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請為先鋒
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 作者:葛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番西征,是奔著亡其社稷,絕其宗祠去的,而我大齊,也有一戰滅國的資本,自然不像之前對高麗、日本、遼東那般,一口口吃。所以此戰,必然遷延日久,唯有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一途。”李懹道。
先說戰略目標,然後才能定下戰術基調。
“大方向自然是穩紮穩打,可是首戰不行,我軍三年不曾有過大戰,無論是外界還是內部,都有些閑言碎語,首戰須從速,從狠。”嶽飛道。
現在的嶽飛,二十二歲,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
而且被王燁忽悠來之後,一路順風順水,隻能說,到現在沒長歪,都是他爹嶽和教導有方。
“不妥當。”吳玠微微皺眉,“西夏與咱們之前遇到的對手不太一樣,他們曾經是遊牧,但是跟大宋在橫山爭鋒多年,在這般山地守城之中,經驗豐富。”
不待嶽飛開口反駁,魯智深開口了:“對麵是宥州嘉寧軍司,此部灑家不太熟,吳大你可知道成色如何?”
對魯智深,吳玠自然早有耳聞,也是西軍前輩了,都是老鄉,自然跟對嶽飛這個運氣好的小年輕不同。
“西夏地方軍,有十二軍司,其中以靜塞軍司、嘉寧軍司,右廂神勇軍司三部,常年與大宋西軍交戰,戰力應該是最強。”
吳玠先是介紹了一下西夏的基本情況,繼而又道:“宥州嘉寧軍司本是西夏防禦遼國所部,兵馬五萬餘,往年參戰不多,但並無多少戰績。我隨西軍劉法將軍西征時,於此部有過短暫接觸,但看不出來成色。”
吳玠到底是個穩重的,老大哥問話,不能不說。
但是判斷不了的事情,最後說了和不說沒啥區別。
“宥州嘉寧軍司,根據往日所觀,披甲率不及兩成,應該是不比遼國宮帳軍正卒的。”李懹道,“不然西夏近六十萬的軍隊,都是精銳還了得?”
這裏就要說說西夏的兵製了,西夏人口三百萬,兵馬便超過五十萬,自然是有其特殊性的。
首先就是西夏實行的也是一種全民皆兵的兵役製度。
大體是15歲以上、60歲以下的成年男子都是國家的士兵,平時不脫離生產,戰時則隨各部落首領參加戰鬥。
但在一般情況下,西夏的國家常備軍還是有固定員額的,采用的是征兵的辦法。
隻是這個征兵比例相當高!
曾鞏的《隆平集》卷二《夷狄傳》記載:
其部族一家號一帳,男年十五以上為丁,有二丁者,取正軍一人、負擔一人,為一抄。
負擔者,隨軍雜使也。四丁為兩抄,餘為空丁,願隸正軍者,得射他丁為負擔,無則許射正軍之疲弱者為之。故壯者皆戰鬥,而得軍為多。
翻譯一下,就是家裏有兩個十五以上的成年男性,這倆都是兵,一個正兵,一個輔兵,也就是負擔,有四個以上男丁的家庭,就直接乘以二。
在這種情況下,西夏兵馬多就可以理解了。
三百萬的人口,弄出來五十多萬常備軍,輕輕鬆鬆。
這許多軍隊,又分三種,中央侍衛軍、地方軍和擒生軍。
中央侍衛軍。由三部分組成,一是“禦園內六班直”,二是“鐵騎”,三是京城宿衛部隊。
“禦園內六班直”是從各部落、豪強的子弟中選拔善騎射者組成的,充當皇帝的宿衛,人數五千。
這是一支質子軍,以各部落、豪強的子弟在禦前作“人質”,戰鬥力極度不穩定,主要還是用以控製各部落首領和豪強。
“鐵騎”又稱鐵鷂子,大名鼎鼎,是皇帝的親信衛隊,人數三千,由從全軍中選來的驍勇之士組成,士卒和馬匹皆著甲,是具甲鐵騎,但是現在隻剩下兩千多一點點。
