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陸自明的筆頭很快,三天加了兩個夜班起草出了集團改革方案的初稿。自己又花了兩天的工夫,思考完善,打磨修改,第六天就交到了劉積仁的手裏。劉積仁很滿意他這種負責任的態度,但臉上並沒有流露出什麽,隻是把稿子放在一旁,輕輕說道:“我看過之後再商量吧。”


    周五的時候,陸自明接到劉積仁的指示,下周一隨他和楊濱去北京出差,為荷園小區創建評獎的事做對接。陸自明聽後很激動,馬上讓徐若瑾去票務中心預定了周一上午10點飛北京的航班。首都北京,那是個神聖的地方,渴慕已久,從未去過。而且自己也從未坐過飛機,這都是人生的第一遭。


    此次出差是專程拜訪全國建協的副會長徐宇澄,他是全國住宅小區示範金獎評委會的主委。上次陪同錢副部長來深州調研,劉積仁與他建立了聯係。建設部的有關司局,孫昭賢已經親自帶班前去拜訪過兩次。孫主任專門指示房產集團,要在評委的經辦層麵上下足功夫,做好溝通,必須全力以赴拿下示範金獎。前段時間,荷園小區的創建資料省裏初審通過,已經上報建設部。劉積仁這段時間與徐宇澄做了多次聯係,這次去主要是請他邀約有關評委專家一起碰頭。劉積仁讓陸自明準備了六份羊絨衫和六條真絲睡衣,都是深州市的土特產。陸自明還專門去財務科領取了三萬元的備用金。這也是他第一次帶這麽大筆現金在身上,總感覺心裏有點惴惴不安。


    周一早上六點半,李師傅開車先到陸自明宿舍門口接他。然後再到楊濱家小區門口,最後接上劉積仁,直奔江南省城機場。陸自明坐在副駕駛,兩位領導坐在後座。因為是出差,坐在車裏的氣氛很寬鬆,兩位領導聊著輕鬆的話題,陸自明偶爾插一兩句話。自上次劉積仁把楊濱的分工與王榮坤對調之後,楊濱感恩戴德,從情感上已經投靠到劉積仁的陣營。王榮坤在班子裏的聲勢進一步式微。劉積仁也漸漸把他當做了自己圈子裏的人看待。兩人在後座天馬行空地隨意聊著。


    劉積仁問道:“楊總,上次跟你聊的關於建築板塊的改革思路你考慮得怎麽樣?”


    楊濱恭敬地答道:“劉總,你上次的思路我是完全讚同的,建築板塊本來就是開發板塊的延伸,我們集團有天然的優勢。不利用好這個資源,這一塊不做起來太可惜了。”


    “嗯,我也是這麽考慮的。與其把錢投資到完全陌生的領域,不如做好產業鏈的延伸,這樣不僅風險可控,而且利潤可以極化。過去把建築業務外包到外麵去,都是成本,如果我們自己建築公司可以做起來,那不僅現金流可以並表,而且產生的利潤也還是在集團內部。我的設想,如果今後幾年全國房改政策徹底施行,全麵走向商品房開發道路的話,集團房地產開發的業務量會有一個井噴式的暴增,那麽融資將成為一個大問題。到那時建築公司平台還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融資平台,一舉幾得。”劉積仁淡淡地說道。


    “是的是的。”


    陸自明坐在前排副駕駛靜靜地聽兩位領導的談話,對劉積仁佩服萬分,這才是領導者的思維。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總是想的很遠。他天馬行空地想到一九三五年,當我們黨在瑞金的蘇維埃政權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後,開始了艱難的長征。遵義會議產生了以毛主席為核心的領導集體,是黨的曆史上的一次重大轉折。在那樣深沉的夜幕裏,一切希望之光都湮沒在黑暗之中。那些信念堅定,心中有光,堅信黎明一定到來的人們是何等智慧而偉大啊!當整個隊伍彌漫著失敗、沮喪、灰暗的陰雲,找不到方向時,正是在主席的英明領導下,確立了北上抗日,進發陝北延安的路線。一舉挽救了黨,挽救了中國革命。領導人的眼光和睿智就是在這個時候顯現出來。在陸自明心裏,劉積仁對行業發展趨勢的判斷可謂目光如炬,洞若觀火,他總是站的比別人高,看得也更遠。


    劉積仁談興甚濃,繼續說道:“喏,前段時間,我讓小陸搞了一個改革方案的草稿。小夥子對建築板塊的改革目標提的很高,要爭創一流建築施工企業,資質等級兩年上一個台階,五年達到一級建築企業的標準。哈哈哈,初生牛犢,後生可畏啊!”


    楊濱陪笑道:“小陸這個目標提的還是很給力的,做事情麽就是需要有年輕人這股子勁!敢想敢幹!”


