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權在天子!


    這便是身為天子的劉宏的帝王心術!


    他欲取兩者平衡所采取的手段!


    隻是越是重於帝王心術者,到最後失去的也就越多,因為他們不能保證,他的繼任者也能如他一般能極好的把握住其中的尺寸,現在他所留下來的隱患,則必須要他的繼承人給他去處理,若是處理不當,則必定生出禍端。


    “先生,笑到最後者才是勝利者。”


    陳煜看向黃琬的眼神略微帶著戲謔之意,皇權和士大夫的爭鬥自古以來都存在,無論是現在還是後世都一直會存在,然而,無一例外的,最後笑到最後的人都是在這群士大夫。


    黃琬看著陳煜頗有深意的眼神,一時間到說不出什麽話來,隻是化作了深沉苦笑,這和他的本心違背,或許他已經遠離朝堂近二十年的時間,如今的雒陽看似未曾發生過任何的變化,終究還是有所變化,這種變化讓黃琬覺得陌生.....


    “先生,明哲保身,先生莫要成為張讓等人的眼中釘肉中刺,需知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隻要還活著,隻要還在這個朝堂上,先生終究能有一番作為的。”


    “承蒙吉言。”


    事到如今,正如陳煜所言的那般,黃琬隻能如此了,說再多也是無用,現在大局已定,就看明日在朝堂上何進能有什麽做為了,見黃琬神色安暗淡,陳煜並未多言,隻是微微搖頭,現在大部分的士人還抱著報效朝廷報效社稷的想法,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會發現自己的這個想法究竟有多麽的天真,阻礙他們實現理想的並非是他們所認為的敵人,如張讓等宦官,更多的時候,背叛和阻礙是來自於他們所認為的同道中人。


    人從來都是自私,在和自己利益相悖的時候,大部分的都會選擇背叛,從而投降利益的懷抱中,也隻有那麽少部分的人選擇了踐行自己的理想,故而他們能青史留名。


    陳煜知道現在對於黃琬的打擊還不算大,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就能明白一件事,黨錮的發生並非是因為當初天子年幼才有如此的禍端出現,陳煜不知道現在的黃琬,這位少年時期就名傳天下的人傑,現在是知道還是說在自欺欺人。


    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現實這把無情的利刃會劃破所有的遮羞布,把赤裸裸的事實擺在世人麵前。


    然幽州涿郡,在幽州太守劉焉(取自三國演義中,說劉焉乃幽州太守,正常應該是涿郡太守才對,先這樣寫吧。)出榜招募義兵,榜文行至涿縣,有人一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誌,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的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麵如冠玉,唇若塗脂,此人乃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見其榜文時,劉備已二十又八矣,然而就在劉備看向榜文長歎時,耳邊卻響起一道如同洪鍾般的聲音:“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歎?”


    劉備回首看向其人,隻見其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若奔馬,劉備見其形貌異常,問其姓名,眼前的大漢笑道:“某姓張名飛字翼德,世代居住在涿郡,家中頗有田產,賣酒屠豬,專好結天下豪傑,恰逢見公看榜長歎,故有此相問。”


    聞言,劉備搖頭應道:“我本來是漢室宗親,姓劉名備,今日聽聞黃巾倡亂,有誌欲破賊安民,恨力不能,故此長歎。”


    命運的齒輪在轉動,當張飛聽聞劉備的遭遇後,則說自己家中頗有資產,願意招募鄉勇,欲邀劉備共謀大事,遂二人一同前往村店中飲酒,在過程中,他們遇到一人,身長九尺讓髯長二尺,麵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當即詢問其人,大漢回應道:“某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因本處勢豪倚勢淩人,被吾殺之,落難於江湖五六年,今得知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


    劉備、張飛二人一聽,告其誌,關羽大喜皆是誌同道合的同道,張飛開口說自己在此地有一處桃園,花開正盛,邀請關羽、劉備二人前往他的莊園共謀大事,明日當在園中祭告天地, 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二人聽聞當即大喜,點頭應允。


    次日桃園內,三人設立祭台,焚香祭告蒼天:“我等三人結為異姓兄弟,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戮之!”


    當發誓結束後,三人交換年輕,以劉備年長,關羽次之,故拜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三人招募鄉勇,躊躇滿誌的來見鄒靖,由鄒靖引薦太守劉焉,劉焉見到此三人形貌異常,心中大喜,當即問三人來由,劉備說起宗派後,劉焉大喜遂認劉備為侄。


    天下大勢如洪流勢不可擋,來來往往間皆有英雄逐浪沉戟,常言說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鯽,冒頭者卻是少之又少。


    而雒陽這邊,陳煜和黃琬在閑聊中,談論中雒陽中的英傑時,黃琬則傾向於大司農曹嵩之子曹操,此子頗有英雄氣,不懼強權,為人正直,且能力出彩,其次論之為前司空袁逢的庶長子袁紹有英雄氣亦是一時豪傑,和曹操不分伯仲,甚至在他們看來,今後在朝中能挑起大梁者非他們二人莫屬。


    聞言,陳煜隻是微微搖頭,見陳煜有不同的意見,黃琬倒是頗為好奇道:“叔弼難道有其他的看法乎?”


    “雒陽中,當論袁本初和曹孟德二人,但公言其二人不相伯仲,煜以為此言差矣,大司農曹嵩之子曹孟德遠勝袁本初矣。”


    “哦?”


    黃琬流露出驚疑不定的神色,論出身,袁紹遠勝於曹操,曹操的祖父不過是一介宦官大長秋曹騰罷了,雖曹騰頗有賢名,於張讓等人不同,但袁紹乃汝南袁氏。


    汝南袁氏者!


    四世三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亂世謀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單的狐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單的狐狸並收藏三國:亂世謀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