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邊關動亂
換親後,我帶炮灰全家種田逆襲了 作者:宋三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四天早上,顧清苒睡醒的時候覺得自己精神好多了,下床走了一圈,喉嚨也不痛了,腦袋也不暈了,正所謂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嫂嫂說了三天就能好,還真是三天。
在家裏養病的這幾天,顧清苒覺得自己又回到了以前在國公府的日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每天還有滋補的人參雞湯給她喝,這日子過的簡直不要太舒服了。
但身體養好之後,肯定就不能繼續這麽懶著,還是要奮鬥的。
於是乎在吃過早飯之後,顧清苒就和葉綰綰一起去了縣城。
顧母有些不放心,想讓顧清苒再休息兩日,但顧清苒沒同意。
她在家裏雖然待的舒服,但之前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她已經習慣了,突然閑下來,她還感覺心裏有些空落落的,而且陸淮之回來了,她還要去商討分店的事情。
見顧母不放心,葉綰綰安慰道:“苒苒身體已經沒事了,而且我也在縣城,她如果身體不舒服我也能過去照看,不會有事的。”
顧母一想也是,綰綰的醫術那麽好,而且苒苒瞧著狀態的確很好,回春堂與美顏齋距離的也不遠。
姑嫂兩人出了門之後,顧清苒就挽住了葉綰綰的胳膊,小聲道:“嫂嫂你真好。”
剛剛如果不是葉綰綰為她說話,她娘肯定不會這麽輕易放人,她可不想繼續躺在家裏發黴了。
“婆母也是關心你。”
葉綰綰笑了笑,顧清苒又靠近了她一些,抱著胳膊的手也緊了一點,感慨道:“有你這個嫂嫂真好。”
自從顧清苒開始做生意之後,這嘴也越來越甜了,早就不是以前那個張嘴就隻知道亂噴懟人的顧清苒了,她現在開竅了,特別會哄人。
過年的時候,還用自己的分紅給葉綰綰買了一對金累絲嵌紅寶石的葉形耳墜,葉綰綰最近一直都戴著。
顧清苒覺得這紅寶石十分襯她的膚色,她戴著明豔動人,瞧著就好看,雖然這對耳墜價格貴了些,但她卻覺得很值。
偶爾想起自己以前做的事情,顧清苒也覺得自己蠢,在經曆這麽多之後,她也看明白了,以前自己是被人當槍用了。
嫂嫂是很好的一個人,但她以前卻聽信葉楚楚的話,先入為主對她有了偏見,那時候的自己怎麽就這麽蠢呢。
現在想起來,她都想抽自己兩巴掌,還有葉楚楚那個賤人。
村子裏最近有一些流言,顧母也被人問過幾次,無非就是已經出了正月,今年剛好有春闈會試,顧清宴怎麽還不出發去京城之類的話。
從涼州到京城,就算騎馬最快也要二十天的時間,現在已經到了二月,會試就在三月,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但顧家卻一點動靜都沒有。
河西村就這麽一位舉人老爺,自然很受關注,偶爾還有村民問到顧母麵前來,都打著關心的名號,顧母也不好說什麽,就隻能說顧清宴的身體還沒養好,今年先不參加了。
這消息傳了出去,村民們議論紛紛的,誰不知道顧清宴跟著李獵戶一起經常上山打獵,如果真是身體不好還能去打獵?
有人在背後議論,說是這舉人的名頭指不定是假的,畢竟當初也沒有人真的去衙門裏打聽過,沒準就是顧家說出來唬人的。
這消息傳出去,很多人都覺得沒準真是這樣,顧家就是為了躲避徭役,竟然連這種謊話都敢說。
但他們也沒證據,所以就隻是在背後議論而已。
陳母也聽到了村子裏的議論,早上在擺攤的時候還特意告訴了顧母。
顧母聞言也隻是歎了口氣,她家宴兒的舉人頭銜是貨真價實憑借自己的實力考出來的,但現在卻沒辦法參加會試。
他們被驅逐出京城,輕易是回不去的,就算顧清宴真的能回京參加會試,他的名字也注定不會出現在皇榜上,又何必多此一舉呢。
顧母想著自己驚才瀲灩的大兒子,現在就隻能每天上山打獵,她心疼的很,但她又毫無辦法,是她這個當娘的沒用。
晚上顧清宴回來的時候明顯感覺到顧母的狀態不太對勁,看起來很是低落,眼眶還有些紅,似乎是哭過了。
“母親。”
顧清宴喚了一聲,走到顧母身前,微垂著頭看向她:“今天發生什麽事了?”
