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南征?西征!
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 作者:葛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宋境內,風雨飄搖。齊國境內~
嗯,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的,也不是很好就是了。
隻能說,這還是個看天的世界,生產能力越低下,社會組織架構越原始,對天災的抵抗能力就越弱。
一縣之地,一場大雪,凍死個幾百人,實在是正常的很。
衣食住行,柴米油鹽,從這個排名也能看出來,保暖禦寒的重要性。
王燁不想這個事情在自己的認知中,也變得正常,一直以來,也在致力於解決這個問題。
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棉花。
產量不高,便一直在擴大種植規模,也在培育高產的種子。
“咱們治下,山地多,這棉花雖然產量不高,但是對土地要求不高,許多地方,都適宜種植。如今冬衣大體是夠的,張家口凍死人之事,是臣失察,非是各處衙門做事不用心,也未有多處凍死人的情況。”趙鼎叉手道。
“嗯,凍死幾個還能理解和接受,隻要不是常態便可以。”王燁道。
哪怕是後世物資基本充足的情況下,每年也會有喝醉酒凍死的情況,再加上小冰河時期,說道這個···
“國師說,今年大寒,來年應該會好一些。”王燁道。
實際上羅真人說的比這個更多,結合王燁的認知,小冰河時期實際已經過去了,真正的小冰河應該是唐末五代到宋初,根據《災異誌》記載,長江以南的福建路甚至亞熱帶的兩廣地區都能萬裏飄雪的。
而如今,長江以南冬季結冰的情況還有,但是沒那麽嚴重了。
因為沒有準確的天氣變化記載,很多時候,都“天大寒”“歲寒,冰封千裏”這種相對描述,也沒個準數。
隻據數十年的史料記載,分析現在整體已經處於,天氣回暖的過程中了。
這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偶爾還是會有比較冷的年份,對比曆史上的大部分時期,還是會冷一些。
“遼東平原千裏,土地肥沃,若是能暖一些,倒是可以開墾更多田畝。”趙鼎道。
現在的遼東,還是以畜牧業為主的,齊國治下,固然是原本的宋國百姓居多,但是也有不少渤海族、契丹族、高麗族,這些人也不是都會種田的。
於是便有這麽一撥人,在遼東這地方養牛羊和馬。
齊國官辦的馬場,便在遼東有好幾處,這裏負責養馬的,有齊國官衙一份薪資。
“能種糧食肯定要種糧食的。”王燁笑道。
如今的齊國,京東東路有百姓四百六十萬;河北兩路,有百姓八百一十萬;燕雲地,有百姓六百萬;遼東路,有百姓四百萬;高麗半島,有百姓七百萬;日本四島,有百姓六百萬;呂宋島和琉球島,有百姓四百七十萬;
合計百姓,已經是四千萬了。
隻是齊國統計丁口和曆朝曆代都不太一樣,齊國統計的不是成年男子,也就是丁,而是統計的口,也就是無論男女老幼,都是統計在一起的。
合計超過四千萬的百姓,未成年差不多占了四分之一,這個比例是相當高的。
隻說成年百姓,也有差不多三千萬了,這麽多人供養著齊國如今差不多四十萬精兵,壓力不大。
這也是如今這幾年,文官愈發牛逼的一個原因,稅收高了,然後還都花在了地方建設上,話語權自然是越來越高的。
說回這人口分布,也能看出來,這其中遼東是麵積最大的,有近百萬平方公裏(包括了東西伯利亞和內蒙古部分區域),比兩河路合在一起(十二萬平方公裏)大四五倍,而且還多是平原,但是人口是差了太多的。
