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人提出一個有矛盾點的問題,那這個問題就需要好好討論一下,沒準得有來有回的拉鋸個好幾波。


    但是當這個人再拋出另一個更麻煩的問題時,那上一個問題就趕緊跳過,不適合再展開討論了。


    就像王燁提出的火車規劃,本來這事是應該好好說道說道的。


    做過項目的人都知道,手上項目的大小和重要性,決定了工作績效和受重視程度。


    原本大家都是一方主政,手裏有著大項目,你這突然要改弦易轍,改行造火車,修鐵軌~


    那我手裏的事情,自然權重就低了。


    這樣矛盾就來了,牽扯到利益關係的矛盾才是真的矛盾。


    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而且趙相公對這個鐵路規劃沒有表示反對,那大家也不好跟萬俟卨掰扯,畢竟萬俟卨這個人身後站的是誰,大家也都明白。


    所以火車這事,很快也就塵埃落定,修,自然是要修的。


    初步規劃的是京津路(燕京城到天津的短途),第一這個重要,畢竟燕京城大部分的物資供應,都是通過海運送過來的,天津是最大也是唯一的港口城市。


    所以先修一段,看看效果,如果效果好,下一步就是從天津過遼西走廊,到遼東的;從哪個燕京城往南到大名府的;從燕京城往西到大同的,這三條線同時修建。


    火車當然是要發揮軍事作用的,這三處最重要。


    本著誰提出誰負責的原則,萬俟卨升任宣撫使,專職負責火車相關事宜。


    再次證明萬俟卨的“磚”屬性,哪裏需要就能出現在哪裏。


    當然,這事這麽快塵埃落定,主要還是王燁弄出來的另外一個事兒~


    王垚遠征南洋!


    這可怎麽得了啊,那還隻是個12歲的孩子呀!


    是的,王垚是12歲,宗澤說的13,是虛歲。


    這麽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就要水靈靈的拉去遠征南洋了?


    那可是真正的萬裏之遙啊。


    行軍三千裏,則蹶上將軍。(此乃孫子兵法:“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裏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五十裏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裏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這一段的繆傳。)


    你現在是一萬二千裏呀,四個上將軍都不一定保得住!


    王垚是什麽地位?


    那可是真真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雖然王燁沒有立太子,但意思表述的相當明顯了。


    這裏多說一句,王燁一直是想把王垚打造成齊國的“朱標”太子的。


    而王垚現在也做的很好,哪怕隻有12歲,如今在文韜武略方麵都已經嶄露頭角。


    書讀的好,字寫的漂亮,聖人教誨也學的不錯。


    關鍵還知道民間疾苦,仁厚愛民,外柔內剛,溫文爾雅,兄友弟恭,是一個大齊江山的合格繼承人。


    所以現在就隻有一個問題,你把這“太子”往南洋送,那不是鬧嗎?


    群情激憤自然是能理解的,論是出於公心還是出於私意,在這種陛下明顯做的不太對的事情上,必然是要上書力諫的,不然怎麽體現咱文人風骨,齊國棟梁呢~


    南洋那地方,不是軍隊能打,護衛周全就能保證安全的呀。


    嶺南便已經是煙瘴之地,瘧疾橫生,何況是更南邊的南洋?


    據說那地方一年下雨都能下三四個月,濕氣得多重啊?


