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深州市規劃與建設局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正在持續深入開展。按照要求分為學習調研、分析檢查和整改落實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要做總結,開轉段會議,有大量的匯報材料。陸自明一邊熟悉村鎮處的各項工作,一邊承擔了幾乎所有的總結材料、講話材料起草。


    這天,接到張如生的電話,市裏要求各部門一把手要結合科學發展觀教育,上一堂輔導黨課。下周五,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以及市委第三督導組都要參加市規劃與建設局的黨課,規格非常之高。張如生強調,這篇稿子不同於普通的活動總結材料,也不同於一般性的動員講話,必須深刻解析科學發展觀在城鄉規劃建設領域的標準、內涵和實際那要求。既要結合工作談科學發展,又要高於一般性的具體工作,必須具備一定的思想高度,同時也要涵蓋整個工作情況,不是一篇普通的講話稿。


    接到重要任務,陸自明投入緊張的起草工作中。交稿時間是一周,時間緊、任務重,不得不打典起十二分的精神來應付。他精心構思了兩天,又用了三天時間草稿,一氣嗬成。有了中央部委的工作閱曆,加之掛職期間持續大量閱讀,他的思想高度和眼界明顯提升,文字的思想性和嚴謹性都得到很大提高。麵對成稿,自覺十分滿意。再花了兩天時間反複推敲打磨文字,做了適當修改,然後順利交稿。


    周五,市規劃與建設局八樓大會議室裏座無虛席。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市委第三督導組親自參加局裏的輔導黨課。劉積仁做了一堂黨課輔導,陸自明對著自己起草的稿子,仔細聽劉積仁的講話,基本全部照用,顯然,劉積仁對這篇稿子也十分滿意,而且從現場主席台上領導的表情來判斷,都比較認可這篇講話。他舒了一口氣。以下是稿子的全文,篇幅較長,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讀一下。


    《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推動深州城建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同誌們:


    根據市委的安排,今天,由我給大家作一個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輔導報告,主要的目的還是和大家進行交流,共同學習提高。


    九月九日,局裏召開了全係統的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會後,各單位都及時動員,全麵部署,形成了較為濃厚的活動氛圍,各項工作得到了有序、有效的開展,活動總體情況良好。下一步,希望各單位能再接再厲,按照局黨委的統一部署,緊密結合本單位實際,切實將學習實踐活動進一步引向深入。


    我今天報告的題目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推動深州城建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主要講四個方麵的內容。


    一、提高認識,準確把握提出科學發展觀的時代背景和曆史意義


    要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首先要弄清楚,中央為什麽要提出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在什麽樣的背景下提出的,它對當下中國的發展有何重大意義?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一下十七大報告中的一段論述:“科學發展觀,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這段話對我們深入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形成背景和重大意義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麵來分析這個問題。


