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在三天兩晚的調研行程中,調研組共走訪了鹹安、渭水兩個地市的五個特色小鎮,分別召開三場不同對象的座談會。王部長全程帶班,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聽,與不同的座談對象探討特色小鎮在改造、設計、建設過程中應把握的原則,改造、建設、運營的機製建立,以及文化挖掘、品牌推廣等諸多方麵進行了充分交流。陸自明幾乎是全程跟在他的身後,直觀感受到一位部領導踏實深入的工作作風,高屋建瓴的行業認識,以及對基層情況細致入微的了解和把握。他內心感慨不已,全程做好詳細記錄。
第三天下午,調研組離開鹹安返回北京。省政府的車輛開到鹹安機場,先是安排到貴賓室候機。陸自明從來不知道熙熙攘攘、人頭攢動的機場,居然還有這麽闊氣的候機廳。門口進去是一張古色古香的紅木屏風,正廳像《新聞聯播》中經常可見的場景,清一色的淺色布藝沙發,每個沙發之間有一張小茶幾隔開,便於放茶杯。完全是一個貴賓接待室的布局,省政府送機的副秘書長在跟王部長、劉司長們聊著天。朱豫東、黃立誠和陸自明三人在角落裏抽著煙。他倆對這樣的待遇早就習以為常,陸自明心裏仍是有點小激動,但也裝作風輕雲淡地吸著煙。過了一會,禮賓小姐們走過來,要幫陸自明拿行李。陸自明一把抓住行李箱,脫口而出道:“哦,不用了,我自己拿就行!”
“哦,先生,我先把你的行李拿去安檢!”女服務員沒想到陸自明的反應這麽大,略有點尷尬。
陸自明這才發現,其他人的行李都被拿走了,隨即鬆開自己的手,鬧了個大紅臉。
黃立誠在邊上看到笑而不語。
過了十分鍾,空乘人員過來通知可以登機了。於是引導大家往大門走去,走出大門,來到機場的停機坪,一架國航班機就停在二三百米的地方等著。王部長一行和省政府送機人員握手道別後,陸續登上舷梯。陸自明登上飛機才發現,整架飛機都空著,他們是第一批登機的乘客。坐好後過了幾分鍾,才有頭等艙的乘客登機,之後是大批量的普通乘客。陸自明不能不心生感慨:這個社會永遠分三六九等,但再有錢的頭等艙乘客也比不過達官顯貴的尊榮。權力在金錢麵前眾星捧月,金錢在權力麵前卑微匍匐。
回到北京漢庭酒店房間裏,已是十點半了。洗漱完畢,陸自明略感疲憊。這次的調研出差在外的三天,是他人生中被人照顧得最好的三天。盡管如此,仍感到有些心累。關於調研紀要,他已經成竹在胸,明天應該可以把草稿寫完,今晚就算了,不想動手了。陸自明躺在床上回味著這幾天的曆程,順手抽出一支好貓牌香煙點燃,倚靠在床頭吞雲吐霧。突然,放在辦公桌上充電的手機響了。這麽晚有誰給我打電話?其實不用猜,肯定是江啟辰、胡擁軍或者章哲立這幾個朋友,有時喝醉酒不論多晚都會給他打電話。
夜晚的手機鈴聲顯得特別響,陸自明緩慢地起身,走過去接電話。看一眼來電,是薑文珊!
“你怎麽現在才想起回我電話呀?”陸自明接通後脫口說道:“你這幾天搞什麽去了?信息不回,電話不回的!”
電話那頭沒有聲音。
“喂,文珊,你在聽哇?說話呀!”陸自明焦急地問道。
電話那頭響起啜泣聲。
“文珊,你怎麽了?文珊,到底怎麽了?發生什麽事了?”
半晌,薑文珊帶著哭腔開口道:“自明,我離婚了!”
