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煥章說道,“回河之策不是已經確認不可強為了嗎?如今怎的又有回河之事?”


    在等各位頭領到來的時候,聚義廳旁偏廳內,王燁,許貫忠,聞煥章,萬俟卨先開個小會。


    至於聞煥章所說的回河,是指人為改黃河水道的事情,仁宗慶曆八年(1048),黃河在澶州商胡埽(今河南濮陽東北)決口,泛濫大名府、恩、冀等州,至乾寧軍(今河北青縣)東北入海,是為北流(原入海處在今山東利津附近)。


    嘉佑元年(1056),塞商胡決口,修六塔河,引河回故道。結果失敗,然後黃河再次決口。


    神宗熙寧初,朝廷黨爭起,一派主張維持北流,沿岸築堤以防河水漫流,下遊近海部分河床深闊,並可作為防禦契丹的天然防線;另一派主張塞北流,開二股河以導東流。神宗同意後一派意見,於熙寧二年(1069)封閉北流。同年黃河又在閉口以南向東潰決。


    至元豐四年(1081),澶州決口,恢複北流,東流淤塞。


    前兩次是正經決策的失誤,第三次就有些跑偏了,哲宗時,回河東流之議又起。有人認為北邊以塘濼阻契丹馬足,若聽任黃河流過,便成平地,無險可倚;又因為河口若北移,南岸將屬遼界,自河而南,地勢平坦,直抵京師,更為危險。反對者則認為塘濼並無軍事價值,地形北高,河道不會北移。


    爭論數年,至紹聖元年(1094),封閉北流。但元符二年(1099),河決內黃口,依舊北流,東流斷決,回河之爭亦息。


    回河之爭的內容看起來很複雜,但其實質就是:讓黃河主流走唐代延續下來的“京東故道”(即東流,宋景佑元年以後稱為“橫隴故道”;宋嘉佑五年以後決為“二股河”),還是走宋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以後形成的“商胡大道”(即北流)?


    然而這中間有麵對遼國的巨大軍事壓力,黃河一路向北,人家順河直到東京,不是涼透了,再加上元佑黨爭之禍,以人力逆天時,然而三次回河失敗,導致如今黃河分叉五道入海,數千裏黃泛區,前後千萬百姓受災,這事事後去看,就弄得挺荒唐的~


    我們讀書或者聽故事的時候,可以感慨當政者的決策不合時宜,而身處其中的時候,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許貫忠歎口氣說道,“咱們蔡相以王相公新黨身份自居,將元佑黨人刻碑留名,所謂黨爭,總是要有個事情才好爭的,這回河就是一大事,兩黨相爭多年,去歲蔡相才起複,自然是想做些大事的,黃河水患已是天下共識,這回河之策倒是不好說好壞。”


    許貫忠是明白的,黃河已經成了禍患,就是不回河,自然決堤改道,危害也不算小。


    聞煥章搖了搖頭,有些失望又有些無奈,“就是回河,下遊百姓遷走安置就是了,怎能如此?”


    萬俟卨是明白的,“本次回河是在黃河五道最北道南皮、滄州位置,雖然自從黃河成災,下遊百姓就少了許多,可是此次受災的百姓也有近二十萬戶,四五十萬人,朝廷豐享豫大習慣了,又有三冗( 冗員、冗兵、冗費)之害,國庫裏麵六七成收入用來養這百萬大軍了,按照慣例,這災民也是要編入廂軍的,至少十多萬兵戶,哪裏去找補這筆支用?”


    聞煥章也是明白,“所以就不通知,假裝是自然春汛決堤是嗎?可惜了,謀事不密!咱梁山泊都知道了,天下人又怎能不知道?!昭昭史書,自會把這筆賬給他們記上!”


    王燁終於不再沉默,“史書恐怕不會記載~”


    王燁記得三易黃河,沒有第四次,那這次應該就是沒記錄的。


    聞煥章一愣,是啊,現在修史的,可沒有當年人鐵骨錚錚,這事恐怕真的不會記下來···


    可是,這是四十萬的百姓啊,是啊,四十萬!