    第一,科學發展觀是在準確把握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不懈努力,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從生產力到生產關係、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都發生了意義深遠的重大變化,但有兩個事實依然沒有變:一是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二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呈現一係列新的階段性特征,存在的問題不少,如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居民收入差距還在擴大,就業壓力繼續加大,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的矛盾加劇,等等。如果不深刻把握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發展實際、抓緊采取措施解決前進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必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長遠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正是為了應對這樣一種嚴峻的形勢,中央適時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所以,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深刻把握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性特征,進一步推動經濟社會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科學發展觀是在認真總結我國發展實踐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但在這過程中,也有失誤和教訓,由於多方麵的原因,造成了我們的發展不夠全麵,不夠協調,持續發展能力較弱。相對於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文化領域的發展明顯滯後,此外,由於過多地注重經濟增長的速度,造成資源大量消耗、環境嚴重汙染、生態進一步惡化。2003年的非典疫情,給我們敲響了警鍾,也成為正式提出科學發展觀的一個催化劑和導火索。“非典”的發生突出地暴露了兩方麵的問題:一是社會事業發展落後,特別是衛生事業的落後狀況暴露無遺;二是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衛生資源的短缺更為突出。“非典”的爆發,再次向我們提出了“實現什麽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全國防治非典工作會議指出,“發展絕不隻是經濟增長,而是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社會全麵發展,我們要更好地堅持全麵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更加自覺地堅持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協調發展,堅持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堅持人和自然的和諧。”所以,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總結我國發展實踐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確保正確的發展方向,少走彎路,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科學發展觀是在深刻分析更好地完成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戰略任務的基礎上提出來的。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麵建設一個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經過前20多年的改革和發展,我們雖然在總體上已經進入了小康社會,但仍是低水平的、不完全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會。2003年我國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按照十六大確立的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到2020年將達到3000美元。其他許多國家的發展曆史表明,在人均gdp處於1000到3000美元的發展階段,是整個現代化進程中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國家發展趨勢會分化為兩類:一類國家,如新加坡、韓國等,人均1000美元後繼續往上發展;另一類,如拉美等地的國家,人均達到1000美元後,出現貧富懸殊、社會矛盾加劇等問題,導致經濟社會發展長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現動蕩和倒退。能否爭取前一種前途,順利完成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戰略任務,這取決於我們能否正確應對經濟社會發展中一係列兩難問題的挑戰。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妥善應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關鍵時期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和挑戰的正確選擇。所以,科學發展觀的形成和提出,也是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第四,科學發展觀是在深刻分析國際形勢、借鑒國外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當前,中國發展對世界發展的作用和影響不斷提高,但我們也要清醒看到,我國麵臨著發達國家經濟科技占優勢的巨大壓力,西方敵對勢力一刻也沒有放棄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戰略圖謀,貿易摩擦不斷,資源競爭加劇,維護國家安全的任務更加繁重。所以必須不斷提高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能力,始終掌握發展的主動權。二戰後,加快經濟增長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但是,由於單純追求經濟增長,一些國家發展遇到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國家走了一條先發展、後治理的路子,為解決生態環境嚴重惡化問題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有的國家由於經濟結構失衡、社會發展滯後,導致發展質量不高、後勁不足;有的國家沒有處理好財富增多與收入分配、經濟增長與社會公平的關係,導致貧富懸殊、失業增加、社會矛盾激化;有的國家盲目照搬西方模式,實行多黨製、私有化,經濟上依附於西方跨國公司,政黨爭鬥不斷、政局長期動蕩,經濟社會發展嚴重倒退。在借鑒世界各國發展經驗、汲取國外發展理論有益成果的基礎上,我黨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所以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應對當前國際形勢,借鑒國外發展經驗,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切實把中國的事情辦好,繼續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的必然要求。


    二、認真學習,深入領會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內涵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對於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內涵,十七大報告中作了精辟的概括:“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麵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首先,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發展對於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對於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具有決定性意義。對於現階段的中國來說,如果沒有發展,社會就停滯不前,政府就沒形象,群眾就不滿意,社會就不穩定,政權就不穩固;沒有發展,就談不上科學發展。所以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必須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義,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必須牢記,科學發展觀下的發展應該是又好又快的發展,要努力實現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實現各方麵事業有機統一、社會成員團結和睦的和諧發展。


    其次,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發展觀解決為誰發展、靠誰發展、發展成果如何分配等關於發展的基本問題,科學發展觀在對這些基本問題的回答上始終貫穿的一個根本原則就是以人為本。所謂以人為本,就是要以把人當作目的而不是手段,以實現人的全麵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真正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麵、協調、可持續。全麵發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麵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麵進步;協調發展,就是要做好“五個統籌”(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協調,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麵相協調;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又一代地永續發展。


    最後,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統籌兼顧,就是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麵、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群眾的利益,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調節並處理好各種具體的利益關係,促進整個社會的協調、和諧發展,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統籌兼顧”要求我們,既要重視當前的發展,又要考慮長遠的發展;既要維護全局利益,又要照顧局部利益;既要保持沿海地區的發展速度,保護發達地區的利益,又要支持中西部地區的開發,照顧比較落後地區的利益;既要保護通過辛勤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人們的利益,又要關心普通群眾,特別是低收入人群和困難群眾的利益。要調節和處理好城鄉、區域、經濟社會、人與自然、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的關係,實現各個方麵的良性互動。尤其要有針對性地加強薄弱環節,重點解決好當前突出的矛盾和問題。


    “發展、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統籌兼顧”是科學發展觀的四個核心要素。“發展”解決了“質”的問題,“全麵協調發展”規範了發展中“量”的問題,而“可持續發展、統籌兼顧”則是二者統籌合一的“度”,“以人為本”是我們掌握和貫穿科學發展的質、量、度的一條主線。科學發展的本質是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