“啊?!”陸自明一時驚訝地接不上話。香煙無聲無息燃到盡頭,把手指燙到了一下,他趕緊把煙蒂丟進煙缸之中。這個事雖然出於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在經常的閑聊中,從她偶爾片言隻語的幽怨聲裏,陸自明能夠感受到她在家庭生活中的艱難處境。從內心講,她的那種不被理解的處境自己感同身受,甚至難免有點同病相憐、惺惺相惜,才會不知不覺與她靠得那麽近。
“我失去我的兒子了!嗚嗚嗚!”薑文珊說著就情緒失控,以淚洗麵。在與丈夫漫長的家庭紛爭中,由於兒子的因素,無數次力挽狂瀾於既倒,小家庭得以延續。但這次,夫妻倆徹底鬧翻了。薑文珊直覺告訴她,丈夫似乎外麵心有所屬,雖然他死不承認,但是女人的第六感是很靈的。總之,這次丈夫沒有絲毫要退讓、維持的意思,鐵了心要離婚,而且必須要兒子的撫養權。薑文珊的性格中其實有軟弱的一麵,特別是這種事隻有跟表姐一個人可以商量。李明霞在多次的勸導中,開始勸她一定要爭取孩子撫養權,後來拉鋸戰拖得長了,其實想勸表妹早點結束這段折磨人的婚姻。如果因為撫養權的問題,把自己一生一世陷在這個毫無幸福感的泥潭裏,是得不償失的。於是,後來又勸說她不要固執於撫養權的問題。孩子是雙方的,不會因為撫養權判給誰而改變這個事實。還例舉自己女兒,雖然判給自己,但是和趙誌強還是感情很好,經常想到她爸爸。薑文珊在這樣潛移默化下,也漸漸不再執著於此,前幾天二人吵得不可開交,最終在氣頭上,兩人達成了離婚協議,孩子撫養權歸丈夫,家庭財產基本均分。今天去民政局辦理了離婚手續。
從家庭脫離出來,薑文珊並未感到解脫的自由,反而有一種靈魂撕裂感,十分無助。晚上在房間裏喝了半瓶酒,沒有一個可以傾訴的人,最終不由自主地撥通了陸自明的電話。陸自明十分耐心地聽她的訴說,溫柔地開導,兩人煲了將近兩個小時電話粥。薑文珊的情緒慢慢調整過來,掛掉電話,陸自明看看已是淩晨一點多鍾了。
王榮坤最近心事重重,局裏機構改革的方案傳得沸沸揚揚。本來麽,他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同誌,不應該再關心這種事,更不應該為此而困擾。但是,聽說此次局裏要成立三個二級局,其中有一個房地產管理局。既然要成立新的機構,肯定就要人事重組。房管局局長麽,那個是副縣處級崗位,是由現在的建設局分管副局長兼任。但是還有兩名房管局副局長職位,應該是正科級,外麵傳言一個是現任房管處處長去當常務副局長,另一個副局長就是調自己過去當。按照局裏的幹部製度,男性正科級幹部,五十七歲要從崗位上退下來,這樣,自己滿打滿算還有三年就要退居二線了。誰願意離開現在這麽個集團一把手的肥缺,去就任一個新成立的監管機構的副局長呢?自己在這裏當老大,一言九鼎,說一不二。別的不說,每年王根發那裏就至少多賺上百萬的錢!而到房管局不過就是一個名氣,自己這把年紀了還圖啥名氣啊。他的內心是拒絕離開的。但方方麵麵匯集的消息,似乎很不利,自己調任房管局副局長的可能性很大!他為此茶飯無思,絞盡腦汁想辦法阻止這個結果發生。
他先是托了徐晟光副局長去打聽,徐反饋回來的消息是劉並沒有動他的想法。王榮坤想來想去不放心,又懷疑是徐收了好處但並沒有真的去幫自己打聽,不過是想出這麽個話頭來欺騙搪塞自己。怎麽辦呢?又沒法跟劉積仁去求證。隻得通過關係找到李書記,送上厚禮。李國梁麽,現在年齡上已過了提拔副廳級的條件,也就意味著政治生涯到頭了,基本也就留在這個崗位上混退休。因此,心態上也發生了變化,見好處就撈,送禮的來者不拒。王榮坤備上厚禮,立馬打動了李國梁。他擔任局黨委書記,在幹部調整方麵還是有一定的話語權的。現在局裏幹部調整,一般由張如生做具體的調整方案,然後再和劉積仁、李國梁三人共同商定。也就是形式上,幹部的調整工作是由“三人團”決定的。但是李國梁也很清楚,在所謂的三人團裏自己的大權是旁落的。因為張如生提出的建議方案,都是揣摩或者按照劉積仁的意思來的。他不知道的是,每次在“三人團”碰頭之前,張如生已經和劉積仁碰過頭了。當然,李國梁有少量要打招呼的幹部,劉積仁也不駁麵子,大都商量著辦了,最後皆大歡喜。
