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幾天,青蘭被通知前往警局,劉昭陪同她一起去。此次前往的是位於陽鎮中心的警局,青蘭是被請過去幫助警方確認對那對冒充護林員的父子嫌疑人的畫像。據悉,警方在那裏又待了兩天,但是依然沒有發現那對父子的蹤跡。他們似乎從那天開始,就銷聲匿跡了。
由於老太太住的房子隻發現門鎖被破壞,並沒有貴重的物品丟失,警察將那兩人作為非法入侵他們住宅的案犯。此外,他們接到張啟明地報案,懷疑那兩人是襲擊遊客的慣犯,對此,他們也展開了調查。
那個被敲腦袋的張啟明的兄弟已經出院了,他的身體基本恢複健康,頭腦是清醒的,也沒有落下失憶什麽的壞毛病。他對警察說,他記得那個敲暈他的人比他的個頭要高,當然他沒有看清楚對方的臉,隻是感覺對方是將木偶敲在了他的後腦勺偏上的地方。這和警方調查的結果相一致,張啟明兄弟的腦後傷的確是從上而下擊打造成的,從力道和角度來看,初步判斷襲擊他的人應該是男性。另外,那個用來敲擊他後腦勺的木質玩偶將近1米高,是比較沉重的,一般女性即使雙手舉起,可能都比較吃力。
警方還對另外一名遭遇襲擊的玩偶店的女店員阿橙進行了詢問,當她和她的男友聽說那片森林並沒有護林員的時候,都震驚不已。阿橙和她的男友包括她的同學,都見過護林員父子,於是警方按照他們的描述,畫出了兩人的畫像。
而他們也表示,青蘭見過那位中年護林員,於是青蘭也被警方請到警局確認畫像。青蘭看到那幅畫像,驚歎居然可以根據描述做到這種地步。
她仔細觀看著那張臉,然後說道:“欠缺了法令紋,那個男人的法令紋是比較深的,但是呈直直地八字形。他的右臉的法令紋的靠近嘴角那塊,有一個褐色的小痣,就跟很細的水筆清點了下一樣,不仔細看看不出來。還有,他的眼角魚尾紋也比較明顯,三根非常明顯的魚尾紋。他右邊耳垂的下方,有一顆痣。他的嘴唇唇形什麽的都對,但是顯然是暗紅泛白的顏色,嘴唇有點幹裂起皮。”
青蘭冷靜地說完一切,又補充了一句:“我見他的時候,覺得他的眼底,也就是眼白部分有點泛黃,不是這樣的青白色,還有一些血絲。”
接著,她還詳細描述了下那人的體征:“那人大約1.80米吧。”她特意指了指劉昭,“比他稍微矮一點。身上是有肌肉的,粗略估摸著有180斤,應該是不顯胖但有一定重量的那種。他身上的皮膚比他的臉白一個色號,從四肢的皮膚來看。他的右手手腕上有一道疤痕類的東西,泛黃,但是不是特別清晰。他的腳大概43碼,很大,手掌的話,右手掌丘處,就是手掌連接四個手指凸起的地方有厚厚的繭,其他地方沒有。他慣用手是右手。”
別說叫他來的警察,就連劉昭,都佩服她的觀察力。“青女士觀察得很細致啊!”接待他的警察說道,他認識劉浩。看他的眼神,似乎以為青蘭是劉浩帶出來的。
青蘭沒好意思說,那是因為我做品牌的乙方啊,為甲方做圖,老是要提前審一遍稿子什麽的,養成了挑刺的習慣。
回到家裏,劉昭就開始跟青蘭叨叨,“嫂子,你說那對父子會是什麽人呢?”
