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00八年的春晚同樣乏善可陳。像是一桌滿漢全席,但是眾口難調,很難讓大家都感到滿意。況且,就像做菜一樣,有時為了顏色、擺盤、養生等其它因素,也不得不犧牲掉一部分味道。一曲《青花瓷》,一夜之間,婦孺傳唱。這是周傑倫繼2004年之後第二次登上春晚舞台。他的另一首作品《千裏之外》也由費玉清在當晚獻唱。


    陸自明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春節。春節前,他提前兩天回深州匯報工作。局裏的機構改革基本落下帷幕,大院門口的牌子已經換成“深州市規劃與建設局”,整個機構和幹部隊伍煥然一新。江啟辰任建管局常務副局長,鄭義平任房管局副局長,機關正科職位全部滿員,大約三個二級局還有一兩個副局長的正科級崗位空缺,他判斷要麽回來之後要去二級局裏任職了。當然,劉積仁並沒有跟他挑明,張如生那裏也沒有探聽到什麽有用的信息。索性不去管他,等掛職結束再說吧。未來的煩惱留給未來去解決,關鍵是眼前的煩惱都難以解決!葉蘋蘋正式跟他提出離婚的要求,並且要求孩子的撫養權。兩人現在見麵早已形同陌路,陸自明有時會出現這種幻覺,甚至懷疑自己認識的葉蘋蘋和現在麵前的這個到底是不是同一個女人?他一口拒絕了!不是不同意離婚,而是不同意把兒子的撫養權給她。自己的兒子憑什麽撫養權給葉家?兩人不歡而散。


    春節,他獨自回到河寧農村老家,弟弟帶著蘭芳也回到家鄉過年。去年,陸自強和王蘭芳兩人在上海已經登記結婚。他們兩邊家庭都沒有打擾,簡單請了幾個朋友同事喝一杯喜酒,就算完成了這樁人生的大事。春節時,蘭芳已經懷孕四個多月,這對兩家人來說,都是一件大喜事。蘭芳的父母也不得不接受了這個現實,畢竟陸自強並沒有做錯什麽,況且也是這個社會少有的高材生。畢業短短四年時間,陸自強已經在一家美資的互聯網公司成為技術骨幹,擔任相當於中層幹部的技術管理崗位,薪資待遇十分可觀。王蘭芳也在國企平台站穩了腳跟,待遇也是年年增長,目前正在攻讀在職研究生。春節前,兩人在上海內環訂購了一套一百平米的住宅,明年就可以正式搬進去。得知弟弟一切順利,陸自明十分欣慰。他給弟弟和蘭芳包了一個一萬元的大紅包,但是第二天弟弟悄悄退還了。現在弟弟不再是需要自己照顧的學生,他已經長大成人,成為一名生活的強者。這樣的認知令他既自豪,又傷感。


    春節期間,葉蘋蘋給他打來了電話。不過不是來給他拜年的,而是再次向他施壓,勸他同意離婚的條件,經濟方麵可以給他一定的補償。電話裏,她一副不容商量的口吻,仿佛是給他下最後的通牒,看起來,她是找好下家了。陸自明沒有跟她爭吵,甚至沒有傷心,這是可以預見的事情,隻爭來早與來遲。本來他還想極力挽回這段姻緣,畢竟有了兒子,但是上次江啟辰含蓄地告知情況後,他也就打消了此念。葉蘋蘋是個怎樣的女人,這麽多年下來,他已經認識得很深刻了。唯一難以安放的,是兒子的撫養權歸屬問題。他當然想要孩子,但是自己還在外麵掛職,如何照料?讓父母親到深州去給自己帶孩子?現在父親的身體越來越差,行動不便,全靠母親照料,顯然也不現實。把孩子放回到河寧老家來?莫說母親和姐姐現在也沒有這個精力照顧,即使有,在老家作留守兒童,對孩子來說也未必就公平。他反反複複思考,綜合下來,理性的結論是:孩子的撫養權隻能交給葉家。