701辦公室的門緊鎖著。今天召開“三人團”碰頭會,商量機構改革的幹部調整方案。此次成立的三個二級局,是事業局。劉積仁本來打算一步到位,趁著市委主要領導的關心,在機構改革中把三個二級局全部參公,但是難度非常之大。市編辦的理由很簡單,上麵省級部門並沒有這個先例,周邊各地市建設局亦沒有類似參公案例,因此一直頂著。劉積仁沒辦法,宏大的改革計劃不能因三個單位的參公問題而擱置。他下決心,事業局就事業局,先拿到“三定方案”,把改革推行下去。大不了,下步再爭取二級局參公。
因為三個二級局是事業局,因此,從現在局機關調人過去,相當於公務員變成了事業編製,總有降格的感覺。而從下屬事業單位調過去,當然就皆大歡喜,不但算進入了政府機關任職,以後還可能轉為公務員編製呢。對三個二級局的領導層,大致思路是一樣的,現在局裏的分管副局長就任二級局局長(保留局黨委委員職務)。原先的房管處長、城建處長、建管處長任常務副局長,再從下屬事業單位中抽調一名主要領導任副局長。城建口子上抽了市環衛處主任任城管局副局長,建管處抽了質量安全監督站站長任副局長,房管口子呢,張如生建議抽王榮坤任房管局副局長。劉積仁並不想動王榮坤,他心裏的第一人選是鄭義平。鄭義平現在是市房產交易中心一把手,過去當過房產集團一把手,資曆比王榮坤更老。但缺點恰恰是太老了。鄭義平今年55周歲都過了,等機構改革完成,也就一年多時間就要退居二線,年齡太大了!張如生陳述了年齡的理由,王榮坤還有三年時間,而鄭義平隻有兩年不到一點的時間,相比之下王榮坤更合適!劉積仁隻得作罷,當幹部麽,年齡是個寶啊!
701辦公室裏煙霧騰騰。劉積仁、李國梁、張如生三個煙槍一齊冒煙。討論到房管局副局長崗位人選時,排在第一的是王榮坤。李國梁開口道:“如生,這個王榮坤年齡稍微大了點吧?”
“確實,本來鄭義平更合適,就是年齡比他還大!隻能退而求其次了!”張如生解釋道。
劉積仁不做聲。這個事情始終沒有下最後決心,他不想把副局長崗位給王榮坤。而且鄭義平其實也來找過他,提出想到這個崗位上的要求。對老鄭,他還是想著能幫就幫一把。但是張如生堅持年齡太大,這麽個簡單的事實成為最難反駁的理由。隻得暫且按下不表,讓他把鄭義平和王榮坤兩人作為討論人選都列入。
李國梁沒有看清楚鄭義平的年齡,還想以這個由頭把王榮坤排掉,結果這麽一說反倒被動了。思忖片刻,說道:“嗯,看情況鄭義平比王榮坤要合適多了!劉局,你說呢?”
“的確是。鄭義平的資曆豐富,在房管條線上也擔任過多個崗位的一把手,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劉積仁順嘴說道。
“我也讚同劉局長的看法,我的意見還是以鄭義平為好!按照黨的基本原則來,實事求是麽。不能把年齡、資曆等條件作為一個死標準來理解,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否則靜態地理解執行上級文件叫什麽?形而上學嘛!”李國梁說起大道理也是一套一套的。
張如生問道:“那要不要再提交局黨委會討論一下?”
“我看不必了,我跟劉局長的看法一致麽,就這樣定了!”李國梁斬釘截鐵地說道。
劉積仁不置可否,這個事情就算這麽過了。事情明擺著,李國梁剛才態度轉變的背後,肯定是王榮坤在做工作,這家夥不願意離開房產集團!但他不打算反對,因為鄭義平確實來找過自己兩回,想到這個崗位。劉積仁也確實認為他是合適人選,當時雖未拍胸脯,但也基本默許了。如果沒能辦到,一則有失故人之情,二則也有損局長之威。現在李國梁既然也是這個態度,正好順水推舟。看來王榮坤這家夥是撈足了好處,嚐到了甜頭!上次深房建築公司改製拍賣,就有人舉報他裏應外合,把國有資產賤賣給自己親戚。當然,局紀委隻是走了個過場,說經查實,程序合法,王根發和王榮坤也不存在親戚關係,舉報不屬實之類的。劉積仁心裏門清,你們同鄉同宗的,別看幹部履曆表裏反映不出親戚關係,真要調查,真的一點關係沒有?哼,讓他繼續玩火玩下去吧,現在關於這家夥的投訴舉報信越來越多,遲早有一天讓他好吃難消化!
