊視頻遊戲裏的物品標簽,還會解讀在線圖標中的文字。“屏讀”(screening)或許是這種行為更合適的名稱,而不是閱讀。屏讀包括閱讀文字,但還包括觀賞文字、閱讀圖像。這種新行為擁有新的特征。屏幕不用關閉,我們的視線永不離開。這就和書籍不一樣。這種新的平台非常視覺化,而且會逐漸把文字和變化的圖像融合在一起。文字在屏幕上無處不在,它們會浮動在圖像之上,也會充當注釋和注腳,還會連接到其他文字或圖像。你或許會覺得,這種新媒介就像是我們用來觀賞的圖書,或者像是用來閱讀的電視。
盡管文字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視野,但書籍之民卻有理由擔心,書籍和因此產生的經典閱讀與寫作,作為一種文化形式,會很快消亡。如果這種消亡成為現實,誰還會追隨閱讀書籍所鼓勵的線性推理?如果對於法律文典的尊重,轉而被試圖控製我們行為的一行行代碼所取代,誰還會遵紀守法?如果屏幕上閃爍的所有東西都幾乎免費的話,誰還會付錢給作者?或許到那時,隻有富人才會閱讀紙張做成的書籍,隻有少數人才會留心那些書頁中的智慧,隻有少數人才會為此付費。書籍為我們文化帶來的穩定會被什麽東西替代?我們會不會直接拋棄掉構築現有文明的龐大文本基礎?文學、理性思維、科學、公平、法律法規——這些現代文明中被我們所珍愛的事物,無一不創造自舊的閱讀方法,而新的方法與此無關。那麽在屏讀到來之後,它們會變成什麽樣子?書籍的未來又會是怎樣的?
書籍的命運值得仔細研究,因為在屏讀將會轉變的眾多媒介中,書籍是第一個。屏讀首先會改變書籍,然後會改變圖書館;之後,它會給電影和視頻動手術;再之後,它會瓦解掉遊戲和教育;而最終,屏讀將會改變每件事。
書籍之民認為,他們理解書籍的本質:書是書頁裝訂在一起的集合,它們會有一條書脊,好讓你握在手裏。過去,在封麵和封底之間無論加入了什麽東西,都可以用書籍的量詞“本”來稱呼。我們會把電話號碼清單叫做“一本電話簿”,盡管“這本書”在邏輯上,並沒有開端、中間和結束。一堆空白頁麵裝訂在一起,是“一本素描冊”。這種空無一物的東西實在有些不害臊,但它確實有封麵和封底,因此可以用“本”來計量。在一排頁麵中印刷上各式各樣的圖片,就成了“一本畫冊”,哪怕這“本”東西裏一個字都沒有 [2] 。
今天,書籍中的紙頁正在消失,留下的隻是書籍的結構性概念——根據一個主題串聯起一堆符號,要花上一段時間才能讀完。
既然書籍的傳統外殼已經消失,那麽懷疑書籍的組織形式是否已經成為老古董,就是很正常的事了。與現在出現的許多其他文本形式相比,書中的無形容器能否具有某種更強的優勢呢?
有文學學者聲稱,在閱讀的時候,書就真正成為了你思緒神遊的虛擬空間。而有人管這種充滿想象的概念狀態叫做“文學空間”。這些學者認為,當你進入這種閱讀空間之後,大腦的工作方式就會變得和“屏讀”完全不同。神經學研究顯示,學習閱讀會改變腦神經回路。和跳過那些讓人心煩的繁雜信息不同,你會變得情不自禁、專心致誌、沉浸其中。
有人可以花上好幾個小時來閱讀網絡上的文字,但從來不會進入到這種文學空間裏,得到的反而隻有碎片、線索和印象。網絡最大的吸引力就在於此:五花八門的碎片化信息以鬆散的方式聚集在一起。但如果缺少某種牽製的話,這些鬆散聚集在一起的碎片化信息就會把人搞得暈頭轉向,把讀者的注意力帶離核心,在中心論述和觀點之外的地方遊蕩。
一個分離出來的閱讀設備或許能夠帶來幫助。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有了平板電腦、電子書和手機。其中手機最讓人吃驚。長久以來,專家一致保持著這樣一種觀點:沒人想在巴掌大的小屏幕上閱讀。但他們錯了,而且錯的十萬八千裏。我和很多人都喜歡用這種方式來讀書。實際上,我們還不知道可以讀書的屏幕到底可以做到多小。有一種實驗性質的閱讀方式,被稱為“快速連續視覺展示”(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這種閱讀方式使用的屏幕,寬度和一個字相當,大小就像一枚郵票一樣。閱讀的時候,你的眼球會保持不動,固定在單個的字上。而屏幕上的單字會一個接一個地變化成為文本中的下一個字。這樣一來,你眼裏看到的便是一個個單字“排在後麵”組成的文字序列,而不是一行行冗長的文字。隻有一個字寬的小屏幕幾乎可以塞進任何地方,擴大我們可以進行閱讀的地點。
kindle和類似的電子墨水電紙書的銷量,已經超過了3600萬個。而這些電子書的模樣,是一塊能顯示出單頁內容的板子。點擊板子,就能“翻頁”。而所謂的“翻頁”,其實是屏幕上的內容消失變成了另一頁的東西。和紙書中使用的傳統墨水相比,最近幾代kindle使用的反射式電子墨水一樣能夠顯示出既銳利又易讀的文字。然而這些電子書和印刷書籍不一樣的地方在於,用電子書時,你可以從頁麵裏複製、粘貼文本,可以順著超鏈接了解更多內容,還可以和插圖互動。
但是一本電子書並不是非要做成一塊板子不可。人們可以用電子墨水做成像紙張一樣既便宜,又柔軟,又輕薄的電子紙。人們還可以把100張左右的電子紙裝訂在一起,加上書脊,把它們安插在漂亮的封麵和封底之間。這樣一來,電子書看上去就非常像是以前那些厚重的紙書了。不過這種電子書可以改變內容。就在一分鍾前,書頁上顯示的還是一首詩,而在下一分鍾,這頁“紙”就變成了一張收條。然而你還可以翻動那些薄薄的書頁(這種導航文本的方式很改進)。你閱讀完一本書之後,可以拍打書脊,然後它就變成了一本完全不同的書。它不再是一本暢銷的神秘小說,而是變成了教你如何養殖水母的指導手冊。這種人工製品會被精心打造,握在手裏也能帶來滿足。一本設計精良的電子書帶給的感覺非常之好,以至於值得你為其購買一個覆有摩洛哥軟牛皮的封麵,製成適合你雙手的樣子,並引得你撫弄這些最輕薄、最光滑的頁麵。你或許還會擁有好幾個電子書閱讀器,它們都為不同內容做過優化,大小不同,形狀不一。
個人來講,我喜歡我的藏書中那些寬大的書頁。我希望能有這樣一個電子書閱讀器:它可以折疊,很像日本的紙藝,展開之後,就有今天一張報紙的大小;或許頁麵數量也和今天的報紙一樣。讀完內容之後,我並不介意花上幾分鍾的時間把它疊成口袋大小。我喜歡一眼掃過好幾個長篇專欄,也喜歡在同一個版麵上的不同標題間挑挑揀揀。有幾家研究實驗室正在實驗一種書的原型,它可以通過便攜設備上的激光把內容又寬又大地投影到附近的平麵上。一張桌子、一麵牆,都能變成這種書籍中的頁麵,通過手勢翻動。這種超大型號的頁麵能讓你的眼球在不同的欄目間漫遊,能讓人產生懷舊時才有的那種激動。
數字圖書的直接效果,是可以在任何時間呈現在任何屏幕上。書將會變得呼之即來。在你需要讀書之前,就購買和囤積書籍的行為會消失。書不再像是一種人工製品,而更像是映入你視野的信息流。
這種液態性不隻是書籍製作所麵對的現實,對於消耗品來說也是如此。試想一下,無論在哪個階段,一本書都成為了一種流程,而非製品。“書”這個字不再是名詞,而成了動詞。書的含義會更多地向“訂購”傾斜,而非紙張或者文本 [3] 。書是一種變化,是思考、寫作、研究、編輯、改變、分享、社交、知化、組合、營銷、進一步分享、屏讀等動作的持續流動。而這種流動產生出來的書籍,又會隨著時間不斷變化。書籍,特別是電子書,會成為“訂購”流程的副產品。屏幕上顯示出的書籍,變成由訂製字詞和想法產生出的關係網絡。它能將讀者、作者、角色、想法、事實、概念和故事連接起來。而這些關係經由屏讀的新方式,不斷地擴大、加強、拓寬、加速、改變、重新定義。
然而,書和屏幕之間的關係仍然緊張,不時擦槍走火。目前,亞馬遜、穀歌等提供屏讀內容的公司,仍在遵循紐約出版商製定的規則,等待部分暢銷書作者的許可。這些電子書的監管者已經同意在當前,通過一係列方法削弱電子書的極端流動性。這些方法包括:防止讀者接觸容易複製粘貼的文本,禁止讀者複製一本書中的大量段落,以及其他嚴肅處理文本的行為。
維基百科是屏讀的原始文本,它所具有的可替代性,是今天的電子書所缺乏的。但電子書的文本會逐漸得到解放,而書籍的真實特性將會綻放出來。我們會發現,書籍其實從來不想被印刷成電話號碼簿,也不想被印在紙上做成五金商品目錄,更不想成為紙質版的說明手冊。對於這些工作,可以升級與搜索的屏幕和比特比起紙張來具有太多優勢。被人批注、標注、標記、收藏、總結、參考、鏈接、分享、傳播,才是這種書籍長久以來真正想要的。數字化能讓這些書籍實現“夙願”,而且做到的還能比“夙願”更多。
在kindle設備中,我們已經能夠看到書籍獲得新自由的些許火花。在我閱讀一本書時,我可以把我希望記住的段落重點標注出來(盡管還是有些麻煩)。我還能把這些重點標注的段落提取出來(今天需要費些功夫),並且選出最重要、最需要記住的部分重新閱讀。更重要的是,隻要我允許,我標注出的重點就可以分享給其他讀者,而我也可以讀到他們標出的重點。我們甚至還能從所有讀者標注的重點裏,過濾出最受歡迎的那些,然後通過這種方式,開始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閱讀書籍。我還能閱讀某個特定朋友、學者或是評論家的標注。這讓更廣泛的受眾群體能夠訪問另外一位作者深入閱讀一本書籍時做下的珍貴旁注(前提是得到他們的允許)。以前,隻有珍本書籍的收藏者才能有幸見證到這種福利。
閱讀變得社交化。通過屏幕,我們能夠分享的,不再隻是我們正在閱讀的書名,還有我們的反應,以及讀書時做下的筆記。今天,我們可以重點標注段落,明天,我們就能把這些段落鏈接起來。我們可以在我們正在閱讀的書裏,選出一個詞語,加上鏈接,導向另一本我們已經讀過的書中的一個詞來對比,也可以從一段話裏選出一個字,鏈接到一本晦澀的字典裏。我們還可以從一本書裏選出一個場景,鏈接到某部電影裏的相似場景。(做到以上這些,需要能夠找到相關內容的工具。)我們或許可以從我們尊敬的人那裏訂閱他們做下的旁注,如此一來,我們得到的就不隻是他們的讀書筆記,還有他們做下的旁注——他們標出的重點、他們寫下的筆記、他們發出的疑問、他們獲得的靈感。
圖書分享網站goodreads [4] 上,正在發生這種智能化的讀書俱樂部討論。而這種討論或許會伴隨書籍本身,並且會通過超鏈接更加深入地融合到書籍裏麵去。所以,每當有人引述了一段特殊的段落時,評論和段落之間就會建立起一個雙向的鏈接。即便是最微小的善舉,都能匯聚起一套維基 [5] 一樣的評論,這些評論會緊密地和實際文本綁定在一起。
實際上,密布在書籍中的超鏈接,會把所有書籍變成一個網絡化的事件。關於書籍的未來,傳統觀點認為書仍將會是孤立存在的物品,每本之間相互獨立,就像它們擺在公共圖書館書架上的樣子一樣。在這種情形下,每本書都不會意識到相鄰的那本。一旦作者完成一部作品,這本書就是一成不變,已經完成的了。隻有讀者拾起這本書,用他/她的想象力讓它變得生動起來時,這本書才會變得動態起來。在這種傳統的觀點裏,未來的數字化圖書館,其主要優勢是具有移動性——將一本書的全部文本轉譯成為比特,從而使人們可以通過屏幕在任何地方進行閱讀。但這種觀點忽視了由掃描書籍催生出的重大變革:在萬能的圖書館(universal library)裏,任何一本書都不會成為一座孤島,它們全部都是相互關聯的。
把墨水印刷出來的字轉變成可以在屏幕上閱讀的電子像素,隻是創建這種全新圖書館的第一步。真正具有魔力的,將會是第二步行動,即每本書中的每一個字都被交叉鏈接、聚集、引述、提取、索引、分析、標注,並被編排進入文化之中,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在這個電子書和電子文本的新世界裏,每一個比特都預示著另外一個比特,每一個頁麵都會讀取其他頁麵。
關於互聯,我們現在能做到最好的,是把部分文本與其來源的標題,以目錄學或者注腳的方式鏈接起來。如果能在一本著作裏,把一段特定段落和另外一段鏈接起來的話自然更好,但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還是不可能的事情。不過,當我們可以深入地以句為單位鏈接起文件,並能讓它們成為雙向鏈接的時候,我們就會擁有網絡化的書籍了。
你可以通過訪問維基百科來試想這是怎樣的一種場景。請把維基百科想象成一本非常龐大的書(維基百科當然是),想象成單獨一本的百科全書。這本百科全書的3400萬個頁麵裏,大部分都充滿了標注下劃線的藍色字體,這些標注意味著這些詞可以超鏈接到這本百科全書中其他詞條的任意位置去。這種錯綜複雜的關係,恰恰是維基百科,還有網絡巨大力量的來源。維基百科是第一本網絡化的書籍。由於每一個論點都會被交叉參考,每一個維基百科的頁麵都會隨著時間的發展,沉浸在藍色鏈接的海洋當中。隨著所有書都變得完全數字化,每一本書都會隨著時間的發展,積累出數量相當的藍色下劃線段落,因為每一處文字上的引用,都會在書裏和書外建立起網絡。書中的每一頁都會發現其他頁麵,都會發現其他書籍。如此一來,書籍便會從它們的約束中抽身出來,並將它們自身編織在一起,成為一本巨大的元書籍(meta-book),成為萬能的圖書館。這種以生物神經方式連接起來的集體智能,能讓我們看到從單獨、孤立的書中看不到的東西。
萬能圖書館的夢想早已有之:在同一個地方,擁有所有知識,無論是當下的還是過去。以各種語言寫就的所有書籍、所有文件、所有概念作品,都互相關聯。這種願望似曾相識,部分原因是在很久以前,我們就簡單修建過這樣一座圖書館:公元前300年左右建成的亞曆山大圖書館,其設計目的便是存放當時已知世界中所有流傳的卷軸。曾幾何時,這座圖書館存放了大約50萬個卷軸,幾乎是當時世界既有圖書的30%到70%。但即便如此,在這座偉大的圖書館灰飛煙滅之前,知識可以存放在同一棟建築裏的時代就早已消逝了。從那時起,信息已經逐步擴大到了我們無法容納它的地步。2000年來,萬能圖書館,和隱身鬥篷、反重力鞋和無紙化辦公等人們長久以來的渴望一起,已經成為了一種神話般的夢想,不斷向無限的未來中撤退。不過,我們對存放所有知識的偉大圖書館如此渴望,它能否真的成為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呢?
