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不負蒼生唯負君(一)
穿越紅樓:開局成為賈府第一人 作者:昭華灼灼不見青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上皇看著麵前默不作聲的賈赦,目光中滿是懷念之色,似乎在通過賈赦回憶著什麽。
賈赦知道,太上皇必然是想起了他的父親,那位戎馬一生,受世人尊敬的榮國公了。
“咳咳,咳,他的心思朕都明白,他領兵征戰的那些年,苦了他了。”
太上皇看著轉頭看向床邊劍架子上的佩劍,眼中流露出滿滿的追憶,“當年,朕也是與你父親一起上過戰場,殺過外敵的,可是現在他不在了,朕也再揮不動這柄劍了。”
“太上皇,您節哀。”
賈赦聞言抬起頭,看向了鬢發斑白的太上皇,太上皇坐在床上,頭上並沒有帶上象征著他尊貴無比身份的束發金冠,也沒有帝冕為他遮擋已經大半都蒼白了的兩鬢,一代帝王無論他做出什麽樣的功績,也終究有一天會老去。
太上皇還是有些出神:“朕當年與你父親之間,關係是那般的緊密,緊密到,朕可以將背後交給他。”
隨即他目光一轉,看向臉上同樣在回憶賈代善的賈赦:“你父親對你可不算是個慈父,也沒有跟朕給你要個職缺,你可有怨他?”
賈代善對他的兩個兒子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對賈赦基本上是嚴肅的,而對賈政,則是多了一些寬容。
“回太上皇,臣沒有怨恨過。”
許是覺得自己回答得簡單一些,賈赦又開口補充道:“臣是養在祖父母膝下的,家父又經常出外打仗,能夠見麵的時間少很多,比不得二弟是在父母膝下長大,家父自然是要多疼愛二弟一些。”
賈赦眼神中閃過一絲落寞,隨即又很快地消散開來,他笑了起來:“其實,說起來臣和臣的二弟是打了一個平手呢。”
太上皇對賈赦的說法感到了好奇,他不禁問道:“怎麽個平手法?”
賈赦一本正經地回答:“回太上皇,世人都看到了臣的二弟得了父母的偏愛,但是反過來說,臣不是也得了祖父、祖母的偏愛嗎。
臣有的,臣的二弟沒有,臣的二弟有的,臣沒有,這麽一看,豈不是臣與臣的二弟各有得失,是個平局呢?”
太上皇搖頭笑著,無奈地道:“真是歪理,不過細想起來,也確實如此。”
賈赦接著道:“其實,真的細算起來,臣還是贏了臣的二弟一籌的。”
“這又怎麽講?”
“因為最終是臣繼承了家父的衣缽,接替家父守護自己的家人,臣的二弟就沒有臣身上這個責任,這麽一看,家父還是更看重臣的。”
太上皇眼神有些錯愕,隨即認同地點頭:“是啊,當年是你父親守護大徒江山,現在換成了你來守護了,真實好福氣,賈代善生了個好兒子啊。”
賈赦訕笑著回答:“臣可沒家父那般本事,這次全憑陛下英明決斷,才不至於被賊人算計,其實不是臣守護了大徒的江山。
而是陛下守住了咱們大徒的萬裏河山,要是按照太上皇您這般想,太上皇您的福氣才是最大的。”
太上皇聽賈赦考讚當今,眼中驕傲的神色掩蓋不住:“那是當然,朕的兒子哪有不能幹的。”
話一出口,太上皇似乎是想到了什麽,眼中驕傲的神色中摻雜了一些不知名的情緒。
“是啊,朕的兒子,哪有不能幹的......”
賈赦沒接話,在場的夏守忠夏太監和其他幾個宮女都低著頭不敢吱聲,太上皇話中的意思不言而喻,要是太上皇的兒子們能幹的少幾個,也不至於將朝局陷入前些日子那般險境。
許久,太上皇輕聲問道:“好在承燊他沒丟朕的臉,能夠將大徒江山交給他,朕很放心。”
賈赦跪下磕頭道:“太上皇說的是,陛下英明神武,機智果斷,隻是您這般話,應當對著陛下說才是,要是陛下聽到您親口誇讚他,一定開心的很。”
“你起來,怎麽說跪就跪,比你那個堂哥賈敬要差遠了。”
賈赦聞言起身站好:“臣自然是比不上堂哥的,他才華橫溢,早早就中了進士,臣不愛讀書,家父也一直因為此事時常犯愁。”
“朕記得,賈敬好像還有一個女兒,對吧?”