    忍不住去看那個年輕的寨主,山寨根本養不起,也養不下,主公會如何選擇?


    許貫忠搖搖頭,“如今想史書倒是有些早了,主公是要救這些人是吧,養活他們半年,需要大概七十萬石糧食,咱山寨算上各處,以及這個月采買的,也就是不到三十萬石,缺口還很大。”


    王燁皺眉,沉默,然後開口,“那就先采買,雖說貴些,但是也無妨,咱們山寨的收入我看還算可以,隻買糧食大概還能扛得住,而且,這四十萬是在滄州的受災人數,總有能找到其他出路的,再加上路上還得留一路屍骨,能活著到梁山泊的可是不多~能有一半就不錯了。”


    許貫忠又搖了搖頭,“主公估計的不太對,這事如今鬧得沸沸揚揚的,黃河決堤改道已是事實,數十萬百姓已經是失了家園了,如今河北幾處禁軍枕戈待旦,防的就是這群人。隻是百姓如果看不到活路,必然生事,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一個不好,就是民變,攻州破府也是尋常。所以滄州也好,南皮也罷,官府都在給一部分糧食賑濟,隻是這幾十萬百姓誰也養不起,所以就隻能不讓吃飽,拉攏分化,慢慢的淘汰,自然餓死一些,內訌死一些,病死一些,剩下的轉移安置到附近州郡,等人死到大幾萬的時候,剩下的大概也都是青壯了,朝廷再救濟,無論是編入廂兵還是分到各處官營工坊,都方便許多。”


    許貫忠說的,也是朝廷處理一般災民的慣例手段,全部整編入廂軍?那廂軍就是再多一百萬的編製也打不住!


    許貫忠繼續說道,“隻是滄州柴大官人那裏,他倒是仗義疏財,喜好結納四方豪傑,莊子上江湖人太多,各種消息傳的就快,咱們梁山泊在滄州,或者說在河北就有好大名聲,如今這一波百姓南下來投梁山泊,雖然我覺得這中間必然有人組織,但是也是我梁山名聲太好的原因,這鍋倒是我要背一半,當初是小可有意宣揚,不想有今日之危機。”


    許貫忠起身,躬身一禮。


    “許兄此言差矣!這鍋當然是我的,再說所謂危機,一半危險,一半機遇,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王燁連忙起身,這事是自己同意的,哪裏能讓人家背鍋了~


    許貫忠也沒有多糾結,既然想要好名聲的好處,有些不妥當處,也是尋常,現在也不是糾結這個的時候,所以繼續說道,“主公說的是,如果能處理好,按照主公的說法,咱們這就是一波肥~”


    聞煥章和萬俟卨點了點頭,雖然過程有些意外,但是自己山寨一直也是從各處吸納百姓上山,如今雖然來的急了些,人多了些,但是大體是差不多的~


    個屁啊!


    每天來一些人,有條不紊的安置,跟幾十萬的災民是一回事嗎?!


    就是按照規劃,也是計劃今年秋收之後,才去打耽羅島,現在這幾十萬人都不知道往哪安置?


    如今才四月份,大的戰略計劃,突然提前了接近半年,很多事情,很多準備,比如軍隊,比如軍械,才剛整備好和訓練半年,是一個事嗎?


    唉~


    就很突然!


    不過兩人也明白,這種事情,就是天災人禍,過了這村就沒這店,真的能把幾十萬災民安置好,真如王燁所說,這就是一波肥!


    “主公,頭領差不多到齊了,咱們過去?”


    “嗯!”


