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一月二十六日,公示時間到期。本來應該是正式下發文件的日子。可是陸自明等待了一整天,沒有任何消息。二月六日就是除夕了,自己打算等文件下發,正式交接後安安單單回家過年。因此,掰著手指頭算日子,好訂回家的車票。一天都沒有消息,他覺得是自己太敏感了,本來想和吳帆青打聽一下情況,但還是覺得不妥當,忍住了沒有打電話。
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陸自明下班回到宿舍。章哲立跟他透露了一個令他震驚的消息,他在公示期間被舉報了!猶如一片平靜的水窪中投下一塊巨石,陸自明頭腦被震蕩得稀裏糊塗,一時沒有反應過來。舉報自己?舉報什麽?自己一向行的端,坐的正,沒有做過什麽觸犯法紀的事情。舉報什麽事情呢,又是什麽人舉報自己?他百思不得其解。章哲立是因為今天吳帆青到工程科找有關人員了解情況才得知這個消息。根據零星的信息判斷,大概是舉報他在荷園小區項目部期間,利用管理職權收受了有關包工頭的好處。陸自明心想,這不是無中生有,硬往我頭上扣屎盆子麽!他感到百口莫辯,欲哭無淚。
第二天,吳帆青又到物業分公司調查了解情況。找了維修科同事,以及物業分公司經理層了解有關情況。
姚科長談話結束回到辦公室,跟他說道:“小陸,有人寫你的舉報信麽!”
陸自明昨晚聽章哲立講過,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不再像剛得知時那樣心跳加速、手足無措。他平靜地說道:“是麽,姚科,舉報我什麽呀?”
“說你利用職權,收取維修工程包工頭的好處。這tmd不是誣蔑人嗎?我跟調查組的同誌說了,小陸是個清白的好同誌,大家有目共睹的。這完全是別有用心的人潑髒水。決算資料經過科室、分公司和集團物業科的層層把關,他不會也不可能做什麽手腳的!不知道哪個缺德鬼編造這種謠言禍害你,就有這種人,自己沒本事又見不得別人好!小陸,你不要慌,大家還是實事求是為你說話的!”姚科長義憤填膺地說道。
陸自明聽到姚科長的一番話,心裏感受到一股暖流。公道自在人心,大家心裏是有杆秤的。人心固然難測,可你仍要相信,大多數人還是心懷善意。就像上次抗台值班的事情一樣,這個世界不可能顛倒黑白,總有人站在公正的立場上說話。他斟酌著說道:“謝謝你,姚科!讓他們去舉報好了,我沒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
“這種人缺德啊,要遭報應的!”姚科長搖搖頭無可奈何地歎息道。
這是朱小龍的“傑作”。他因為學曆不夠沒有資格參加這次中層幹部競爭上崗,略有遺憾但也不能怨誰。看到陸自明獲得參加資格,心裏已經不平衡。但是從了解到的信息來看,陸自明去也基本是做“炮灰”的,打打醬油而已。因為他沒有綜合崗位的工作經驗,況且工齡太短,集團公司曆史上從來沒有那麽快提拔中層的先例,根本不可能輪到他。沒想到周一的公示名單裏居然有他,這個爆炸性消息讓朱小龍痛苦到扭曲。這個窮書生有什麽了不起?怎麽好事都讓他占了?他越想越想不通,完全不能接受。不行,我不能讓這小子得了意!他絞盡腦汁想著怎樣阻止陸自明的仕途。
後來他想到章哲立在酒桌上說起陸自明的過往,因為工程上的事得罪了上麵的領導,從工程科調離到總師室,後來又不知犯了什麽事被貶黜到物業分公司。他原來在工程科,直接與包工頭打交道,現在在物業分公司負責維修工程決算工作,又與一群小包頭打交道,難道他能這麽清清白白,其中沒有一點貓膩?僅從平時酒桌上章哲立發中華香煙的派頭,以及經常吹噓到哪個大酒店下過館子就可以推測,工程上這幫人靠山吃山,平時一定收受了不少包工頭的好處。還有一件事,上次盧婷無意間講起過,有一次陪錢秀雅去逛深州一百,錢秀雅付賬時直接刷的深州一百的購物卡,說是章哲立給她的。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朱小龍想,章哲立從哪來的購物卡?這不是禿子頭上的跳蚤--明擺著的麽。既然章哲立如此,那陸自明曾經跟他同一個科室、同一個項目甚至同一個宿舍,豈能獨善其身?他越想越激動,於是晚上在家中閉門造車,把這些零碎信息掰開了,揉碎了,再摻和進自己的一些主管臆測和想象,終於炮製出一份匿名舉報信:反映陸自明在與包工頭打交道時,利用手中職權,接受服務對象的宴請,經常收取煙酒等好處,以及收受他們的購物卡、現金等賄賂。他對自己的“作品”頗感滿意,在公示期間趁人不備,悄悄塞到集團的投訴舉報信箱之中。
經過幾天的焦灼等待,今天看到集團黨委辦的同誌前來調查陸自明的情況,朱小龍心中暗自竊喜,自己的計謀成功了。希望能一舉把陸自明提拔的事情攪黃,讓他羊肉吃不著還惹得一身騷!