顧母搖了搖頭:“沒事,就是風大,吹的眼睛疼。”
她不能為孩子們做什麽,也不想讓他們擔心。
顧清宴的眸色微凝,也沒再繼續追問,第二天他沒有上山,而是去村子裏轉了一圈。
最近村子裏關於他的流言蜚語這麽多,走上一圈自然也聽到了不少。
一晃眼,距離國公府敗落,他們離開京城已經過去快一年的時間了。
有些事情也準備的差不多了,與其被動的等著旁人來算計,還不如讓自己先處於高位,讓人無從下手。
最近邊關動亂,鄰國幾次試探,突然調兵二十萬前往邊境,美其名曰練兵。
這麽大的動靜傳回京城,皇上震怒,想要調兵前往邊關支援,但山高路遠,調兵過去最快也要兩個月的時間,鄰國的兵馬先到,萬一發難,根本來不及應對。
涼州境內現在就隻有十萬大軍駐守,如果鄰國強攻,他們有二十萬的兵馬,就算範老將軍再如何用兵如神也不可能抵得過。
有朝臣建議,先從涼州征兵應急,以備不時之需,皇上允了。
近些日子涼州境內人心惶惶的,原因無他,官府貼出了征兵告示,每家每戶但凡有壯丁的都必須要出一人,強征兵,誰都躲不過去。
河西村裏這幾天也都在討論這件事,張裏正負責統計人數。
有功名在身的人自然不用參軍,這也是朝廷規定的,而顧清宴就有功名在身,這次征兵與他沒什麽關係。
這日傍晚,顧清宴在回春堂接媳婦回家。
葉綰綰收拾好東西,出來的時候目光在顧清宴的臉上停留了片刻,隨後並肩出了縣城。
顧清宴手中拿著一包剝好的栗子遞給媳婦,兩人邊走邊吃,很快這一包栗子就見了底。
在家裏養病的這幾天,顧清苒覺得自己又回到了以前在國公府的日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每天還有滋補的人參雞湯給她喝,這日子過的簡直不要太舒服了。
但身體養好之後,肯定就不能繼續這麽懶著,還是要奮鬥的。
於是乎在吃過早飯之後,顧清苒就和葉綰綰一起去了縣城。
顧母有些不放心,想讓顧清苒再休息兩日,但顧清苒沒同意。
她在家裏雖然待的舒服,但之前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她已經習慣了,突然閑下來,她還感覺心裏有些空落落的,而且陸淮之回來了,她還要去商討分店的事情。
見顧母不放心,葉綰綰安慰道:“苒苒身體已經沒事了,而且我也在縣城,她如果身體不舒服我也能過去照看,不會有事的。”
顧母一想也是,綰綰的醫術那麽好,而且苒苒瞧著狀態的確很好,回春堂與美顏齋距離的也不遠。
姑嫂兩人出了門之後,顧清苒就挽住了葉綰綰的胳膊,小聲道:“嫂嫂你真好。”
剛剛如果不是葉綰綰為她說話,她娘肯定不會這麽輕易放人,她可不想繼續躺在家裏發黴了。
“婆母也是關心你。”
葉綰綰笑了笑,顧清苒又靠近了她一些,抱著胳膊的手也緊了一點,感慨道:“有你這個嫂嫂真好。”
自從顧清苒開始做生意之後,這嘴也越來越甜了,早就不是以前那個張嘴就隻知道亂噴懟人的顧清苒了,她現在開竅了,特別會哄人。
過年的時候,還用自己的分紅給葉綰綰買了一對金累絲嵌紅寶石的葉形耳墜,葉綰綰最近一直都戴著。
顧清苒覺得這紅寶石十分襯她的膚色,她戴著明豔動人,瞧著就好看,雖然這對耳墜價格貴了些,但她卻覺得很值。
偶爾想起自己以前做的事情,顧清苒也覺得自己蠢,在經曆這麽多之後,她也看明白了,以前自己是被人當槍用了。
嫂嫂是很好的一個人,但她以前卻聽信葉楚楚的話,先入為主對她有了偏見,那時候的自己怎麽就這麽蠢呢。
現在想起來,她都想抽自己兩巴掌,還有葉楚楚那個賤人。
村子裏最近有一些流言,顧母也被人問過幾次,無非就是已經出了正月,今年剛好有春闈會試,顧清宴怎麽還不出發去京城之類的話。
從涼州到京城,就算騎馬最快也要二十天的時間,現在已經到了二月,會試就在三月,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但顧家卻一點動靜都沒有。
河西村就這麽一位舉人老爺,自然很受關注,偶爾還有村民問到顧母麵前來,都打著關心的名號,顧母也不好說什麽,就隻能說顧清宴的身體還沒養好,今年先不參加了。
這消息傳了出去,村民們議論紛紛的,誰不知道顧清宴跟著李獵戶一起經常上山打獵,如果真是身體不好還能去打獵?