這麽多百姓,自然需要足夠耕種的土地。
如今各處人口雖然不算飽和,但是也差不太多了,這種情況下,如果想再大規模的增加人口,或者緩和未來的人口矛盾,開發遼東,勢在必行。
“河北兩處,因著黃河泛濫,不複當年沃土,若是能整治得宜,河北地安置千萬百姓總是無礙的。”趙鼎道。
這也是為什麽河北地和山東進行退耕還林,以及配套的相關的黃河治理、水利建設種種工程,大張旗鼓的推進,一直沒有放緩的原因。
每次黃河改道,都會有良田損毀,如今便是讓這些地方重新變成良田。
“黃河必然是要治理的,不然河北地乃至中原地,都不會安生。”王燁道。
王燁對曆史沒那麽清楚,但是知道兩個名詞,一個叫黃泛區,一個叫奪淮入海,曾經的母親河,因為人類的索求無度,已經開始耍脾氣了。
而現在,大概是治河最後的機會了。
“黃河之水,攜著黃土高原大量泥沙,堆積於下遊河床,致使河床上升,早晚成地上懸河,一朝水汛,衝破河堤,便是滔天禍事。”趙鼎皺眉道。
如今的趙鼎,統領天下政事好幾年,對黃河治理,自然也是慢慢的就懂了。
“黃河治理,非是朝夕可成,我也不是很懂,隻是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總是會有點用的。”王燁道。
有限的知識,隻是知道耕地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黃河水中的沙土,大概就是水土流失的最好樣板。
而植樹造林能防風固沙,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我等於黃河模型中做過試驗,植樹造林,確實能減緩黃河水中泥沙堆積的問題。另外,還需束水,便是讓黃河更窄,如此水流更快,便能攜帶泥沙入海,削低河床,大方向上,便是如此,應該是不錯的。”趙鼎解釋道。
實際上的黃河治理,自然不是這麽簡單的,還有諸多問題,比如下遊引黃河水灌溉隨意,浪費嚴重之類的問題。
還有幹旱等導致黃河水少,沙子多,問題就會越來越嚴重。
現在的河北水利建設,便有灌溉的規劃,是一整套細細研究過的方案,效果如何不說,最起碼是在認真做事的。
“隻是···”趙鼎看著王燁,道:“陛下,光咱們這般,是治理不了黃河的。”
王燁一愣,明白了。
黃河上遊在西夏,中遊在大宋,這在下遊使勁,可不是治理不了黃河嗎。
你看,世事便是這麽的離奇,本來是來聊治下百姓過冬的問題的,就突然的就轉到了一統天下的話題。
離譜又自然而然。
“元鎮兄,你也覺得,是時候攻宋了?”王燁問道。
“不覺得,大宋在咱們新任趙官家的帶領下,一天一個樣,此時攻宋,不妥當。”趙鼎道。
一天一個樣是個神奇的形容詞,不考慮引申意的情況下,很貼切。
當外部有矛盾的時候,內部矛盾會被壓下,就新官家這種折騰,誰能保證折騰結果什麽樣?
萬一真讓他借勢整治朝綱了呢?
相反,要是沒有外部壓力,那估計這趙官家還能玩出更花的操作出來。
最起碼有許貫忠在,這靖康六賊傳首四方的時候,總是要出點事的。
王燁點點頭,意思是明白了,可以適當的給咱們這位新官家上上難度,但是不要真的動手。
適當的壓力,可以讓新官家保持折騰的狀態,又不至於爆種~
“所以,元鎮兄,咱們是要打西夏?”
“嗯。”趙鼎點點頭。
“師出何名?”王燁問道。
“理由有三。”趙鼎豎起三根手指頭。
“一是破壞黃河上遊水土,以至下遊水旱災頻發,這是西夏之過;
二是當年爭大同,西夏害我將士性命,報仇雪恨,乃是正義之師;
三來,李仁愛和耶律南仙二人死的蹊蹺,陛下已立耶律骨欲為妃,代表娘家領兵問問情況,有何不可?”