正在備份整個互聯網的檔案保管員布魯斯特·卡利(brewster kahle)認為,偉大的圖書館現在就能成為現實。“這是我們超過古希臘人的機會!”他稱頌道,“不需要等到明天,用今天的科技,它就真的有可能成為現實。我們可以把所有的人類著作提供給世界上的所有人。它將會是一個永世難忘的成就,就像把人送到月球上去那樣。”而且和僅限精英使用舊式圖書館不同,這種圖書館將會變成真正的民主化圖書館,其中的每一本書,都會以每一種語言提供給在這個行星上生活的每一個人。
理論上,在如此完整的一座圖書館裏,我們應該能夠閱讀到所有報紙、雜誌、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從古至今所有藝術家創作出的畫作、照片、電影和音樂,萬能圖書館也都應該收錄一份副本。而且,所有的廣播、電視節目,也都應該收錄其中。還有廣告。當然,這座巨大的圖書館自然需要一份數十億早已下線的網頁,和現已消逝、以百億計的博客博文的副本——它們是在我們的時代短暫存在過的文學。簡單來說,人類有史以來的所有作品,無論語言,都應當在任何時間,向任何人開放。
這會是一座極其巨大的圖書館。從蘇美爾人在泥板上寫下楔形文字到現在,人類已經至少“出版”了3.1億本書,14億篇文章和論述,1.8億首歌曲,3.5萬億幅圖像,327514部電影,10億個小時的視頻、電視節目和短片,60萬億個公共網頁。這些資料目前全部存放在世界各處的圖書館和檔案館中。它們全部數字化後,數據可以壓縮存放到一個50pb大小的硬盤上(以目前的技術水平)。10年前,你需要一座小城鎮圖書館大小的空間才能存儲50pb的數據,而今天,這個萬能的圖書館隻要臥室大小就能填滿。以明天的技術,它會全部塞進你的手機。到這一切發生時,收錄所有圖書館的圖書館就會進入到你的錢包當中——前提是它不會通過細白的線纜直接接入你的大腦當中。部分生活在今天的人,完全有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這種事情發生。而其他人,大部分是年輕人,則想知道是什麽東西讓它拖了這麽久才發生(我們能不能把它搞好,下個禮拜就運行起來?它們足以形成一個曆史工程了)。
不過,能帶給我們整個星球書寫資料來源的科技,還會以同樣的方式,轉變我們今天稱之為“書”的,以及存放書的圖書館的本質。萬能的圖書館,以及它所收錄的“書”,將會和今天我們已知的任何一座圖書館、任何一本書都不一樣,因為我們不隻會閱讀這些書,我們還會以屏讀的方式閱讀它們。在維基百科取得大規模互聯成功的支持下,許多技術宅相信,數十億的讀者可以可靠地將舊書籍中的書頁編織在一起,依次建立起超鏈接。久而久之,那些對無名作家、珍品圖書等特殊主題壞有激情的人,將會連接起這座圖書館最重要的部分。普普通通的慷慨之舉乘以百萬計的的讀者,萬能圖書館便會由此聚集起全麵的內容。它們來自愛好者,麵向愛好者。
除了能將字詞、語句、書本精確聯係起來的鏈接之外,讀者還能添加標簽(tag)。標簽是公共記下的標注,就像關鍵詞和分類名一樣,依附在文件、頁麵、圖片和歌曲之上。借助標簽,任何人都能根據它來搜索文件。比方說,在照片分享網站flickr上,數以百計的觀賞者會根據他們自己對照片認知產生的簡單分類,為其他用戶上傳的照片加上標簽:比如說“山羊”、“巴黎”、“笨蛋”、“海灘派對”,等等。推特上的標簽則注明了微博內容的理念或主題。某人照片的標簽或許會是主人在臉譜網上的名字。因為標簽是在少量正式規則下,由用戶以自由形式產生的內容,所以書籍世界接納標簽之後,書就會以更快的速度,更廣的範圍,和更優質的服務被分發出去,這比僵化難用的杜威十進製圖書分類法 [6] (dewey decimal system)要好用得多,特別是在納米科學或人體識別等前沿領域。基於人工智能的搜索技術取代了需要大量訓練才能使用的分類係統。實際上,永遠不會休息的人工智能,將會為文本和圖像自動加上數以百萬計的標簽,如此一來,任何尋求智慧的人都能從萬能圖書館中汲取養分。
鏈接和標簽或許是過去50年裏最重要的發明。在被編入文本的代碼當之中時,它們就獲得了第一股力量,但是它們真正的變革性能量,是普通用戶在每天的網絡瀏覽中通過點擊釋放出來的。用戶沒有意識到,每一個普普通通的點擊,都是對一個鏈接的“投票”,這會提升它的相關登記。你或許認為你隻是無意間瞅瞅這段文章,瀏覽下那個網頁而已,但實際上,你正在用麵包屑一般瑣碎的注意力,匿名地構建出整個網絡。這些興趣的碎片被搜索引擎匯聚在一起,加以分析,從而強化了每一個鏈接的終點和每一個標簽建立的聯係之間的關係。這種智能自網絡誕生以來,就在網絡之中生根發芽,隻不過對於書籍世界來說,此前一直猶如另一個國度一般。由於鏈接和標簽,對萬能圖書館進行屏讀變得可能,而且威力巨大。
這種效應在科學領域顯現得尤為明顯。科學是一項長期的運動,它把世界上所有的知識編織成了一張由事實組成的網絡。這張網巨大無垠,相互關聯,富含各式注腳和同行審議。對於科學來說,獨立事實的價值微乎其微,哪怕它在自己的世界中能講得通。(實際上,偽科學和超科學就像是沒有和科學這個巨大網絡相連的小池塘。它們隻在自己的網絡裏才有效。)在這種方式下,科學網絡中新加入的所有新發現和新數據,都會提升其他數據觀點的價值。
一旦一本書以這種連接方式被收錄進方興未艾的萬能圖書館,它的文本就不再會獨立於其他書籍中的文本。舉例來說,今天一本嚴肅的非虛構著作通常會有書目,而且還會有某種類型的注腳。當書籍深度連接起來之後,你就能在任何書目或注腳裏點擊標題,尋找到注腳中標明的參考書籍。而在數目中列出的參考書籍,又會使它們自身變得唾手可得。如此一來,你就可以用我們在網頁中通過鏈接跳轉的方式,在圖書館的書籍中跳轉,從一個注腳中發現另一個注腳,直到抵達事物最根本的核心為止。
接下來便是詞語。就像一篇介紹珊瑚礁的網絡文章一樣,它會在部分詞語上加入鏈接,導向對魚類的介紹。數字化書籍當中的任何以及所有詞語,都能用超鏈接的方式接入另一本書的其他部分。書籍,包括虛構作品在內,將會變成名字組成的網絡,以及理念構成的群落。
在未來30年裏,學者和愛好者們會借助計算機算法,將全部書籍編織成一個單一的文獻網絡。一個讀者會貢獻出一個理念的社會化圖景、一項概念的時間線,以及對圖書館中任何觀念具有影響力的網絡地圖。我們將會理解,沒有任何著作,沒有任何理念會是出類拔萃的。但所有優秀、真實和美麗的事物,都是互偶部分和相關實體組成的生態係統。
即便在書籍的核心特征變成了單一作者編寫之後(對於大部分書來說這很有可能),書中網絡化的補充參考、討論、批評、書目和圍繞一本書設置的超鏈接或許都將成為一種協作。缺乏這種網絡的書籍,將會顯得空無一物。
與此同時,書籍一旦數字化之後,就可以被拆分為單獨的頁麵,甚至會被進一步解構成為頁麵中的片段。這些片段可以混合進入重新編排的書籍和虛擬書架當中。就像今天的音樂聽眾將歌曲改編、混縮進新的專輯或播放列表一樣,萬能圖書館也將鼓勵讀者創建虛擬“書架”——一種文本的集合,有的短小精悍,有的長篇累牘,從而形成一個關於某類特殊信息的圖書館“書架”。而且就像音樂播放列表一樣,這些“書架”或者書籍組成的播放列表,一旦創建,就會麵向普通大眾公開和交換。實際上,部分作者將會開始撰寫以片段方式閱讀的書籍,還會創作能混合頁麵的著作。能夠推動未來參考書(菜譜、手冊、旅行指南)的,肯定是具有購買、閱讀和複製單獨頁麵或部分的能力。你或許會策劃出你自己的“菜譜書架”,也可以通過許多不同的來源,編纂出一本卡津人 [7] 食譜匯編出來,其中包括網頁、雜誌、剪報和整本的卡津人菜譜。網絡剪貼板網站pinterest允許人們創建出包含引述、圖像、段子、照片的剪貼本。亞馬遜最近向你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你公開自己的書架(亞馬遜管它叫listmanias)——這是你標注出來的書單,其中都是你想推薦的某些冷門主題圖書。而讀者們已經在使用穀歌圖書搜索來根據特定主題(比如所有關於瑞典桑拿浴的書籍,介紹鍾表的經典作品等)組建迷你圖書館了。一旦書籍中的片段、文章和頁麵變得無處不在並且可以混合和傳遞,用戶就會通過創建優秀的合集獲得威望甚至收入。
圖書館(還有許多人)並不情願放棄掉白紙黑字的老式書籍,因為印刷書籍是目前為止最長久、最可靠的長期存儲技術。印刷而成的書籍並不需要通過中間設備閱讀,因此對技術更迭帶來的淘汰免疫。除此之外,和硬盤或者cd相比,紙張還非常穩定。忠於作者最初想象的、不會改變的版本排除了重混、編排的幹擾,往往會成為最有價值的版本。如此一來,精裝書穩定而不易改變的特性,便成了好事。它始終如一、忠實地反映著它的原始創作,卻也孑然一身、孤立無助。
那麽,當世界上所有書籍都由互聯的詞語和理念構成為一張流動的織物後,將會發生什麽呢?會有以下四件事情發生:
第一,處在流行邊緣的作品將會找到受眾。雖然數量很少,但遠比它們今天近乎為零的受眾要多。發現一本用愛傾注而成的南印度牧師的素食食譜傑作,將會變得更容易。世界上大部分書籍的銷量或者很低,或者為零,遠在分布曲線的“長尾”之外。但在這裏,數字化的相互鏈接會提升任何作品的讀者數量,無論它有多麽地晦澀難懂。
第二,隨著文明進程中每一份原始文檔都將被掃描並交叉鏈接,萬能圖書館將增強我們對曆史的理解。這些被收錄的文檔包括所有的黃色新聞小報 [8] 、未被使用的電話號碼簿、落滿灰塵的縣誌檔案,以及封存在地下室中的老舊賬簿。過去會更多地和今天相連,增進我們對今天的理解,和對過去的欣賞。
第三,收錄所有書籍的萬能圖書館,將會培育出新形式的權威。如果你能通過一個特殊的主題,將所有文本忠實地結合起來,無論古今,無論語言,那麽你就會對我們文明的本質、人類物種的本質以及人類知識的範圍和界限,有更清晰地視野。人類的共同無知所造就的空白空間將會突顯,而人類知識巔峰的麵貌將會更加完整。今天,隻有少數學者達到了這種程度的成就並且成為權威,但它會變得司空見慣。
第四,也是最後一件事情,全麵、完整,收錄所有著作的萬能圖書館會比隻是改進搜索技術的圖書館變得更好。它會成為文化生活的平台,在某種程度上將書籍中的知識還原回到其核心。現在,如果你把google maps和monster [9] 混合起來,你就會得到一張張根據薪水標注工作地點的地圖。以此類推,在這座巨大的圖書館裏,人們很容易看到所有曾被描寫過的事物。舉例來說,當你通過類似穀歌眼鏡 [10] 的可穿戴屏幕,“置身”倫敦的特拉法加廣場 [11] 時,廣場就會出現在你眼前。同樣地,地球上的所有物體、事件和地點,都會“知道”曾在任何書中、以任何語言、在任何時間寫下的任何事情。一種新的文化參與從這種深層次的知識結構中產生。你會全身心地與萬能書籍展開互動。