在三天兩晚的調研行程中,調研組共走訪了鹹安、渭水兩個地市的五個特色小鎮,分別召開三場不同對象的座談會。王部長全程帶班,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聽,與不同的座談對象探討特色小鎮在改造、設計、建設過程中應把握的原則,改造、建設、運營的機製建立,以及文化挖掘、品牌推廣等諸多方麵進行了充分交流。陸自明幾乎是全程跟在他的身後,直觀感受到一位部領導踏實深入的工作作風,高屋建瓴的行業認識,以及對基層情況細致入微的了解和把握。他內心感慨不已,全程做好詳細記錄。
第三天下午,調研組離開鹹安返回北京。省政府的車輛開到鹹安機場,先是安排到貴賓室候機。陸自明從來不知道熙熙攘攘、人頭攢動的機場,居然還有這麽闊氣的候機廳。門口進去是一張古色古香的紅木屏風,正廳像《新聞聯播》中經常可見的場景,清一色的淺色布藝沙發,每個沙發之間有一張小茶幾隔開,便於放茶杯。完全是一個貴賓接待室的布局,省政府送機的副秘書長在跟王部長、劉司長們聊著天。朱豫東、黃立誠和陸自明三人在角落裏抽著煙。他倆對這樣的待遇早就習以為常,陸自明心裏仍是有點小激動,但也裝作風輕雲淡地吸著煙。過了一會,禮賓小姐們走過來,要幫陸自明拿行李。陸自明一把抓住行李箱,脫口而出道:“哦,不用了,我自己拿就行!”
“哦,先生,我先把你的行李拿去安檢!”女服務員沒想到陸自明的反應這麽大,略有點尷尬。
陸自明這才發現,其他人的行李都被拿走了,隨即鬆開自己的手,鬧了個大紅臉。
黃立誠在邊上看到笑而不語。
過了十分鍾,空乘人員過來通知可以登機了。於是引導大家往大門走去,走出大門,來到機場的停機坪,一架國航班機就停在二三百米的地方等著。王部長一行和省政府送機人員握手道別後,陸續登上舷梯。陸自明登上飛機才發現,整架飛機都空著,他們是第一批登機的乘客。坐好後過了幾分鍾,才有頭等艙的乘客登機,之後是大批量的普通乘客。陸自明不能不心生感慨:這個社會永遠分三六九等,但再有錢的頭等艙乘客也比不過達官顯貴的尊榮。權力在金錢麵前眾星捧月,金錢在權力麵前卑微匍匐。
回到北京漢庭酒店房間裏,已是十點半了。洗漱完畢,陸自明略感疲憊。這次的調研出差在外的三天,是他人生中被人照顧得最好的三天。盡管如此,仍感到有些心累。關於調研紀要,他已經成竹在胸,明天應該可以把草稿寫完,今晚就算了,不想動手了。陸自明躺在床上回味著這幾天的曆程,順手抽出一支好貓牌香煙點燃,倚靠在床頭吞雲吐霧。突然,放在辦公桌上充電的手機響了。這麽晚有誰給我打電話?其實不用猜,肯定是江啟辰、胡擁軍或者章哲立這幾個朋友,有時喝醉酒不論多晚都會給他打電話。
夜晚的手機鈴聲顯得特別響,陸自明緩慢地起身,走過去接電話。看一眼來電,是薑文珊!
“你怎麽現在才想起回我電話呀?”陸自明接通後脫口說道:“你這幾天搞什麽去了?信息不回,電話不回的!”
電話那頭沒有聲音。
“喂,文珊,你在聽哇?說話呀!”陸自明焦急地問道。
電話那頭響起啜泣聲。
“文珊,你怎麽了?文珊,到底怎麽了?發生什麽事了?”
半晌,薑文珊帶著哭腔開口道:“自明,我離婚了!”
