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要跳起來的我
我在狗血文裏雙開馬甲 作者:梅有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尖銳陰柔的嗓音回蕩在金碧輝煌的玄鑾殿。
居於高座的景德帝年紀已然不輕,頭戴十二旒冕冠,身穿朱紅、玄色為主,金線勾勒龍紋,腰係寬帶的朝服,身軀凜凜,挺拔筆直,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
隻見他麵色白淨,顎下無須,狹長的鳳眸宛若鷹隼般淩厲。
就這麽坐在上麵,便知道這是掌控大興的一國之君。
“臣,奏太子處置陵川水患不當,引發民變民怨。”
“臣,奏太子脅迫地方官員私自發布毫無規章的征召令!”
“臣,奏太子越俎代庖,與商勾結,與民爭利。”
“臣,奏太子罔顧聖上旨意,私自離開陵川……”
一個又一個頭鐵的禦史說著這些彈劾的話,雖是跪著的,但卻分外不怵坐在上座的景德帝。
此時景德帝周圍的氣氛簡直凍結住了,隻能說是殺氣騰騰。
而對於禦史這種生物,他們就是忒天忒地,絲毫不怕自個丟了性命,畢竟古往今來,為勸君王而觸柱而死的禦史那可是一樁美談。
景德帝看著下方麵容各異的臣子,或是激動、興奮、擔憂或是憤怒的神色。
“所以…”
“諸卿覺得朕該如何行事呢?”
垂下的玉珠遮掩了景德帝晦暗不明的神色,他的嗓音好似極其平靜,心緒沒有任何波瀾。
被景德帝這麽一問,禦史們覺得自己有點懵。
畢竟聖上那麽“溫柔”地詢問他們應該怎麽做。
被推出去的禦史們都是自命不凡,極富有正義感和愛國情的官場嫩油條。
有些政治敏感高一點的禦史已經不敢繼續說下去了。
隻有一個直愣子的劉禦史嫌自己頭大,還真說了應該怎麽做。
“臣覺得現在應當派遣能夠處理陵川之事的大臣與太子轉接,並讓太子盡快回京請罪…”
“並且向天下人訴說自己的罪召啊!”
此言一出,全場震驚!
還未等景德帝發作。
隻見一位儒雅的文官眉眼厲色地說道:“狗彘鼠蟲之輩,人雲亦雲便斷下決論,方知太子乃是當朝儲君,汝這般所為…”
“有斷吾國之根本之禍心!”
此人便是太子太師郤觀鶴,字仰止。
被罵作狗彘鼠蟲的劉禦史哪受過這般氣,他臉色漲紅地叫囂著:
“郤太師身為太子之師,自當為太子說好話,但是這太子做的荒唐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啊!”
“難道諸位太臣都是瞎子聾子分不清虛實真假嗎?”
被突然cue的大臣奏:勿cue!莽夫害吾等!
說著,劉禦史還得意洋洋地說道:“都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太子就算是儲君也不能置法於不顧。”
說罷,劉禦史還狠狠地磕頭。
“望陛下明鑒!”
不善言辭的郤觀鶴簡直氣得胸口喘不過氣來,這戚戚小人當真是往命害之處去打。
向天下人宣告罪召!
這不是變相性地說自己德不配位嗎?
這太子德不配位,這儲君之位還當得了嗎?
作為教授太子的老師,很明顯郤觀鶴也不知道怎麽樣才能幫那個不成器的學生辯解。
太子,休矣!
除非陛下能夠出手!
可是…
陛下啊!
有時候郤觀鶴是真不知道上頭的聖上到底怎麽想的。
太子自幼便在聖上身邊教導,給予無上的尊寵,這確實是很看重太子。
但是太子身邊卻沒有什麽可用之人,在朝堂上孤立無援,隻能看聖上的眼色行事。
其他皇子倒是在朝堂上跳得很歡,屢次針對太子。
也是因為這般才造成太子如今朝堂上下孤立無援的局麵,前途榮辱全係聖上一念之間。
若是景德帝知道郤觀鶴的想法肯定會說他冤枉啊!
