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是不是該辭職了
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 作者:葛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誌上山之後,便留在了梁山。
隻是這位將門之後的梁山生活並不算如意。
不是有人在針對他,而是他自己,用許貫忠的話說,就是一肚子不合時宜。
這個不合時宜是多方麵的,比如他放不下自己將門之後的矜持,和其他頭領相處總是不親近~
比如他帶兵的時候性格粗暴,對待士卒就比較嚴苛,跟梁山一直以來倡導的軍營關懷文化格格不入~
比如關於軍陣的認知,梁山軍伍上下一直強調軍陣,而楊誌更偏向於個人體力、武藝方麵的訓練~
比如跟王燁沒見過麵,帶來的不確定感~
都讓楊誌無法融入到梁山頭領之間,若即若離~
不過這些,王燁也隻能默默記在心理,等回到了梁山再處理了。
如今對王燁或者說對梁山來說,大事很多,也不是所有事情,王燁都能關注的到。
比如八月初一,濟州島上,宗澤舉辦了誓師儀式,拜李俊為帥,都統製職位,率領王寅、劉贇、徐方、童猛、公孫勝、晁蓋、劉唐、吳用、白勝、張浚~
出征琉球半島。
其中晁蓋、劉唐、吳用、白勝是要到太湖尋孫真的。
實際上領兵的王寅不是最重要的那個,甚至李俊這個元帥也不是最重要的,五千精銳兵馬足夠橫推還是部落形式的琉球島的。
任務最重的是張浚~
這個不顯山不露水的年輕人,原本一直是跟著李冕做事的,年紀輕輕的做到通判,也算是官運亨通的。
然而,張浚的心理壓力也一直不小,因為忤逆刺配沙門島,關鍵還是自己主動要求的,這事弄得就很尷尬,也是到了梁山才發現,自己是多年輕~
張浚想從蜀地走出去,也想看看這個天下,從商旅口中知道了奇怪的梁山,就敢做下這般決定,這怎一個虎字了得?
好在梁山也沒有虧了張浚,李冕雖然不算絕頂聰明,但是做事勤勉用心,關鍵是在梁山有資曆,所以張浚屬於水漲船高。
人有能力,從長島學了如何開荒,又得到了兩年的鍛煉,沉穩幹練了許多,在王燁的力挺下,張浚就成了琉球島知州。
雖然原本張浚就是通判,知州之下的二把手,可是這明顯工作性質是不一樣的。
而張浚也是心中不太把握,從老師李冕那裏要了些人,又從長島那裏收攏了一批幹吏,準備開荒琉球島~
海軍第二團的規模很大,除了運送戰鬥人員,更多的是物資的準備,百廢俱興的日子是艱難的,所以第二團的準備相當充分~
··· ···
而王燁之所以沒有在李俊他們出征的時候出現,是因為朝廷招安已經進入到正式收尾階段。
梁山成事在齊,基業在齊,所以封齊王!
如今來宣旨的人,已經在路上了。
許貫忠確實在一直在王燁封王的路上推波助瀾,並且寸步不讓的,如今朝廷已經大概接受了王燁的全部意見。
當然,本來就是個名頭換好處的事情,王燁的要求也不過分,所以這才是招安能最終得成的根本原因。
“朝廷這便同意了?”王燁問道,心中倒是感覺有些夢幻,這就封王了?
“不然呢?”許貫忠反問。
因為要安排封王事宜,所以許貫忠今天剛到,比袁朗他們晚了一天多點。
“朝廷為什麽會招降梁山呢?”王燁問道。
“這事就說來話長了~”
“那子安兄就慢慢說~”王燁就在嶽家莊村口的柳樹下坐了下來。
許貫忠也沒有講究,席地而坐。
“這事就要從大宋立國開始講了~”
王燁一滯,你這還真是說來話好長!
許貫忠沒有管王燁,我許貫忠想說什麽,需要考慮你王燁什麽想法嗎?