不久,在收錄一切的萬能圖書館之外的書籍,就會變得像網絡之外的網頁一樣苟延殘喘。實際上,就書籍本質而言,在我們的文化中,維持書籍不斷下降的權威性的唯一方法,就是將它們的文本接入到萬能圖書館中。大部分新作品將以數字化的麵貌問世,並且會流進萬能圖書館。而你則或許會為一篇長篇小說加入更多文字。公共領域的模擬介質圖書是一片廣袤大陸,此外還有2500萬著作是既沒有印刷,也沒有進入公共領域的孤本。它們最終會被掃描和連接。在書籍傳統和屏幕協議之間的碰撞中,屏幕將會獲勝。
網絡化書籍的驚奇之處,是它們永遠不會寫完。或者說,它們不再是紀念碑,而是變成了文字的信息流。維基百科是編輯記錄的信息流,任何嚐試過引用它的人都能意識到這點。書籍不僅可以在時間上網絡化,在空間上也可以。
但為什麽還要自尋煩惱地管這些東西叫做書籍呢?根據定義,一本網絡化的書籍,是沒有中心的,並且到處都是邊緣。萬能圖書館的計量單位,會不會是句、段、章,而不是書呢?會的。但長篇巨製自有其力量。別出心裁的故事,一致的敘述方式,以及嚴謹的論述,總是強烈地吸引著我們。網絡會被一種自然的共鳴吸引,圍繞在其周圍。雖然我們會將書籍解構,把組成它們的點點滴滴編織進入網絡,但書籍更高層次的組織形式,將會專注於我們的注意力。它在我們的經濟中,會保持稀缺狀態。一本書,就是一種注意力單位。事實固然有趣,理念自然重要,但隻有精彩的故事、精妙的論述、精心打造的敘述才會讓人讚歎,永生難忘。就像穆裏爾·魯凱澤 [12] 所說的那樣:“組成宇宙的是故事,而非原子。”
這些故事將會通過屏幕呈現出來。無論我們向哪裏望去,都會看到屏幕。有一天,我在給汽車輪胎充氣時看了一部電影中的些許片段。另一天晚上,我則在一架飛機的後座上看了部電影。而今天晚上的早些時候,我又在手機上看了部電影。我們在任何地點觀看著屏幕。播放視頻的屏幕會在最出乎意料的地方——例如在atm機上和超市結款台前,突然出現。這些不斷出現的屏幕已經為極其短小、隻有三分鍾的電影創造出了受眾,而廉價的數字創作工具則已經將新一代的電影製作者們武裝起來,他們在迅速地為那些屏幕填充內容。我們正前往一個屏幕無處不在的時代。
屏幕需要的不隻是你的目光。我們讀書時,最常見的肢體動作是翻書和折頁。但屏幕也能夠吸引我們的身體。觸摸屏會對手指的不斷觸摸做出反應。任天堂wii這種遊戲機上的傳感器 [13] 會追蹤我們手與胳膊的動作。電子遊戲屏幕的控製器會讓手指快速顫動。而我們在虛擬現實頭盔和眼鏡中看到的最尖端的屏幕,則會引導我們全身運動起來。這些屏幕觸發了互動,其中一些最新的屏幕(例如三星gxy手機上使用的那種)可以跟蹤我們的眼球動作,預測我們將會看向哪裏。屏幕將會知道我們在注意什麽,注意了多長時間。智能軟件現在也可以在我們閱讀屏幕的同時,讀取我們的情緒,並且能根據我們情緒做出反應,改變我們即將看到的東西。閱讀幾乎變成一種運動。就像5個世紀以前,大家看到有人默讀時會感到奇怪一樣,在未來,若有人觀看著屏幕,身體卻沒有對內容產生反應的話,也會看起來很奇怪。
書籍曾擅長培養出深思的頭腦,屏幕則鼓勵更加功利性地思考。人們提出新理念、發現不為自己熟悉的事實之後,屏讀會激起人們的反應,敦促他們去做些什麽:人們可以研究術語;可以征詢“屏友”的意見;可以查詢其他觀點;可以創建書簽;可以與事物互動,或是發相關微博,而不隻是坐在那裏深思。閱讀書籍會增強我們的分析能力,鼓勵我們一路探求到腳注,然後得出觀察結論。而屏讀則鼓勵我們快速建立起模式,將不同的理念結合在一起,從而將自己武裝起來以麵對每天數以千計的新想法。屏讀會實時培養思想。我們會一邊觀看電影,一邊對其評論。我們也可以在一個論據中提取出模糊不清的事實。我們還可以在購買小玩意之前,先閱讀用戶說明書,而不是等買了之後才發現它沒法完成我們想要它完成的事情。屏幕是“當下”的工具。
屏幕用激發行動取代了勸阻行動。宣傳在滿是屏幕的世界裏變得越來越沒有效果,因為在假消息的傳播速度和電子一樣快的同時,更正信息的傳播速度也是如此。維基百科之所以能夠運行得這樣不錯,是因為它隻需要一次點擊就可以移除錯誤。這使其從一開始,就在消除錯誤信息方麵比發布它要容易得多。在書中,我們找到被揭示出的真理;在屏幕上,我們通過碎片組合出自己的迷思。在網絡化的屏幕上,一切與一切鏈接。新作品的地位並非由評論家的評分,而是根據它與其餘世界的鏈接程度來判定。無論是人、物還是事,直到他們被鏈接,才得以“存在”。
屏幕能夠揭示出事物的內在本質。在製造品上揮揮智能手機的攝像頭,就可以得知它的價格、產地、成分和其他擁有者對它的評論。通過合適的app,例如穀歌翻譯,手機屏幕就可以把菜單、指示牌上的外語以同樣的字體即時翻譯成你的母語。還有一種手機app,可以通過隻出現在屏幕上的額外行為與互動,增強一隻被填充過的兒童玩具的功能。這就好像是屏幕展示出了物品的無形本質。
隨著移動屏幕變得更大、更輕盈、更強大,它們會被用來觀察更多的這種內在世界。在街上行走時,隻要拿上一塊電子平板,或者戴上一副魔術眼鏡或隱形眼鏡,你就會看到前方被注釋覆蓋的真實街道:你會看到哪裏的廁所幹淨,哪些商店賣的東西你會喜歡,你的朋友正在哪裏閑逛……計算機芯片變得如此之小,屏幕也變得如此輕薄和便宜,以至於在未來30年,半透明的眼鏡會為現實提供出一層信息。如果你拿起一件東西,並通過這種眼鏡來看,那麽這個東西(地方)的本質信息將會以文本覆蓋的方式顯現出來。通過這種方法,屏幕將能讓我們“閱讀”一切,而不僅僅是文本。
是的,這些眼鏡看上去愚蠢不堪,就像穀歌眼鏡證明的那樣。但解決外觀問題,讓它們既時尚又舒適,還需要一段時間。僅僅去年一年,就有100億億(1018)隻晶體管被集成進了電腦之外的物體當中。很快,從鞋子到罐頭湯,這些最常見的製造品中都會包含一小塊銀色芯片,其中隱藏著智能。而屏幕將會成為我們用來和無處不在的知化互動的工具。我們會樂見這一切發生。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屏幕還會觀察我們。它們將會成為我們的鏡子,成為我們對之凝視以找到自我的那些水井。它們並非映照我們的麵容,而是映照我們的自我。已經有數百萬人用口袋裏的袖珍屏幕來輸入自己的位置、飲食、體重、情緒、睡眠情況以及所見所聞。少數先鋒已經開始了“life logging”,即記錄生活中每一個微小的細節,包括對話、照片和活動。屏幕既可以記錄,又可以播放這些活動的數據庫。不斷自我追蹤的結果,是對他們生活沒有瑕疵的“記憶”,也是對他們自身客觀且可量化的審視。沒有任何書籍可以提供這些。屏幕成為了我們身份的一部分。
我們在全方位、全尺寸地進行屏讀:大到imax屏幕,小到蘋果的apple watch。在不遠的未來,我們將永遠不會遠離各種屏幕。屏幕將會成為我們尋找答案、尋找朋友、尋找新聞、尋找意義、尋找我們自己是誰以及能夠成為誰的首選目標。
在不遠的未來,我一天的生活將會是下麵這樣:
早上醒來,我還沒有下床,就開始了屏讀。我通過手腕上的屏幕查看了時間和鬧鍾,又看了看緊急新聞和滾動的天氣情況。我在床邊的一塊小屏幕上查看了來自朋友的消息。之後,我用手指擦掉這些消息。我走進浴室,在牆上的屏讀了最新的藝術品——朋友們拍攝的炫酷照片,和昨天的照片相比,它們更加歡樂,更加陽光。穿衣服的時候,我屏讀了衣櫥裏的衣服。屏幕顯示,紅色襪子和我的襯衫搭配起來會更好。
在廚房,我通過屏幕瀏覽新聞全文。我喜歡平鋪在桌麵上的顯示器。我在桌麵上方揮動胳膊,就可以修改文本信息流的方向。我轉而屏讀廚房裏的櫥櫃,尋找我最喜歡的麥片。櫥櫃門上的屏幕能顯示出門後有什麽東西。飄浮在冰箱上方的屏幕告訴我裏麵有新鮮的牛奶,於是我打開冰箱,取出牛奶。牛奶外包裝上的屏幕想要讓我玩一個遊戲,但我退了出去。我屏讀了碗,確認它是從洗碗機裏拿出來的幹淨碗。在吃麥片粥的時候,我查詢了盒子上的屏幕,來看看它是否新鮮,以及是否像一個朋友說的那樣,麥片裏有基因標記。我低頭繼續閱讀桌子上的新聞和故事。當我專心閱讀的時候,屏幕就會出現提醒,而新聞也會顯示出更多的章節。我屏讀得越深,文本中就會產生出更多的鏈接和更密的圖片。我開始屏讀一篇對本地市長的調查報道,這是篇長篇大論,但我要送兒子去上學了。
我衝向汽車。在車裏,我還能繼續剛才在廚房裏被打斷的故事。我的汽車可以為我屏讀這篇報道,並在我開車的時候高聲朗讀出來。我們在高速公路上開車經過的沿途建築,本身就是屏幕。它們往往隻顯示針對我的廣告,因為它們認識我的車。這些屏幕都是激光投影屏幕,這意味著它們可以聚焦出隻有我才能看到的圖像,而其他路過的人從同一塊屏幕中看到的內容卻是不一樣的。我通常會忽略它們,除非它們顯示出的是和我正在車裏屏讀的故事相關的圖片或圖表。我屏讀交通狀況,來找出哪條路在今天早上最不擁堵。雖然汽車的導航設備能從其他司機的路線中學習,並且基本上會提供最佳路線,但也不免偶爾犯傻,所以我仍然想屏讀下交通情況。
在我兒子的學校裏,我看到走廊一麵顯示出的公共牆。我舉起手掌,說出我的名字,屏幕就會通過我的麵貌、眼鏡、指紋和聲音認出我來。它轉變成我的個人界麵。如果不介意在走廊裏泄露隱私的話,我就可以在那裏屏讀信息。我還可以使用我手腕上的微小屏幕。我看了一眼想要仔細屏讀的信息,然後將其擴展開。其中一些信息被我轉發出去,剩下的那些則被我歸了檔。其中一條信息十分緊急。我在空中捏了一下,就立刻屏讀到一場虛擬會議中。我在印度的合夥人正在同我交談,他們正在班加羅爾 [14] 對我屏讀。這種感覺非常真實。
終於,我到了辦公室。剛碰到椅子,我的房間就認出了我,房間裏包括桌子上的所有屏幕都為我做好了準備,讓我從上次暫停的地方繼續工作。在我處理一天的工作時,屏幕上的雙雙眼睛緊密地觀察著我,尤其是我的手和眼睛。除了鍵盤輸入之外,我還非常擅長使用全新的手勢命令。在觀看我工作16年之後,它們終於能參與進不少我的工作裏來了。其他任何人都看不懂我屏幕上的符號序列,就像同事屏幕上的序列也讓我犯迷糊一樣。我們一同工作,卻各自處在不同的屏讀環境中。我們一麵在房間裏手舞足蹈,一麵注視、抓取著不同的工具。我是個有點兒老派的人,仍然喜歡在手裏握著小一些的屏幕。我最喜歡用的還是和我上大學時那種有皮革保護套的屏幕(屏幕是新的,但保護套是舊的),這種屏幕和我畢業後拍攝一部講述睡在商場裏的移民的紀錄片時所用的屏幕是同一種。我的雙手已經習慣了它,而它也習慣了我的手勢。