作為好爸爸的景德帝對於自己的寶貝兒子那是恨不得什麽都安排地妥妥貼貼。
至於景德帝不限製其他皇子入朝參政,有三個原因。
一來是皇子就十六歲結婚開府入朝參政是祖訓。
二來景德帝也想要借其他子嗣來讓寶貝兒子能夠有緊張感,發憤圖強。
三來便是景德帝因為幼時經曆,在某種情況下算得上是大興曆代君王中對於自己子嗣異常寬容的帝王,太子是他的手掌寶,但是其他子嗣也是他的孩子,他總歸是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夠兄恭弟謙,和睦共處。
居於高座的景德帝隻覺得這個不長眼的禦史說話賊刺耳。
他的孩兒,待在那危險之地,生死難料,而朝堂上下卻在不斷讒毀攻訐。
當真是好極了!
當真是不見見血就不知道什麽叫做痛。
景德帝想著自己查出來的一係列東西,嘴角扯出嗜血的笑容。
雖然知道這些是有其他皇子推動的結果,但是對於跳出來的人,景德帝還是很不爽。
自家的事情自家可以關門狠狠地打罵。
但是這些外人牽扯進來是什麽鬼?
皇帝就是這麽霸道蠻橫的生物。
更何況還是這種屍位素餐之人。
這樣的人有什麽資格說他的寶貝兒砸!!!
所以景德帝愉快地安了個汙蔑太子,惑亂朝政的名頭將那些上了他黑名單的人出來,要麽要命,要麽要錢,畢竟自家兒砸現在肯定很缺錢。
等等…
也不要忘了那不知悔改的永定侯府…
不!
應該不能說是侯府了。
景德帝為什麽隻是殺了那謝家七郎呢?
主要是那些勳貴們還不能動…
但是…
也快了!
這邊景德帝為自家寶貝兒子的那些被羅列的罪證提供事出有名的證據。
再用鐵血手段拚命湊物資送往陵川,因為陵川瘟疫的情況,還讓景德帝從京都搜刮了眾多醫者。
至於其他兒子,景德帝也順便敲打了一番,賺了一些兄弟友愛的捐贈費。
因為這一係列堪稱無厘頭偏愛的行為讓皇子府內不知道碎了多少瓷器。
隨即更是為如今遠在陵川的太子荑不知送去了多少怨氣。
而另一邊在陵川不知道自家金主爸爸為自己拉了多少仇恨值的太子荑看著自己上漲的認同值有點迷茫。
看到屬性曆史記錄,才發現原來是京都裏的便宜兄弟們貢獻的。
對此!
沈歸荑簡直要跳起來了。
還有這等好事嗎?
??
尖銳陰柔的嗓音回蕩在金碧輝煌的玄鑾殿。
居於高座的景德帝年紀已然不輕,頭戴十二旒冕冠,身穿朱紅、玄色為主,金線勾勒龍紋,腰係寬帶的朝服,身軀凜凜,挺拔筆直,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
隻見他麵色白淨,顎下無須,狹長的鳳眸宛若鷹隼般淩厲。
就這麽坐在上麵,便知道這是掌控大興的一國之君。
“臣,奏太子處置陵川水患不當,引發民變民怨。”
“臣,奏太子脅迫地方官員私自發布毫無規章的征召令!”
“臣,奏太子越俎代庖,與商勾結,與民爭利。”
“臣,奏太子罔顧聖上旨意,私自離開陵川……”
一個又一個頭鐵的禦史說著這些彈劾的話,雖是跪著的,但卻分外不怵坐在上座的景德帝。
此時景德帝周圍的氣氛簡直凍結住了,隻能說是殺氣騰騰。
而對於禦史這種生物,他們就是忒天忒地,絲毫不怕自個丟了性命,畢竟古往今來,為勸君王而觸柱而死的禦史那可是一樁美談。
景德帝看著下方麵容各異的臣子,或是激動、興奮、擔憂或是憤怒的神色。
“所以…”
“諸卿覺得朕該如何行事呢?”
垂下的玉珠遮掩了景德帝晦暗不明的神色,他的嗓音好似極其平靜,心緒沒有任何波瀾。
被景德帝這麽一問,禦史們覺得自己有點懵。
畢竟聖上那麽“溫柔”地詢問他們應該怎麽做。
被推出去的禦史們都是自命不凡,極富有正義感和愛國情的官場嫩油條。
有些政治敏感高一點的禦史已經不敢繼續說下去了。
隻有一個直愣子的劉禦史嫌自己頭大,還真說了應該怎麽做。
“臣覺得現在應當派遣能夠處理陵川之事的大臣與太子轉接,並讓太子盡快回京請罪…”
“並且向天下人訴說自己的罪召啊!”
此言一出,全場震驚!