“啊?!”陸自明一時驚訝地接不上話。香煙無聲無息燃到盡頭,把手指燙到了一下,他趕緊把煙蒂丟進煙缸之中。這個事雖然出於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在經常的閑聊中,從她偶爾片言隻語的幽怨聲裏,陸自明能夠感受到她在家庭生活中的艱難處境。從內心講,她的那種不被理解的處境自己感同身受,甚至難免有點同病相憐、惺惺相惜,才會不知不覺與她靠得那麽近。
“我失去我的兒子了!嗚嗚嗚!”薑文珊說著就情緒失控,以淚洗麵。在與丈夫漫長的家庭紛爭中,由於兒子的因素,無數次力挽狂瀾於既倒,小家庭得以延續。但這次,夫妻倆徹底鬧翻了。薑文珊直覺告訴她,丈夫似乎外麵心有所屬,雖然他死不承認,但是女人的第六感是很靈的。總之,這次丈夫沒有絲毫要退讓、維持的意思,鐵了心要離婚,而且必須要兒子的撫養權。薑文珊的性格中其實有軟弱的一麵,特別是這種事隻有跟表姐一個人可以商量。李明霞在多次的勸導中,開始勸她一定要爭取孩子撫養權,後來拉鋸戰拖得長了,其實想勸表妹早點結束這段折磨人的婚姻。如果因為撫養權的問題,把自己一生一世陷在這個毫無幸福感的泥潭裏,是得不償失的。於是,後來又勸說她不要固執於撫養權的問題。孩子是雙方的,不會因為撫養權判給誰而改變這個事實。還例舉自己女兒,雖然判給自己,但是和趙誌強還是感情很好,經常想到她爸爸。薑文珊在這樣潛移默化下,也漸漸不再執著於此,前幾天二人吵得不可開交,最終在氣頭上,兩人達成了離婚協議,孩子撫養權歸丈夫,家庭財產基本均分。今天去民政局辦理了離婚手續。
從家庭脫離出來,薑文珊並未感到解脫的自由,反而有一種靈魂撕裂感,十分無助。晚上在房間裏喝了半瓶酒,沒有一個可以傾訴的人,最終不由自主地撥通了陸自明的電話。陸自明十分耐心地聽她的訴說,溫柔地開導,兩人煲了將近兩個小時電話粥。薑文珊的情緒慢慢調整過來,掛掉電話,陸自明看看已是淩晨一點多鍾了。
王榮坤最近心事重重,局裏機構改革的方案傳得沸沸揚揚。本來麽,他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同誌,不應該再關心這種事,更不應該為此而困擾。但是,聽說此次局裏要成立三個二級局,其中有一個房地產管理局。既然要成立新的機構,肯定就要人事重組。房管局局長麽,那個是副縣處級崗位,是由現在的建設局分管副局長兼任。但是還有兩名房管局副局長職位,應該是正科級,外麵傳言一個是現任房管處處長去當常務副局長,另一個副局長就是調自己過去當。按照局裏的幹部製度,男性正科級幹部,五十七歲要從崗位上退下來,這樣,自己滿打滿算還有三年就要退居二線了。誰願意離開現在這麽個集團一把手的肥缺,去就任一個新成立的監管機構的副局長呢?自己在這裏當老大,一言九鼎,說一不二。別的不說,每年王根發那裏就至少多賺上百萬的錢!而到房管局不過就是一個名氣,自己這把年紀了還圖啥名氣啊。他的內心是拒絕離開的。但方方麵麵匯集的消息,似乎很不利,自己調任房管局副局長的可能性很大!他為此茶飯無思,絞盡腦汁想辦法阻止這個結果發生。
他先是托了徐晟光副局長去打聽,徐反饋回來的消息是劉並沒有動他的想法。王榮坤想來想去不放心,又懷疑是徐收了好處但並沒有真的去幫自己打聽,不過是想出這麽個話頭來欺騙搪塞自己。怎麽辦呢?又沒法跟劉積仁去求證。隻得通過關係找到李書記,送上厚禮。李國梁麽,現在年齡上已過了提拔副廳級的條件,也就意味著政治生涯到頭了,基本也就留在這個崗位上混退休。因此,心態上也發生了變化,見好處就撈,送禮的來者不拒。王榮坤備上厚禮,立馬打動了李國梁。他擔任局黨委書記,在幹部調整方麵還是有一定的話語權的。現在局裏幹部調整,一般由張如生做具體的調整方案,然後再和劉積仁、李國梁三人共同商定。也就是形式上,幹部的調整工作是由“三人團”決定的。但是李國梁也很清楚,在所謂的三人團裏自己的大權是旁落的。因為張如生提出的建議方案,都是揣摩或者按照劉積仁的意思來的。他不知道的是,每次在“三人團”碰頭之前,張如生已經和劉積仁碰過頭了。當然,李國梁有少量要打招呼的幹部,劉積仁也不駁麵子,大都商量著辦了,最後皆大歡喜。