京師宿衛部隊兩萬五千人,裝備精良,並有7萬副兵(也就是負擔,隨軍擔任雜役)為之服務。其中也包括一些特種部隊,比如軍內編有炮手隊,稱為“潑喜”,裝備有輕型拋石機——旋風炮。這支部隊是中央侍衛軍的主力,也負責西夏首都保衛工作。
地方軍。西夏將全國區分為左、右兩廂,每廂又劃分為六個地方軍區,各區設監軍司負責指揮本區軍隊。各監軍司均仿宋製立有軍號,並有固定駐地。
左右廂十二監軍司:曰左廂神勇(今陝西榆林東南),曰石州祥佑(今榆林西南)、曰宥州嘉寧(今內蒙古烏審旗西南)、曰韋州靜塞(今陝西榆林東南)、曰西壽保泰(今甘肅靖遠東北)、曰卓羅和南(今永登南)、曰右廂朝順(今內蒙古烏海市西南)、曰甘州甘肅(今甘肅張掖)、曰瓜州西平(今安西東南)、曰黑水鎮燕(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南)、曰白馬強鎮(今阿拉善左旗北吉蘭泰)、曰黑山威福(今烏拉特後旗東南)。
諸軍兵總計五十餘萬。
各軍大小不等,有的10萬多人,有的隻有一二萬人。
每一監軍司設都統軍、副都統軍和監軍使各一人,由部落貴族擔任,下設指揮使、教練使等官,由黨項人或漢人分別擔任。
軍隊仍以部落為基本編製單位。出兵作戰時,以銀牌召各部落長麵授作戰任務,由部落首領統率其全部落的軍隊,謂之“一溜”。
從這可以看出,地方軍也就是部族軍,人數很多,但是不是皇權直接控製,所以從李元昊開始,為了加強中央力量,另外又有一軍。
便是大名鼎鼎的擒生軍。
擒生軍是由各部落首領挑選精騎組成的,是西夏的精銳部隊。
擒生軍的任務是在戰鬥中攻擊敵人,以生擒敵軍當奴隸為目的,所以稱為擒生軍。
這支軍隊主要還是在跟大宋軍隊的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所以在大宋西軍所在區域,恨之入骨。
因為很多屠城以及劫掠,都是這支部隊做的。
而這支部隊的人數也不是很固定,巔峰時期,有十萬騎兵。
之前年份被童貫領著一群人壓著打,人數慢慢少了,這幾年大宋西軍調往他處,現在慢慢的就又多了,如今有六萬餘騎。
地方兵不脫產的,理論上脫產的兵馬,隻有中央兵和擒生軍,合在一起是不到十萬的,這也是西夏如今國力能負荷的極限。
“西夏兵自然不都是精銳,隻是這麽多兵馬在,又是在四戰之地立國,總是不能小覷的。”吳玠解釋道。
隻覺得心好累,總感覺此戰前程不是很妙的樣子,驕兵必敗啊,兄嘚。
“全民皆兵,我們便要做好舉世皆敵的準備,此戰既是為滅國而來,便以西夏六十萬軍隊算便是了。”嶽飛道。
“咱們後軍有兵馬三萬,一人打,二十?”王文斌道,“我沒算錯吧。”
“文斌兄弟好算術,沒錯的。”魯智深朗聲笑道。
劉錡心中暗暗點頭,這王文斌才能並不驚豔,但是就這帥帳之中一句玩笑,便已是不凡了。
吳玠是西軍宿將,和嶽飛李懹這兩個少年得誌的梁山二代,多少有些不睦,便需要魯智深和王文斌這種不爭不搶的做個拆解。
“正麵作戰,自然是不怕他,隻是這黃土塬地,當真不是耍處,首戰總得先保勝才成。”吳玠道,“此處都是自家兄弟,我也便直說了,陛下力主西征,此事都沒經過朝議的。若是首戰失禮,多少於陛下威儀有損。”
劉琦心中暗道,這吳玠果然不凡,不枉大哥這般看重,作為將軍,卻能考慮戰場以外的因素,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吳玠知道怎麽說服別人。
此話一出,李懹和嶽飛果然不說話了,畢竟都是王燁親信,和吳玠這種朝廷歸降過來的不一樣。
劉錡自然看的明白,吳玠是在唬人,王燁作為開國一代目,尤其是馬上生生的打下那麽大一個帝國,其地位之穩固,怎會因為這點事受影響?