耶律南仙是天祚皇帝耶律延禧的族女,封成安公主。
耶律骨欲是天祚帝親女兒,這要是說代表娘家,那也能強行說的過去。
“如此甚好。”王燁道。
這世界到底是講實力的地方,弱肉強食規則之下,理由隻是塊遮羞布罷了。
嗯,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的,也不是很好就是了。
隻能說,這還是個看天的世界,生產能力越低下,社會組織架構越原始,對天災的抵抗能力就越弱。
一縣之地,一場大雪,凍死個幾百人,實在是正常的很。
衣食住行,柴米油鹽,從這個排名也能看出來,保暖禦寒的重要性。
王燁不想這個事情在自己的認知中,也變得正常,一直以來,也在致力於解決這個問題。
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棉花。
產量不高,便一直在擴大種植規模,也在培育高產的種子。
“咱們治下,山地多,這棉花雖然產量不高,但是對土地要求不高,許多地方,都適宜種植。如今冬衣大體是夠的,張家口凍死人之事,是臣失察,非是各處衙門做事不用心,也未有多處凍死人的情況。”趙鼎叉手道。
“嗯,凍死幾個還能理解和接受,隻要不是常態便可以。”王燁道。
哪怕是後世物資基本充足的情況下,每年也會有喝醉酒凍死的情況,再加上小冰河時期,說道這個···
“國師說,今年大寒,來年應該會好一些。”王燁道。
實際上羅真人說的比這個更多,結合王燁的認知,小冰河時期實際已經過去了,真正的小冰河應該是唐末五代到宋初,根據《災異誌》記載,長江以南的福建路甚至亞熱帶的兩廣地區都能萬裏飄雪的。
而如今,長江以南冬季結冰的情況還有,但是沒那麽嚴重了。
因為沒有準確的天氣變化記載,很多時候,都“天大寒”“歲寒,冰封千裏”這種相對描述,也沒個準數。
隻據數十年的史料記載,分析現在整體已經處於,天氣回暖的過程中了。
這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偶爾還是會有比較冷的年份,對比曆史上的大部分時期,還是會冷一些。
“遼東平原千裏,土地肥沃,若是能暖一些,倒是可以開墾更多田畝。”趙鼎道。
現在的遼東,還是以畜牧業為主的,齊國治下,固然是原本的宋國百姓居多,但是也有不少渤海族、契丹族、高麗族,這些人也不是都會種田的。
於是便有這麽一撥人,在遼東這地方養牛羊和馬。
齊國官辦的馬場,便在遼東有好幾處,這裏負責養馬的,有齊國官衙一份薪資。
“能種糧食肯定要種糧食的。”王燁笑道。
如今的齊國,京東東路有百姓四百六十萬;河北兩路,有百姓八百一十萬;燕雲地,有百姓六百萬;遼東路,有百姓四百萬;高麗半島,有百姓七百萬;日本四島,有百姓六百萬;呂宋島和琉球島,有百姓四百七十萬;
合計百姓,已經是四千萬了。
隻是齊國統計丁口和曆朝曆代都不太一樣,齊國統計的不是成年男子,也就是丁,而是統計的口,也就是無論男女老幼,都是統計在一起的。
合計超過四千萬的百姓,未成年差不多占了四分之一,這個比例是相當高的。
隻說成年百姓,也有差不多三千萬了,這麽多人供養著齊國如今差不多四十萬精兵,壓力不大。
這也是如今這幾年,文官愈發牛逼的一個原因,稅收高了,然後還都花在了地方建設上,話語權自然是越來越高的。
說回這人口分布,也能看出來,這其中遼東是麵積最大的,有近百萬平方公裏(包括了東西伯利亞和內蒙古部分區域),比兩河路合在一起(十二萬平方公裏)大四五倍,而且還多是平原,但是人口是差了太多的。
這麽多百姓,自然需要足夠耕種的土地。
如今各處人口雖然不算飽和,但是也差不太多了,這種情況下,如果想再大規模的增加人口,或者緩和未來的人口矛盾,開發遼東,勢在必行。
