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


    他終究是遲了一步,被曹操這廝給偷家


    曹賊誤我!


    孫堅仰天長歎,他有些懊悔,當日為何不盡早出兵到達雒陽,接走賢弟,如今卻是被曹操這廝給先下手為強了,讓曹賊這廝給偷偷的撬了牆角。


    “義公,汝不曾說錯?”


    孫堅看向在自己身邊的韓當,再三確認道。


    “稟主公,當是無誤。”


    韓當亦是無奈,不過還是嚴肅回答了孫堅的問話。


    他亦是明白孫堅心中的苦悶之色,就好比一直守護的寶藏,突然有朝一日,準備取走這些寶藏的時候,卻被告知寶藏已經沒了,已經被人給取走了,其中的苦悶不足以和外人說道。


    e=(′o`*)))唉


    “走吧,去一趟宛城,補充一下糧草。”


    孫堅隻能按耐住心中的煩躁,遂命大軍行動,朝著宛城的方向而去,雖說如今有刺史王叡所贈予的三月糧草,但是孫堅行軍打仗多年,亦是明白攻伐董卓並非是一朝一夕的時間,糧草的充足與否乃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他還需前往宛城補充糧草,如此縱然多路人馬聯合前往攻打董卓,手中有著足夠的糧草,他才不會受製於人。


    這個淺顯的道理,孫堅自然是懂的。


    而在宛城這邊,當曹操從南陽太守張谘手中接過虎符後,順便接收了糧草若幹,曹操朝著張谘拱手抱拳道:“使君大義操銘記於心!”


    “校尉言重,谘在此靜候校尉佳音!”


    “保重!”


    曹操朝著張谘抱拳,隨之便率領大軍欲要離去,而在曹操身邊的陳煜則是看向張谘,似乎想起了什麽,遂笑道:“使君莫要忘記當日你我之賭約。”


    “不敢忘!”


    聽到陳煜的話後,張谘麵色凝重的回應,賭約之事,他自當不敢忘記,也是在那個時候,他領教到了陳煜的厲害之處,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投資在曹操身上。


    “他的親眷拜托使君了!”


    聽到張谘的答複後,陳煜再次向張谘躬身抱拳,請張谘照顧好何進的親眷。


    “放心!”


    張谘當即應允點頭在,陳煜看重情義這種事情,在張谘眼中則是極為好的一件事,如今何進都已經死了近半年有餘,以何進為首的外戚早已經沒落,但是陳煜還記得何進的恩情,這一點尤為難得,於他張谘而言,他也可以放心百年之後的身後之事。


    大軍開拔,緩緩朝著陳留酸棗而去,他們既已經約定好在酸棗會盟,曹操作為發起人,當遵守這個約定。


    望著曹操等人離去的背影,張谘不由的歎了一口氣,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黃琬的聲音在張谘的耳邊響起,隻聽黃琬朝著張谘問道:“子議可於老夫言汝與叔弼賭約為何?”


    黃琬當真好奇陳煜和張谘的賭約是什麽,他知曉陳煜的性格,若非是重要的事情,陳煜不會再三的提醒,隻是麵對著黃琬的發問,張谘隻是搖搖頭並未回應,這個賭約當初陳煜與他所言,你我二人知即可,莫要說與他人聽,縱然黃琬乃是陳煜的長輩,但對於張谘而言,黃琬亦是外人。


    見狀,黃琬心中更是好奇,但是見張谘不言,心中頓時覺得瘙癢難耐,這廝當真會打啞謎。


    “君侯莫要見怪,許人之諾,谘不敢忘。”


    .......


    路途上,曹操看向陳煜笑道:“叔弼可知, 數日前,操之弟兄來信,聽聞操起兵,欲來投操。”


    “哦?”


    陳煜看了一眼曹操,言語中雖帶著詫異之色,但是雙眸平淡如水,似乎一切盡數在他的掌握中,曹操見狀亦是苦笑一聲後直接交代:“操之弟兄夏侯惇於其族弟已率壯士千餘人在舞陽等候。”


    舞陽地處潁川郡,而曹操所言的弟兄夏侯惇、夏侯淵二人乃是曹操同源同脈,曹操的父親曹嵩本是夏侯氏子弟,過房與曹家,因此為同族(此引用三國演義。)


    “元讓、妙才皆為將帥之才,操自幼與其交好,此二人可信。”


    騎在馬背上的曹操說出可信二字的時候,雙眸中泛著自信之色,能被曹操說可信之人,實屬難得,且曹操所言夏侯惇、夏侯淵二人為將帥之才,這一點,陳煜倒是認可,這二人在曹氏基業中,幾乎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自從初平元年開始一直跟隨在曹操左右出生入死。


    “主公既如此說,煜甚期待。”


    陳煜麵容上帶著輕輕的笑容,曹操聽之則是略顯不悅道:“叔弼,操曾言僅你我二人時,可兄弟相稱,何必如此見外。”


    聞言,陳煜則是搖搖頭道:“主公此言差矣,禮不可廢,規不可越,矩不可破,規矩不立,何以服眾?”


    “汝.....”


    曹操一時間語塞,他為官、統軍時,自當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他不曾想過和陳煜這般生分,見到曹操有些頹喪的麵色後,陳煜隻是微微搖頭,現在的曹操縱然是如此,但時間一久,曹操待他陳煜縱初心不變,縱不曾更改,但一旦曹操聚成大勢,麾下將領無數時,曹操再待他如此,這些人會如何看待曹操?


    既為人謀士,當為人謀事,凡所行一切,皆為謀主之之事,皆謀君主之利,此方為謀士。


    而在潁陰荀氏府邸內,荀爽得知陳煜隨曹操一並下山自南陽而起,前往雒陽討伐董卓後,在荀爽的府邸內,荀爽看著族中的後輩道:“汝等誰願隨曹操一並伐董乎?”


    在荀爽的府邸內,如今荀氏二代、三代子弟中最為優秀者,如荀彧、荀忱、荀攸三人皆在其列,書房中也僅有他們三人,荀諶則是微微搖頭,他若為人謀士者,當為謀主,曹操非他良主,故而搖頭,而荀彧則是微微皺眉道:“叔父,彧願在等等。”


    時機不對,荀彧不想要這般早下定決心,故而選擇拒絕,見到荀彧、荀諶二人皆婉拒之後,荀爽也不曾感到意外,這兩個人自幼就極為有主見,他縱然是要強迫,也是強迫不得,隨之把視線落在荀攸身上,等待著荀攸的答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亂世謀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單的狐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單的狐狸並收藏三國:亂世謀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