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王家老爺子當初的打算
穿越紅樓:開局成為賈府第一人 作者:昭華灼灼不見青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賈赦正準備回去接著享受他的假期,至於他被當今聖上升了半級,成了正一品鑾儀衛事大臣的事情,他一點都沒有驚訝,這次他在當今的計劃中配合得當,早就料到了當今會對他有所賞賜。
現在看來,當今聖上還是對歸屬於他的臣子很大方,此外,賈赦在知道自己從文職轉到了武職之後,也是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他在前太子還沒被廢過之前就是武學的侍讀,對於文職類的東西他是真的不喜歡,上次當今聖上讓他遞交的條陳,還是有了先生幫他,他才將將寫出來的,而且交上去就沒有了動靜。
在賈赦看來,沒有動靜就是好事,這就證明他寫的東西,不是特別糟糕,要是他寫的一塌糊塗,估計是會被當今罵個狗血淋頭的。
又沒被采納,就表示,當今已經意識到了他能力不行,下次肯定不會再找他做文章、寫策論了,這是好事啊。
要是因為是什麽特殊的原因,當今忘記了他還寫過這篇文章,那就更好了,他是一點也不想幹大學士這個活。
轉為武職之後,他的時間更為靈活,甚至可以各處行走,不用再整日地守在衙門裏麵長蘑菇,賈赦因此對著當今的調令其實是很感激的。
“賈將軍,你等等我!”
隨著後麵有人叫他,賈赦也是停下了腳步,原因無他,隻是因為叫住他的人的聲音很是熟悉,不是王子騰還有誰?
賈家與史家和王家因為都是在朝為官,互相之間年少的時候都是長在一起的,也可以說,當他們都還是孩子的時候,是經常會到各家的府上去玩耍的。
賈赦雖然與王熙鳳之父王子勝年歲差不多,比王子騰更大一些,但是因為賈赦與王子騰之間都是走的武將的路子,在王子騰的心裏一直認為他與賈赦之間說話更舒服一些。
與賈政則不同,還要注意許多細節,所以在賈赦沒有被當今賞識之前,王子騰雖然不怎麽喜歡賈赦這個人守著家業不上進的態度,但是也願意與榮國府來往。
畢竟王家獲封的爵位是縣伯的,王家祖輩上,所立戰功是沒有賈家多的,在大徒開國封賞的時候,王家的爵位就不如寧榮二府皆被封為國公這般顯赫。
加之大徒的爵位是降爵世襲的,到了王家老爺子這,其實就不算高了,等王子勝襲爵的時候就剩下了男爵,再往下就沒有了。
也就是說,王子騰之所以這麽拚命地練武,學習打仗,其實是受實際情況所逼迫的,他要是不努力,那就是什麽都沒有。
王家是非常富有,甚至家財萬貫,但是王家缺少的不是錢財,而是地位,這也就是為什麽之前,王家老爺子很是看好與賈家或者史家聯姻。
因為賈家與史家有著他們家特別需要的權勢,所以在得知賈代善為其長子賈赦求的了張家的女兒作為妻子之後,依舊沒有放棄與賈家或者史家議親。
王家老爺子生了兩個女兒,兩個兒子都是嫡出,而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規矩,就是若是有庶出子女,是可以隨意嫁娶,不必隻守在家族之內。
畢竟四家也各有其餘的人需要拉攏,或者巴結,大徒朝廷勢力複雜,不可能隻依靠他們四家的力量在朝廷站穩腳跟。
就像是賈代善的三個庶出女兒,都分別嫁給了朝中的一些官員之子,用作拉攏之用,隻可惜原身對那些庶女不甚在意,後來那些庶女所嫁給的人家因為沒有借上力,漸漸與榮國府疏遠了。