有人在背後議論,說是這舉人的名頭指不定是假的,畢竟當初也沒有人真的去衙門裏打聽過,沒準就是顧家說出來唬人的。
這消息傳出去,很多人都覺得沒準真是這樣,顧家就是為了躲避徭役,竟然連這種謊話都敢說。
但他們也沒證據,所以就隻是在背後議論而已。
陳母也聽到了村子裏的議論,早上在擺攤的時候還特意告訴了顧母。
顧母聞言也隻是歎了口氣,她家宴兒的舉人頭銜是貨真價實憑借自己的實力考出來的,但現在卻沒辦法參加會試。
他們被驅逐出京城,輕易是回不去的,就算顧清宴真的能回京參加會試,他的名字也注定不會出現在皇榜上,又何必多此一舉呢。
顧母想著自己驚才瀲灩的大兒子,現在就隻能每天上山打獵,她心疼的很,但她又毫無辦法,是她這個當娘的沒用。
晚上顧清宴回來的時候明顯感覺到顧母的狀態不太對勁,看起來很是低落,眼眶還有些紅,似乎是哭過了。
“母親。”
顧清宴喚了一聲,走到顧母身前,微垂著頭看向她:“今天發生什麽事了?”
顧母搖了搖頭:“沒事,就是風大,吹的眼睛疼。”
她不能為孩子們做什麽,也不想讓他們擔心。
顧清宴的眸色微凝,也沒再繼續追問,第二天他沒有上山,而是去村子裏轉了一圈。
最近村子裏關於他的流言蜚語這麽多,走上一圈自然也聽到了不少。
一晃眼,距離國公府敗落,他們離開京城已經過去快一年的時間了。
有些事情也準備的差不多了,與其被動的等著旁人來算計,還不如讓自己先處於高位,讓人無從下手。
最近邊關動亂,鄰國幾次試探,突然調兵二十萬前往邊境,美其名曰練兵。
這麽大的動靜傳回京城,皇上震怒,想要調兵前往邊關支援,但山高路遠,調兵過去最快也要兩個月的時間,鄰國的兵馬先到,萬一發難,根本來不及應對。
涼州境內現在就隻有十萬大軍駐守,如果鄰國強攻,他們有二十萬的兵馬,就算範老將軍再如何用兵如神也不可能抵得過。
有朝臣建議,先從涼州征兵應急,以備不時之需,皇上允了。
近些日子涼州境內人心惶惶的,原因無他,官府貼出了征兵告示,每家每戶但凡有壯丁的都必須要出一人,強征兵,誰都躲不過去。
河西村裏這幾天也都在討論這件事,張裏正負責統計人數。
有功名在身的人自然不用參軍,這也是朝廷規定的,而顧清宴就有功名在身,這次征兵與他沒什麽關係。
這日傍晚,顧清宴在回春堂接媳婦回家。
葉綰綰收拾好東西,出來的時候目光在顧清宴的臉上停留了片刻,隨後並肩出了縣城。
顧清宴手中拿著一包剝好的栗子遞給媳婦,兩人邊走邊吃,很快這一包栗子就見了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