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燁現在遇到的大事,是戰爭,簡單來說就是遼國天祚帝要退兵了~


    雖然耶律淳的造反就跟鬧著玩似的,如今也沒了下文,段景住也全須全影回到了遼陽府,此事已經基本上可以確定屬於遼國這對叔侄的釣魚執法。


    就是不知道想釣的是誰~


    當然這個不重要,左右不過死一些投機分子的事情,遠沒有這遼東戰場重要。


    真正讓天祚帝或者遼國這一路君臣統帥,下定決心退兵,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王燁的折騰。


    王燁陣斬了兀顏光,哦,不對,是杜壆陣斬了兀顏光,然後燕雲騎和虎豹騎趁機正麵擊潰了兩萬遼國輕騎。


    對比遼國大軍四五十萬,兩萬人似乎不算什麽,隻是都是輕騎,這兩萬人是真正的頂尖精銳。


    遼國宮帳軍。


    宮帳軍和部族軍是都是遼國的正規精銳部隊,但是宮帳軍的意義更大,他們是類似王燁狼騎、燕雲騎這樣的親衛部隊。


    這也就是還跑出去了大約七八千騎,不然天祚帝估計就直接退兵了,兀顏光領的那真不是一般軍隊可以比的。


    另外就是梁山拿下了遼陽府,遼陽府作為遼國東京,儲存的物資是不少的。


    梁山辰州離遼陽府那麽近,遼國上下自然是知道遼陽府不穩妥的,隻是~


    不是遼國上下不想換地方,而是在這塊土地上建城太難。


    整個遼東沒有第二個遼陽府,所以不可避免的,遼陽府暫存了很多的物資~


    當然這些隻能算是一部分原因,遼陽府靠不住,人家也不能真把雞蛋放這個籃子裏。


    真正讓遼國上下,或者說天祚帝本人下定決心撤退的是天氣。


    雖然沒有公孫勝那般本事,遠在千裏之外,便可以預測到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但遼國這些人世代居於北地,自然也有手段能大略監測到氣候的變化。


    降溫很麻煩,如果下雪更麻煩,那就真的爛在遼東了。


    第一是禦寒物資問題,遼國百姓尤其是這些來前線的,基本上還算是不錯的,靈醒點的,會想著從家裏帶,畢竟還有遊牧習慣的,貴重的皮裘沒有,羊皮還是能找到的。


    當然也有靈醒過頭的或者沒那麽靈醒的,有些覺得戰爭會結束的早用不到,有些是覺得朝廷不能看著凍死,總得給配備或者靠繳獲,到時候還能多落一件皮襖。


    總結就是禦寒物資有,但是不夠多。


    另外就是一旦下雪,糧食補給運送的難度就不是一個難度了。


    所以天祚帝決定撤退了。


    隻是這種撤退怎麽說呢,就和非洲遷徙的斑馬群一樣,很多猛獸都在盯著呢。


    金國是,梁山也是。


    臘月初一,王燁率先出手了,留下前軍繼續進攻沈州(後世沈陽)不提,領著一萬燕雲騎,三千虎豹騎,四百燕雲騎,以及一營剛整編完成的渤海騎便一路往北去了。


    數十萬大軍,撒在這片地方,綿延近百裏,這就讓整個戰場顯得大的有些過分了。


    最開始金國騎兵已經打到了通州(後世四平),在遼陽府東北方向三百五十裏,然後遼國大軍壓境,金國一路後退,如今已經到了過了黃龍府(後世長春北),甚至丟了達魯古城和寧江州,到了完顏部落老家附近(後世哈爾濱。)


    已經是離著沈州有千裏之遙了。


    如今雙方主力大略便是在完顏部落老家東南二百裏左右(後世五常市附近),這個地方還有個名字就是護步達岡。


    比王燁稍晚了兩天,在探得梁山過萬精兵開始出兵沈州之後,完顏阿骨打就知道不能再等了。


    來分肉的狼來了!


    臘月初三這一日一早,完顏阿骨打翻身上馬,從身後眾人上一一掃過,兩萬六千精銳騎兵,其中有一百二十一個統領姓完顏,不知今日一戰之後,能活下來多少?


    不!


    必然能活下來大半的!


    此戰必然得勝!


    “萬勝!”


    “萬勝!”


    “萬勝!”


    “萬勝!”


    “··· ···”


    吼一嗓子,然後就衝出去了。


    然後···


    騎兵對戰嗎,沒啥可說的,那邊剩下的事情跟王燁關係也不是很大,畢竟這裏注定要死很多人。


    ··· ···


    如果是為了自身開掛的充能問題,王燁最多帶燕雲騎就來了,既然是帶了過萬的騎兵,自然目標不僅於此。


    天上飛的是遊隼和金雕,金雕會更聰明一點,它們能分辨出來馬、牛、羊的區別。


    王燁此行就是為了牛馬來的,畢竟羊隻能用來吃和羊皮有用,但是牛是可以耕田的,戰馬甚至駑馬對梁山都很重要。


    戰場上人太多,幾十萬的部隊就是再良莠不齊,那也基本上都有有反抗能力的壯漢,基本都是有武器在手的。


    所以根本區分不出來到底是不是精銳,有經驗的斥候看到了能看出來,問題是那麽多人,根本看不過來。


    所以王燁的目標就很簡單,就是誰騎馬跑我就堵誰!