    三、求真務實,積極探索,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指引下城市建設的標準與要求


    城市建設如何體現科學發展觀?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或者說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涉及方方麵麵,我在這裏講的隻是個人在平時工作與生活中總結的一點體會,和大家作一下探討。


    第一,城市建設既要追求一定發展速度,又要考慮本地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的實際。科學發展觀與我黨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是一脈相承的,城市建設的科學發展也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把握好城市化和工業化、城市建設發展和經濟發展的協調性。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城市建設要追求一定的發展速度,否則就是停滯不前,但城市化進程不是越快越好,城市化水平也不是越高越好,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城市化的質量。一般的城市維護和改建任何時候都可以搞,但大規模、突破性的城市建設就有一個時機問題,一定要結合本地實際選擇一個合適的建設時機。一個大的項目上與不上,必須考慮我們有沒有這個實力,有沒有這個條件,財政政策是否有利、經濟狀況是否允許、能否帶來效益、市民是否接受等等,如果條件不具備、時機不成熟,就會給之後工作的順利推進造成很大的障礙。


    第二,城市建設既要注重物質形體的規劃與設計,又要注重城市靈魂的發掘和塑造。如果將城市化的內容作一個大致的劃分,可以分成兩個方麵:一個是城市建築和基礎設施更新升級、城市範圍不斷延伸的過程;另一個是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的更新和擴散的過程。前者是可見的、物化的或實體性的過程,而後者則是抽象的、精神上的過程。按照全麵發展、協調發展的要求,城市建設也必須兼顧這兩個方麵的內容。城市建設不應當隻是單純地造房子或者修橋鋪路,城市建設的過程必須融入文化性的因素,因為一個有靈魂的城市才是一個鮮活的城市,而城市的文化、城市的精神,就是一個城市的靈魂。這種文化性的因素,可以是自然秉賦,如河流、動物、植物等;也可以是物產,如絲綢、毛筆、茶葉;更主要的是文化遺產,文化遺產是城市靈魂的基礎和核心。深州是一個曆史悠久、文化積澱濃厚的城市,有很多曆史名人、很多曆史故事,也有很多曆史遺跡,如果不將這些東西好好挖掘並融入到城市建設中,那就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第三,城市建設既要展現現代城市風格,又要體現地方特色。城市是市民的日常棲居之所,承載著市民的生活,也承載著市民的心靈。城市建設要不斷完善基礎設施配套,不斷健全現代城市所應有的城市功能,照顧到市民經濟、生活、文化、健康、娛樂等各方麵的需要,讓市民感受到生活便捷、身心舒暢。與此同時,城市建設更要突出本地的特色,彰顯城市魅力。就像人們穿衣服不喜歡“撞衫”一樣,城市建設也應追求多元化,張揚個性。如果都是一樣的高樓,一樣的道路,一樣的綠地,一樣的建築,一樣的城市風格,千城一麵,城市就會失去個性,更談不上城市品牌。城市建設要做到體現特色,首先要做好城市策劃,策劃不同於規劃,策劃解決的是思路問題,以此來確定城市定位、城市性質和城市的發展方向,思路定下來,而後是規劃。不僅城市建設的整體需要策劃,局部項目的建設也需要策劃。市委、市政府將深州的城市特色定位為“生態、人文、和諧、精致”,簡簡單單四個方麵八個字,做起來卻是相當不容易的,需要我們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去研究、去推敲、去落實。


    第四,城市建設既要有高屋建瓴的宏觀視野,又要有細致入微的精品意識。城市建設投入大、周期長,一旦建成就會產生深遠影響。因此,必須要有高屋建瓴的宏觀視野,高度重視整體布局與整體協調,做到既適度超前,滿足未來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又與城市發展水平和能力相一致;既強調突出發展重點,又體現各要素之間的協調和配套,避免“跛腳”建設。現階段我國大多數城市都麵臨交通擁堵等問題,原因就在於城市規劃中用地布局與交通規劃出現了脫節,單純地關注局部用地的調整,忽略了城市交通網絡的整體協調發展。良好的大局觀能給我們帶來科學合理的城市空間秩序,在此基礎上,還需要精益求精地去具體建設,做到一樹一景,一燈一景,一樓一景,一街一景。精品意識還包括以“關心人、尊重人、為了人”的理念為指導,細致入微地考慮市民的真實需求,比如,建設一些供小孩玩耍的場地,提供一些供市民日常健身休閑的地方,配套建設方便市民泊車的停車場所等等,以此彰顯城市建設的人文關懷。