滿朝堂的人都諫言,王垚不能去南洋。
結果呢,武鬆領著一團騎兵、楊再興、阿裏奇、領著三百狼騎貼身護衛,再加上張順、安道全,就這麽水靈靈的去了。
人走了之後,百官不是還該幹嘛幹嘛,有誰不依不饒了?
話說,果然是親兒子啊,這配置,再有左軍右軍六團主力步兵,兩軍統領袁朗、卞祥,都是王燁老兄弟,這般情況下,王垚真就是到戰場上逛逛唄,穩得很~
咳咳~
“既如此,咱們首戰便求穩,一如既往,結硬寨,打呆仗。滅國之戰,也不指望速速結束,反正不過六十萬軍隊,一日殺兩千,也不過三百日便差不多了。”劉錡道。
嗯,劉錡的算術也不錯。
“如此,末將請為先鋒!”嶽飛起身拱手道,年輕就是動作快。
“嗯,如此,嶽飛聽令!”劉錡點點頭,對劉錡來說,誰起身請命都一樣。
“在!”嶽飛抱拳,微微躬身。
“三更造飯,五更拔營,西出二十裏紮營!”
“末將領命!”
諸將散去,王文斌慢走了幾步。
“文斌兄有事?”劉錡問道。
“嗯。”王文斌點點頭,“金景若是高麗降臣中最得用的,此番出使未歸,我們直接出兵,是不是有些不妥當?”
“沒事,此處離著西夏軍寨還有三十裏。二十裏紮寨,沒到人家臉上,這營寨得兩日,明日再下令,往南再修一寨就是了。”劉錡點頭笑道。
“劉帥思慮周全,是末將失言了,這便告辭了。”
“請~”
劉錡看著空蕩蕩的帥帳,想著這幾位種種。
唉,還是魯大師最好,不像其他人心眼那麽多。
不對,人家是大智若愚啊~
先說戰略目標,然後才能定下戰術基調。
“大方向自然是穩紮穩打,可是首戰不行,我軍三年不曾有過大戰,無論是外界還是內部,都有些閑言碎語,首戰須從速,從狠。”嶽飛道。
現在的嶽飛,二十二歲,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
而且被王燁忽悠來之後,一路順風順水,隻能說,到現在沒長歪,都是他爹嶽和教導有方。
“不妥當。”吳玠微微皺眉,“西夏與咱們之前遇到的對手不太一樣,他們曾經是遊牧,但是跟大宋在橫山爭鋒多年,在這般山地守城之中,經驗豐富。”
不待嶽飛開口反駁,魯智深開口了:“對麵是宥州嘉寧軍司,此部灑家不太熟,吳大你可知道成色如何?”
對魯智深,吳玠自然早有耳聞,也是西軍前輩了,都是老鄉,自然跟對嶽飛這個運氣好的小年輕不同。
“西夏地方軍,有十二軍司,其中以靜塞軍司、嘉寧軍司,右廂神勇軍司三部,常年與大宋西軍交戰,戰力應該是最強。”
吳玠先是介紹了一下西夏的基本情況,繼而又道:“宥州嘉寧軍司本是西夏防禦遼國所部,兵馬五萬餘,往年參戰不多,但並無多少戰績。我隨西軍劉法將軍西征時,於此部有過短暫接觸,但看不出來成色。”
吳玠到底是個穩重的,老大哥問話,不能不說。
但是判斷不了的事情,最後說了和不說沒啥區別。
“宥州嘉寧軍司,根據往日所觀,披甲率不及兩成,應該是不比遼國宮帳軍正卒的。”李懹道,“不然西夏近六十萬的軍隊,都是精銳還了得?”