    陸自明連忙扭頭說道:“劉總,楊總,我這個方案草稿還很粗淺,許多提法考慮不夠成熟,還需要斟酌修改。”


    “嗯,楊總說的對,做事情還是要年輕人的勁頭。集團改革,就需要小老虎式的幹部,不要扭扭捏捏、瞻前顧後,那樣怎麽推進改革發展呢?”劉積仁沒有接陸自明的話茬,繼續說道:“古人說,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我們常說要敢想敢幹,想是幹的第一步嘛,連想都不敢想,那還怎麽幹?目標應該提得高一點,做就要一步一步來踏實幹。這就是‘眼要遠看,腳要近邁’的道理。”


    楊濱頻頻點頭,說道:“劉總,知易行難喲!目標是提出來了,但做事還得靠人。就這個發展思路,我看那班老人思維隻怕是跟不上啊。像小陸這樣的年輕人,有思路、肯實幹,你要麽忍痛割愛放到我條線上來吧?哈哈哈。”


    陸自明聽到楊濱這樣說,不敢插白,隻得扭過頭不說話。


    劉積仁笑道:“楊總啊,你怎麽挖牆腳挖到我頭上來啦?哈哈哈。”


    “哪裏啊,劉總,挖啥牆腳?你是大家長,整個房子都是你的!人挪來挪去還不都是在你的屋子裏?”


    “哈哈哈。”


    汽車飛馳,八點四十五到達了省城機場航站樓。李師傅把三人的行李物品從後備箱取出後就返程了。陸自明拿著自己的行李背包,雙手拎著六份土特產,走進機場大廳。劉積仁推過一個行李車,說道:“小陸,你把東西放在推車上。”“哦哦,好的。”陸自明從未見過這種行李車,把行李和物品放上去,輕鬆地推著走。跟隨兩位領導值機、安檢,來到候機廳登機口等候登機。


    劉積仁和楊濱在機場的商店內閑逛,陸自明守著行李物件。他把雙肩包背在胸前,裏麵裝著三萬元的備用金,這是一筆巨款,陸自明不敢有絲毫馬虎。過了半小時,劉積仁和楊濱返回。楊濱空手而返,劉積仁買了一本書。陸自明看看是一本周國平的哲學著作《尼采與形而上學》。劉積仁隨口跟陸自明說道:“周國平的書還是蠻值得一讀的。”陸自明暗暗記下。其實他這次出門,也隨身帶了一本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飛機沒有晚點,準時登機。踏上飛機的登機樓走道,陸自明心情無比激動。迎麵是四位漂亮的空姐,彬彬有禮地在艙門處迎接他們。“歡迎登機!”楊濱隨手從艙門處報紙堆裏拿了兩份報紙。三人放好行李,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飛機是小型客機,隻有兩列座位,每列座位有兩個,一個靠窗,一個靠過道。陸自明的座位靠著窗,劉總在他旁邊靠過道,楊濱在同一排劉積仁的左手邊靠過道的位置。陸自明把土特產放進行李架上,把登山包放在自己的腳下,他不放心,一刻也不能讓包離開自己的視線。劉積仁看了笑笑,也沒有點穿。


    很快飛機開始滑行,陸自明好奇地望著窗外,心中興奮地等待著騰空而起的那一刹那。他從未坐過飛機,對於這種能夠翱翔在高空的人類先進的機器,總有一種神秘感,甚至他有時忍不住會疑問,真的能飛起來?真的能飛那麽高?今天,他終於能夠親身體驗這一刻了。飛機滑行到預定跑道,停了下來。陸自明很好奇地感受著一切。突然,一陣巨大轟鳴聲響起,發動機全部開足,飛機在跑道上開始快速滑行。陸自明的心也隨著飛機滑行越跳越快。最終,飛機頭向上揚起,人在座位上往後仰起,飛機離開地麵,騰空了!陸自明放在地板上的雙腳都不自禁勾了起來,真的飛起來了,他在心中緊張而興奮地想道:我終於坐上了人類高度科技文明的發展成果!少年時曾多少次仰望劃過藍天的飛機,那碧空中留下的一道壯麗的雲柱曾帶給自己多少想象和夢幻。今天終於坐上了飛機,總覺得自己還在做夢一樣。隨著高度迅速爬升,飛機漸漸回歸到水平的飛行狀態。陸自明把兩手從座椅上鬆開,才發覺兩隻手心裏已全部是汗。


    楊濱坐在對麵過道旁,隨意地翻著報紙;劉積仁正聚精會神地讀著剛剛買的新書,他們壓根沒有注意到陸自明的激動不安。陸自明透過小小的窗口望去,一望無際的碧空浮雲,雲朵像一團團棉絮似的布滿空中,如崇山峻嶺。看了一會,無甚變化,百無聊賴,於是輕輕從背包外側口袋裏抽出餘華的小說來讀。過了一會,兩名空姐推著餐車來過來,輕聲詢問客人需要什麽飲料。陸自明心裏有點忐忑,現在口有點渴正想喝點水,但是又不知道飛機上一杯水需要多少錢。隻見劉積仁點了一杯咖啡,空姐又禮貌地詢問他需要什麽?陸自明一時想不好,隻能硬著頭皮說道:“我不需要。”


    劉積仁略帶驚訝地看著他,問道:“小陸,你不渴麽,不喝點東西?”