下班後,我在戶外慢跑的時候戴上了增強眼鏡。我的跑步線路躍然出現在了我的麵前。在路線上方,我還看到了心率、代謝統計等實時顯示出來的全部鍛煉數據。我還屏讀了圖景地點上更新後的虛擬標注。我在眼鏡裏看到一條筆記,是我朋友一個小時前在同一條線路上跑步時,記錄下的替代路線。此外,我還在一係列熟悉的地標上看到了本地曆史俱樂部(我是會員)留下的曆史介紹。或許有一天,我會嚐試下識別鳥類的app。當我路過公園時,那些鳥的名字就會貼在我的眼鏡上了。
回家吃晚飯的時候,我們不允許個人屏幕出現在餐桌上,但還是屏讀出了房間裏的情緒顏色。晚飯過後,我會用屏讀的方式來放鬆。我關注的一位世界構建師水平驚人,他新創建了一座衛星城市,我要戴上虛擬現實頭盔去探索一番。有時我會沉浸在一部3d電影中,有時則會加入一場仿真遊戲。和其他學生一樣,我的兒子也屏讀著他的家庭作業,尤其他的個人輔導。雖然一有機會他就會玩起屏讀探險遊戲,但在上學期間,我們把這個時間限製在了一個小時。他可以花一個小時就屏讀一場仿真遊戲——全程用快速屏讀的方式,而與此同時,他還能在其他三張屏幕上屏讀信息和照片。另一方麵,我也試著慢下來。有時候,我會在我膝上的平板上屏讀一本書,與此同時,牆上屏幕的文件壓縮包會釋放出緩慢悠長的景觀。我的伴侶最喜歡不過的事情就是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屏讀她最喜歡的故事,直到睡著。而我躺下後,會在手腕上的屏幕上把鬧鍾設置成早上6點。接下來的8個小時裏,我將暫停屏讀。
[1] 英語中的“權威”(authority)是“作者”(author)的派生詞,由表示作者的author和表示性質、狀態的後綴-ity構成。——譯者注
[2] 作者原文意思是“無論什麽東西,隻要被夾在了封麵和封底之間,就能成為‘書’(book)。”電話簿(yellowbook)、素描冊(sketchbook)、畫冊(coffee table book)在英文中都有“書”(book)的含義,但對應的中文並沒有這種說法,因此此處用意譯代替。——譯者注
[3] 此處的“書”和“訂購”對應的原文都是book,該詞為多義詞,名詞含義是書,動詞含義為訂購。——譯者注
[4] goodreads是一家圖書分享型社交網站,允許訪客搜索網站內的書目、注釋和書評。注冊用戶可以添加新書目和推薦書單,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圖書討論小組。——譯者注
[5] 維基(wiki)是一種在網絡上開放且可供多人協同創作的超文本係統,使用維基係統的網站稱為wiki網站,它允許任何訪問它的人快速輕易地添加、刪除和編輯所有的內容,而且通常都不需登錄,因此特別適合團隊合作的寫作方式。——譯者注
[6] 杜威十進製圖書分類法,是由美國圖書館學學家麥爾威·杜威於1876年提出的圖書分類法,經過22次大改版後,已被全球超過135個國家的圖書館采用。在美國,幾乎所有公共圖書館和學校圖書館都采用這種分類方法。——編者注
[7] 卡津人(cajuns),又稱阿卡迪亞克裏奧爾人(acadian-creoles),是主要居住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個族群,主要由被流放的法國殖民者後裔組成,大多數是早期法國殖民者和北美洲原住民的混血後代。自在路易斯安那定居後,卡津人發展出了生機勃勃的文化,包括獨特的風俗、音樂和食物。——譯者注
[8] 黃色新聞是新聞報道和媒體編輯的一種取向。在理論上,以煽情為基礎;在操作層麵上,注重犯罪、醜聞、流言蜚語、災異、性等問題的報道,采取種種手段以達到迅速吸引讀者注意,同時策動社會運動。19世紀末美國報業大亨威廉·赫斯特和約瑟夫·普利策之間的報業競爭使黃色新聞成為美國新聞史上一種正式潮流。——譯者注
[9] 是美國訪問量最高的求職網站。——譯者注
[10] 是穀歌開發的可穿戴智能設備,眼鏡上附有小型顯示器,具有信息瀏覽、增強現實、智能語音操作等功能。——譯者注
[11] 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是倫敦市的著名景點,建於1805年。——譯者注
[12] 穆裏爾·魯凱澤(muriel rukeyser),20世紀美國女詩人與政治活動家,倡導女性平等、自由。——譯者注
[13] wii是日本任天堂公司製造的體感遊戲機,遊戲機可以通過手柄上的傳感器檢測玩家的肢體動作,從而使玩家可以在屏幕前揮動身體操作遊戲。——譯者注
[14] 印度城市,以軟件外包行業聞名。——譯者注
大規模生產的圖書改變了人們的思考方式。印刷技術擴展了既有的文字量。古英語中大致擁有的5萬個詞匯如今已經膨脹到了100萬個。詞匯選擇方式越多,溝通就越豐富。媒介的選擇方式越多,寫作的主題就越寬闊。作者不一定隻能撰寫學術巨著,還可以“浪費”那些不值錢的印刷書籍來創作些讓人撕心裂肺的愛情小說(最早的浪漫小說發端於1740年)。哪怕作者不是國王,也可以出版些回憶錄。人們可以寫下反對主流輿論的小冊子,而在廉價的印刷技術幫助下,非正統的理念或許也能產生推翻國王或者教皇的影響力。作者具有的權力曾經一度催生出對作者以及作者擁有的權威的崇敬,並且哺育出了專家文化。完美“由書籍”而成就。官方把法律編纂成冊,寫就的合同如不使用書中的語言便不會有效。印刷、音樂、建築、舞蹈都很重要,但西方文化的核心卻是書中那一張張可以翻動的書頁。到1910年,居民超過2500人的美國城鎮中,有四分之三擁有公共圖書館。而美國的根基更是從文件中萌發出來的:無論是美國憲法、獨立宣言,還是影響不那麽直接的《聖經》。美國的成功依賴於較高水平的識字率,依賴於強大的自由媒體,依賴於對(書麵規定的)法律的忠誠,依賴於遍布全國的通用語言。我們變成了書籍之民(people of the book)。
但今天,超過50億張的數字屏幕在我們的生活中閃爍。數字顯示器製造廠商還會每年生產出來38億個新屏幕。這幾乎相當於地球上的每個人每年都會得到一個新屏幕。我們會在所有平整的表麵上裝設顯示屏。文字已經從紙漿裏轉移到了電腦、手機、遊戲機、電視、電子顯示屏和平板電腦的像素當中。字母不再白紙黑字地固定在紙上,而是在玻璃平麵上以彩虹樣的色彩,於眨眼間飛速來去。屏幕占據了我們的口袋、行李箱、儀表盤、客廳牆壁和建築物的四壁。我們工作時,它們就在我們麵前安坐,無論我們做的是什麽樣的事情。我們現在成為了屏幕之民(people of screen)。
這在當下的文化中埋下了書籍之民與屏幕之民衝突的種子。今天的書籍之民善良勤奮,他們撰寫報紙,編纂雜誌,起草法律條文和辦公室規定,為金融秩序定下規矩。他們通過書籍,通過作者散發出的權威氣息生活。這種文化的根基完完全全地安置在了文本當中。可以這麽說,他們全都位於同一張書頁上。
書籍浩瀚無邊的文化力量,源自於再生產的機器。印刷出版社快速、廉價、準確地複製了書籍。即便是一個屠夫,都可能有本《歐氏幾何》或者《聖經》。印刷副本就是這樣超越階層,點亮了公民的思想。藝術和音樂領域中也出現了具有類似變革性的再生產機器,激發出的效果與書籍相當。廉價複製的圖表加速了科學發展。不再昂貴的照片拷貝和音樂副本最終把書籍的再生產規則發揚光大。我們快速製造廉價藝術和音樂的時間,就像印刷圖書一樣迅速。
至少從20世紀開始,再生產文化就已經澆灌出了人類成就史上最美麗的花朵,創造出了創意作品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廉價的實體複製品已經讓數百萬人向自己的受眾直接出售作品來賺取生活費,而不必再去接受各種古怪的讚助。從這種模式中獲益的不僅僅是作者和藝術家,還有受眾:幾十億普通人第一次能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優秀作品。在貝多芬的時代,他的交響樂很少有人能聽過一遍以上。而隨著廉價錄音的出現,爪哇島上的理發師都能整天整天地聽音樂了。
但是今天,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變成了屏幕之民。屏幕之民傾向於忽略書籍中的經典邏輯,和對書本的崇敬。他們更喜歡像素間的動態流動。他們會被電影銀幕、電視屏幕、電腦屏幕、iphone屏幕、虛擬現實眼睛屏幕、平板電腦屏幕,以及在不遠的將來嵌在所有平麵上的大量數字屏幕所吸引。屏幕文化是一個不斷變動的世界,充滿其中的是無窮無盡的新聞素材、剪輯資料和未成熟的理念。這是一條由微博、摘要、隨手拍照片、簡短文字和漂浮的第一印象構成的河流。其中的觀念並不突出,卻和方方麵麵交纏連結在一起。在這裏,真相並非來自權威,而是由受眾自己一個碎片一個碎片實時拚接出來的。屏幕之民創造他們的內容,構建他們自己的真相。和流動的入口相比,一成不變的書本不再重要。文化變得快速、流動和開放。快速得就像30秒鍾的電影預告片,流動、開放得就像是維基百科上的詞條頁麵。
屏幕上的文字會變,會融入圖片,會變幻色彩,甚至還會改變含義。有時候,屏幕上根本沒有字,隻有能引申多種含義的照片、圖表和符號。許多以文本為基礎的文明對這種流動性大為恐慌。在這個新的世界裏,快速變化的代碼(就像是不斷升級的電腦代碼)比固定的律法更加重要。呈現在屏幕上的代碼可以不斷地逼用戶修改,而印製在書本中的律法卻不能這樣。然而代碼塑造行為的能力和律法幾乎一樣,甚至更大。若想通過屏幕改變人們在網上的行為,隻要改變管理這個地方的算法即可。算法可以監督集體行為,也可以把人們引向其所偏好的方向。