    這是離婚的主要爭執點,這個問題達成一致後,也就沒有任何障礙了。節後上班第一天,陸自明和葉蘋蘋就到深州市民政局辦理了離婚手續。孩子的撫養權歸葉家,財產分割很簡單,因為房子是婚前財產,雙方均沒有爭議,就把婚後的存款對半分,各自拿走各自的物品。本來葉家還把退還彩禮錢作為談判的砝碼,但陸自明壓根沒有興趣在財產上爭取什麽利益,他保留的唯一要求是不得改變孩子的姓名。辦理好離婚手續,陸自明立即返程北京。仿佛是跟一段沉重的人生做了切割,他並未感到輕鬆自在,反而有些失落,空空蕩蕩。


    上班的第二天,趙毅交給陸自明一個任務:起草王副部長參加全國兩會的政協提案。王副部長是全國政協委員,兩會下月即將召開,今年的提案他打算提交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規範全國小城鎮建設發展方麵的意見建議。這個課題是村鎮司的範疇,具體就在小城鎮建設處,趙毅把這個草稿的任務交給他,是莫大的信任。陸自明接到任務後,先是激動了好一陣子,隨之而來的是一陣心慌。雖然現在電腦裏已經積累了許多素材,但是這麽高層次的稿件還是第一次起草,心裏有點打鼓。也好,當作是一次學習鍛煉吧!說幹就幹,陸自明投入到緊張的起草工作中去。


    上午十點鍾,綜合處胡處長進來通知大家:明天下午兩點,召開全司的務虛工作會議,劉司長要求每一位年輕幹部必須發言,每位發言時間控製在十分鍾以內!這個是中央部委的傳統,每年各司都會召開一至兩次務虛工作會議,不同於每月的例會或者其它會議,務虛會議不談具體工作,而是專門進行思想的交流碰撞。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跳出工作看工作,把工作、把自己擺進更宏觀的視野下進行檢視和查擺。司裏的其他同誌顯然都參加過類似會議,陸自明從來沒有這方麵的經驗。基層工作嘛,絕大部分的會議都是就事論事,講問題,商量如何解決問題,哪裏會專門召開會議來交流思想呢?


    陸自明心裏有點著急,王副部長的提案要求後天拿出來草稿,明天下午又要開務虛會,關鍵是自己也必須發言。這兩件事都是十分緊迫同時又是十分重要的,怎麽辦?他靜一靜心,捋一捋思路,工作時間寫王副部長的稿子,這是工作稿,離不開工作電腦裏的素材;業餘時間準備明天下午的發言稿,這個不必依靠其他材料,自己就可以動手。想定了,繼續埋頭寫政協提案草稿。


    村鎮司務虛工作會議,在五樓會議室召開,全司共二十九人參加。會場采用座談會的形式,桌子圍成一個長方形,三位司領導坐在一條短邊。為了構思發言稿,陸自明昨天晚上搞到一點鍾才睡。中午本來想補個中覺,後來修改發言稿,又試著練習幾遍,睡意全無。


    劉亞芳司長親自主持會議,她開門見山說道:“年剛上來,各項工作還不算忙,趁這個時間今天召開司裏的務虛會議。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要多做謀劃的工作,謀劃得好,一年的工作都井井有條。而謀劃就需要深入思考,需要集思廣益,需要群策群力。務虛會議就是一次全體謀劃,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也是一次頭腦的交流。還是老規矩,不要談具體工作!要跳出具體工作審視司裏的各項工作。我想,今年會議的發言順序改變一下,以往都是處長們先講,給年輕同誌們留的時間不多。今天先聽年輕同誌們講,之後處長們再講,這樣安排,大家看好不好?”


    朱豫東副司長和陳副司長坐在她身邊,笑著連連說:“這樣好!這樣好!”


    “那我不多說什麽,時間交給年輕同誌們。這樣從我左手邊這一排開始,請年輕同誌們依次發言!”