    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堵騎著馬的輕騎兵,難度係數有,但是不是不能做。


    王燁的記憶力很好,能記住所有看過的地形,這地方年初的時候,王燁就路過過一次,這地方雖然沒有山,但是有大麵積的樹林和河。


    所以作為一個開了掛的【騎將】,又統兵多年,王燁自然也不是白混的,總是能找到關鍵的需要封堵的地方。


    而且事後來說,完顏阿骨打的心理建設白做了,金國臘月初三那天的奮力一擊,確實是把四十多萬的部隊打敗了,而且很輕鬆。


    過程並不魔幻,畢竟這個軍隊的規模確實太龐大了,而且時間還選在了天祚帝已經下令拔營之後,自然的,大家都想走。


    這種情況下的戰鬥,遼國哪有不敗的道理。


    如果說變故,那也是有一些的。


    王燁的出現,讓這場護步達岡之戰發生了一些變化,本來應該安排次精銳的數萬部族軍斷後的,他們都是契丹族,戰鬥意誌,戰鬥力都是不缺的。


    但是兀顏光所領兩萬多精銳的潰散,讓天祚帝手下的核心宮帳軍的數量不太夠了,這便需要部族軍補上,於是殿後的就成了京州軍。


    所以本來應該金國騎兵殺個七進七出,最後艱難獲勝的大戰,便成了一麵倒的戰鬥。


    這個一麵倒是戰場形勢的形容,京州軍確實因為戰鬥力不穩定或者說不均勻,崩潰的很快,但是金國騎兵的追擊也不是很順利。


    人太多了,又跑的亂七八糟的,還都是輕騎,這追擊自然是能追擊,隻是斬獲上就不好說了。


    都是騎兵,不跑個大幾十裏的,自然追不上。


    那為了能追上這些輕騎,把自己的戰馬累個半死,自然也是劃不著的。


    所以完顏阿骨打很快就把目標調整到了步兵身上。


    是的,遼國這七十萬大軍,實際上相當一部分都是步兵,有些是真的能打的步兵,大部分是協助騎兵的輔兵和運送物資的民夫。


    於是,有意無意的,王燁跟完顏阿骨打打了一波完美的配合。


    完顏阿骨打攆走的這些騎兵,大部分就撞在了王燁領的燕雲騎手中,畢竟大部分騎兵是想回燕雲地的,就要往南走。


    一萬多騎兵想完成這種大規模的封堵追捕任務,自然是要分頭行事的。


    所以從臘月初三到臘月初六這幾日,王燁所領燕雲騎的也是分兵作戰的,敵人太多,也不敢分太碎,便是史文恭、金麟、耶律馬五、董平、石寶、大撻不野分別領兵出擊。


    如果是真有大規模的騎兵集群,那就是盧俊義領虎豹騎正麵破敵,基本上萬騎一下,基本上都是正麵一次衝鋒就散了。


    燕雲騎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騎兵將領,實際上也是有很大區別的。


    史文恭很猛,個人武藝很猛,也能顧全大局,作為燕雲騎副都統,目前來看,基本是合格的。


    金麟的表現則是中規中矩,沒有太出挑的地方,也不太會犯錯,總體就是指哪裏打哪裏,不好不壞。


    董平的問題就多了些,這幾日領兵,有些固態萌發了,就是脾氣問題,看到人容易莽上去~


    石寶就穩重多了,穩得很,斬獲最少,損失最少~大概還在學習。


    而耶律馬五和大撻不野的表現就堪稱驚豔了,似乎這大平原上的騎兵作戰,打開了他們的天賦技能,如臂使指,羚羊掛角~


    為什麽要用異族的統領,這就是了。


    耶律馬五的第三團斬獲最多,而且是有第一沒第二那種,俘虜遼國騎兵八千二百,戰馬一萬三千,其他牛羊繳獲還在清點。


    至於大撻不野,原本是隻有五百騎,是輔助狼騎的,但是因為這麽多的戰馬和俘虜沒人看著,後續的步兵隊伍和輔兵還有段距離,王燁就選擇了相信大撻不野。


    於是大撻不野臨時擴編出個三千人的渤海族騎兵隊伍,專門用來看管俘虜和運送俘虜到沈州。


    杜老大的進度還算不錯,沈州已經拿下,現在在往北布置營寨做接應了。


    繳獲不錯,損失不大,這種痛打落水狗的戰鬥真的讓人感覺挺不錯的。


    如果梁山一直打這種戰爭,王燁覺得可以一直的越大越肥,自己沒準能在有生之年打到絲綢之路的盡頭···


    “將主,發現天祚帝的行蹤~”劉老三抱拳道。


    所以沒事不要想些有的沒的,還是要腳踏實地看眼前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葛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葛三並收藏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