“大宋立國之初,是繼承自後周的武力,講道理的武功不弱,太祖也是一代雄主,也有一統天下的基礎~
隻是當時北方已經有遼國立國,還有後漢,都是強敵,所以太祖選擇了先南後北,這種相對簡單的戰略。
這自然也是對的,不然的話,萬一對上遼國輸了,那就滿盤皆輸,而取了南方之後,借助南方錢財,再行北伐,也是一種方略。
結果人算不如天算,太祖早亡,這北伐就不成了。
又因太宗勢力的阻撓,不能定都洛陽或長安。
當然也是長安和洛陽不能借助漕運之利,本身也不太適合做國都,所以最終定都汴梁。
汴梁自然有諸多好處,但是有一個要命的事情,就是無險可守。
而且從五代開始,燕雲十六州便被石敬瑭送給了遼國,人家什麽時候想來就什麽時候來,邊境更是一點天險都沒有。
這是大宋先天有失,沒有完善的防禦體係。
地利上沒有,於是隻能玩命的養兵,太祖時,禁軍數量是二十萬,太宗時,是六十六萬,仁宗時,便已經是一百二十五萬,如今是更多。
關鍵是人多,還沒用,大宋百年基本承平,大部分軍隊是沒有怎麽打過仗的,然後本朝又是募兵,沒有退役這一說法的~
說道退役,我倒是覺得你安排士卒退役的想法很好,可以長久的保持士卒的戰鬥力,隻是退伍軍人越來越多,這般多的軍戶都是有稅收優惠的,以後稅收上可能會有點問題,是要注意的。”
王燁點點頭,難得有個插話機會,“如今退役的,大部分是傷殘退役,咱們梁山到底成軍時間不過三年,大部分士卒正是經驗、體力最鼎盛的時候,這時候退役,不合適。”
許貫忠也是點頭,沒有繼續這個話題,隻繼續說道,
“而且本朝慣例,是天災人禍就把人弄成廂兵,結果民變一點沒少,兵越來越多。
為了強幹弱枝,又一直收攏吸收地方廂兵到禁軍。
結果就是人越多,戰鬥力倒是越差,然後打不過敵國,剿不了匪,然後就隻能招安匪寇,兵就越來越多~”
王燁咳嗽一句,“子安兄啊,咱們就是賊啊~”
而且還是那種標準的打不過,然後招安的典型。
“不要打岔,咱們馬上就不是賊了,太子都已經在路上了,咱們馬上就是大宋官兵了。”
“朝廷怎麽舍得讓太子來宣旨的?”王燁問道。
對這些確實不懂。
“這話說的,皇帝跟太子關係有幾個好的?”
王燁眼皮微微一沉,自己以後跟兒子也會這樣嗎?
許貫忠也是忽的反應過來,岔開了話題,“趙桓是當今官家長子,今年十五歲,剛封的太子,父子間必然是還有情誼在的,招安梁山本是大功,所以派太子過來,才是正經。”
“如此也是,你還沒說為什麽要招安梁山呢?”王燁道。
“招安梁山是因為大宋冗兵不說,關鍵還不能打。
之前咱們一戰,滅了朝廷七萬多大軍,朝廷已經不僅僅是傷筋動骨了,甚至有亡國之危。”
“子安兄,不至於的吧,我一直以為,咱們打的那八個兵馬都監,是給朝廷減輕負擔了。”王燁道。
許貫忠搖了搖頭,“解決冗兵不是這麽個法子,陣亡的也是要撫恤的,你自當明白這個道理的,吃了敗仗的部隊,花錢也不少的,而且那麽多盔甲武器,也都是花錢的。”
實際上梁山包括從大名府收攏的盔甲和兵器,最終都會體現在大宋朝廷的財政上,所以如今的大宋朝廷日子倒是愈發艱難了些。
“那官家的園子也還沒停呢,花石綱也沒停~”王燁道。
所以這操作,就神特麽迷,一邊冗兵缺錢,一邊花石綱,大興土木。
“人家是官家,有個愛好怎麽了,用得著咱管?”許貫忠也是撇嘴。
就是看花石綱不停,許貫忠才支持的琉球規劃,以前因為中間那片海不好走,如今,船隻建造的更穩妥了些,這琉球就有價值了。
“當然最關鍵的是,大宋不能讓人知道他們外強中幹,不能打的事實!”許貫忠笑道。
王燁一愣,明白了,虎死不倒架,雖然大宋從來沒有虎過,但是總是要拿出一個泱泱大國的樣子的。
梁山的兵鋒之強,已經是高麗、遼國都證實過了的。
所以大宋是真的經不起再來一場十萬人規模的戰敗的,尤其是在梁山展現了其強大的追擊和有效殺傷能力之後。
“如此咱們也就算是大宋治下了?”王燁道。