書籍之民喜歡律法提供的解決方案,而屏幕之民則把技術看作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靈丹妙藥。真相在於,我們都處在變革當中,而在我們之間發生的書籍文化和屏幕文化的衝突,在個體的身上也會發生。如果你接受過現代教育,那你沒準就會被這兩種模式困擾。這種緊張是新的常態,起源於50年前入侵我們客廳的第一塊屏幕,起源於電視機那笨重寬大、熱氣騰騰的顯像管屏幕。屏幕“祭壇”越大,我們花在閱讀上的時間就越少。這一趨勢延伸了下去,以至於在其後的幾十年裏,閱讀和寫作似乎即將終結了一樣。教育者、知識分子和政客們在過去半個世紀裏憂心忡忡,擔心電視一代喪失掉寫作技能。人們把一係列社會病症歸結在屏幕上,而這張病症清單長度驚人。不過可以肯定,我們還在觀看屏幕,而且有那麽一段時間看上去確實像是沒有任何人寫作,或者沒人能寫作了。而閱讀測試分數也是在幾十年裏連年下降。但讓所有人都吃驚的是,在21世紀初,顯示器上那些互相連接的炫酷超薄屏幕,還有新式的電視和平板電腦引起了寫作的熱潮,而這股熱潮持續至今,仍沒有消散。人們花在閱讀上的時間差不多是20世紀80年代時的三倍。到2015年,萬維網上的頁麵數量超過了60萬億個,而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天幾十億個的速度增長。這些網頁中,每一個網頁都要人來寫就。就在現在,普通民眾每天能發布8000萬條博客。書寫工具也從筆變成了手機。全世界的年輕人每天能用手機寫下5億條段子,無論他們正在求學,還是已經工作。屏幕數量的增長在繼續擴展人們的閱讀量和寫作量。美國的識字率在過去20年中一直保持不變,但那些有閱讀能力的人卻比以前讀得更多,也寫得更多。如果我們對所有屏幕上創作出的所有文字加以統計的話,我們就會發現,你每周寫下的文字比你的祖母要多,無論你住在什麽地方。
除了一行一行地閱讀文字之外,我們現在還會閱讀音樂電視那跳動無規律的歌詞,也會閱讀電影結束後快速上滾消失掉的職員表。我們能閱讀虛擬現實化身說出的對話氣泡,也會點擊視頻遊戲裏的物品標簽,還會解讀在線圖標中的文字。“屏讀”(screening)或許是這種行為更合適的名稱,而不是閱讀。屏讀包括閱讀文字,但還包括觀賞文字、閱讀圖像。這種新行為擁有新的特征。屏幕不用關閉,我們的視線永不離開。這就和書籍不一樣。這種新的平台非常視覺化,而且會逐漸把文字和變化的圖像融合在一起。文字在屏幕上無處不在,它們會浮動在圖像之上,也會充當注釋和注腳,還會連接到其他文字或圖像。你或許會覺得,這種新媒介就像是我們用來觀賞的圖書,或者像是用來閱讀的電視。
盡管文字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視野,但書籍之民卻有理由擔心,書籍和因此產生的經典閱讀與寫作,作為一種文化形式,會很快消亡。如果這種消亡成為現實,誰還會追隨閱讀書籍所鼓勵的線性推理?如果對於法律文典的尊重,轉而被試圖控製我們行為的一行行代碼所取代,誰還會遵紀守法?如果屏幕上閃爍的所有東西都幾乎免費的話,誰還會付錢給作者?或許到那時,隻有富人才會閱讀紙張做成的書籍,隻有少數人才會留心那些書頁中的智慧,隻有少數人才會為此付費。書籍為我們文化帶來的穩定會被什麽東西替代?我們會不會直接拋棄掉構築現有文明的龐大文本基礎?文學、理性思維、科學、公平、法律法規——這些現代文明中被我們所珍愛的事物,無一不創造自舊的閱讀方法,而新的方法與此無關。那麽在屏讀到來之後,它們會變成什麽樣子?書籍的未來又會是怎樣的?
書籍的命運值得仔細研究,因為在屏讀將會轉變的眾多媒介中,書籍是第一個。屏讀首先會改變書籍,然後會改變圖書館;之後,它會給電影和視頻動手術;再之後,它會瓦解掉遊戲和教育;而最終,屏讀將會改變每件事。
書籍之民認為,他們理解書籍的本質:書是書頁裝訂在一起的集合,它們會有一條書脊,好讓你握在手裏。過去,在封麵和封底之間無論加入了什麽東西,都可以用書籍的量詞“本”來稱呼。我們會把電話號碼清單叫做“一本電話簿”,盡管“這本書”在邏輯上,並沒有開端、中間和結束。一堆空白頁麵裝訂在一起,是“一本素描冊”。這種空無一物的東西實在有些不害臊,但它確實有封麵和封底,因此可以用“本”來計量。在一排頁麵中印刷上各式各樣的圖片,就成了“一本畫冊”,哪怕這“本”東西裏一個字都沒有 [2] 。
今天,書籍中的紙頁正在消失,留下的隻是書籍的結構性概念——根據一個主題串聯起一堆符號,要花上一段時間才能讀完。
既然書籍的傳統外殼已經消失,那麽懷疑書籍的組織形式是否已經成為老古董,就是很正常的事了。與現在出現的許多其他文本形式相比,書中的無形容器能否具有某種更強的優勢呢?
有文學學者聲稱,在閱讀的時候,書就真正成為了你思緒神遊的虛擬空間。而有人管這種充滿想象的概念狀態叫做“文學空間”。這些學者認為,當你進入這種閱讀空間之後,大腦的工作方式就會變得和“屏讀”完全不同。神經學研究顯示,學習閱讀會改變腦神經回路。和跳過那些讓人心煩的繁雜信息不同,你會變得情不自禁、專心致誌、沉浸其中。
有人可以花上好幾個小時來閱讀網絡上的文字,但從來不會進入到這種文學空間裏,得到的反而隻有碎片、線索和印象。網絡最大的吸引力就在於此:五花八門的碎片化信息以鬆散的方式聚集在一起。但如果缺少某種牽製的話,這些鬆散聚集在一起的碎片化信息就會把人搞得暈頭轉向,把讀者的注意力帶離核心,在中心論述和觀點之外的地方遊蕩。
一個分離出來的閱讀設備或許能夠帶來幫助。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有了平板電腦、電子書和手機。其中手機最讓人吃驚。長久以來,專家一致保持著這樣一種觀點:沒人想在巴掌大的小屏幕上閱讀。但他們錯了,而且錯的十萬八千裏。我和很多人都喜歡用這種方式來讀書。實際上,我們還不知道可以讀書的屏幕到底可以做到多小。有一種實驗性質的閱讀方式,被稱為“快速連續視覺展示”(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這種閱讀方式使用的屏幕,寬度和一個字相當,大小就像一枚郵票一樣。閱讀的時候,你的眼球會保持不動,固定在單個的字上。而屏幕上的單字會一個接一個地變化成為文本中的下一個字。這樣一來,你眼裏看到的便是一個個單字“排在後麵”組成的文字序列,而不是一行行冗長的文字。隻有一個字寬的小屏幕幾乎可以塞進任何地方,擴大我們可以進行閱讀的地點。
kindle和類似的電子墨水電紙書的銷量,已經超過了3600萬個。而這些電子書的模樣,是一塊能顯示出單頁內容的板子。點擊板子,就能“翻頁”。而所謂的“翻頁”,其實是屏幕上的內容消失變成了另一頁的東西。和紙書中使用的傳統墨水相比,最近幾代kindle使用的反射式電子墨水一樣能夠顯示出既銳利又易讀的文字。然而這些電子書和印刷書籍不一樣的地方在於,用電子書時,你可以從頁麵裏複製、粘貼文本,可以順著超鏈接了解更多內容,還可以和插圖互動。
但是一本電子書並不是非要做成一塊板子不可。人們可以用電子墨水做成像紙張一樣既便宜,又柔軟,又輕薄的電子紙。人們還可以把100張左右的電子紙裝訂在一起,加上書脊,把它們安插在漂亮的封麵和封底之間。這樣一來,電子書看上去就非常像是以前那些厚重的紙書了。不過這種電子書可以改變內容。就在一分鍾前,書頁上顯示的還是一首詩,而在下一分鍾,這頁“紙”就變成了一張收條。然而你還可以翻動那些薄薄的書頁(這種導航文本的方式很改進)。你閱讀完一本書之後,可以拍打書脊,然後它就變成了一本完全不同的書。它不再是一本暢銷的神秘小說,而是變成了教你如何養殖水母的指導手冊。這種人工製品會被精心打造,握在手裏也能帶來滿足。一本設計精良的電子書帶給的感覺非常之好,以至於值得你為其購買一個覆有摩洛哥軟牛皮的封麵,製成適合你雙手的樣子,並引得你撫弄這些最輕薄、最光滑的頁麵。你或許還會擁有好幾個電子書閱讀器,它們都為不同內容做過優化,大小不同,形狀不一。
個人來講,我喜歡我的藏書中那些寬大的書頁。我希望能有這樣一個電子書閱讀器:它可以折疊,很像日本的紙藝,展開之後,就有今天一張報紙的大小;或許頁麵數量也和今天的報紙一樣。讀完內容之後,我並不介意花上幾分鍾的時間把它疊成口袋大小。我喜歡一眼掃過好幾個長篇專欄,也喜歡在同一個版麵上的不同標題間挑挑揀揀。有幾家研究實驗室正在實驗一種書的原型,它可以通過便攜設備上的激光把內容又寬又大地投影到附近的平麵上。一張桌子、一麵牆,都能變成這種書籍中的頁麵,通過手勢翻動。這種超大型號的頁麵能讓你的眼球在不同的欄目間漫遊,能讓人產生懷舊時才有的那種激動。
數字圖書的直接效果,是可以在任何時間呈現在任何屏幕上。書將會變得呼之即來。在你需要讀書之前,就購買和囤積書籍的行為會消失。書不再像是一種人工製品,而更像是映入你視野的信息流。
這種液態性不隻是書籍製作所麵對的現實,對於消耗品來說也是如此。試想一下,無論在哪個階段,一本書都成為了一種流程,而非製品。“書”這個字不再是名詞,而成了動詞。書的含義會更多地向“訂購”傾斜,而非紙張或者文本 [3] 。書是一種變化,是思考、寫作、研究、編輯、改變、分享、社交、知化、組合、營銷、進一步分享、屏讀等動作的持續流動。而這種流動產生出來的書籍,又會隨著時間不斷變化。書籍,特別是電子書,會成為“訂購”流程的副產品。屏幕上顯示出的書籍,變成由訂製字詞和想法產生出的關係網絡。它能將讀者、作者、角色、想法、事實、概念和故事連接起來。而這些關係經由屏讀的新方式,不斷地擴大、加強、拓寬、加速、改變、重新定義。
然而,書和屏幕之間的關係仍然緊張,不時擦槍走火。目前,亞馬遜、穀歌等提供屏讀內容的公司,仍在遵循紐約出版商製定的規則,等待部分暢銷書作者的許可。這些電子書的監管者已經同意在當前,通過一係列方法削弱電子書的極端流動性。這些方法包括:防止讀者接觸容易複製粘貼的文本,禁止讀者複製一本書中的大量段落,以及其他嚴肅處理文本的行為。
維基百科是屏讀的原始文本,它所具有的可替代性,是今天的電子書所缺乏的。但電子書的文本會逐漸得到解放,而書籍的真實特性將會綻放出來。我們會發現,書籍其實從來不想被印刷成電話號碼簿,也不想被印在紙上做成五金商品目錄,更不想成為紙質版的說明手冊。對於這些工作,可以升級與搜索的屏幕和比特比起紙張來具有太多優勢。被人批注、標注、標記、收藏、總結、參考、鏈接、分享、傳播,才是這種書籍長久以來真正想要的。數字化能讓這些書籍實現“夙願”,而且做到的還能比“夙願”更多。