“河北兩處,因著黃河泛濫,不複當年沃土,若是能整治得宜,河北地安置千萬百姓總是無礙的。”趙鼎道。
這也是為什麽河北地和山東進行退耕還林,以及配套的相關的黃河治理、水利建設種種工程,大張旗鼓的推進,一直沒有放緩的原因。
每次黃河改道,都會有良田損毀,如今便是讓這些地方重新變成良田。
“黃河必然是要治理的,不然河北地乃至中原地,都不會安生。”王燁道。
王燁對曆史沒那麽清楚,但是知道兩個名詞,一個叫黃泛區,一個叫奪淮入海,曾經的母親河,因為人類的索求無度,已經開始耍脾氣了。
而現在,大概是治河最後的機會了。
“黃河之水,攜著黃土高原大量泥沙,堆積於下遊河床,致使河床上升,早晚成地上懸河,一朝水汛,衝破河堤,便是滔天禍事。”趙鼎皺眉道。
如今的趙鼎,統領天下政事好幾年,對黃河治理,自然也是慢慢的就懂了。
“黃河治理,非是朝夕可成,我也不是很懂,隻是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總是會有點用的。”王燁道。
有限的知識,隻是知道耕地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黃河水中的沙土,大概就是水土流失的最好樣板。
而植樹造林能防風固沙,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我等於黃河模型中做過試驗,植樹造林,確實能減緩黃河水中泥沙堆積的問題。另外,還需束水,便是讓黃河更窄,如此水流更快,便能攜帶泥沙入海,削低河床,大方向上,便是如此,應該是不錯的。”趙鼎解釋道。
實際上的黃河治理,自然不是這麽簡單的,還有諸多問題,比如下遊引黃河水灌溉隨意,浪費嚴重之類的問題。
還有幹旱等導致黃河水少,沙子多,問題就會越來越嚴重。
現在的河北水利建設,便有灌溉的規劃,是一整套細細研究過的方案,效果如何不說,最起碼是在認真做事的。
“隻是···”趙鼎看著王燁,道:“陛下,光咱們這般,是治理不了黃河的。”
王燁一愣,明白了。
黃河上遊在西夏,中遊在大宋,這在下遊使勁,可不是治理不了黃河嗎。
你看,世事便是這麽的離奇,本來是來聊治下百姓過冬的問題的,就突然的就轉到了一統天下的話題。
離譜又自然而然。
“元鎮兄,你也覺得,是時候攻宋了?”王燁問道。
“不覺得,大宋在咱們新任趙官家的帶領下,一天一個樣,此時攻宋,不妥當。”趙鼎道。
一天一個樣是個神奇的形容詞,不考慮引申意的情況下,很貼切。
當外部有矛盾的時候,內部矛盾會被壓下,就新官家這種折騰,誰能保證折騰結果什麽樣?
萬一真讓他借勢整治朝綱了呢?
相反,要是沒有外部壓力,那估計這趙官家還能玩出更花的操作出來。
最起碼有許貫忠在,這靖康六賊傳首四方的時候,總是要出點事的。
王燁點點頭,意思是明白了,可以適當的給咱們這位新官家上上難度,但是不要真的動手。
適當的壓力,可以讓新官家保持折騰的狀態,又不至於爆種~
“所以,元鎮兄,咱們是要打西夏?”
“嗯。”趙鼎點點頭。
“師出何名?”王燁問道。
“理由有三。”趙鼎豎起三根手指頭。
“一是破壞黃河上遊水土,以至下遊水旱災頻發,這是西夏之過;
二是當年爭大同,西夏害我將士性命,報仇雪恨,乃是正義之師;
三來,李仁愛和耶律南仙二人死的蹊蹺,陛下已立耶律骨欲為妃,代表娘家領兵問問情況,有何不可?”
耶律南仙是天祚皇帝耶律延禧的族女,封成安公主。
耶律骨欲是天祚帝親女兒,這要是說代表娘家,那也能強行說的過去。
“如此甚好。”王燁道。
這世界到底是講實力的地方,弱肉強食規則之下,理由隻是塊遮羞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