王家老爺子原本是打算,將一個閨女嫁給賈家,另一個閨女嫁給史家,可惜史家當初沒有適合年齡的男丁,隻好作罷。
王家隻能與賈家聯姻,而賈赦的婚事已經決定了,他就瞄上了據說是讀書讀得極好的賈政。
武將隻有在國家需要打仗的時候,才顯得那麽重要,其餘太平盛世的時候,武將的作用通常都是被忽略掉的。
治世的時候,多用到的基本上都是文臣,這也是文臣總是看不起武將的一個原因,他們認為武將在平時就是吃幹飯的,沒有什麽作用,還跟他們的品級一樣,更有高階的將領,比他們品級高的壓在他們頭上。
其實這是不對的,真要是發生了危險,還不是他們看不上的這幫粗人,用命往上填,什麽叫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就是。
防患於未然,才能真正的長治久安,文臣武將,少了其中一個都會讓大徒的百年基業在頃刻之間毀於一旦。
王家老爺子其實選擇賈政不僅僅是因為四大家族之中合適年齡的就剩下賈政與薛蟠之父了,他還是有私心存在的。
以當初王氏的身份,王家老爺子完全是可以給王氏說一個別的親事的,王氏長得絕對是不錯的,很漂亮,這樣的容貌,加上王家老爺子確實很能打仗,王氏完全可以高嫁。
然後讓王家那代的二姑娘,也就是現在的薛寶釵之母,薛王氏嫁給榮國公賈代善的次子賈政,這樣看來在當初其實是最為合理的。
但是王家老爺子有他的思量,也就是武將終究還是沒有文臣來的保險,畢竟打了幾十年仗的王家老爺子自己心裏明白的很,武將那是什麽,那是用命在搏前程。
還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前程,戰場上刀劍無眼,不知道什麽時候,可能就會因為一支不知從哪裏飛來的流箭而受傷。
受傷沒有得到及時的醫治,就會喪命,將軍百戰死,就連打仗十分厲害的王家老爺子都不能保證自己每一次出征都會完好無損的回來。
當初戰功赫赫的賈代善不也是這樣,他身經百戰,戰功卓著,甚至因為他的優秀與戰功,太上皇破格讓賈代善不必降爵世襲,而是直接繼承了當初老國公的爵位。
就這樣,賈代善身上也是滿身的傷痕,更是在當年與北狩的那一場慘烈的戰爭中身負重傷,被麾下親兵抬了回來。
現在看來,當今聖上還是對歸屬於他的臣子很大方,此外,賈赦在知道自己從文職轉到了武職之後,也是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他在前太子還沒被廢過之前就是武學的侍讀,對於文職類的東西他是真的不喜歡,上次當今聖上讓他遞交的條陳,還是有了先生幫他,他才將將寫出來的,而且交上去就沒有了動靜。
在賈赦看來,沒有動靜就是好事,這就證明他寫的東西,不是特別糟糕,要是他寫的一塌糊塗,估計是會被當今罵個狗血淋頭的。
又沒被采納,就表示,當今已經意識到了他能力不行,下次肯定不會再找他做文章、寫策論了,這是好事啊。
要是因為是什麽特殊的原因,當今忘記了他還寫過這篇文章,那就更好了,他是一點也不想幹大學士這個活。
轉為武職之後,他的時間更為靈活,甚至可以各處行走,不用再整日地守在衙門裏麵長蘑菇,賈赦因此對著當今的調令其實是很感激的。
“賈將軍,你等等我!”
隨著後麵有人叫他,賈赦也是停下了腳步,原因無他,隻是因為叫住他的人的聲音很是熟悉,不是王子騰還有誰?