陸自明當然不可能知道朱小龍在幕後“默默辛苦付出”的這一切。他曾經痛苦過、抱怨過,也糾結要不要找什麽人去說情。他想到了劉積仁,可是在這個關口去找他妥當嗎?整個競崗的過程,他不止一次地動過這個念頭,要不要去找劉總?要不要到他家去坐坐,或者去他辦公室單獨匯報一次,哪怕打一通電話給他。但是都被自己否決了。他想起《雍正皇帝·九王奪嫡》一書中,鄔思道先生告誡雍正的一句話:“爭是不爭,不爭是爭”,耐人尋味,發人深省。劉總是自己的恩人,是那棵參天大樹。能有今天,他很清楚是劉積仁在背後力頂他。惟其如此,就更不應該去找他。在這種時候,最好的應對就是處之以靜。因此自始至終,他沒有跟劉積仁聯係過。現在遭遇這樣的辯誣困境,自己還是應該相信劉總,相信組織。經過反思,他把心態平複下來,調查清楚也好,清者自清,不信他們能把白的說成一團漆黑。
經過幾天的調查,黨委辦形成了書麵的調查報告,結論是查無實據,這是一封以栽贓陷害為目的的匿名信。
二月三日,集團黨委召開黨委會,黨委辦匯報了此次中層幹部競爭上崗的基本情況,專題匯報了關於陸自明的舉報信調查情況。黨委辦匯報完畢,鄭義平開腔說道:“情況剛剛黨辦都已經匯報過了,下麵請班子的各位同誌發表意見吧!”大家都沒有言聲,默默抽著煙。
劉積仁見狀說道:“情況已經清楚了,這次入圍的幾位同誌都比較年輕優秀,關於安排的工作崗位大家還有沒有什麽意見,如果沒有的話就表決吧。”
“我來說兩句!” 王榮坤呼出一口香煙,頓一頓,說道:“這次中層幹部競崗總體是成功的。剛剛黨辦也匯報了,這次競崗之後,集團中層幹部的平均年齡降低了將近四歲,學曆水平也有所提升。幹部年輕化、知識化一直是黨的明確的導向,也是我們事業後繼有人的堅強保障,對這個事我是舉雙手讚成的。” 他“咳咳”兩聲,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關於陸自明的舉報情況雖然已經有結論了,從這次調查來看,應該問題不大。但這次要把他放到主持工作的辦公室副主任這個崗位上,實際上就是集團的辦公室主任嘛。一呢,我總覺得無風不起浪,這裏麵有沒有一些隱藏的東西,或者遺漏的東西,僅憑三兩天時間的調查還很難講。二呢,他畢竟太年輕,參加工作滿打滿算才一年半麽,又從沒幹過綜合崗位,能不能勝任要打個問號。所以,我個人的想法,即使要用,是不是也暫不要放在辦公室這麽重要的崗位上,先換個位置用用看。經過實踐檢驗是合適的,再調任也可以嘛!這樣是否更穩妥些?完全是個人的觀點,供大家討論。”說完,把香煙撚滅在煙缸裏。
鄭義平瞟一眼劉積仁,他自顧自吸著香煙,看不出什麽表情,也沒有言聲,隻得說道:“其他同誌有沒有什麽意見,楊總、周總,你們也都說說麽。”
分管物業的楊濱和分管公房的周福康兩人也低頭抽著煙,各自心裏在打著小算盤,現在表態其實就是選邊站。陸自明到辦公室任職是劉積仁的意見,集團辦公室主任麽,一把手說了不算誰說了算?可是偏偏王榮坤反對,叫我們怎麽表態?兩邊都不好得罪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與其討好一方,不如兩不開罪。