還未等景德帝發作。
隻見一位儒雅的文官眉眼厲色地說道:“狗彘鼠蟲之輩,人雲亦雲便斷下決論,方知太子乃是當朝儲君,汝這般所為…”
“有斷吾國之根本之禍心!”
此人便是太子太師郤觀鶴,字仰止。
被罵作狗彘鼠蟲的劉禦史哪受過這般氣,他臉色漲紅地叫囂著:
“郤太師身為太子之師,自當為太子說好話,但是這太子做的荒唐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啊!”
“難道諸位太臣都是瞎子聾子分不清虛實真假嗎?”
被突然cue的大臣奏:勿cue!莽夫害吾等!
說著,劉禦史還得意洋洋地說道:“都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太子就算是儲君也不能置法於不顧。”
說罷,劉禦史還狠狠地磕頭。
“望陛下明鑒!”
不善言辭的郤觀鶴簡直氣得胸口喘不過氣來,這戚戚小人當真是往命害之處去打。
向天下人宣告罪召!
這不是變相性地說自己德不配位嗎?
這太子德不配位,這儲君之位還當得了嗎?
作為教授太子的老師,很明顯郤觀鶴也不知道怎麽樣才能幫那個不成器的學生辯解。
太子,休矣!
除非陛下能夠出手!
可是…
陛下啊!
有時候郤觀鶴是真不知道上頭的聖上到底怎麽想的。
太子自幼便在聖上身邊教導,給予無上的尊寵,這確實是很看重太子。
但是太子身邊卻沒有什麽可用之人,在朝堂上孤立無援,隻能看聖上的眼色行事。
其他皇子倒是在朝堂上跳得很歡,屢次針對太子。
也是因為這般才造成太子如今朝堂上下孤立無援的局麵,前途榮辱全係聖上一念之間。
若是景德帝知道郤觀鶴的想法肯定會說他冤枉啊!
作為好爸爸的景德帝對於自己的寶貝兒子那是恨不得什麽都安排地妥妥貼貼。
至於景德帝不限製其他皇子入朝參政,有三個原因。
一來是皇子就十六歲結婚開府入朝參政是祖訓。
二來景德帝也想要借其他子嗣來讓寶貝兒子能夠有緊張感,發憤圖強。
三來便是景德帝因為幼時經曆,在某種情況下算得上是大興曆代君王中對於自己子嗣異常寬容的帝王,太子是他的手掌寶,但是其他子嗣也是他的孩子,他總歸是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夠兄恭弟謙,和睦共處。
居於高座的景德帝隻覺得這個不長眼的禦史說話賊刺耳。
他的孩兒,待在那危險之地,生死難料,而朝堂上下卻在不斷讒毀攻訐。
當真是好極了!
當真是不見見血就不知道什麽叫做痛。
景德帝想著自己查出來的一係列東西,嘴角扯出嗜血的笑容。
雖然知道這些是有其他皇子推動的結果,但是對於跳出來的人,景德帝還是很不爽。
自家的事情自家可以關門狠狠地打罵。
但是這些外人牽扯進來是什麽鬼?
皇帝就是這麽霸道蠻橫的生物。
更何況還是這種屍位素餐之人。
這樣的人有什麽資格說他的寶貝兒砸!!!
所以景德帝愉快地安了個汙蔑太子,惑亂朝政的名頭將那些上了他黑名單的人出來,要麽要命,要麽要錢,畢竟自家兒砸現在肯定很缺錢。
等等…
也不要忘了那不知悔改的永定侯府…
不!
應該不能說是侯府了。
景德帝為什麽隻是殺了那謝家七郎呢?
主要是那些勳貴們還不能動…
但是…
也快了!
這邊景德帝為自家寶貝兒子的那些被羅列的罪證提供事出有名的證據。
再用鐵血手段拚命湊物資送往陵川,因為陵川瘟疫的情況,還讓景德帝從京都搜刮了眾多醫者。
至於其他兒子,景德帝也順便敲打了一番,賺了一些兄弟友愛的捐贈費。
因為這一係列堪稱無厘頭偏愛的行為讓皇子府內不知道碎了多少瓷器。
隨即更是為如今遠在陵川的太子荑不知送去了多少怨氣。
而另一邊在陵川不知道自家金主爸爸為自己拉了多少仇恨值的太子荑看著自己上漲的認同值有點迷茫。
看到屬性曆史記錄,才發現原來是京都裏的便宜兄弟們貢獻的。
對此!
沈歸荑簡直要跳起來了。
還有這等好事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