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 中山郡國 安都城郊外


    連綿不絕的營帳如同疊嶂的山巒一般,交織錯落在人的視線中。


    中軍帥帳內


    公孫瓚坐在主位上,眼神變得極為的難看,在這一刻,他終於反應了過來,袁紹這是把他公孫瓚當成棋子了,縱橫在幽州,並且讓烏桓等外族小兒止啼的白馬將軍如何能容忍的了自己被人所戲耍,這等恥辱必須要用袁紹的鮮血來洗刷才能洗盡!


    “傳吾令,傾巢而出!”


    “唯!”


    隨著公孫瓚的命令下發,無論是駐紮在河間的兵馬還是滯留在幽州的兵馬如今都開始紛紛的動了起來。


    坐在帥帳的公孫瓚臉色陰沉的快要滴出水來,當初劉備背叛他的時候,他尚且未曾感到如此的憤怒,在他看來劉備隻是做出了自己的選擇罷了,而且一個小小的平原郡於公孫瓚而言亦是無傷大雅的存在,隻要他能攻下冀州,屆時兵臨平原郡,劉備自當會感到後悔。


    但是如今冀州變成袁紹的地盤,甚至可以說韓馥的離去並未對冀州產生任何的動蕩,韓馥身為冀州刺史,本不應該出現這樣的情況,隻有一種可能.....


    公孫瓚想到此處,陰沉的臉龐上閃過一抹擔憂,當初他安排劉備駐兵在平原郡就是為了提防住袁紹,如今袁紹坐擁冀州,並且得到冀州士族的相助,無疑會對他造成極大的麻煩,甚至南下逐鹿中原的計劃會因為袁紹而胎死腹中,這樣的念頭一起,公孫瓚就怎麽就無法遏製住,心中越發的感到不安。


    他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趁著袁紹還未徹底在冀州站穩腳跟,就立即傾盡自己的全力攻打下冀州,屆時縱然袁紹是神仙下凡亦是無可奈何!


    ........


    徐州彭城


    身為徐州刺史的陶謙,年近甲子之齡的陶謙,滿頭已是白發,臉上的皺紋猶如褶子一般幾乎可以夾死蚊蟲,當他得知袁紹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冀州,而原來身為冀州刺史的韓馥灰溜溜的從鄴城離去,陶謙則是頗為感慨道:“元龍,汝言這韓公節還能活多久。”


    隨著陶謙的話音落下,站在陶謙麵前的一個中年男子,麵容俊秀,劍眉星目端是一等一的美男子,他便是原沛相陳珪之子陳登-陳元龍,陳登者下邳淮浦人士,自幼聰慧,全方麵人才,無論是內政還是用兵上都有獨特的見解,陳登犀利的眼睛悄悄看了一眼陶謙,心中則是覺得頗為的可惜,如果陶謙在年輕一點,說不定他就會全心全意的輔佐陶謙,去逐鹿中原,爭奪那張讓天下人都為之癡迷瘋狂的龍椅。


    “府君,韓公節若能就此離開冀州,興許能多活幾年,若待在冀州,恐活不過今年。”


    陳登雖未曾離開過徐州,但是天下之事,他亦是時常關注,在他看來袁紹此人狼子野心亦是那種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之輩,隻是如今的世道這樣子的人有錯嗎?


    無錯矣.....


    甚至陳登敢斷言,如果陶謙再年輕個三十歲,這天下群雄的必定有他一人,隻是如今的陶謙年事已高,已經沒有多少人好活了,於他而言,這身後名比之眼前的利益更為重要,君不見陶謙的兩個兒子陶商、陶應二人如今都尚未有功名在身,他們二人都尚且未曾踏入仕途中,其父陶謙身為徐州刺史,讓自己的兒子謀求一官半職的又有何難,隻能說,陶商陶應二人完全不足以支撐起陶謙所打下來的基業罷了。


    在這一刻,陳登心中輕輕的歎了一口氣,心中有的隻是無盡的惋惜之色。


    聽聞陳登所言,陶謙輕輕頷首,他亦是這樣子認為,縱然當初聯盟之時,袁紹身為盟主,但是在那一日,陶謙在袁紹的眼中看到了野心,亦是看到了天下群雄的野心,恰如陳登所猜測的那般,如果他能在年輕一些的話,他亦是會生出不該有的想法,隻是如今到了這個歲數,也不知道自己究竟還能活多久,陶謙所想的乃是如何為自己的子嗣謀求安身立命之本,而他所能給出的隻有一個完整無缺的徐州罷了。


    想到這裏,陶謙略顯渾濁的眼眸中閃過一抹悲哀之色,倘若他的子嗣中稍微出現一個人如同袁紹曹操之流,他亦是敢舍了這把老骨頭,去爭奪一下天下共主的位置,稍微收斂了一下心神,陶謙視線落在陳登身上言道:“近些日子泰山郡中的泰山賊可有何動靜乎?”


    聞言,陳登稍微一愣,便立即明白了過來,陶謙自從去年時分,董卓執掌朝政之後,就有過想法把泰山郡給打下來,徹底的納入自己的地盤中,隻是礙於當時兗州刺史劉岱麵子故而未曾有所舉動,當然這隻是表麵上的原因罷了,更大的原因則是縱橫在泰山郡的泰山賊。


    於陶謙的心中,泰山賊幾乎是成了他的心病,如果有可能的話,陶謙欲要在有生之時徹底的剿滅泰山賊!


    隻是,陳登一時間陷入了皺眉中,這些時日來他並未收到任何關乎於泰山賊的消息,甚至讓陳登覺得納悶的是,這些人似乎徹底的消失了一般,要是換做在往常的時候,多少還能聽到一些關乎泰山賊劫掠的消息,隻是.......


    見狀,陶謙則是歎了一口氣,微微搖頭,或許此生泰山賊則是會成為他陶謙的噩夢所在。


    縱然到死,他亦是不會安息。


    “元龍,今天下大亂,各路諸侯紛爭不斷,今更有槐裏侯身亡在長安,西鄉侯從長安離去之後,便再無任何的消息,這各路的人馬如今都在尋找西鄉侯的蹤跡,隻是這些和老夫無任何的關係。”


    陶謙眼神中閃過一絲落寞之色,嘴角泛起絲絲的苦笑,神色中盡是不甘,隻見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下自己的心情後,陶謙才緩緩的開口道:“若吾百年之後,這徐州交到誰手中,方能保徐州太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亂世謀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單的狐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單的狐狸並收藏三國:亂世謀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