大家都沉默不語,會場一時陷入尷尬的冷場。劉積仁在努力克製著自己的情緒,剛才王榮坤的一番話矛頭是對著他來的。這個老東西倚老賣老,自己忍他不是一次兩次了。給臉不要臉,到現在還不知道這個集體誰是一把手?沉默半晌,劉積仁開腔道:“我說兩句!”他重重撚滅煙頭,說道:“重視選拔培養年輕幹部,是我黨的優良傳統。無論是革命戰爭時期,還是改革開放搞建設時期,年輕幹部都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薪火相傳、繼往開來的重要力量。我想這個思想班子裏大家意見是統一的吧。剛才王總既然拋出了兩個問題,他是代表個人意見,我也用個人意見回應。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
他盯了王榮坤一眼,王榮坤也正看著他,兩人對視一會,似乎想把對方的心理看透。劉積仁心想,這個老東西仗著自己的資曆和根基經常明裏暗裏跟自己叫板,今天不敲打敲打,他尾巴要翹到天上去了。他不打算繼續給王榮坤留麵子,而且今後隻要敢露頭,見一次就打壓一次,絕不姑息。劉積仁目不轉睛,王榮坤隻得把眼光回避開來,這也是一次心理交鋒。
劉積仁見他避開自己的眼神,也扭頭收回自己的目光,繼續說道:“一個是關於陸自明舉報調查的問題。小吳同誌匯報過了,黨委辦的調查是認真細致的,整個的調查過程,找了哪些相關人員核實,以及調查結論都是明確的,我想大可不必懷疑,更不能揪住不放。這封舉報信想必大家也都讀過了,沒有一條是具體的、可核查的線索。說他收取好處、收受賄賂,時間?地點?人物?金額?一樣沒有!完全是憑主管想象和胡亂臆測炮製出來的麽!如果這種粗製濫造的東西也可以影響一位同誌的前途,那還有什麽道理可講?而且這個風氣如果蔓延開去,虛假的舉報信滿天飛,那包括我們在座的諸位同誌在內,大家都要人人自危麽!第二個問題,關於小陸同誌年紀太輕,資曆太淺,經驗不足,能否勝任的問題。我想王總說的這些情況是客觀的,疑問也是存在的。但是同誌們,我們都是從年輕幹部當過來的,我看了一下小陸的基本情況,今年周歲是二十四歲,擔任集團辦公室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充其量一個副股級幹部,在幹部序列裏還未起級吧!就不說那些大領導的履曆,以我自己為例,二十七歲擔任局團委書記,副科級了麽!”
這時鄭義平插一句話道:“我二十六歲在部隊剛剛提副營級,也算副科級了!”
劉積仁笑道:“那鄭書記出道比我早!二十六歲的副營長真是年輕老幹部!所以我們有些同誌,思想上是不是可以更解放點呢?坐在台上大講黨的幹部政策,大講唯物主義辯證法,大講發展眼光看事物,可是遇到實際問題,就用靜止的、片麵的觀點分析,這是什麽,形而上學麽!上級黨委一直強調大力提拔、大膽使用優秀年輕幹部,年輕人麽,看準了就用,不行再調整麽,一個部門副職崗位,能有多大的試錯風險?孔夫子說: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毛主席說過,三國時候,東吳的周瑜也是共青團員,程普等老將開始都不服,後來怎樣,赤壁大戰,檣櫓灰飛煙滅麽。我可以跟大家補充一個知識點,赤壁大戰時,曹操五十三歲,周瑜隻有三十三歲。而諸葛亮呢,二十七歲。大家知道孫權是幾歲?”
劉積仁望一望大家,沒有人答得上來。他瞟了王榮坤一眼,王榮坤低頭麵無表情。他繼續說道:“我可以告訴大家,孫權當年隻有二十六歲。結果怎樣大家都很清楚,還是要相信年輕人。因此,我是主張大膽使用年輕幹部的,最好是超越我們在座的諸位,那樣才能保持一個組織一個團隊的活力,否則論資排輩、一潭死水,還談什麽改革發展呢?”