這裏就要說說西夏的兵製了,西夏人口三百萬,兵馬便超過五十萬,自然是有其特殊性的。
首先就是西夏實行的也是一種全民皆兵的兵役製度。
大體是15歲以上、60歲以下的成年男子都是國家的士兵,平時不脫離生產,戰時則隨各部落首領參加戰鬥。
但在一般情況下,西夏的國家常備軍還是有固定員額的,采用的是征兵的辦法。
隻是這個征兵比例相當高!
曾鞏的《隆平集》卷二《夷狄傳》記載:
其部族一家號一帳,男年十五以上為丁,有二丁者,取正軍一人、負擔一人,為一抄。
負擔者,隨軍雜使也。四丁為兩抄,餘為空丁,願隸正軍者,得射他丁為負擔,無則許射正軍之疲弱者為之。故壯者皆戰鬥,而得軍為多。
翻譯一下,就是家裏有兩個十五以上的成年男性,這倆都是兵,一個正兵,一個輔兵,也就是負擔,有四個以上男丁的家庭,就直接乘以二。
在這種情況下,西夏兵馬多就可以理解了。
三百萬的人口,弄出來五十多萬常備軍,輕輕鬆鬆。
這許多軍隊,又分三種,中央侍衛軍、地方軍和擒生軍。
中央侍衛軍。由三部分組成,一是“禦園內六班直”,二是“鐵騎”,三是京城宿衛部隊。
“禦園內六班直”是從各部落、豪強的子弟中選拔善騎射者組成的,充當皇帝的宿衛,人數五千。
這是一支質子軍,以各部落、豪強的子弟在禦前作“人質”,戰鬥力極度不穩定,主要還是用以控製各部落首領和豪強。
“鐵騎”又稱鐵鷂子,大名鼎鼎,是皇帝的親信衛隊,人數三千,由從全軍中選來的驍勇之士組成,士卒和馬匹皆著甲,是具甲鐵騎,但是現在隻剩下兩千多一點點。
京師宿衛部隊兩萬五千人,裝備精良,並有7萬副兵(也就是負擔,隨軍擔任雜役)為之服務。其中也包括一些特種部隊,比如軍內編有炮手隊,稱為“潑喜”,裝備有輕型拋石機——旋風炮。這支部隊是中央侍衛軍的主力,也負責西夏首都保衛工作。
地方軍。西夏將全國區分為左、右兩廂,每廂又劃分為六個地方軍區,各區設監軍司負責指揮本區軍隊。各監軍司均仿宋製立有軍號,並有固定駐地。
左右廂十二監軍司:曰左廂神勇(今陝西榆林東南),曰石州祥佑(今榆林西南)、曰宥州嘉寧(今內蒙古烏審旗西南)、曰韋州靜塞(今陝西榆林東南)、曰西壽保泰(今甘肅靖遠東北)、曰卓羅和南(今永登南)、曰右廂朝順(今內蒙古烏海市西南)、曰甘州甘肅(今甘肅張掖)、曰瓜州西平(今安西東南)、曰黑水鎮燕(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南)、曰白馬強鎮(今阿拉善左旗北吉蘭泰)、曰黑山威福(今烏拉特後旗東南)。
諸軍兵總計五十餘萬。
各軍大小不等,有的10萬多人,有的隻有一二萬人。
每一監軍司設都統軍、副都統軍和監軍使各一人,由部落貴族擔任,下設指揮使、教練使等官,由黨項人或漢人分別擔任。
軍隊仍以部落為基本編製單位。出兵作戰時,以銀牌召各部落長麵授作戰任務,由部落首領統率其全部落的軍隊,謂之“一溜”。
從這可以看出,地方軍也就是部族軍,人數很多,但是不是皇權直接控製,所以從李元昊開始,為了加強中央力量,另外又有一軍。
便是大名鼎鼎的擒生軍。
擒生軍是由各部落首領挑選精騎組成的,是西夏的精銳部隊。
擒生軍的任務是在戰鬥中攻擊敵人,以生擒敵軍當奴隸為目的,所以稱為擒生軍。
這支軍隊主要還是在跟大宋軍隊的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所以在大宋西軍所在區域,恨之入骨。