“太子在路上,帶著你的依仗、冠冕,還有你要的茂德帝姬趙福金也一起過來了,所以應該算是大宋治下了。”許貫忠道。
“這中間不會再弄出什麽亂子吧?”王燁道。
梁山地邪,原軌跡中,招安好幾次,都各種出事。
“人家就是過來宣個紙,都沒要求你跪下接旨,甚至如果說不想跟人打照麵,人家把東西放在梁山都可以,這般情況,還能出什麽幺蛾子?”許貫忠道。
對於這種一切從簡的做法,朝廷大概也是願意的,不然辦典禮要朝廷出錢的。
實際上招安梁山,朝廷是相當省錢的,除了給王燁一份俸祿之外,是沒有任何官職俸祿和其他編製的。
當然這也是許貫忠爭取來的,王燁可以領朝廷俸祿,不領不像話。
但是其他人還是別領了。
梁山的兵、梁山的官員,都是王燁自己養著,也就是除了王燁一個齊王的稱號,基本上還是原來的樣子。
當然還是有一些相對重要的改變的,比如梁山大軍可以在大宋行走,但是要知會當地官府~
各地百姓想到梁山治下,是可以的,當地官府不會阻攔,但是糧食需要梁山自備~
其他的一些模糊的沒有規定,比如各地剿匪工作,梁山想做也是可以做的~
··· ···
隻能說,把這個事情交給許貫忠,充分實現了王燁的所需。
“今年正月,宋軍中軍在檢校太尉,開府儀同三司,武康軍、武信軍、武寧軍、護國軍,河東、山南東道、劍南西川、劍南東川節度使,太傅,涇國公,陝西、河東、河北宣撫使,領樞密院事童貫的率領下。
嘖嘖,這童貫真是好長的名頭。
實際領兵的是熙河經略使劉法,率步騎兵15萬出湟州,秦鳳經略使劉仲武率兵5萬出會州。劉仲武所部前出至清水河一帶修築堡寨,分兵屯守後順利搬師。
劉法所部與西夏右廂軍相遇並展開激戰,最終在古骨龍城大敗西夏軍,斬首3000餘級。”
王燁點頭,今年年初的宋夏大戰,也是瞅準了機會,遼國跟梁山和金國幹仗的時候,發動的。
這事王燁知道,這也是朝廷讓步的一個原因。
所以許貫忠突然說這個幹嗎?
“我覺得他們馬上就要敗了,所以我是覺得,咱們是不是可以再要些好處?”許貫忠道。
“好處不要了,馬上要去打日本了,這事比較重要。”王燁道。
既定的戰略還是不能輕易調整的。
許貫忠點頭。
“所以今天子安兄對俺那麽好,話說的詳細,道理講的明白,還沒有諷刺俺,到底是怎麽了?”
許貫忠沉默~
王燁沉默~
兩人沉默良久,許貫忠開口了,“我在想是不是該辭職了~”
哈?
隻是這位將門之後的梁山生活並不算如意。
不是有人在針對他,而是他自己,用許貫忠的話說,就是一肚子不合時宜。
這個不合時宜是多方麵的,比如他放不下自己將門之後的矜持,和其他頭領相處總是不親近~
比如他帶兵的時候性格粗暴,對待士卒就比較嚴苛,跟梁山一直以來倡導的軍營關懷文化格格不入~
比如關於軍陣的認知,梁山軍伍上下一直強調軍陣,而楊誌更偏向於個人體力、武藝方麵的訓練~
比如跟王燁沒見過麵,帶來的不確定感~
都讓楊誌無法融入到梁山頭領之間,若即若離~
不過這些,王燁也隻能默默記在心理,等回到了梁山再處理了。
如今對王燁或者說對梁山來說,大事很多,也不是所有事情,王燁都能關注的到。
比如八月初一,濟州島上,宗澤舉辦了誓師儀式,拜李俊為帥,都統製職位,率領王寅、劉贇、徐方、童猛、公孫勝、晁蓋、劉唐、吳用、白勝、張浚~
出征琉球半島。
其中晁蓋、劉唐、吳用、白勝是要到太湖尋孫真的。
實際上領兵的王寅不是最重要的那個,甚至李俊這個元帥也不是最重要的,五千精銳兵馬足夠橫推還是部落形式的琉球島的。
任務最重的是張浚~
這個不顯山不露水的年輕人,原本一直是跟著李冕做事的,年紀輕輕的做到通判,也算是官運亨通的。
然而,張浚的心理壓力也一直不小,因為忤逆刺配沙門島,關鍵還是自己主動要求的,這事弄得就很尷尬,也是到了梁山才發現,自己是多年輕~
張浚想從蜀地走出去,也想看看這個天下,從商旅口中知道了奇怪的梁山,就敢做下這般決定,這怎一個虎字了得?