劉積仁講完,會場一片安靜。
一月二十六日,公示時間到期。本來應該是正式下發文件的日子。可是陸自明等待了一整天,沒有任何消息。二月六日就是除夕了,自己打算等文件下發,正式交接後安安單單回家過年。因此,掰著手指頭算日子,好訂回家的車票。一天都沒有消息,他覺得是自己太敏感了,本來想和吳帆青打聽一下情況,但還是覺得不妥當,忍住了沒有打電話。
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陸自明下班回到宿舍。章哲立跟他透露了一個令他震驚的消息,他在公示期間被舉報了!猶如一片平靜的水窪中投下一塊巨石,陸自明頭腦被震蕩得稀裏糊塗,一時沒有反應過來。舉報自己?舉報什麽?自己一向行的端,坐的正,沒有做過什麽觸犯法紀的事情。舉報什麽事情呢,又是什麽人舉報自己?他百思不得其解。章哲立是因為今天吳帆青到工程科找有關人員了解情況才得知這個消息。根據零星的信息判斷,大概是舉報他在荷園小區項目部期間,利用管理職權收受了有關包工頭的好處。陸自明心想,這不是無中生有,硬往我頭上扣屎盆子麽!他感到百口莫辯,欲哭無淚。
第二天,吳帆青又到物業分公司調查了解情況。找了維修科同事,以及物業分公司經理層了解有關情況。
姚科長談話結束回到辦公室,跟他說道:“小陸,有人寫你的舉報信麽!”
陸自明昨晚聽章哲立講過,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不再像剛得知時那樣心跳加速、手足無措。他平靜地說道:“是麽,姚科,舉報我什麽呀?”
“說你利用職權,收取維修工程包工頭的好處。這tmd不是誣蔑人嗎?我跟調查組的同誌說了,小陸是個清白的好同誌,大家有目共睹的。這完全是別有用心的人潑髒水。決算資料經過科室、分公司和集團物業科的層層把關,他不會也不可能做什麽手腳的!不知道哪個缺德鬼編造這種謠言禍害你,就有這種人,自己沒本事又見不得別人好!小陸,你不要慌,大家還是實事求是為你說話的!”姚科長義憤填膺地說道。
陸自明聽到姚科長的一番話,心裏感受到一股暖流。公道自在人心,大家心裏是有杆秤的。人心固然難測,可你仍要相信,大多數人還是心懷善意。就像上次抗台值班的事情一樣,這個世界不可能顛倒黑白,總有人站在公正的立場上說話。他斟酌著說道:“謝謝你,姚科!讓他們去舉報好了,我沒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
“這種人缺德啊,要遭報應的!”姚科長搖搖頭無可奈何地歎息道。
這是朱小龍的“傑作”。他因為學曆不夠沒有資格參加這次中層幹部競爭上崗,略有遺憾但也不能怨誰。看到陸自明獲得參加資格,心裏已經不平衡。但是從了解到的信息來看,陸自明去也基本是做“炮灰”的,打打醬油而已。因為他沒有綜合崗位的工作經驗,況且工齡太短,集團公司曆史上從來沒有那麽快提拔中層的先例,根本不可能輪到他。沒想到周一的公示名單裏居然有他,這個爆炸性消息讓朱小龍痛苦到扭曲。這個窮書生有什麽了不起?怎麽好事都讓他占了?他越想越想不通,完全不能接受。不行,我不能讓這小子得了意!他絞盡腦汁想著怎樣阻止陸自明的仕途。
後來他想到章哲立在酒桌上說起陸自明的過往,因為工程上的事得罪了上麵的領導,從工程科調離到總師室,後來又不知犯了什麽事被貶黜到物業分公司。他原來在工程科,直接與包工頭打交道,現在在物業分公司負責維修工程決算工作,又與一群小包頭打交道,難道他能這麽清清白白,其中沒有一點貓膩?僅從平時酒桌上章哲立發中華香煙的派頭,以及經常吹噓到哪個大酒店下過館子就可以推測,工程上這幫人靠山吃山,平時一定收受了不少包工頭的好處。還有一件事,上次盧婷無意間講起過,有一次陪錢秀雅去逛深州一百,錢秀雅付賬時直接刷的深州一百的購物卡,說是章哲立給她的。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朱小龍想,章哲立從哪來的購物卡?這不是禿子頭上的跳蚤--明擺著的麽。既然章哲立如此,那陸自明曾經跟他同一個科室、同一個項目甚至同一個宿舍,豈能獨善其身?他越想越激動,於是晚上在家中閉門造車,把這些零碎信息掰開了,揉碎了,再摻和進自己的一些主管臆測和想象,終於炮製出一份匿名舉報信:反映陸自明在與包工頭打交道時,利用手中職權,接受服務對象的宴請,經常收取煙酒等好處,以及收受他們的購物卡、現金等賄賂。他對自己的“作品”頗感滿意,在公示期間趁人不備,悄悄塞到集團的投訴舉報信箱之中。
經過幾天的焦灼等待,今天看到集團黨委辦的同誌前來調查陸自明的情況,朱小龍心中暗自竊喜,自己的計謀成功了。希望能一舉把陸自明提拔的事情攪黃,讓他羊肉吃不著還惹得一身騷!
