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城內,王燁知道東京十八日情況的時候,已經是三月二十了。


    而這一日,王燁本來正在跟趙開喝酒聊天的~


    這是王燁工作的一項日常,每個月總有那麽十幾天,王燁是會晚上跟人吃飯的,有事說事,沒事就閑聊。


    當然,如果是傳統的皇帝請吃飯,那是天大的恩寵。


    王燁這請人吃飯太多,這恩寵就不算多大的事了。


    隻是吧,畢竟是皇帝,大部分時候,這確實是讓人感覺有那麽點受寵若驚的。


    當然,吃的次數多了的,也有嫌煩的,比如許貫忠和裴宣。


    許貫忠是不太習慣王燁的皇帝身份,總是喝酒喝到一半想起來王燁是皇帝,還是要注意一下,有些不自在。


    裴宣是純純的不喜歡這種事,有事說事,有活幹活,沒事別拉關係···


    嗯,趙開不一樣。


    梁山時代,趙開不在,屬於後來的那種,資曆上不夠,所以王燁覺得,趙開是有些委屈的,有時候,光有能力也沒用,還得考慮很多其他因素。


    文官不僅會排擠武官,他們也會排擠文官,或者說排擠也不合適,而是權力的蛋糕就那麽大,你多分點,別人自然就少點。


    就像六部,那麽幾個主官,原本是侍郎,後來是尚書,人大概還是那麽些個人。


    沒犯錯誤的情況下,也遠沒到退休的年齡,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自然是不退的。


    王燁不想齊國弄成大宋那樣複雜的官僚體係,弄的幹活的、拿俸祿的、榮養的一堆,亂七八糟的,還會內部權力傾軋。


    當然,簡化的結構,自然也是有問題的,那就是權力的相對集中,一旦抓在手裏,往外放的時候,總是會比較難的。


    所以宗澤選擇了半退休~


    一是急流勇退,二是以身作則。


    原本在王燁心中,趙開是最合適的戶部尚書人選。


    但是現在的戶部尚書是呂頤浩。


    呂頤浩在日本待的時間太長,在把各種事情捋順之後,就打申請要調回來,於是,呂頤浩就又回來做了戶部尚書。


    畢竟人家投梁山的時候,起初安排的就是戶部尚書,回來不合適弄沒了,當然繞了一圈回來還是戶部尚書也不合適。


    於是呂頤浩又加了參知政事,參知政事兼戶部尚書。


    趙鼎升任中書門下平章事,總攬政務於門下省,呂頤浩回來,就是副相,分管戶部與工部。


    齊國一直以來的權力架構,在人員足夠的情況下,就是這樣,一正一副。


    趙開現在是戶部侍郎,蔣敬也是,分管的活不一樣。


    “臣要不先回去?”趙開還是挺有眼色的。


    既然是吃飯的時候,送來的情報,想必是緊急的事情,不緊急不會打擾王燁吃飯。


    “這事挺大,倒是不急,就是李孝忠,呃,他改名李彥仙了,李彥仙拿下了東京東北水門和新曹門。”王燁笑道。


    有些事情,重要,但是不需要保密,無論是跟誰吃飯,這種事情,最好都是說一下的。


    “呃,恭喜陛下!”趙開也是一愣,想了想,還是恭喜一下。


    “不是拿下東京,隻是占了東京城一麵城牆,如今韓世忠大部已經掌握局勢,來信也是問我後續怎麽處理。”王燁解釋道。


    “臣不通軍事。”趙開道,確實是不懂,還沒有從東京被攻破的消息中反應過來,東京城破的也太隨意了~


    “嗯,不懂便不懂吧,這事我一時也想不好怎麽處理。嘿嘿,遇事不決,就找許子安,允文(虞允文)傳令許軍師南下,主持東京攻伐事宜。”