在kindle設備中,我們已經能夠看到書籍獲得新自由的些許火花。在我閱讀一本書時,我可以把我希望記住的段落重點標注出來(盡管還是有些麻煩)。我還能把這些重點標注的段落提取出來(今天需要費些功夫),並且選出最重要、最需要記住的部分重新閱讀。更重要的是,隻要我允許,我標注出的重點就可以分享給其他讀者,而我也可以讀到他們標出的重點。我們甚至還能從所有讀者標注的重點裏,過濾出最受歡迎的那些,然後通過這種方式,開始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閱讀書籍。我還能閱讀某個特定朋友、學者或是評論家的標注。這讓更廣泛的受眾群體能夠訪問另外一位作者深入閱讀一本書籍時做下的珍貴旁注(前提是得到他們的允許)。以前,隻有珍本書籍的收藏者才能有幸見證到這種福利。
閱讀變得社交化。通過屏幕,我們能夠分享的,不再隻是我們正在閱讀的書名,還有我們的反應,以及讀書時做下的筆記。今天,我們可以重點標注段落,明天,我們就能把這些段落鏈接起來。我們可以在我們正在閱讀的書裏,選出一個詞語,加上鏈接,導向另一本我們已經讀過的書中的一個詞來對比,也可以從一段話裏選出一個字,鏈接到一本晦澀的字典裏。我們還可以從一本書裏選出一個場景,鏈接到某部電影裏的相似場景。(做到以上這些,需要能夠找到相關內容的工具。)我們或許可以從我們尊敬的人那裏訂閱他們做下的旁注,如此一來,我們得到的就不隻是他們的讀書筆記,還有他們做下的旁注——他們標出的重點、他們寫下的筆記、他們發出的疑問、他們獲得的靈感。
圖書分享網站goodreads [4] 上,正在發生這種智能化的讀書俱樂部討論。而這種討論或許會伴隨書籍本身,並且會通過超鏈接更加深入地融合到書籍裏麵去。所以,每當有人引述了一段特殊的段落時,評論和段落之間就會建立起一個雙向的鏈接。即便是最微小的善舉,都能匯聚起一套維基 [5] 一樣的評論,這些評論會緊密地和實際文本綁定在一起。
實際上,密布在書籍中的超鏈接,會把所有書籍變成一個網絡化的事件。關於書籍的未來,傳統觀點認為書仍將會是孤立存在的物品,每本之間相互獨立,就像它們擺在公共圖書館書架上的樣子一樣。在這種情形下,每本書都不會意識到相鄰的那本。一旦作者完成一部作品,這本書就是一成不變,已經完成的了。隻有讀者拾起這本書,用他/她的想象力讓它變得生動起來時,這本書才會變得動態起來。在這種傳統的觀點裏,未來的數字化圖書館,其主要優勢是具有移動性——將一本書的全部文本轉譯成為比特,從而使人們可以通過屏幕在任何地方進行閱讀。但這種觀點忽視了由掃描書籍催生出的重大變革:在萬能的圖書館(universal library)裏,任何一本書都不會成為一座孤島,它們全部都是相互關聯的。
把墨水印刷出來的字轉變成可以在屏幕上閱讀的電子像素,隻是創建這種全新圖書館的第一步。真正具有魔力的,將會是第二步行動,即每本書中的每一個字都被交叉鏈接、聚集、引述、提取、索引、分析、標注,並被編排進入文化之中,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在這個電子書和電子文本的新世界裏,每一個比特都預示著另外一個比特,每一個頁麵都會讀取其他頁麵。
關於互聯,我們現在能做到最好的,是把部分文本與其來源的標題,以目錄學或者注腳的方式鏈接起來。如果能在一本著作裏,把一段特定段落和另外一段鏈接起來的話自然更好,但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還是不可能的事情。不過,當我們可以深入地以句為單位鏈接起文件,並能讓它們成為雙向鏈接的時候,我們就會擁有網絡化的書籍了。
你可以通過訪問維基百科來試想這是怎樣的一種場景。請把維基百科想象成一本非常龐大的書(維基百科當然是),想象成單獨一本的百科全書。這本百科全書的3400萬個頁麵裏,大部分都充滿了標注下劃線的藍色字體,這些標注意味著這些詞可以超鏈接到這本百科全書中其他詞條的任意位置去。這種錯綜複雜的關係,恰恰是維基百科,還有網絡巨大力量的來源。維基百科是第一本網絡化的書籍。由於每一個論點都會被交叉參考,每一個維基百科的頁麵都會隨著時間的發展,沉浸在藍色鏈接的海洋當中。隨著所有書都變得完全數字化,每一本書都會隨著時間的發展,積累出數量相當的藍色下劃線段落,因為每一處文字上的引用,都會在書裏和書外建立起網絡。書中的每一頁都會發現其他頁麵,都會發現其他書籍。如此一來,書籍便會從它們的約束中抽身出來,並將它們自身編織在一起,成為一本巨大的元書籍(meta-book),成為萬能的圖書館。這種以生物神經方式連接起來的集體智能,能讓我們看到從單獨、孤立的書中看不到的東西。
萬能圖書館的夢想早已有之:在同一個地方,擁有所有知識,無論是當下的還是過去。以各種語言寫就的所有書籍、所有文件、所有概念作品,都互相關聯。這種願望似曾相識,部分原因是在很久以前,我們就簡單修建過這樣一座圖書館:公元前300年左右建成的亞曆山大圖書館,其設計目的便是存放當時已知世界中所有流傳的卷軸。曾幾何時,這座圖書館存放了大約50萬個卷軸,幾乎是當時世界既有圖書的30%到70%。但即便如此,在這座偉大的圖書館灰飛煙滅之前,知識可以存放在同一棟建築裏的時代就早已消逝了。從那時起,信息已經逐步擴大到了我們無法容納它的地步。2000年來,萬能圖書館,和隱身鬥篷、反重力鞋和無紙化辦公等人們長久以來的渴望一起,已經成為了一種神話般的夢想,不斷向無限的未來中撤退。不過,我們對存放所有知識的偉大圖書館如此渴望,它能否真的成為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呢?
正在備份整個互聯網的檔案保管員布魯斯特·卡利(brewster kahle)認為,偉大的圖書館現在就能成為現實。“這是我們超過古希臘人的機會!”他稱頌道,“不需要等到明天,用今天的科技,它就真的有可能成為現實。我們可以把所有的人類著作提供給世界上的所有人。它將會是一個永世難忘的成就,就像把人送到月球上去那樣。”而且和僅限精英使用舊式圖書館不同,這種圖書館將會變成真正的民主化圖書館,其中的每一本書,都會以每一種語言提供給在這個行星上生活的每一個人。
理論上,在如此完整的一座圖書館裏,我們應該能夠閱讀到所有報紙、雜誌、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從古至今所有藝術家創作出的畫作、照片、電影和音樂,萬能圖書館也都應該收錄一份副本。而且,所有的廣播、電視節目,也都應該收錄其中。還有廣告。當然,這座巨大的圖書館自然需要一份數十億早已下線的網頁,和現已消逝、以百億計的博客博文的副本——它們是在我們的時代短暫存在過的文學。簡單來說,人類有史以來的所有作品,無論語言,都應當在任何時間,向任何人開放。
這會是一座極其巨大的圖書館。從蘇美爾人在泥板上寫下楔形文字到現在,人類已經至少“出版”了3.1億本書,14億篇文章和論述,1.8億首歌曲,3.5萬億幅圖像,327514部電影,10億個小時的視頻、電視節目和短片,60萬億個公共網頁。這些資料目前全部存放在世界各處的圖書館和檔案館中。它們全部數字化後,數據可以壓縮存放到一個50pb大小的硬盤上(以目前的技術水平)。10年前,你需要一座小城鎮圖書館大小的空間才能存儲50pb的數據,而今天,這個萬能的圖書館隻要臥室大小就能填滿。以明天的技術,它會全部塞進你的手機。到這一切發生時,收錄所有圖書館的圖書館就會進入到你的錢包當中——前提是它不會通過細白的線纜直接接入你的大腦當中。部分生活在今天的人,完全有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這種事情發生。而其他人,大部分是年輕人,則想知道是什麽東西讓它拖了這麽久才發生(我們能不能把它搞好,下個禮拜就運行起來?它們足以形成一個曆史工程了)。
不過,能帶給我們整個星球書寫資料來源的科技,還會以同樣的方式,轉變我們今天稱之為“書”的,以及存放書的圖書館的本質。萬能的圖書館,以及它所收錄的“書”,將會和今天我們已知的任何一座圖書館、任何一本書都不一樣,因為我們不隻會閱讀這些書,我們還會以屏讀的方式閱讀它們。在維基百科取得大規模互聯成功的支持下,許多技術宅相信,數十億的讀者可以可靠地將舊書籍中的書頁編織在一起,依次建立起超鏈接。久而久之,那些對無名作家、珍品圖書等特殊主題壞有激情的人,將會連接起這座圖書館最重要的部分。普普通通的慷慨之舉乘以百萬計的的讀者,萬能圖書館便會由此聚集起全麵的內容。它們來自愛好者,麵向愛好者。
除了能將字詞、語句、書本精確聯係起來的鏈接之外,讀者還能添加標簽(tag)。標簽是公共記下的標注,就像關鍵詞和分類名一樣,依附在文件、頁麵、圖片和歌曲之上。借助標簽,任何人都能根據它來搜索文件。比方說,在照片分享網站flickr上,數以百計的觀賞者會根據他們自己對照片認知產生的簡單分類,為其他用戶上傳的照片加上標簽:比如說“山羊”、“巴黎”、“笨蛋”、“海灘派對”,等等。推特上的標簽則注明了微博內容的理念或主題。某人照片的標簽或許會是主人在臉譜網上的名字。因為標簽是在少量正式規則下,由用戶以自由形式產生的內容,所以書籍世界接納標簽之後,書就會以更快的速度,更廣的範圍,和更優質的服務被分發出去,這比僵化難用的杜威十進製圖書分類法 [6] (dewey decimal system)要好用得多,特別是在納米科學或人體識別等前沿領域。基於人工智能的搜索技術取代了需要大量訓練才能使用的分類係統。實際上,永遠不會休息的人工智能,將會為文本和圖像自動加上數以百萬計的標簽,如此一來,任何尋求智慧的人都能從萬能圖書館中汲取養分。
鏈接和標簽或許是過去50年裏最重要的發明。在被編入文本的代碼當之中時,它們就獲得了第一股力量,但是它們真正的變革性能量,是普通用戶在每天的網絡瀏覽中通過點擊釋放出來的。用戶沒有意識到,每一個普普通通的點擊,都是對一個鏈接的“投票”,這會提升它的相關登記。你或許認為你隻是無意間瞅瞅這段文章,瀏覽下那個網頁而已,但實際上,你正在用麵包屑一般瑣碎的注意力,匿名地構建出整個網絡。這些興趣的碎片被搜索引擎匯聚在一起,加以分析,從而強化了每一個鏈接的終點和每一個標簽建立的聯係之間的關係。這種智能自網絡誕生以來,就在網絡之中生根發芽,隻不過對於書籍世界來說,此前一直猶如另一個國度一般。由於鏈接和標簽,對萬能圖書館進行屏讀變得可能,而且威力巨大。
這種效應在科學領域顯現得尤為明顯。科學是一項長期的運動,它把世界上所有的知識編織成了一張由事實組成的網絡。這張網巨大無垠,相互關聯,富含各式注腳和同行審議。對於科學來說,獨立事實的價值微乎其微,哪怕它在自己的世界中能講得通。(實際上,偽科學和超科學就像是沒有和科學這個巨大網絡相連的小池塘。它們隻在自己的網絡裏才有效。)在這種方式下,科學網絡中新加入的所有新發現和新數據,都會提升其他數據觀點的價值。