陸自明當然不可能知道朱小龍在幕後“默默辛苦付出”的這一切。他曾經痛苦過、抱怨過,也糾結要不要找什麽人去說情。他想到了劉積仁,可是在這個關口去找他妥當嗎?整個競崗的過程,他不止一次地動過這個念頭,要不要去找劉總?要不要到他家去坐坐,或者去他辦公室單獨匯報一次,哪怕打一通電話給他。但是都被自己否決了。他想起《雍正皇帝·九王奪嫡》一書中,鄔思道先生告誡雍正的一句話:“爭是不爭,不爭是爭”,耐人尋味,發人深省。劉總是自己的恩人,是那棵參天大樹。能有今天,他很清楚是劉積仁在背後力頂他。惟其如此,就更不應該去找他。在這種時候,最好的應對就是處之以靜。因此自始至終,他沒有跟劉積仁聯係過。現在遭遇這樣的辯誣困境,自己還是應該相信劉總,相信組織。經過反思,他把心態平複下來,調查清楚也好,清者自清,不信他們能把白的說成一團漆黑。
經過幾天的調查,黨委辦形成了書麵的調查報告,結論是查無實據,這是一封以栽贓陷害為目的的匿名信。
二月三日,集團黨委召開黨委會,黨委辦匯報了此次中層幹部競爭上崗的基本情況,專題匯報了關於陸自明的舉報信調查情況。黨委辦匯報完畢,鄭義平開腔說道:“情況剛剛黨辦都已經匯報過了,下麵請班子的各位同誌發表意見吧!”大家都沒有言聲,默默抽著煙。
劉積仁見狀說道:“情況已經清楚了,這次入圍的幾位同誌都比較年輕優秀,關於安排的工作崗位大家還有沒有什麽意見,如果沒有的話就表決吧。”
“我來說兩句!” 王榮坤呼出一口香煙,頓一頓,說道:“這次中層幹部競崗總體是成功的。剛剛黨辦也匯報了,這次競崗之後,集團中層幹部的平均年齡降低了將近四歲,學曆水平也有所提升。幹部年輕化、知識化一直是黨的明確的導向,也是我們事業後繼有人的堅強保障,對這個事我是舉雙手讚成的。” 他“咳咳”兩聲,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關於陸自明的舉報情況雖然已經有結論了,從這次調查來看,應該問題不大。但這次要把他放到主持工作的辦公室副主任這個崗位上,實際上就是集團的辦公室主任嘛。一呢,我總覺得無風不起浪,這裏麵有沒有一些隱藏的東西,或者遺漏的東西,僅憑三兩天時間的調查還很難講。二呢,他畢竟太年輕,參加工作滿打滿算才一年半麽,又從沒幹過綜合崗位,能不能勝任要打個問號。所以,我個人的想法,即使要用,是不是也暫不要放在辦公室這麽重要的崗位上,先換個位置用用看。經過實踐檢驗是合適的,再調任也可以嘛!這樣是否更穩妥些?完全是個人的觀點,供大家討論。”說完,把香煙撚滅在煙缸裏。
鄭義平瞟一眼劉積仁,他自顧自吸著香煙,看不出什麽表情,也沒有言聲,隻得說道:“其他同誌有沒有什麽意見,楊總、周總,你們也都說說麽。”
分管物業的楊濱和分管公房的周福康兩人也低頭抽著煙,各自心裏在打著小算盤,現在表態其實就是選邊站。陸自明到辦公室任職是劉積仁的意見,集團辦公室主任麽,一把手說了不算誰說了算?可是偏偏王榮坤反對,叫我們怎麽表態?兩邊都不好得罪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與其討好一方,不如兩不開罪。