    “垚哥兒,生氣呢?”王燁禦花園中找到了王垚。


    此處隻有父子二人,侍衛都在遠處,算是給了父子一個獨處的空間。


    “爹,我沒生氣。”王垚搖搖頭。


    十二歲的王垚,因為王燁開掛,而且日常飲食營養也跟得上,身高已經接近成年人了,體格不算魁梧,但是也沒有少年人的纖弱,看上去就健康,而且~


    長得挺好看的。


    劍眉星目,唇紅齒白。


    畢竟王燁跟柳婉兒的基因在那呢,隻要不是有什麽牛頭人情節,王垚的長相自然不會差了。


    “沒生氣就好,你娘心中舍不得你吃苦,心總是好的。”王燁道。


    父子之間的關係,總是奇怪,尤其華夏這塊地。


    父子之間像君臣、像仇人、像朋友,或許隻有一方躺下的時候,他們才像父子。


    皇家的父子就注定更複雜,王燁一直想把他弄的簡單一些。


    簡單說,人的一生,大部分時候,都是在補償自己的,養孩子某種程度上,是在養曾經的自己。


    想從自己父親那裏得到,但是又沒有從父親那裏得到的,都想給孩子。


    王燁便是這樣對王垚的。


    而王垚對王燁···


    有這樣一個父親,大概是自己八輩子修來的。


    正常來說,作為兒子的王垚最想的應該是得到父親的認可。


    而這個,王垚確實早就已經得到了。


    王燁從來不吝嗇自己對王垚的認可和尊重。


    而王垚隻害怕一件事,那就是父親失望的眼神~


    所以王燁在出征南洋這件事上,征詢王垚意見的時候,王垚很快就答應了,畢竟自己的爹爹,十三歲就領著石頭叔出門遊曆天下了。


    “娘不用擔心的,我已經跟她說的很清楚了。咱們梁山這四年,隻海軍第四軍,每年出海超過二百日,沉船隻有七次,其中死人的更是隻有一次,還是病死的,乘船沒那麽危險的。”王垚無奈道。


    這就是麻煩的地方,和父親可以講數據統計和科學論證,而母親~


    聽到沉船七次之後,就隻抱著自己哭了,就很煩躁。


    “你娘慌神,隻是因為你是她兒子,父愛和母愛不一樣,一般來說,父愛是有條件的,需要你乖巧,聽話,長成他喜歡或者說希望的樣子;而母愛,一般是本能,就是那種不計較的愛。”王燁揉了揉王垚的腦袋。


    嗯,青春期的孩子,總是和父母有些矛盾在的。


    “咱們齊國的戰船,已經那般先進,走的又都是近海,真的命蹙沉船了,也不能突然就沉了吧,救生艇就是真也一塊沉了,總能找到木板吧,那麽多的燈塔,遇到哪個都能活下來的。”王垚道,心中實際不太認同王燁說的父愛母愛的事情,因為他感覺,就是自己做的再差,爹爹也愛自己的。


    王燁搖搖頭,“大部分沉船的人,是被鯊魚吃了的。”


    “呃~”


    “他們那幾次沉船能活著,是因為船隊大,船多,彼此照應,活下來的可能自然就大。”


    “海上最大的危險,是天氣。”


    “你之前一直在渤海行船,是沒見過真正數米的巨浪的,渤海海淺,又有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遮風擋雨,甚至說黃海和東海,也有高麗半島和琉球島擋了一部分,所以這航線就安全些。”


    “這也是咱們齊國這幾處沒散裝的重要原因,海運勾連幾處,總體還是可以的。”


    “如果在琉球東側航線迷失方向,就能見到大海最大的恐怖了(太平洋)。海洋有財富,但是也很危險,跑船越久的人,對海龍王就越尊重,這便是道理。”


    “對大海,你要心存敬畏。”


    “當然,你現在隻有十二歲,真正明白這些道理可能還有點難,畢竟不意氣風發的年輕人,還是年輕人嗎?”


    “別人可以年輕,我不可以,此去南洋,爹爹何以教我?”王垚搖頭道。


    自己似乎都不知道年少輕狂到底是什麽意思。


    “你覺得呢,為父讓你去南洋,為什麽讓你去?又想讓你做什麽?”王燁把問題還回去了。


    “南洋實際上是齊國飛地,一直以來,都是皇權控製薄弱之地,但是那地方產出又豐富,糧食能一年種四茬,一次不到五十天,便是天然的糧倉。”王垚道,話沒說完,就是要加強對南洋的控製,成為真正的齊國治下。


    王燁笑著點點頭,王垚便繼續說道:


    “南洋還是齊國財賦重地,並且占比越來越多,還有澳洲的鐵礦,對下一步推廣火車和鐵甲船,都很重要,這其中的財富太大,總是要弄清楚情況的。”


    王燁這次搖了搖頭,道:“不要想著弄清楚什麽真相。爹隻有一個想法,就是讓你看看這個世界。”


    孩子還小,不知道真相不能隨便查的道理。


    看著王垚,王燁叮囑道:“爹爹隻需要你活著回來就可以了,其他的都是順便的事情。做成什麽樣都還好,你隻要不給別人添亂,就是最大的功勞了。”


    “啊?”王垚眨巴了下大眼睛,不解。


    “這是為父做皇帝三年半的總結,隻要不添亂,就是好皇帝。”王燁笑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葛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葛三並收藏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