好在梁山也沒有虧了張浚,李冕雖然不算絕頂聰明,但是做事勤勉用心,關鍵是在梁山有資曆,所以張浚屬於水漲船高。
人有能力,從長島學了如何開荒,又得到了兩年的鍛煉,沉穩幹練了許多,在王燁的力挺下,張浚就成了琉球島知州。
雖然原本張浚就是通判,知州之下的二把手,可是這明顯工作性質是不一樣的。
而張浚也是心中不太把握,從老師李冕那裏要了些人,又從長島那裏收攏了一批幹吏,準備開荒琉球島~
海軍第二團的規模很大,除了運送戰鬥人員,更多的是物資的準備,百廢俱興的日子是艱難的,所以第二團的準備相當充分~
··· ···
而王燁之所以沒有在李俊他們出征的時候出現,是因為朝廷招安已經進入到正式收尾階段。
梁山成事在齊,基業在齊,所以封齊王!
如今來宣旨的人,已經在路上了。
許貫忠確實在一直在王燁封王的路上推波助瀾,並且寸步不讓的,如今朝廷已經大概接受了王燁的全部意見。
當然,本來就是個名頭換好處的事情,王燁的要求也不過分,所以這才是招安能最終得成的根本原因。
“朝廷這便同意了?”王燁問道,心中倒是感覺有些夢幻,這就封王了?
“不然呢?”許貫忠反問。
因為要安排封王事宜,所以許貫忠今天剛到,比袁朗他們晚了一天多點。
“朝廷為什麽會招降梁山呢?”王燁問道。
“這事就說來話長了~”
“那子安兄就慢慢說~”王燁就在嶽家莊村口的柳樹下坐了下來。
許貫忠也沒有講究,席地而坐。
“這事就要從大宋立國開始講了~”
王燁一滯,你這還真是說來話好長!
許貫忠沒有管王燁,我許貫忠想說什麽,需要考慮你王燁什麽想法嗎?
“大宋立國之初,是繼承自後周的武力,講道理的武功不弱,太祖也是一代雄主,也有一統天下的基礎~
隻是當時北方已經有遼國立國,還有後漢,都是強敵,所以太祖選擇了先南後北,這種相對簡單的戰略。
這自然也是對的,不然的話,萬一對上遼國輸了,那就滿盤皆輸,而取了南方之後,借助南方錢財,再行北伐,也是一種方略。
結果人算不如天算,太祖早亡,這北伐就不成了。
又因太宗勢力的阻撓,不能定都洛陽或長安。
當然也是長安和洛陽不能借助漕運之利,本身也不太適合做國都,所以最終定都汴梁。
汴梁自然有諸多好處,但是有一個要命的事情,就是無險可守。
而且從五代開始,燕雲十六州便被石敬瑭送給了遼國,人家什麽時候想來就什麽時候來,邊境更是一點天險都沒有。
這是大宋先天有失,沒有完善的防禦體係。
地利上沒有,於是隻能玩命的養兵,太祖時,禁軍數量是二十萬,太宗時,是六十六萬,仁宗時,便已經是一百二十五萬,如今是更多。
關鍵是人多,還沒用,大宋百年基本承平,大部分軍隊是沒有怎麽打過仗的,然後本朝又是募兵,沒有退役這一說法的~
說道退役,我倒是覺得你安排士卒退役的想法很好,可以長久的保持士卒的戰鬥力,隻是退伍軍人越來越多,這般多的軍戶都是有稅收優惠的,以後稅收上可能會有點問題,是要注意的。”
王燁點點頭,難得有個插話機會,“如今退役的,大部分是傷殘退役,咱們梁山到底成軍時間不過三年,大部分士卒正是經驗、體力最鼎盛的時候,這時候退役,不合適。”
許貫忠也是點頭,沒有繼續這個話題,隻繼續說道,
“而且本朝慣例,是天災人禍就把人弄成廂兵,結果民變一點沒少,兵越來越多。
為了強幹弱枝,又一直收攏吸收地方廂兵到禁軍。
結果就是人越多,戰鬥力倒是越差,然後打不過敵國,剿不了匪,然後就隻能招安匪寇,兵就越來越多~”
王燁咳嗽一句,“子安兄啊,咱們就是賊啊~”
而且還是那種標準的打不過,然後招安的典型。
“不要打岔,咱們馬上就不是賊了,太子都已經在路上了,咱們馬上就是大宋官兵了。”
“朝廷怎麽舍得讓太子來宣旨的?”王燁問道。
對這些確實不懂。
“這話說的,皇帝跟太子關係有幾個好的?”
王燁眼皮微微一沉,自己以後跟兒子也會這樣嗎?