大家都沉默不語,會場一時陷入尷尬的冷場。劉積仁在努力克製著自己的情緒,剛才王榮坤的一番話矛頭是對著他來的。這個老東西倚老賣老,自己忍他不是一次兩次了。給臉不要臉,到現在還不知道這個集體誰是一把手?沉默半晌,劉積仁開腔道:“我說兩句!”他重重撚滅煙頭,說道:“重視選拔培養年輕幹部,是我黨的優良傳統。無論是革命戰爭時期,還是改革開放搞建設時期,年輕幹部都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薪火相傳、繼往開來的重要力量。我想這個思想班子裏大家意見是統一的吧。剛才王總既然拋出了兩個問題,他是代表個人意見,我也用個人意見回應。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
他盯了王榮坤一眼,王榮坤也正看著他,兩人對視一會,似乎想把對方的心理看透。劉積仁心想,這個老東西仗著自己的資曆和根基經常明裏暗裏跟自己叫板,今天不敲打敲打,他尾巴要翹到天上去了。他不打算繼續給王榮坤留麵子,而且今後隻要敢露頭,見一次就打壓一次,絕不姑息。劉積仁目不轉睛,王榮坤隻得把眼光回避開來,這也是一次心理交鋒。
劉積仁見他避開自己的眼神,也扭頭收回自己的目光,繼續說道:“一個是關於陸自明舉報調查的問題。小吳同誌匯報過了,黨委辦的調查是認真細致的,整個的調查過程,找了哪些相關人員核實,以及調查結論都是明確的,我想大可不必懷疑,更不能揪住不放。這封舉報信想必大家也都讀過了,沒有一條是具體的、可核查的線索。說他收取好處、收受賄賂,時間?地點?人物?金額?一樣沒有!完全是憑主管想象和胡亂臆測炮製出來的麽!如果這種粗製濫造的東西也可以影響一位同誌的前途,那還有什麽道理可講?而且這個風氣如果蔓延開去,虛假的舉報信滿天飛,那包括我們在座的諸位同誌在內,大家都要人人自危麽!第二個問題,關於小陸同誌年紀太輕,資曆太淺,經驗不足,能否勝任的問題。我想王總說的這些情況是客觀的,疑問也是存在的。但是同誌們,我們都是從年輕幹部當過來的,我看了一下小陸的基本情況,今年周歲是二十四歲,擔任集團辦公室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充其量一個副股級幹部,在幹部序列裏還未起級吧!就不說那些大領導的履曆,以我自己為例,二十七歲擔任局團委書記,副科級了麽!”
這時鄭義平插一句話道:“我二十六歲在部隊剛剛提副營級,也算副科級了!”
劉積仁笑道:“那鄭書記出道比我早!二十六歲的副營長真是年輕老幹部!所以我們有些同誌,思想上是不是可以更解放點呢?坐在台上大講黨的幹部政策,大講唯物主義辯證法,大講發展眼光看事物,可是遇到實際問題,就用靜止的、片麵的觀點分析,這是什麽,形而上學麽!上級黨委一直強調大力提拔、大膽使用優秀年輕幹部,年輕人麽,看準了就用,不行再調整麽,一個部門副職崗位,能有多大的試錯風險?孔夫子說: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毛主席說過,三國時候,東吳的周瑜也是共青團員,程普等老將開始都不服,後來怎樣,赤壁大戰,檣櫓灰飛煙滅麽。我可以跟大家補充一個知識點,赤壁大戰時,曹操五十三歲,周瑜隻有三十三歲。而諸葛亮呢,二十七歲。大家知道孫權是幾歲?”
劉積仁望一望大家,沒有人答得上來。他瞟了王榮坤一眼,王榮坤低頭麵無表情。他繼續說道:“我可以告訴大家,孫權當年隻有二十六歲。結果怎樣大家都很清楚,還是要相信年輕人。因此,我是主張大膽使用年輕幹部的,最好是超越我們在座的諸位,那樣才能保持一個組織一個團隊的活力,否則論資排輩、一潭死水,還談什麽改革發展呢?”
劉積仁講完,會場一片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