青蘭推理道:“一種最大的可能性是逃犯。另外一種可能性,他們是玩偶鎮的人,那個男人說話帶有本地口音。我覺得,不是陰鎮的人,就是陽鎮的人。”
“你能聽出本地口音嗎?很多人說我們省人說話一個腔調,外地人都分不清楚。”劉昭看著青蘭那樣篤定,多少有點懷疑和奇怪。
青蘭表示,她隻是感覺是。“我不會說你們這裏的方言,但是,知道鎮上人說普通話時候的口音。你不相信的話,我給你學下吧。”
青蘭學了一段那個中年護林員說的話,劉昭聽得愣了,接著說道:“真的是我們本鎮的口音,看來你還蠻會的嘛!不過,如果他真像你這樣說話,那他八成是陰鎮的人。他的口音是陰鎮人說話的口音,不是我們鎮子的。”
輪到青蘭驚訝了,“你是說,你們陰鎮和陽鎮的口音不同,那不是一種方言咯?”
“方言是一樣的,但是音調和腔調略有不同,我也說不明白。”劉昭解釋道,他越解釋青蘭越糊塗,因為在她看來都一樣。
“陰鎮的人,跑到陽山腳下犯案,是為了破壞陽山的風水嗎?”青蘭對那對父子古怪行徑的動機產生了深深的疑問。
劉昭持反對意見,在他看來,如果那對父子是陰鎮的人,大概率不會襲擊張啟明的朋友,因為他的那個朋友也是玩偶鎮人,而不是外地遊客。
“還有這等事?襲擊人也地方保護主義嗎?兔子不吃窩邊草的辦案手法?”青蘭驚訝地問道。但她想起來了,那天在溪邊戲水的時候,跟在張啟明身後的就是那個男生。他們一撥人最先到的,應該是玩偶鎮的人。
“不是的,我是覺得,凶手如果是連環作案,那麽目標是同一類人比較符合常理,不會隨意變換。如果凶手以遊客為目標,就會一直以遊客為目標;如果是以女人為目標,就會一直女人為襲擊目標。
當然,對於凶手來說,一般會過往有過成功案例的行凶手法。那個被勒死的女遊客和那個差點被勒死的玩偶店女店員倒像是一個凶手連續作案。可是,那個襲擊張啟明兄弟的人,怎麽看都不像。凶手采取的是捶擊的手法,而且特意選擇沉重的木質玩偶,是不是有點有病?也不符合常理。”劉昭思索著說道。
青蘭想了想,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或許,凶手是臨時起意,他手邊隻有那個木質玩偶。”
“臨時起意,會爬三層樓高去嚇唬人嗎?而且,是在對方還沒有回頭的時候就動手!”劉昭反駁道。
由於老太太住的房子隻發現門鎖被破壞,並沒有貴重的物品丟失,警察將那兩人作為非法入侵他們住宅的案犯。此外,他們接到張啟明地報案,懷疑那兩人是襲擊遊客的慣犯,對此,他們也展開了調查。
那個被敲腦袋的張啟明的兄弟已經出院了,他的身體基本恢複健康,頭腦是清醒的,也沒有落下失憶什麽的壞毛病。他對警察說,他記得那個敲暈他的人比他的個頭要高,當然他沒有看清楚對方的臉,隻是感覺對方是將木偶敲在了他的後腦勺偏上的地方。這和警方調查的結果相一致,張啟明兄弟的腦後傷的確是從上而下擊打造成的,從力道和角度來看,初步判斷襲擊他的人應該是男性。另外,那個用來敲擊他後腦勺的木質玩偶將近1米高,是比較沉重的,一般女性即使雙手舉起,可能都比較吃力。
警方還對另外一名遭遇襲擊的玩偶店的女店員阿橙進行了詢問,當她和她的男友聽說那片森林並沒有護林員的時候,都震驚不已。阿橙和她的男友包括她的同學,都見過護林員父子,於是警方按照他們的描述,畫出了兩人的畫像。
而他們也表示,青蘭見過那位中年護林員,於是青蘭也被警方請到警局確認畫像。青蘭看到那幅畫像,驚歎居然可以根據描述做到這種地步。