一旦一本書以這種連接方式被收錄進方興未艾的萬能圖書館,它的文本就不再會獨立於其他書籍中的文本。舉例來說,今天一本嚴肅的非虛構著作通常會有書目,而且還會有某種類型的注腳。當書籍深度連接起來之後,你就能在任何書目或注腳裏點擊標題,尋找到注腳中標明的參考書籍。而在數目中列出的參考書籍,又會使它們自身變得唾手可得。如此一來,你就可以用我們在網頁中通過鏈接跳轉的方式,在圖書館的書籍中跳轉,從一個注腳中發現另一個注腳,直到抵達事物最根本的核心為止。
接下來便是詞語。就像一篇介紹珊瑚礁的網絡文章一樣,它會在部分詞語上加入鏈接,導向對魚類的介紹。數字化書籍當中的任何以及所有詞語,都能用超鏈接的方式接入另一本書的其他部分。書籍,包括虛構作品在內,將會變成名字組成的網絡,以及理念構成的群落。
在未來30年裏,學者和愛好者們會借助計算機算法,將全部書籍編織成一個單一的文獻網絡。一個讀者會貢獻出一個理念的社會化圖景、一項概念的時間線,以及對圖書館中任何觀念具有影響力的網絡地圖。我們將會理解,沒有任何著作,沒有任何理念會是出類拔萃的。但所有優秀、真實和美麗的事物,都是互偶部分和相關實體組成的生態係統。
即便在書籍的核心特征變成了單一作者編寫之後(對於大部分書來說這很有可能),書中網絡化的補充參考、討論、批評、書目和圍繞一本書設置的超鏈接或許都將成為一種協作。缺乏這種網絡的書籍,將會顯得空無一物。
與此同時,書籍一旦數字化之後,就可以被拆分為單獨的頁麵,甚至會被進一步解構成為頁麵中的片段。這些片段可以混合進入重新編排的書籍和虛擬書架當中。就像今天的音樂聽眾將歌曲改編、混縮進新的專輯或播放列表一樣,萬能圖書館也將鼓勵讀者創建虛擬“書架”——一種文本的集合,有的短小精悍,有的長篇累牘,從而形成一個關於某類特殊信息的圖書館“書架”。而且就像音樂播放列表一樣,這些“書架”或者書籍組成的播放列表,一旦創建,就會麵向普通大眾公開和交換。實際上,部分作者將會開始撰寫以片段方式閱讀的書籍,還會創作能混合頁麵的著作。能夠推動未來參考書(菜譜、手冊、旅行指南)的,肯定是具有購買、閱讀和複製單獨頁麵或部分的能力。你或許會策劃出你自己的“菜譜書架”,也可以通過許多不同的來源,編纂出一本卡津人 [7] 食譜匯編出來,其中包括網頁、雜誌、剪報和整本的卡津人菜譜。網絡剪貼板網站pinterest允許人們創建出包含引述、圖像、段子、照片的剪貼本。亞馬遜最近向你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你公開自己的書架(亞馬遜管它叫listmanias)——這是你標注出來的書單,其中都是你想推薦的某些冷門主題圖書。而讀者們已經在使用穀歌圖書搜索來根據特定主題(比如所有關於瑞典桑拿浴的書籍,介紹鍾表的經典作品等)組建迷你圖書館了。一旦書籍中的片段、文章和頁麵變得無處不在並且可以混合和傳遞,用戶就會通過創建優秀的合集獲得威望甚至收入。
圖書館(還有許多人)並不情願放棄掉白紙黑字的老式書籍,因為印刷書籍是目前為止最長久、最可靠的長期存儲技術。印刷而成的書籍並不需要通過中間設備閱讀,因此對技術更迭帶來的淘汰免疫。除此之外,和硬盤或者cd相比,紙張還非常穩定。忠於作者最初想象的、不會改變的版本排除了重混、編排的幹擾,往往會成為最有價值的版本。如此一來,精裝書穩定而不易改變的特性,便成了好事。它始終如一、忠實地反映著它的原始創作,卻也孑然一身、孤立無助。
那麽,當世界上所有書籍都由互聯的詞語和理念構成為一張流動的織物後,將會發生什麽呢?會有以下四件事情發生:
第一,處在流行邊緣的作品將會找到受眾。雖然數量很少,但遠比它們今天近乎為零的受眾要多。發現一本用愛傾注而成的南印度牧師的素食食譜傑作,將會變得更容易。世界上大部分書籍的銷量或者很低,或者為零,遠在分布曲線的“長尾”之外。但在這裏,數字化的相互鏈接會提升任何作品的讀者數量,無論它有多麽地晦澀難懂。
第二,隨著文明進程中每一份原始文檔都將被掃描並交叉鏈接,萬能圖書館將增強我們對曆史的理解。這些被收錄的文檔包括所有的黃色新聞小報 [8] 、未被使用的電話號碼簿、落滿灰塵的縣誌檔案,以及封存在地下室中的老舊賬簿。過去會更多地和今天相連,增進我們對今天的理解,和對過去的欣賞。
第三,收錄所有書籍的萬能圖書館,將會培育出新形式的權威。如果你能通過一個特殊的主題,將所有文本忠實地結合起來,無論古今,無論語言,那麽你就會對我們文明的本質、人類物種的本質以及人類知識的範圍和界限,有更清晰地視野。人類的共同無知所造就的空白空間將會突顯,而人類知識巔峰的麵貌將會更加完整。今天,隻有少數學者達到了這種程度的成就並且成為權威,但它會變得司空見慣。
第四,也是最後一件事情,全麵、完整,收錄所有著作的萬能圖書館會比隻是改進搜索技術的圖書館變得更好。它會成為文化生活的平台,在某種程度上將書籍中的知識還原回到其核心。現在,如果你把google maps和monster [9] 混合起來,你就會得到一張張根據薪水標注工作地點的地圖。以此類推,在這座巨大的圖書館裏,人們很容易看到所有曾被描寫過的事物。舉例來說,當你通過類似穀歌眼鏡 [10] 的可穿戴屏幕,“置身”倫敦的特拉法加廣場 [11] 時,廣場就會出現在你眼前。同樣地,地球上的所有物體、事件和地點,都會“知道”曾在任何書中、以任何語言、在任何時間寫下的任何事情。一種新的文化參與從這種深層次的知識結構中產生。你會全身心地與萬能書籍展開互動。
不久,在收錄一切的萬能圖書館之外的書籍,就會變得像網絡之外的網頁一樣苟延殘喘。實際上,就書籍本質而言,在我們的文化中,維持書籍不斷下降的權威性的唯一方法,就是將它們的文本接入到萬能圖書館中。大部分新作品將以數字化的麵貌問世,並且會流進萬能圖書館。而你則或許會為一篇長篇小說加入更多文字。公共領域的模擬介質圖書是一片廣袤大陸,此外還有2500萬著作是既沒有印刷,也沒有進入公共領域的孤本。它們最終會被掃描和連接。在書籍傳統和屏幕協議之間的碰撞中,屏幕將會獲勝。
網絡化書籍的驚奇之處,是它們永遠不會寫完。或者說,它們不再是紀念碑,而是變成了文字的信息流。維基百科是編輯記錄的信息流,任何嚐試過引用它的人都能意識到這點。書籍不僅可以在時間上網絡化,在空間上也可以。
但為什麽還要自尋煩惱地管這些東西叫做書籍呢?根據定義,一本網絡化的書籍,是沒有中心的,並且到處都是邊緣。萬能圖書館的計量單位,會不會是句、段、章,而不是書呢?會的。但長篇巨製自有其力量。別出心裁的故事,一致的敘述方式,以及嚴謹的論述,總是強烈地吸引著我們。網絡會被一種自然的共鳴吸引,圍繞在其周圍。雖然我們會將書籍解構,把組成它們的點點滴滴編織進入網絡,但書籍更高層次的組織形式,將會專注於我們的注意力。它在我們的經濟中,會保持稀缺狀態。一本書,就是一種注意力單位。事實固然有趣,理念自然重要,但隻有精彩的故事、精妙的論述、精心打造的敘述才會讓人讚歎,永生難忘。就像穆裏爾·魯凱澤 [12] 所說的那樣:“組成宇宙的是故事,而非原子。”
這些故事將會通過屏幕呈現出來。無論我們向哪裏望去,都會看到屏幕。有一天,我在給汽車輪胎充氣時看了一部電影中的些許片段。另一天晚上,我則在一架飛機的後座上看了部電影。而今天晚上的早些時候,我又在手機上看了部電影。我們在任何地點觀看著屏幕。播放視頻的屏幕會在最出乎意料的地方——例如在atm機上和超市結款台前,突然出現。這些不斷出現的屏幕已經為極其短小、隻有三分鍾的電影創造出了受眾,而廉價的數字創作工具則已經將新一代的電影製作者們武裝起來,他們在迅速地為那些屏幕填充內容。我們正前往一個屏幕無處不在的時代。
屏幕需要的不隻是你的目光。我們讀書時,最常見的肢體動作是翻書和折頁。但屏幕也能夠吸引我們的身體。觸摸屏會對手指的不斷觸摸做出反應。任天堂wii這種遊戲機上的傳感器 [13] 會追蹤我們手與胳膊的動作。電子遊戲屏幕的控製器會讓手指快速顫動。而我們在虛擬現實頭盔和眼鏡中看到的最尖端的屏幕,則會引導我們全身運動起來。這些屏幕觸發了互動,其中一些最新的屏幕(例如三星gxy手機上使用的那種)可以跟蹤我們的眼球動作,預測我們將會看向哪裏。屏幕將會知道我們在注意什麽,注意了多長時間。智能軟件現在也可以在我們閱讀屏幕的同時,讀取我們的情緒,並且能根據我們情緒做出反應,改變我們即將看到的東西。閱讀幾乎變成一種運動。就像5個世紀以前,大家看到有人默讀時會感到奇怪一樣,在未來,若有人觀看著屏幕,身體卻沒有對內容產生反應的話,也會看起來很奇怪。
書籍曾擅長培養出深思的頭腦,屏幕則鼓勵更加功利性地思考。人們提出新理念、發現不為自己熟悉的事實之後,屏讀會激起人們的反應,敦促他們去做些什麽:人們可以研究術語;可以征詢“屏友”的意見;可以查詢其他觀點;可以創建書簽;可以與事物互動,或是發相關微博,而不隻是坐在那裏深思。閱讀書籍會增強我們的分析能力,鼓勵我們一路探求到腳注,然後得出觀察結論。而屏讀則鼓勵我們快速建立起模式,將不同的理念結合在一起,從而將自己武裝起來以麵對每天數以千計的新想法。屏讀會實時培養思想。我們會一邊觀看電影,一邊對其評論。我們也可以在一個論據中提取出模糊不清的事實。我們還可以在購買小玩意之前,先閱讀用戶說明書,而不是等買了之後才發現它沒法完成我們想要它完成的事情。屏幕是“當下”的工具。
屏幕用激發行動取代了勸阻行動。宣傳在滿是屏幕的世界裏變得越來越沒有效果,因為在假消息的傳播速度和電子一樣快的同時,更正信息的傳播速度也是如此。維基百科之所以能夠運行得這樣不錯,是因為它隻需要一次點擊就可以移除錯誤。這使其從一開始,就在消除錯誤信息方麵比發布它要容易得多。在書中,我們找到被揭示出的真理;在屏幕上,我們通過碎片組合出自己的迷思。在網絡化的屏幕上,一切與一切鏈接。新作品的地位並非由評論家的評分,而是根據它與其餘世界的鏈接程度來判定。無論是人、物還是事,直到他們被鏈接,才得以“存在”。
屏幕能夠揭示出事物的內在本質。在製造品上揮揮智能手機的攝像頭,就可以得知它的價格、產地、成分和其他擁有者對它的評論。通過合適的app,例如穀歌翻譯,手機屏幕就可以把菜單、指示牌上的外語以同樣的字體即時翻譯成你的母語。還有一種手機app,可以通過隻出現在屏幕上的額外行為與互動,增強一隻被填充過的兒童玩具的功能。這就好像是屏幕展示出了物品的無形本質。