    “喏!”虞允文拱手道。


    做王燁的秘書,對虞允文來說,挑戰很大,也很榮幸,而且升官很快,陛下的上一個秘書樂和,已經到日本做轉運使去了。


    自己這···


    隻能說陛下栽培的意思太明顯了。


    “你看,把難辦的問題,交給厲害的人,做皇帝也沒那麽費勁。”王燁笑道。


    “能知人善任,便已經超越了這史上九成的帝王了。”趙開道。


    “嗯,所以趙卿任職戶部,便是我知人善任。”王燁道。


    “臣於經濟之道,確實知道些~”趙開沒有謙虛,也沒必要謙虛。


    王燁上輩子學的是行政管理,對公共關係,經濟學,組織架構什麽的,基本都是略懂,而趙開能把王燁略懂的知識,一點就通,並且能把一些事情做好,做成,那就是真本事。


    比如齊國錢莊。


    儲蓄、借貸、擔保這麽些事情,實際已經有人在做了,並不新鮮,蜀地更是早就出現了交子,可以理解成紙質貨幣前身。


    而王燁隻是用自己有限的經濟學知識,給了趙開一個方向,然後趙開整合,就成了齊國錢莊。


    如今在燕京城、日本京都、高麗漢城(後世首爾)、濟州島、琉球、河北大名府、京東東路登州、濟南、雲地大同各處鋪展。


    日進鬥金不足以形容撈錢的速度。


    關鍵是,銀行的出現,確實極大的刺激了,齊國本來被官方計劃經濟壓製的民間經濟發展。


    錢莊隻是趙開的功勞之一,並不是全部。


    趙開更大的功勞,是厘定稅率。


    這個事情,比銀行重要的多。


    稅收多了,百姓負擔重,吃不飽,自然不成。


    稅收少了?不要鬧,還得養幾十萬大軍和數量日漸增多的官吏體係呢。


    趙開走訪各處,研究各處工農業發展,擬定調整全國稅製,如今事成,功莫大焉。


    “此番稅製調整,我計劃五年內不可再調,朝令夕改的也不合適,本來我想給後世寫下永不加賦四個字裝逼的,後來想想,可能不合適,所以就沒寫。”王燁道。


    “永不加賦確實不合適,隻是咱們此番稅製,短期內,確實不宜上調的。”趙開在上調處加重了語氣,強調一下。


    趙開做的稅率,還是偏高一些的,不是說百姓負擔不起,而是針對齊國朝廷的花銷,做的錢是富裕的,這也是因為齊國需要弄的大工程太多,還預留了擴軍的費用。


    嗯,趙開私心裏麵,還有給王垚存的家底。


    隋煬帝都有他爹留的家底,趙開自然也得給王垚留一點,戶部管著各州各部預算,預算這個詞很好,趙開很喜歡,形容的很準確。


    也是因為預算問題,趙開在文官群體的風評不是很好,鐵公雞的外號都有了。


    所以趙開是扛著巨大的壓力,在給王垚表忠心呢~


    咳咳,遠了。


    “靠農稅發不了財,但是農業卻是商業根本,糧食不富裕,什麽商業都是假的,戶部還是要側重農桑的。”王燁道。


    “喏!”趙開點頭應諾。


    “本就是閑聊,不用那麽拘謹,你遊曆各處,覺得百姓這些年生活如何?”王燁問道。


    “大略能吃飽穿暖,太平盛世。”


    “隻是吃飽穿暖···罷了,能吃飽穿暖也不錯了。”


    “陛下心中有大誌向,隻是咱們到底是建國才幾年,此事原也急不得。”趙開道,頓了頓,又道:“打聽各處農稅,自然要跟老農聊聊,說來,路上倒是遇到一件趣事。”


    “哦?”


    “日本九州島,便有江南來的百姓在彼處耕種,閑談之時,便聊到陛下,說陛下吃紅薯,想來是要削皮的。”趙開說完,低頭看著一桌子九個菜,餘光看著王燁臉色。


    “哈哈,我不僅吃紅薯削皮,種地都是用金鋤頭,每天還吃蔥油餅呢。”王燁道。


    但是沒有笑。


    “陛下,臣不是多方正的人,隻是有感而發,若是有讓陛下不喜之處,還望恕罪。”趙開起身躬身一禮。


    “趙卿莫要如此,我不曾生氣,隻是有些感慨罷了。”王燁道,“總感覺自己忙碌半生,結果百姓吃紅薯,還不削皮,有些挫敗罷了。”


    “陛下,臣不以為然,都是吃過苦挨過餓的人,自然珍惜糧食,便是糧食再多些,想來他們還是不削皮的,便如琉球各處百姓,還是多種小米。”


    小米不是好吃,而是產量穩定,旱澇都能有個收成,餓不死人。


    “勤儉些,終歸是沒錯的。”王燁道,“永不加賦寫進家規不合適,但是一頓飯幾個菜還是可以規定下的。”


    “允文。”


    “在的~”


    “記一下,以後不請人吃飯,菜不能超過六個。”


    “喏!”


    想想後世跟世界宣戰的敗家娘們,一頓飯要一百多個菜,王燁覺得防微杜漸,是可以有的~


    “著為永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葛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葛三並收藏爭霸水滸這係統功能有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