賈赦一愣,隨即點頭:“太上皇說的是,堂哥他卻有一個老來女,現在就養在臣的府上。”
太上皇點點頭,“將她過繼到你名下吧。”
“什麽?”
話一出口,賈赦才反應過來,他失態了,急忙補救道:“太上皇,您說什麽?”
“朕說,將那個丫頭過繼到你名下。”
“臣鬥膽,想請問太上皇,這是為何?”
“因為朕準備給她賜婚,你雖然效忠了承燊,但身上到底還是有承宜的影子存在。你與承燊的關係算不上牢固。如果你們做了兒女親家,自然不會再有人對榮國府下手。”
“太上皇,所以您想要賜婚的是哪位皇子?”
太上皇思索了半天,最後開口:“老三怯懦有餘,果敢不足,老四的性子活潑,但是出身不好,老六又頑皮,就老七比較合適,年歲上也差不多,他生母出身大家,很是相配。”
太上皇撫掌笑道:“如此一看,這樣甚好,朕又促成了一段好姻緣。”
賈赦隻得賠笑,連聲稱讚太上皇慧眼,所許下的婚事必然是好姻緣。
“朕既許了你一樁這般好姻緣,將來嫁女,你打算出多少嫁妝?”
賈赦聞言又是一哆嗦,他試探性地問道:“太上皇,您說要多少?臣的府上剛還了國庫的欠銀,如今可是精窮了,就算是等到四丫頭出嫁,那也攢不上多少,畢竟她上麵還有個姐姐,她姐姐出嫁,臣也是要陪上嫁妝的。”
太上皇嘴角含笑:“有錢給承燊送銀子,沒錢給自己閨女置辦嫁妝,你還真是忠君愛國啊。”
賈赦原本就是半開玩笑地試探太上皇的心意,沒想到太上皇將他做的這般隱秘的事情就這麽說出來,當即唬得又噗通一聲跪下。
“太上皇,您如何知曉此事?”
賈赦知道,太上皇必然是想起了他的父親,那位戎馬一生,受世人尊敬的榮國公了。
“咳咳,咳,他的心思朕都明白,他領兵征戰的那些年,苦了他了。”
太上皇看著轉頭看向床邊劍架子上的佩劍,眼中流露出滿滿的追憶,“當年,朕也是與你父親一起上過戰場,殺過外敵的,可是現在他不在了,朕也再揮不動這柄劍了。”
“太上皇,您節哀。”
賈赦聞言抬起頭,看向了鬢發斑白的太上皇,太上皇坐在床上,頭上並沒有帶上象征著他尊貴無比身份的束發金冠,也沒有帝冕為他遮擋已經大半都蒼白了的兩鬢,一代帝王無論他做出什麽樣的功績,也終究有一天會老去。
太上皇還是有些出神:“朕當年與你父親之間,關係是那般的緊密,緊密到,朕可以將背後交給他。”
隨即他目光一轉,看向臉上同樣在回憶賈代善的賈赦:“你父親對你可不算是個慈父,也沒有跟朕給你要個職缺,你可有怨他?”
賈代善對他的兩個兒子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對賈赦基本上是嚴肅的,而對賈政,則是多了一些寬容。
“回太上皇,臣沒有怨恨過。”
許是覺得自己回答得簡單一些,賈赦又開口補充道:“臣是養在祖父母膝下的,家父又經常出外打仗,能夠見麵的時間少很多,比不得二弟是在父母膝下長大,家父自然是要多疼愛二弟一些。”
賈赦眼神中閃過一絲落寞,隨即又很快地消散開來,他笑了起來:“其實,說起來臣和臣的二弟是打了一個平手呢。”
太上皇對賈赦的說法感到了好奇,他不禁問道:“怎麽個平手法?”
賈赦一本正經地回答:“回太上皇,世人都看到了臣的二弟得了父母的偏愛,但是反過來說,臣不是也得了祖父、祖母的偏愛嗎。
臣有的,臣的二弟沒有,臣的二弟有的,臣沒有,這麽一看,豈不是臣與臣的二弟各有得失,是個平局呢?”