隨著移動屏幕變得更大、更輕盈、更強大,它們會被用來觀察更多的這種內在世界。在街上行走時,隻要拿上一塊電子平板,或者戴上一副魔術眼鏡或隱形眼鏡,你就會看到前方被注釋覆蓋的真實街道:你會看到哪裏的廁所幹淨,哪些商店賣的東西你會喜歡,你的朋友正在哪裏閑逛……計算機芯片變得如此之小,屏幕也變得如此輕薄和便宜,以至於在未來30年,半透明的眼鏡會為現實提供出一層信息。如果你拿起一件東西,並通過這種眼鏡來看,那麽這個東西(地方)的本質信息將會以文本覆蓋的方式顯現出來。通過這種方法,屏幕將能讓我們“閱讀”一切,而不僅僅是文本。
是的,這些眼鏡看上去愚蠢不堪,就像穀歌眼鏡證明的那樣。但解決外觀問題,讓它們既時尚又舒適,還需要一段時間。僅僅去年一年,就有100億億(1018)隻晶體管被集成進了電腦之外的物體當中。很快,從鞋子到罐頭湯,這些最常見的製造品中都會包含一小塊銀色芯片,其中隱藏著智能。而屏幕將會成為我們用來和無處不在的知化互動的工具。我們會樂見這一切發生。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屏幕還會觀察我們。它們將會成為我們的鏡子,成為我們對之凝視以找到自我的那些水井。它們並非映照我們的麵容,而是映照我們的自我。已經有數百萬人用口袋裏的袖珍屏幕來輸入自己的位置、飲食、體重、情緒、睡眠情況以及所見所聞。少數先鋒已經開始了“life logging”,即記錄生活中每一個微小的細節,包括對話、照片和活動。屏幕既可以記錄,又可以播放這些活動的數據庫。不斷自我追蹤的結果,是對他們生活沒有瑕疵的“記憶”,也是對他們自身客觀且可量化的審視。沒有任何書籍可以提供這些。屏幕成為了我們身份的一部分。
我們在全方位、全尺寸地進行屏讀:大到imax屏幕,小到蘋果的apple watch。在不遠的未來,我們將永遠不會遠離各種屏幕。屏幕將會成為我們尋找答案、尋找朋友、尋找新聞、尋找意義、尋找我們自己是誰以及能夠成為誰的首選目標。
在不遠的未來,我一天的生活將會是下麵這樣:
早上醒來,我還沒有下床,就開始了屏讀。我通過手腕上的屏幕查看了時間和鬧鍾,又看了看緊急新聞和滾動的天氣情況。我在床邊的一塊小屏幕上查看了來自朋友的消息。之後,我用手指擦掉這些消息。我走進浴室,在牆上的屏讀了最新的藝術品——朋友們拍攝的炫酷照片,和昨天的照片相比,它們更加歡樂,更加陽光。穿衣服的時候,我屏讀了衣櫥裏的衣服。屏幕顯示,紅色襪子和我的襯衫搭配起來會更好。
在廚房,我通過屏幕瀏覽新聞全文。我喜歡平鋪在桌麵上的顯示器。我在桌麵上方揮動胳膊,就可以修改文本信息流的方向。我轉而屏讀廚房裏的櫥櫃,尋找我最喜歡的麥片。櫥櫃門上的屏幕能顯示出門後有什麽東西。飄浮在冰箱上方的屏幕告訴我裏麵有新鮮的牛奶,於是我打開冰箱,取出牛奶。牛奶外包裝上的屏幕想要讓我玩一個遊戲,但我退了出去。我屏讀了碗,確認它是從洗碗機裏拿出來的幹淨碗。在吃麥片粥的時候,我查詢了盒子上的屏幕,來看看它是否新鮮,以及是否像一個朋友說的那樣,麥片裏有基因標記。我低頭繼續閱讀桌子上的新聞和故事。當我專心閱讀的時候,屏幕就會出現提醒,而新聞也會顯示出更多的章節。我屏讀得越深,文本中就會產生出更多的鏈接和更密的圖片。我開始屏讀一篇對本地市長的調查報道,這是篇長篇大論,但我要送兒子去上學了。
我衝向汽車。在車裏,我還能繼續剛才在廚房裏被打斷的故事。我的汽車可以為我屏讀這篇報道,並在我開車的時候高聲朗讀出來。我們在高速公路上開車經過的沿途建築,本身就是屏幕。它們往往隻顯示針對我的廣告,因為它們認識我的車。這些屏幕都是激光投影屏幕,這意味著它們可以聚焦出隻有我才能看到的圖像,而其他路過的人從同一塊屏幕中看到的內容卻是不一樣的。我通常會忽略它們,除非它們顯示出的是和我正在車裏屏讀的故事相關的圖片或圖表。我屏讀交通狀況,來找出哪條路在今天早上最不擁堵。雖然汽車的導航設備能從其他司機的路線中學習,並且基本上會提供最佳路線,但也不免偶爾犯傻,所以我仍然想屏讀下交通情況。
在我兒子的學校裏,我看到走廊一麵顯示出的公共牆。我舉起手掌,說出我的名字,屏幕就會通過我的麵貌、眼鏡、指紋和聲音認出我來。它轉變成我的個人界麵。如果不介意在走廊裏泄露隱私的話,我就可以在那裏屏讀信息。我還可以使用我手腕上的微小屏幕。我看了一眼想要仔細屏讀的信息,然後將其擴展開。其中一些信息被我轉發出去,剩下的那些則被我歸了檔。其中一條信息十分緊急。我在空中捏了一下,就立刻屏讀到一場虛擬會議中。我在印度的合夥人正在同我交談,他們正在班加羅爾 [14] 對我屏讀。這種感覺非常真實。
終於,我到了辦公室。剛碰到椅子,我的房間就認出了我,房間裏包括桌子上的所有屏幕都為我做好了準備,讓我從上次暫停的地方繼續工作。在我處理一天的工作時,屏幕上的雙雙眼睛緊密地觀察著我,尤其是我的手和眼睛。除了鍵盤輸入之外,我還非常擅長使用全新的手勢命令。在觀看我工作16年之後,它們終於能參與進不少我的工作裏來了。其他任何人都看不懂我屏幕上的符號序列,就像同事屏幕上的序列也讓我犯迷糊一樣。我們一同工作,卻各自處在不同的屏讀環境中。我們一麵在房間裏手舞足蹈,一麵注視、抓取著不同的工具。我是個有點兒老派的人,仍然喜歡在手裏握著小一些的屏幕。我最喜歡用的還是和我上大學時那種有皮革保護套的屏幕(屏幕是新的,但保護套是舊的),這種屏幕和我畢業後拍攝一部講述睡在商場裏的移民的紀錄片時所用的屏幕是同一種。我的雙手已經習慣了它,而它也習慣了我的手勢。
下班後,我在戶外慢跑的時候戴上了增強眼鏡。我的跑步線路躍然出現在了我的麵前。在路線上方,我還看到了心率、代謝統計等實時顯示出來的全部鍛煉數據。我還屏讀了圖景地點上更新後的虛擬標注。我在眼鏡裏看到一條筆記,是我朋友一個小時前在同一條線路上跑步時,記錄下的替代路線。此外,我還在一係列熟悉的地標上看到了本地曆史俱樂部(我是會員)留下的曆史介紹。或許有一天,我會嚐試下識別鳥類的app。當我路過公園時,那些鳥的名字就會貼在我的眼鏡上了。
回家吃晚飯的時候,我們不允許個人屏幕出現在餐桌上,但還是屏讀出了房間裏的情緒顏色。晚飯過後,我會用屏讀的方式來放鬆。我關注的一位世界構建師水平驚人,他新創建了一座衛星城市,我要戴上虛擬現實頭盔去探索一番。有時我會沉浸在一部3d電影中,有時則會加入一場仿真遊戲。和其他學生一樣,我的兒子也屏讀著他的家庭作業,尤其他的個人輔導。雖然一有機會他就會玩起屏讀探險遊戲,但在上學期間,我們把這個時間限製在了一個小時。他可以花一個小時就屏讀一場仿真遊戲——全程用快速屏讀的方式,而與此同時,他還能在其他三張屏幕上屏讀信息和照片。另一方麵,我也試著慢下來。有時候,我會在我膝上的平板上屏讀一本書,與此同時,牆上屏幕的文件壓縮包會釋放出緩慢悠長的景觀。我的伴侶最喜歡不過的事情就是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屏讀她最喜歡的故事,直到睡著。而我躺下後,會在手腕上的屏幕上把鬧鍾設置成早上6點。接下來的8個小時裏,我將暫停屏讀。
[1] 英語中的“權威”(authority)是“作者”(author)的派生詞,由表示作者的author和表示性質、狀態的後綴-ity構成。——譯者注
[2] 作者原文意思是“無論什麽東西,隻要被夾在了封麵和封底之間,就能成為‘書’(book)。”電話簿(yellowbook)、素描冊(sketchbook)、畫冊(coffee table book)在英文中都有“書”(book)的含義,但對應的中文並沒有這種說法,因此此處用意譯代替。——譯者注
[3] 此處的“書”和“訂購”對應的原文都是book,該詞為多義詞,名詞含義是書,動詞含義為訂購。——譯者注
[4] goodreads是一家圖書分享型社交網站,允許訪客搜索網站內的書目、注釋和書評。注冊用戶可以添加新書目和推薦書單,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圖書討論小組。——譯者注
[5] 維基(wiki)是一種在網絡上開放且可供多人協同創作的超文本係統,使用維基係統的網站稱為wiki網站,它允許任何訪問它的人快速輕易地添加、刪除和編輯所有的內容,而且通常都不需登錄,因此特別適合團隊合作的寫作方式。——譯者注
[6] 杜威十進製圖書分類法,是由美國圖書館學學家麥爾威·杜威於1876年提出的圖書分類法,經過22次大改版後,已被全球超過135個國家的圖書館采用。在美國,幾乎所有公共圖書館和學校圖書館都采用這種分類方法。——編者注
[7] 卡津人(cajuns),又稱阿卡迪亞克裏奧爾人(acadian-creoles),是主要居住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個族群,主要由被流放的法國殖民者後裔組成,大多數是早期法國殖民者和北美洲原住民的混血後代。自在路易斯安那定居後,卡津人發展出了生機勃勃的文化,包括獨特的風俗、音樂和食物。——譯者注
[8] 黃色新聞是新聞報道和媒體編輯的一種取向。在理論上,以煽情為基礎;在操作層麵上,注重犯罪、醜聞、流言蜚語、災異、性等問題的報道,采取種種手段以達到迅速吸引讀者注意,同時策動社會運動。19世紀末美國報業大亨威廉·赫斯特和約瑟夫·普利策之間的報業競爭使黃色新聞成為美國新聞史上一種正式潮流。——譯者注
[9] 是美國訪問量最高的求職網站。——譯者注
[10] 是穀歌開發的可穿戴智能設備,眼鏡上附有小型顯示器,具有信息瀏覽、增強現實、智能語音操作等功能。——譯者注
[11] 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是倫敦市的著名景點,建於1805年。——譯者注
[12] 穆裏爾·魯凱澤(muriel rukeyser),20世紀美國女詩人與政治活動家,倡導女性平等、自由。——譯者注
[13] wii是日本任天堂公司製造的體感遊戲機,遊戲機可以通過手柄上的傳感器檢測玩家的肢體動作,從而使玩家可以在屏幕前揮動身體操作遊戲。——譯者注
[14] 印度城市,以軟件外包行業聞名。——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