因為很多屠城以及劫掠,都是這支部隊做的。
而這支部隊的人數也不是很固定,巔峰時期,有十萬騎兵。
之前年份被童貫領著一群人壓著打,人數慢慢少了,這幾年大宋西軍調往他處,現在慢慢的就又多了,如今有六萬餘騎。
地方兵不脫產的,理論上脫產的兵馬,隻有中央兵和擒生軍,合在一起是不到十萬的,這也是西夏如今國力能負荷的極限。
“西夏兵自然不都是精銳,隻是這麽多兵馬在,又是在四戰之地立國,總是不能小覷的。”吳玠解釋道。
隻覺得心好累,總感覺此戰前程不是很妙的樣子,驕兵必敗啊,兄嘚。
“全民皆兵,我們便要做好舉世皆敵的準備,此戰既是為滅國而來,便以西夏六十萬軍隊算便是了。”嶽飛道。
“咱們後軍有兵馬三萬,一人打,二十?”王文斌道,“我沒算錯吧。”
“文斌兄弟好算術,沒錯的。”魯智深朗聲笑道。
劉錡心中暗暗點頭,這王文斌才能並不驚豔,但是就這帥帳之中一句玩笑,便已是不凡了。
吳玠是西軍宿將,和嶽飛李懹這兩個少年得誌的梁山二代,多少有些不睦,便需要魯智深和王文斌這種不爭不搶的做個拆解。
“正麵作戰,自然是不怕他,隻是這黃土塬地,當真不是耍處,首戰總得先保勝才成。”吳玠道,“此處都是自家兄弟,我也便直說了,陛下力主西征,此事都沒經過朝議的。若是首戰失禮,多少於陛下威儀有損。”
劉琦心中暗道,這吳玠果然不凡,不枉大哥這般看重,作為將軍,卻能考慮戰場以外的因素,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吳玠知道怎麽說服別人。
此話一出,李懹和嶽飛果然不說話了,畢竟都是王燁親信,和吳玠這種朝廷歸降過來的不一樣。
劉錡自然看的明白,吳玠是在唬人,王燁作為開國一代目,尤其是馬上生生的打下那麽大一個帝國,其地位之穩固,怎會因為這點事受影響?
滿朝堂的人都諫言,王垚不能去南洋。
結果呢,武鬆領著一團騎兵、楊再興、阿裏奇、領著三百狼騎貼身護衛,再加上張順、安道全,就這麽水靈靈的去了。
人走了之後,百官不是還該幹嘛幹嘛,有誰不依不饒了?
話說,果然是親兒子啊,這配置,再有左軍右軍六團主力步兵,兩軍統領袁朗、卞祥,都是王燁老兄弟,這般情況下,王垚真就是到戰場上逛逛唄,穩得很~
咳咳~
“既如此,咱們首戰便求穩,一如既往,結硬寨,打呆仗。滅國之戰,也不指望速速結束,反正不過六十萬軍隊,一日殺兩千,也不過三百日便差不多了。”劉錡道。
嗯,劉錡的算術也不錯。
“如此,末將請為先鋒!”嶽飛起身拱手道,年輕就是動作快。
“嗯,如此,嶽飛聽令!”劉錡點點頭,對劉錡來說,誰起身請命都一樣。
“在!”嶽飛抱拳,微微躬身。
“三更造飯,五更拔營,西出二十裏紮營!”
“末將領命!”
諸將散去,王文斌慢走了幾步。
“文斌兄有事?”劉錡問道。
“嗯。”王文斌點點頭,“金景若是高麗降臣中最得用的,此番出使未歸,我們直接出兵,是不是有些不妥當?”
“沒事,此處離著西夏軍寨還有三十裏。二十裏紮寨,沒到人家臉上,這營寨得兩日,明日再下令,往南再修一寨就是了。”劉錡點頭笑道。
“劉帥思慮周全,是末將失言了,這便告辭了。”
“請~”
劉錡看著空蕩蕩的帥帳,想著這幾位種種。
唉,還是魯大師最好,不像其他人心眼那麽多。
不對,人家是大智若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