    陸自明答道:“我...不...不渴。”


    劉積仁看見他手裏的書,問道:“你讀的什麽書呀?”


    陸自明把書的封麵給他看一下,答道:“哦,劉總,是餘華的小說。”


    “嗯,餘華的小說很不錯。《活著》、《在細雨中呼喊》我都讀過,文筆輕鬆幽默,故事引人思考,是個大作家。”劉積仁說道。


    “是的,劉總,我也是讀完《活著》之後,才去借的這本書。聽說是他的新書,寫得依然是很精彩。”


    “嗯,我有種預感,餘華可能會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哈哈哈!”


    兩人略閑聊了一會讀書,陸自明正感到輕鬆愜意,飛機陡然劇烈搖晃起來。他嚇得臉色大變,不知所措。劉積仁笑著說道:“小陸,不要緊張,這是氣流影響,一會就好了。你是第一次坐飛機吧?”


    陸自明略顯靦腆地答道:“是的,劉總。我原來從沒坐過飛機。”


    這時飛機的廣播也響起空姐溫柔的聲音:“飛機前方遇氣流發生顛簸,請乘客們不要隨意走動,留在座位上,係好安全帶。衛生間暫停使用。謝謝您的配合!”


    過了一會兒,飛機恢複平靜。午餐時間,飛機上提供的竟然是肯德基的雞腿漢堡套餐,還有一份餐後水果。這一切對陸自明來說都是新奇而印象深刻的。一個農民的孩子,居然坐上了飛機,奔赴北京出差,實在是太令人自豪了。今天的體驗必將令自己終身難忘。


    飛機落地後,三人打了一輛出租車直奔目的地。等到賓館安頓下來已是下午四點了。


    劉積仁電話聯係了徐宇澄:“徐會長,我們已經到北京了。晚餐您看怎麽安排?”


    “哦哦,劉總啊,那就到我家附近的小飯店用餐吧。我這邊其他叫了四個專家,一共五個人。”徐宇澄操著一口純正的京腔說道。


    “好的好的,那你把飯店的地址和名字發我,我們先去定個包廂。”


    “這樣,包房我已經預定好了,你們直接過去就成,等會這裏下班了我們過來碰頭。”


    “好的好的。”劉積仁用筆記下飯店的地址和名稱。


    三人出門叫了一輛出租車,趕去飯店。


    這是在胡同裏的一家不起眼的小飯店,掛著一張古色古香的牌匾“天澤園飯莊”。牌匾是一位京城書家寫的,落款是愛新覺羅**,陸自明斜挎著小背包,手拎著幾份土特產,仔細觀摩打量,想象著書家每一筆起筆、結字的整個書寫過程,感覺龍飛鳳舞,嘩眾取寵,其實書法水平不過爾爾。整個作品氣韻、章法、結字虛張聲勢,筆力綿軟,乏善可陳,難入方家之眼。陸自明搖頭笑笑,走進去規模不大,大廳裏沒有幾張桌子。一位服務生見他們走進來,滿麵堆笑恭敬地說道:“各位領導好!你們用餐嗎,有沒有預訂?”


    劉積仁看看,這個服務員長得蠻機靈的,一看就是八麵玲瓏的主,答道:“徐會長預訂的包廂!”


    “哦哦,好的好的,裏邊請!菜是徐會長配好的,你們看需不需要改一下菜單?”服務生問道。


    “那不必了,就按他的口味來!”劉積仁說道。


    三人走進包廂。包房不大,正中掛著一盞仿製的古典宮廷吊燈,下方擺著一張八仙桌,放著十張紅木椅子,牆上張掛著一幅宋代山水的劣質仿製品,檔次不高,印刷得比較粗糙。陸自明看看這個環境,不要說與預想的京城大飯店的印象大相徑庭,即使和深州市的中檔酒店相比也遜色不少。確實是一家普通的小飯館。楊濱笑道:“徐會長還是蠻客氣的,安排這麽個地兒,替咱們省錢了!”劉積仁和陸自明都笑起來。


    等了個把鍾頭,徐宇澄等五人陸續來到飯店包廂。客人依次落座,服務生進來問道:“各位領導,你們喝什麽酒?”


    劉積仁客氣道:“喝好點的酒吧!”


    徐宇澄笑道:“既然劉總這麽客氣,那就上點好酒。”


    “我們這裏除了外麵銷售的各類酒水,還有自家做的人參鹿茸虎骨酒,按照同仁堂的配方泡製,十全大補,很滋補養生的,各位領導要不要試試?”


    劉積仁望望徐宇澄,等待他的指示。徐宇澄點頭道:“既然是十全大補,那咱們也喝點吧!”


    “好嘞!那我通知上菜了!”服務員應答著退出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官僚的自我修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同塵室主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同塵室主人並收藏小官僚的自我修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