許貫忠也是忽的反應過來,岔開了話題,“趙桓是當今官家長子,今年十五歲,剛封的太子,父子間必然是還有情誼在的,招安梁山本是大功,所以派太子過來,才是正經。”
“如此也是,你還沒說為什麽要招安梁山呢?”王燁道。
“招安梁山是因為大宋冗兵不說,關鍵還不能打。
之前咱們一戰,滅了朝廷七萬多大軍,朝廷已經不僅僅是傷筋動骨了,甚至有亡國之危。”
“子安兄,不至於的吧,我一直以為,咱們打的那八個兵馬都監,是給朝廷減輕負擔了。”王燁道。
許貫忠搖了搖頭,“解決冗兵不是這麽個法子,陣亡的也是要撫恤的,你自當明白這個道理的,吃了敗仗的部隊,花錢也不少的,而且那麽多盔甲武器,也都是花錢的。”
實際上梁山包括從大名府收攏的盔甲和兵器,最終都會體現在大宋朝廷的財政上,所以如今的大宋朝廷日子倒是愈發艱難了些。
“那官家的園子也還沒停呢,花石綱也沒停~”王燁道。
所以這操作,就神特麽迷,一邊冗兵缺錢,一邊花石綱,大興土木。
“人家是官家,有個愛好怎麽了,用得著咱管?”許貫忠也是撇嘴。
就是看花石綱不停,許貫忠才支持的琉球規劃,以前因為中間那片海不好走,如今,船隻建造的更穩妥了些,這琉球就有價值了。
“當然最關鍵的是,大宋不能讓人知道他們外強中幹,不能打的事實!”許貫忠笑道。
王燁一愣,明白了,虎死不倒架,雖然大宋從來沒有虎過,但是總是要拿出一個泱泱大國的樣子的。
梁山的兵鋒之強,已經是高麗、遼國都證實過了的。
所以大宋是真的經不起再來一場十萬人規模的戰敗的,尤其是在梁山展現了其強大的追擊和有效殺傷能力之後。
“如此咱們也就算是大宋治下了?”王燁道。
“太子在路上,帶著你的依仗、冠冕,還有你要的茂德帝姬趙福金也一起過來了,所以應該算是大宋治下了。”許貫忠道。
“這中間不會再弄出什麽亂子吧?”王燁道。
梁山地邪,原軌跡中,招安好幾次,都各種出事。
“人家就是過來宣個紙,都沒要求你跪下接旨,甚至如果說不想跟人打照麵,人家把東西放在梁山都可以,這般情況,還能出什麽幺蛾子?”許貫忠道。
對於這種一切從簡的做法,朝廷大概也是願意的,不然辦典禮要朝廷出錢的。
實際上招安梁山,朝廷是相當省錢的,除了給王燁一份俸祿之外,是沒有任何官職俸祿和其他編製的。
當然這也是許貫忠爭取來的,王燁可以領朝廷俸祿,不領不像話。
但是其他人還是別領了。
梁山的兵、梁山的官員,都是王燁自己養著,也就是除了王燁一個齊王的稱號,基本上還是原來的樣子。
當然還是有一些相對重要的改變的,比如梁山大軍可以在大宋行走,但是要知會當地官府~
各地百姓想到梁山治下,是可以的,當地官府不會阻攔,但是糧食需要梁山自備~
其他的一些模糊的沒有規定,比如各地剿匪工作,梁山想做也是可以做的~
··· ···
隻能說,把這個事情交給許貫忠,充分實現了王燁的所需。
“今年正月,宋軍中軍在檢校太尉,開府儀同三司,武康軍、武信軍、武寧軍、護國軍,河東、山南東道、劍南西川、劍南東川節度使,太傅,涇國公,陝西、河東、河北宣撫使,領樞密院事童貫的率領下。
嘖嘖,這童貫真是好長的名頭。
實際領兵的是熙河經略使劉法,率步騎兵15萬出湟州,秦鳳經略使劉仲武率兵5萬出會州。劉仲武所部前出至清水河一帶修築堡寨,分兵屯守後順利搬師。
劉法所部與西夏右廂軍相遇並展開激戰,最終在古骨龍城大敗西夏軍,斬首3000餘級。”
王燁點頭,今年年初的宋夏大戰,也是瞅準了機會,遼國跟梁山和金國幹仗的時候,發動的。
這事王燁知道,這也是朝廷讓步的一個原因。
所以許貫忠突然說這個幹嗎?
“我覺得他們馬上就要敗了,所以我是覺得,咱們是不是可以再要些好處?”許貫忠道。
“好處不要了,馬上要去打日本了,這事比較重要。”王燁道。
既定的戰略還是不能輕易調整的。
許貫忠點頭。
“所以今天子安兄對俺那麽好,話說的詳細,道理講的明白,還沒有諷刺俺,到底是怎麽了?”
許貫忠沉默~
王燁沉默~
兩人沉默良久,許貫忠開口了,“我在想是不是該辭職了~”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