    陸自明正坐在劉司長左手麵這一長排,前麵有五位同誌,綜合處胡處長就坐在自己身邊,他應該在第二階段發言,算一下位次自己應該是第五個發言。


    率先發言的是張庭光,他講了一下小城鎮建設工作麵臨的形勢和問題,提出了三個方麵的建議。時間控製得很好,講了大約七分鍾。但是內容平平無奇,這是王副部長等領導調研時經常講到的觀點,已經有點老生常談。接下去是農房建設管理處的一位年輕同誌發言,他顯然沒有任何準備,或者本來想臨場準備的,沒想到發言次序如此靠前,根本來不及好好準備。磕磕巴巴倉促上陣,講了不到兩分鍾,就草草收場。陸自明觀察到,劉司長眉頭微皺。第三位發言的是村鎮規劃處的一位年輕的曹博士,與剛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準備得十分充分。大談特談村鎮建設中的規劃引領作用,以及國內外先進的村鎮規劃設計理念、案例。劉司長聽得饒有興味,不時插上一兩句話。他沉浸在與司長的互動中,完全忘記了時間,一口氣滔滔不絕講了近半小時。以至於坐在靠後發言位次的幾位年輕同誌忍不住竊竊私語,對他這種嚴重超時的現象表達出強烈的憤慨和不滿。坐在身邊的胡處長也忍不住小聲跟陸自明吐槽道:“規劃處的這個曹博士就是太自私,如果大家都像他這樣,這個會要開兩天時間還開不完!”


    陸自明附和地笑笑,不敢評論什麽。他心裏十分讚同胡處長的評價,這位曹博士的優點是聰明,從他發言質量就可以聽得出來,一些觀點見地很有深度。但缺點是太聰明,太好表現自己,毫不顧及旁人的感受,在體製內這會令他失去許多的群眾基礎。


    第四個發言的是綜合處的一位年輕同誌,講得四平八穩,毫無亮點,但五分鍾左右就果斷結束發言,與剛才曹博士冗長的講話形成巨大反差,給人一種簡潔幹練的強烈印象。眼看馬上要輪到自己發言了,陸自明的心髒又開始劇烈地跳動,這是每次上場發言前都會遇到的狀況,讓心髒趕緊猛烈地跳吧!不過等會發言的時候千萬別這樣,要穩住。


    話筒傳到胡處長手裏,他順手遞給陸自明。


    陸自明早已做好準備,清了清嗓子,穩一穩心神,不緊不慢開始發言。表達了三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表達感謝。他從深州,從基層上來掛職,來之前忐忑不安,來之後遇到了好的平台、好的領導、好的團隊,是一種幸運。引用了汪國真的一句詩“既然選擇了遠方,便隻顧風雨兼程。”第二層意思是談了對小城鎮建設工作的認知和成長感悟。第三是提了一條建議。他說道:“深州市政府每年都會提出十大重點工程或者是十大民生實事工程之類的口號,已經形成一個政府工作品牌。對一個地方政府來說,每年要做的工作肯定遠遠不止這十項,但是這十件工作是主線,是各項工作的綱,綱舉目張。這是一種方法論,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抓重點的工作方法。我建議,咱們司裏能否效仿地方政府的做法,也提出這麽個牽頭拿總的口號,每年提出若幹項重點工作,在部裏形成一個叫得響品牌。”


    發言完畢,看看手表,時間剛好七分鍾,這是他在賓館房間練習多次爭取控製的最佳時間。陸自明把話筒遞給下一位年輕同誌。這時,劉司長開口說道:“小陸同誌畢竟是從地方上來的優秀年輕同誌,很有想法,也有豐富的工作實踐,給我們帶來了基層的聲音和基層的經驗!我想,我們中央部委的同誌,特別是年輕同誌要好好向基層的同誌虛心學習請教!”


    朱豫東副司長也插話道:“嗯,小陸同誌確實筆頭快,文字也很符合公文的套路,是這幾年掛職幹部中進入角色最快的同誌。我想以後對掛職幹部也要按這個標準來遴選。”


    劉司長沒有接話。下一位年輕同誌開始發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官僚的自我修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同塵室主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同塵室主人並收藏小官僚的自我修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