701辦公室的門緊鎖著。今天召開“三人團”碰頭會,商量機構改革的幹部調整方案。此次成立的三個二級局,是事業局。劉積仁本來打算一步到位,趁著市委主要領導的關心,在機構改革中把三個二級局全部參公,但是難度非常之大。市編辦的理由很簡單,上麵省級部門並沒有這個先例,周邊各地市建設局亦沒有類似參公案例,因此一直頂著。劉積仁沒辦法,宏大的改革計劃不能因三個單位的參公問題而擱置。他下決心,事業局就事業局,先拿到“三定方案”,把改革推行下去。大不了,下步再爭取二級局參公。
因為三個二級局是事業局,因此,從現在局機關調人過去,相當於公務員變成了事業編製,總有降格的感覺。而從下屬事業單位調過去,當然就皆大歡喜,不但算進入了政府機關任職,以後還可能轉為公務員編製呢。對三個二級局的領導層,大致思路是一樣的,現在局裏的分管副局長就任二級局局長(保留局黨委委員職務)。原先的房管處長、城建處長、建管處長任常務副局長,再從下屬事業單位中抽調一名主要領導任副局長。城建口子上抽了市環衛處主任任城管局副局長,建管處抽了質量安全監督站站長任副局長,房管口子呢,張如生建議抽王榮坤任房管局副局長。劉積仁並不想動王榮坤,他心裏的第一人選是鄭義平。鄭義平現在是市房產交易中心一把手,過去當過房產集團一把手,資曆比王榮坤更老。但缺點恰恰是太老了。鄭義平今年55周歲都過了,等機構改革完成,也就一年多時間就要退居二線,年齡太大了!張如生陳述了年齡的理由,王榮坤還有三年時間,而鄭義平隻有兩年不到一點的時間,相比之下王榮坤更合適!劉積仁隻得作罷,當幹部麽,年齡是個寶啊!
701辦公室裏煙霧騰騰。劉積仁、李國梁、張如生三個煙槍一齊冒煙。討論到房管局副局長崗位人選時,排在第一的是王榮坤。李國梁開口道:“如生,這個王榮坤年齡稍微大了點吧?”
“確實,本來鄭義平更合適,就是年齡比他還大!隻能退而求其次了!”張如生解釋道。
劉積仁不做聲。這個事情始終沒有下最後決心,他不想把副局長崗位給王榮坤。而且鄭義平其實也來找過他,提出想到這個崗位上的要求。對老鄭,他還是想著能幫就幫一把。但是張如生堅持年齡太大,這麽個簡單的事實成為最難反駁的理由。隻得暫且按下不表,讓他把鄭義平和王榮坤兩人作為討論人選都列入。
李國梁沒有看清楚鄭義平的年齡,還想以這個由頭把王榮坤排掉,結果這麽一說反倒被動了。思忖片刻,說道:“嗯,看情況鄭義平比王榮坤要合適多了!劉局,你說呢?”
“的確是。鄭義平的資曆豐富,在房管條線上也擔任過多個崗位的一把手,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劉積仁順嘴說道。
“我也讚同劉局長的看法,我的意見還是以鄭義平為好!按照黨的基本原則來,實事求是麽。不能把年齡、資曆等條件作為一個死標準來理解,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否則靜態地理解執行上級文件叫什麽?形而上學嘛!”李國梁說起大道理也是一套一套的。
張如生問道:“那要不要再提交局黨委會討論一下?”
“我看不必了,我跟劉局長的看法一致麽,就這樣定了!”李國梁斬釘截鐵地說道。
劉積仁不置可否,這個事情就算這麽過了。事情明擺著,李國梁剛才態度轉變的背後,肯定是王榮坤在做工作,這家夥不願意離開房產集團!但他不打算反對,因為鄭義平確實來找過自己兩回,想到這個崗位。劉積仁也確實認為他是合適人選,當時雖未拍胸脯,但也基本默許了。如果沒能辦到,一則有失故人之情,二則也有損局長之威。現在李國梁既然也是這個態度,正好順水推舟。看來王榮坤這家夥是撈足了好處,嚐到了甜頭!上次深房建築公司改製拍賣,就有人舉報他裏應外合,把國有資產賤賣給自己親戚。當然,局紀委隻是走了個過場,說經查實,程序合法,王根發和王榮坤也不存在親戚關係,舉報不屬實之類的。劉積仁心裏門清,你們同鄉同宗的,別看幹部履曆表裏反映不出親戚關係,真要調查,真的一點關係沒有?哼,讓他繼續玩火玩下去吧,現在關於這家夥的投訴舉報信越來越多,遲早有一天讓他好吃難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