    第五,城市建設既要著眼城市品味的提升,又要關注民生問題的解決。科學發展是以“以人為本”為核心理念的發展,建設城市的根本目的,是為市民群眾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和生活空間,離開了這一目的,城市建設就失去了意義。所以城市建設既要注重改變城市的落後麵貌,提升城市品味,更要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涉及民生的突出問題的解決。要牢固確立以人為本、以民為重的理念,從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把城市建設和改善民生結合起來,把重大項目和實事工程結合起來,把塑造形象與便民利民結合起來,著力解決交通擁堵、住房困難、用水用氣安全等現實問題,關注多數人的利益,注重城市建設的公平性,讓城市建設的成果惠及全體市民。


    第六,城市建設既要突出中心工作,又要做好統籌兼顧。城市建設要講求效率,必須緊緊圍繞中心工作、重點工作,積極推進,同時,城市建設是一個龐大的、多功能的、綜合性的係統工程,所以必須做好各方麵的統籌,這也是科學發展的應有之義。在城市建設中,有三個方麵的統籌需要我們特別注意。一是統籌好城鄉發展。一個城市有市區、有鄉村,城市建設要改變城鄉分割模式,實現城鄉同步規劃、共同建設、協同發展,實行城鄉交通、設施和資源的共建、共融、共享機製,使城市建設能較好地輻射、反哺並帶動農村的發展。二是統籌好利益分配。任何社會都是分階層、分群體的,城市建設要整合與協調好社會各階層、群體之間的相互關係,在城市化進程中要關注社會公平,統籌好利益分配,保護好弱勢群體的權益,照顧好貧困階層的需求,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城市建設的和諧發展。三是統籌好城市建設與生態、資源、環境承載力的關係。城市建設中,要合理配置城市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提高土地集約利用率,盡可能為後人留下發展的空間與資源。


    四、立足當前,真抓實幹,實現深州城建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以上和大家談了一些思路性的東西,那麽具體到當下的深州,我們應該如何踐行科學發展觀,實現深州城市建設又好又快發展?我歸納了一下,應該重點做好以下五個方麵的工作。


    第一,更新發展理念,強化城市經營,創新體製機製。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我們改變傳統的“隻投入、不收益,隻建設、不經營”的建設管理模式, 樹立經營城市的理念,運用市場手段對城市的土地、道路、橋梁等各類資源、資產進行優化配置和有效運作與管理,將經營管理的思想貫穿於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服務、發展的全過程。緊緊圍繞城市定位,通過規劃讓土地、道路等資產升值,積極促進土地儲備、拍賣等製度的完善,進一步將部分城市管理職能予以市場化運作,經營好廣告標牌發布權、公路、橋梁、雕塑冠名權等城市無形資產,真正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盤活現有存量資產,突破城市建設的融資瓶頸。要按照建設現代化生態型濱湖大城市的發展戰略,強勢推進人民廣場(步行街區)、中山街區、春湖東岸等重點工程的建設,通過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出讓等途徑,將城市資產推向市場,增強城市建設自我發展的能力,實現良性循環。大家要以學習實踐活動為契機,進一步解放思想,開闊視野,創新思維,創新舉措,積極探索與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的新型體製機製,真正在城市建設攻堅破難方麵有所作為。


    第二,堅持統籌兼顧,改善薄弱環節,促進協調發展。按照統籌發展的要求,同步推進舊城改造與新區建設、城市與鄉村建設,實現協調發展。全麵啟動解放路綜合整治、人民路綜合整治、李氏狀元街拓寬、建設路東延、毛紡路南延、杏花街北段拓寬等“六路改造工程”,著力改善城市形象、緩解交通擁堵狀況;基本完成廣場後路等5條以上城市主次道路改造和大錢四路等背街小巷整治,完成車站新村、吉祥、文曲等5個老社區環境整治、10萬平方米樓道白化和22座公廁改造。基本完成春湖大橋公園整治提升、第一中學及配套工程,加快推進長盛路、高教路等路橋工程。實施309國道外環線以南區域的建設開發,努力推動北部新區城市次中心的形成。推進新農村建設向縱深發展,完成15個全麵小康示範村建設、100個以上行政村和10個以上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縣域至中心城區公交換乘中心和旅遊集散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加強村鎮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的銜接,進一步強化小城鎮和村莊規劃的監督管理。