賈家與史家和王家因為都是在朝為官,互相之間年少的時候都是長在一起的,也可以說,當他們都還是孩子的時候,是經常會到各家的府上去玩耍的。
賈赦雖然與王熙鳳之父王子勝年歲差不多,比王子騰更大一些,但是因為賈赦與王子騰之間都是走的武將的路子,在王子騰的心裏一直認為他與賈赦之間說話更舒服一些。
與賈政則不同,還要注意許多細節,所以在賈赦沒有被當今賞識之前,王子騰雖然不怎麽喜歡賈赦這個人守著家業不上進的態度,但是也願意與榮國府來往。
畢竟王家獲封的爵位是縣伯的,王家祖輩上,所立戰功是沒有賈家多的,在大徒開國封賞的時候,王家的爵位就不如寧榮二府皆被封為國公這般顯赫。
加之大徒的爵位是降爵世襲的,到了王家老爺子這,其實就不算高了,等王子勝襲爵的時候就剩下了男爵,再往下就沒有了。
也就是說,王子騰之所以這麽拚命地練武,學習打仗,其實是受實際情況所逼迫的,他要是不努力,那就是什麽都沒有。
王家是非常富有,甚至家財萬貫,但是王家缺少的不是錢財,而是地位,這也就是為什麽之前,王家老爺子很是看好與賈家或者史家聯姻。
因為賈家與史家有著他們家特別需要的權勢,所以在得知賈代善為其長子賈赦求的了張家的女兒作為妻子之後,依舊沒有放棄與賈家或者史家議親。
王家老爺子生了兩個女兒,兩個兒子都是嫡出,而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規矩,就是若是有庶出子女,是可以隨意嫁娶,不必隻守在家族之內。
畢竟四家也各有其餘的人需要拉攏,或者巴結,大徒朝廷勢力複雜,不可能隻依靠他們四家的力量在朝廷站穩腳跟。
就像是賈代善的三個庶出女兒,都分別嫁給了朝中的一些官員之子,用作拉攏之用,隻可惜原身對那些庶女不甚在意,後來那些庶女所嫁給的人家因為沒有借上力,漸漸與榮國府疏遠了。
王家老爺子原本是打算,將一個閨女嫁給賈家,另一個閨女嫁給史家,可惜史家當初沒有適合年齡的男丁,隻好作罷。
王家隻能與賈家聯姻,而賈赦的婚事已經決定了,他就瞄上了據說是讀書讀得極好的賈政。
武將隻有在國家需要打仗的時候,才顯得那麽重要,其餘太平盛世的時候,武將的作用通常都是被忽略掉的。
治世的時候,多用到的基本上都是文臣,這也是文臣總是看不起武將的一個原因,他們認為武將在平時就是吃幹飯的,沒有什麽作用,還跟他們的品級一樣,更有高階的將領,比他們品級高的壓在他們頭上。
其實這是不對的,真要是發生了危險,還不是他們看不上的這幫粗人,用命往上填,什麽叫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就是。
防患於未然,才能真正的長治久安,文臣武將,少了其中一個都會讓大徒的百年基業在頃刻之間毀於一旦。
王家老爺子其實選擇賈政不僅僅是因為四大家族之中合適年齡的就剩下賈政與薛蟠之父了,他還是有私心存在的。
以當初王氏的身份,王家老爺子完全是可以給王氏說一個別的親事的,王氏長得絕對是不錯的,很漂亮,這樣的容貌,加上王家老爺子確實很能打仗,王氏完全可以高嫁。
然後讓王家那代的二姑娘,也就是現在的薛寶釵之母,薛王氏嫁給榮國公賈代善的次子賈政,這樣看來在當初其實是最為合理的。
但是王家老爺子有他的思量,也就是武將終究還是沒有文臣來的保險,畢竟打了幾十年仗的王家老爺子自己心裏明白的很,武將那是什麽,那是用命在搏前程。
還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前程,戰場上刀劍無眼,不知道什麽時候,可能就會因為一支不知從哪裏飛來的流箭而受傷。
受傷沒有得到及時的醫治,就會喪命,將軍百戰死,就連打仗十分厲害的王家老爺子都不能保證自己每一次出征都會完好無損的回來。
當初戰功赫赫的賈代善不也是這樣,他身經百戰,戰功卓著,甚至因為他的優秀與戰功,太上皇破格讓賈代善不必降爵世襲,而是直接繼承了當初老國公的爵位。
就這樣,賈代善身上也是滿身的傷痕,更是在當年與北狩的那一場慘烈的戰爭中身負重傷,被麾下親兵抬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