    王燁,許貫忠,聞煥章,萬俟卨,走出來的時候,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雖然沒有座次,但大體還是有個順序的,王燁身後三張椅子是兩個軍師和一個機要秘書的。


    王石頭,縻貹,金麟,阮小七,史文恭,滕戡站在王燁身後;


    對麵站著的就是山寨各頭領,卞祥,唐斌,鄧飛,歐鵬,蘇定,袁朗,郝思文,滕戣,阮小二,杜遷,朱貴,朱富,時遷,蔣敬,湯隆,淩振,孟康,陶宗旺,共計二十七位頭領,濟濟一堂,也讓王燁對接下來的謀劃加了三分底氣。


    “有勞許軍師把情況給各位頭領大體說一下吧~”人到齊,王燁開口說道。


    許貫忠拱手應道,而後向前幾步,說道,“朝廷在南皮撅了黃河堤···如今有災民四十萬···幕我梁山仁義之名,如今來投梁山···”


    許貫忠大略把事情說了,對山寨各頭領來說,聽的最真大概也最重要的就是有幾十萬百姓要上梁山,然後~


    幾十萬人,梁山站都站不下!


    寨主是不是要攻州破府,打下山東地了?


    這就要跟朝廷正麵剛了嗎?


    一群人,麵麵相覷,有些激動,有些失措,甚至還有迷茫的,忍不住去看年輕的寨主,虎踞龍盤,沉穩的不像話,聚義廳慢慢安靜了下來。


    王燁開口了,“三點:一這些人我要了,說我心底善良也好,迂腐也罷,我確是不想看著這幾十萬百姓死掉大半,功利些講有這幾十萬百姓,隻要謀劃能成,咱們就有了真正的基礎,所以這些人我要了!二現在不是攻州破府的時機,朝廷氣數未盡,所以還是之前的謀劃,打下耽羅島安置這些百姓!三現在說一下安排,人太多,就不討論了,我說,各位有異議可以直接提。”


    聚義廳內鴉雀無聲,梁山寨主說一不二的地位,豈是開玩笑的。


    “許貫忠,縻貹,時遷,卞祥,鄧飛!”


    “在!”


    “以許軍師為主,明日一早動身朝永靜軍而去,接應到這批災民。不要讓他們來梁山了,直接沿著無栗河順流而下,一直到馬穀,在那裏立寨,然後去長島,軍師自行安排即可,此事就拜托許軍師了。”


    “喏!”


    “阮小二!”


    “在!”


    “二哥最近要辛苦一下,水軍一營恐怕很忙,三個事情,一是水軍一營的擴編,擴到千人規模,人員二哥自行招募;二是送各軍往來各處,需要二哥協調好;三是謹守山水泊,防著周邊官府生事!”


    “喏!”阮小二是個漢子,直接就應下了,這事會很難,也會很累,不過寨主既然說了,還能找寨主再要個人幫襯不成?!


    “唐斌,蘇定!”


    “在!”


    “唐兄領左軍二營駐守山寨,蘇兄將預備役的訓練交接給唐斌兄弟,負責近衛軍的管理,山寨日常防務~”


    “喏!”唐斌雖心下有些不甘,到底是沒有開口,自己一個上山不足兩月的頭領,委以守家重任,如此信重還想怎麽的?


    “聞煥章,杜遷,朱貴,朱富,蔣敬,湯隆,孟康。”


    “在!”聞煥章走到王燁身前,躬身拱手一禮。


    “聞軍師統領梁山山寨大小事宜,物資轉運,人員安置,打造兵甲武器戰船走舸,幾位頭領協助!”


    “喏!”


    這命令倒是更像是給了聞煥章一個名分,一個駐守梁山,總領梁山事宜的名分。


    “歐鵬,蘇定,袁朗,郝思文,滕戣,淩振,陶宗旺!”


    “在!”


    “領陷陣營,右軍全軍,工程營隨我出征!”


    “喏!”


    王燁看了一圈,沒有遺漏,也沒有異議。


    “即如此,明日出征,各安本職,待事了,再與各位兄弟喝酒慶功!”


    “萬勝!”這是縻貹!


    “萬勝!”這是其他頭領~


    聲音從聚義廳傳出,然後是陷陣營,然後是預備役,然後是梁山全體~


    “萬勝!”


    “萬勝!”


    “萬勝!”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葛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葛三並收藏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