太上皇搖頭笑著,無奈地道:“真是歪理,不過細想起來,也確實如此。”
賈赦接著道:“其實,真的細算起來,臣還是贏了臣的二弟一籌的。”
“這又怎麽講?”
“因為最終是臣繼承了家父的衣缽,接替家父守護自己的家人,臣的二弟就沒有臣身上這個責任,這麽一看,家父還是更看重臣的。”
太上皇眼神有些錯愕,隨即認同地點頭:“是啊,當年是你父親守護大徒江山,現在換成了你來守護了,真實好福氣,賈代善生了個好兒子啊。”
賈赦訕笑著回答:“臣可沒家父那般本事,這次全憑陛下英明決斷,才不至於被賊人算計,其實不是臣守護了大徒的江山。
而是陛下守住了咱們大徒的萬裏河山,要是按照太上皇您這般想,太上皇您的福氣才是最大的。”
太上皇聽賈赦考讚當今,眼中驕傲的神色掩蓋不住:“那是當然,朕的兒子哪有不能幹的。”
話一出口,太上皇似乎是想到了什麽,眼中驕傲的神色中摻雜了一些不知名的情緒。
“是啊,朕的兒子,哪有不能幹的......”
賈赦沒接話,在場的夏守忠夏太監和其他幾個宮女都低著頭不敢吱聲,太上皇話中的意思不言而喻,要是太上皇的兒子們能幹的少幾個,也不至於將朝局陷入前些日子那般險境。
許久,太上皇輕聲問道:“好在承燊他沒丟朕的臉,能夠將大徒江山交給他,朕很放心。”
賈赦跪下磕頭道:“太上皇說的是,陛下英明神武,機智果斷,隻是您這般話,應當對著陛下說才是,要是陛下聽到您親口誇讚他,一定開心的很。”
“你起來,怎麽說跪就跪,比你那個堂哥賈敬要差遠了。”
賈赦聞言起身站好:“臣自然是比不上堂哥的,他才華橫溢,早早就中了進士,臣不愛讀書,家父也一直因為此事時常犯愁。”
“朕記得,賈敬好像還有一個女兒,對吧?”
賈赦一愣,隨即點頭:“太上皇說的是,堂哥他卻有一個老來女,現在就養在臣的府上。”
太上皇點點頭,“將她過繼到你名下吧。”
“什麽?”
話一出口,賈赦才反應過來,他失態了,急忙補救道:“太上皇,您說什麽?”
“朕說,將那個丫頭過繼到你名下。”
“臣鬥膽,想請問太上皇,這是為何?”
“因為朕準備給她賜婚,你雖然效忠了承燊,但身上到底還是有承宜的影子存在。你與承燊的關係算不上牢固。如果你們做了兒女親家,自然不會再有人對榮國府下手。”
“太上皇,所以您想要賜婚的是哪位皇子?”
太上皇思索了半天,最後開口:“老三怯懦有餘,果敢不足,老四的性子活潑,但是出身不好,老六又頑皮,就老七比較合適,年歲上也差不多,他生母出身大家,很是相配。”
太上皇撫掌笑道:“如此一看,這樣甚好,朕又促成了一段好姻緣。”
賈赦隻得賠笑,連聲稱讚太上皇慧眼,所許下的婚事必然是好姻緣。
“朕既許了你一樁這般好姻緣,將來嫁女,你打算出多少嫁妝?”
賈赦聞言又是一哆嗦,他試探性地問道:“太上皇,您說要多少?臣的府上剛還了國庫的欠銀,如今可是精窮了,就算是等到四丫頭出嫁,那也攢不上多少,畢竟她上麵還有個姐姐,她姐姐出嫁,臣也是要陪上嫁妝的。”
太上皇嘴角含笑:“有錢給承燊送銀子,沒錢給自己閨女置辦嫁妝,你還真是忠君愛國啊。”
賈赦原本就是半開玩笑地試探太上皇的心意,沒想到太上皇將他做的這般隱秘的事情就這麽說出來,當即唬得又噗通一聲跪下。
“太上皇,您如何知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