    第三,堅持以人為本,推進實事項目,實現和諧發展。以人本理念為指導,結合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工作部署,重點做好四個方麵的工作,努力實現和諧發展。一是著力改善低收入家庭住房條件。加快人民家園、複興花園工程的經濟適用房、廉租房、拆遷安置房建設,完成1000戶以上經濟適用房分配和200戶以上廉租房配房配租。二是加快中心城區改造和優化生態環境。基本完成廣場後路等6條以上城市主次道路改造和大錢四路等背街小巷整治;加快推進花園街拓寬工程和京林大街綜合整治;開工建設吳越公園、車站公園、漢王公園。三是大力推進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飲用水工程,確保用水安全,提升市民滿意度。四是努力構建和諧拆遷。拆遷是近年來矛盾糾紛的多發領域,2008年建設係統的信訪案件中,拆遷方麵的占到了50%左右,特別是文曲社區拆遷戶的大規模集體上訪事件,造成了較壞社會影響。因此,必須要重視和諧拆遷,加強法律政策的宣傳解釋,嚴格執行補償安置標準,增強拆遷工作透明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拆遷工作人員要講究方式方法,耐心細致,多一些人性化操作,努力維護拆遷領域的和諧穩定。


    第四,突出深州特色,打造精品工程,塑造城市品牌。科學發展講求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和諧,這就要求我們深入研究深州的曆史傳承和發展軌跡,將深州特有的自然和人文資源融入到城市建設中,凸顯出深州的“生態、人文、和諧、精致”。經營一座城市,就是經營一個品牌,而品牌魅力的最大、最持久的來源就是城市的特色。我們要認真管好、管細規劃的各個環節,充分發揮規劃在保護曆史文化遺產、特色塑造等方麵的潛在功能。深化城市設計,注重城市建設與城市曆史印記、人文資源的融合,加快建成一批有影響力的城市地標性建築和有地域特色、城市特色的建築群落。強化精品意識,把精品精作的理念貫穿到規劃、建設、管理、服務的全過程。要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加強城市管理,按照環境衛生秩序24條標準,積極構建城市保潔長效機製, 打造“國內最清潔的城市之一”;堅持不懈地抓好綠化養護、市容維護、安全運行等工作,切實推進城市管理水平與質量的不斷提高, 使城市形象有實質性提升,充分展現現代生態精美城市的特有風格。


    第五,注重人才培養,加強隊伍建設,增強發展能力。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生產力,而人才是生產力首要的能動因素,因此,必須要著眼於城建事業的長遠發展,狠抓人才引進、培養、使用等各個環節,全方位提升隊伍素質,增強科學發展的能力。要通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開展,認真解決黨員幹部黨性黨風黨紀方麵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思想政治建設,進一步優化工作作風。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抓好選人用人工作,健全幹部管理機製,積極推行競爭上崗製度。進一步加強骨幹隊伍建設,選拔一批業務能力強、責任心強的同誌到拆遷、信訪、重點工程等一線崗位進行鍛煉,打造一支能啃硬骨頭的城市建設骨幹隊伍。狠抓教育培訓,引導黨員幹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正確選擇興趣愛好,自覺抵禦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侵蝕,真正保持清正廉潔的黨員幹部本色。


    同誌們,城建事業的科學發展還有很多課題需要我們去探索研究,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去分析解決。大家要在這次學習實踐活動中,真正增強前列意識,清楚地認識到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不進即退的嚴峻形勢,要跳出深州看深州,從長三角城市群的發展來謀劃和推進深州的發展。城市建設是延及子孫後代的長期事業,每一位城建工作人員都要自覺地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在學習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樹立科學發展理念、增強科學發展信心、提高科學發展能力,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為推進深州城建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我的報告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官僚的自我修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同塵室主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同塵室主人並收藏小官僚的自我修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