她仔細觀看著那張臉,然後說道:“欠缺了法令紋,那個男人的法令紋是比較深的,但是呈直直地八字形。他的右臉的法令紋的靠近嘴角那塊,有一個褐色的小痣,就跟很細的水筆清點了下一樣,不仔細看看不出來。還有,他的眼角魚尾紋也比較明顯,三根非常明顯的魚尾紋。他右邊耳垂的下方,有一顆痣。他的嘴唇唇形什麽的都對,但是顯然是暗紅泛白的顏色,嘴唇有點幹裂起皮。”
青蘭冷靜地說完一切,又補充了一句:“我見他的時候,覺得他的眼底,也就是眼白部分有點泛黃,不是這樣的青白色,還有一些血絲。”
接著,她還詳細描述了下那人的體征:“那人大約1.80米吧。”她特意指了指劉昭,“比他稍微矮一點。身上是有肌肉的,粗略估摸著有180斤,應該是不顯胖但有一定重量的那種。他身上的皮膚比他的臉白一個色號,從四肢的皮膚來看。他的右手手腕上有一道疤痕類的東西,泛黃,但是不是特別清晰。他的腳大概43碼,很大,手掌的話,右手掌丘處,就是手掌連接四個手指凸起的地方有厚厚的繭,其他地方沒有。他慣用手是右手。”
別說叫他來的警察,就連劉昭,都佩服她的觀察力。“青女士觀察得很細致啊!”接待他的警察說道,他認識劉浩。看他的眼神,似乎以為青蘭是劉浩帶出來的。
青蘭沒好意思說,那是因為我做品牌的乙方啊,為甲方做圖,老是要提前審一遍稿子什麽的,養成了挑刺的習慣。
回到家裏,劉昭就開始跟青蘭叨叨,“嫂子,你說那對父子會是什麽人呢?”
青蘭推理道:“一種最大的可能性是逃犯。另外一種可能性,他們是玩偶鎮的人,那個男人說話帶有本地口音。我覺得,不是陰鎮的人,就是陽鎮的人。”
“你能聽出本地口音嗎?很多人說我們省人說話一個腔調,外地人都分不清楚。”劉昭看著青蘭那樣篤定,多少有點懷疑和奇怪。
青蘭表示,她隻是感覺是。“我不會說你們這裏的方言,但是,知道鎮上人說普通話時候的口音。你不相信的話,我給你學下吧。”
青蘭學了一段那個中年護林員說的話,劉昭聽得愣了,接著說道:“真的是我們本鎮的口音,看來你還蠻會的嘛!不過,如果他真像你這樣說話,那他八成是陰鎮的人。他的口音是陰鎮人說話的口音,不是我們鎮子的。”
輪到青蘭驚訝了,“你是說,你們陰鎮和陽鎮的口音不同,那不是一種方言咯?”
“方言是一樣的,但是音調和腔調略有不同,我也說不明白。”劉昭解釋道,他越解釋青蘭越糊塗,因為在她看來都一樣。
“陰鎮的人,跑到陽山腳下犯案,是為了破壞陽山的風水嗎?”青蘭對那對父子古怪行徑的動機產生了深深的疑問。
劉昭持反對意見,在他看來,如果那對父子是陰鎮的人,大概率不會襲擊張啟明的朋友,因為他的那個朋友也是玩偶鎮人,而不是外地遊客。
“還有這等事?襲擊人也地方保護主義嗎?兔子不吃窩邊草的辦案手法?”青蘭驚訝地問道。但她想起來了,那天在溪邊戲水的時候,跟在張啟明身後的就是那個男生。他們一撥人最先到的,應該是玩偶鎮的人。
“不是的,我是覺得,凶手如果是連環作案,那麽目標是同一類人比較符合常理,不會隨意變換。如果凶手以遊客為目標,就會一直以遊客為目標;如果是以女人為目標,就會一直女人為襲擊目標。
當然,對於凶手來說,一般會過往有過成功案例的行凶手法。那個被勒死的女遊客和那個差點被勒死的玩偶店女店員倒像是一個凶手連續作案。可是,那個襲擊張啟明兄弟的人,怎麽看都不像。凶手采取的是捶擊的手法,而且特意選擇沉重的木質玩偶,是不是有點有病?也不符合常理。”劉昭思索著說道。
青蘭想了想,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或許,凶手是臨時起意,他手邊隻有那個木質玩偶。”
“臨時起意,會爬三層樓高去嚇唬人嗎?而且,是在對方還沒有回頭的時候就動手!”劉昭反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