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元春起疑(一)
穿越紅樓:開局成為賈府第一人 作者:昭華灼灼不見青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元春雖然情緒上有些不好,但是她素來聰慧,隻一瞬間就明白了史溁話中說的是什麽,她將窗子打開,看向了如今沒有幾個人影的庭院,眼中滿是驕傲。
這時候的元春才是那個榮國府悉心培養出來的大小姐,她或許對於親情,對於朝政上容易心亂,但是這馭下的手段還是不弱的。
她跟著榮國府重金請來的教養嬤嬤還有跟在榮國府老太君身邊的耳濡目染,在其中她學到了很多東西。
正如史溁所猜測的,元春雖然對自己惹當今不快的事情存有忐忑和懊惱,但是她也明白,她到底生的是個皇子。
當今就算是看在孩子的麵子上,也總不會冷落她太久,她也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將宮裏伺候的人好生理順一遍。
而就在她耐著性子隱忍的這段時日,已經有好幾個人忍不住蹦躂出來了。
直到這個時候,邢氏才在角落裏麵弱弱地開口:“娘娘,老太太,不知咱們是不是有福氣,能看看小皇子。”
史溁這個時候也想起來了一直裝作自己不在的邢氏,想到之前抱琴說的話,她略帶警告地看了邢氏一眼,邢氏也不傻,知道今日在元春內室聽到的東西,是半個字都不能泄露出去的。
元春一聽人提起她生下來的兒子,溫柔的神色就掛在了臉上,她急急忙忙帶著史溁和邢氏出了她的內室,往給小皇子居住的偏殿去了。
一進門,史溁就看到了被放在搖床裏麵的小皇子,小皇子正睡得香甜,史溁輕手輕腳地靠近小床,看了一眼還在熟睡的小皇子,就對著看著小皇子這般可愛模樣散發著母親光芒的邢氏擺了擺手。
示意邢氏看完就可以走了,不要吵了孩子睡覺。
邢氏戀戀不舍地看了一眼小皇子,也順從地跟著史溁出了殿門,自她們進來,幾個專門伺候小皇子的宮女都是一聲不吭,即便是請安,也是靜悄悄的。
元春生的小皇子不難看,反而是因為元春生的白,連帶著小皇子長得也不黑,都說兒子像母親,這話也沒什麽錯。
史溁是沒有見過當今長什麽樣子的,她上次赴宴也隻是在後宮的女眷席位,自然不好評判當今的長相,但是綜合小皇子的樣貌來看,當今長得也不算是特別驚豔。
可能是更有威儀?
史溁在心裏猜測著,其實也不怪史溁對當今聖上沒有什麽印象,乃是因為榮國府之前過得特別光棍,朝中沒有人能上朝不說,原身還說自己老了,就不去各府赴宴了。
王氏在長子賈珠離世之後,也是有一搭沒一搭地赴宴,再到後來就都推給了王熙鳳。
榮國府沒什麽大能為,自然進宮領宴以及謝恩領賞的好事就落不到榮國府的頭上了,所以史溁得到的記憶裏麵,倒是有幾個太上皇的印象,對於當今,隻能說抱歉了,可能當今聖上站到史溁麵前,她都不認識。
接下來,史溁就將賈政和王氏又回到平安州去任職養傷的事情與元春說了,為了讓元春寬心,史溁便將那李姨娘家人失蹤,多半是遇害了的原委告知了元春。
得知李姨娘沒了依仗,元春也是明著鬆了口氣,隻要是姨娘們不動搖她親生母親王氏的地位,她就都是可以接受的。
在她看來,無論賈政收了多少個伺候人,不過都是如同之前的周姨娘和趙姨娘一般,不需太過在意。
她對著史溁懇求道:“祖母,父親他素來最聽您的話了,您好歹幫幫母親,不要讓母親的日子這般難過。”
元春的哀求幾乎成了實質,史溁沒能拒絕,對著元春點了點頭,“寵妾滅妻是咱們家絕對不允許的,娘娘放心,我絕對不允許你父親胡鬧。”
說完王氏的事情,元春又問起了寶玉,史溁一想到寶玉那活潑的樣子,發自內心地笑了起來。
“難為娘娘還記掛著他,他好的很,整日裏蹦蹦跳跳的,身子骨康健著呢。”
元春聽聞寶玉身子骨比大哥賈珠強上這麽多,也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進宮早,走的時候寶玉還那麽大點,我要上馬車的時候,他拉著我的裙子不讓我走,哭的父親直皺眉呢。”
忽地,元春又想起來王氏之前給她帶的口信裏麵有寶玉被賈政責打的事情,問史溁:“我聽母親說,父親上次責打了寶玉,這究竟是何故?”
又聽見元春說是王氏帶給她的消息,史溁的眼神暗了暗,這王氏到底背著府裏給宮裏的元春傳了多少次消息,回府之後一定要查一查。
為何自己那些打探消息的人沒說與元春傳遞消息的事情,讓自己對元春和王氏聯絡一直都蒙在鼓裏。
心裏做出了打算,史溁的嘴上倒是沒閑著,隻將上此寶玉和幾個紈絝子弟聽曲的事情告訴了元春。
果然見元春麵露不悅之色,“祖母疼愛寶玉,也要適度才是,寶玉雖然還小,但是也該用功讀書,將來像父親一樣,好為朝廷效力。”
元春說著又頓了頓,不好意思地看著史溁,“其實祖母,我也是有私心的,要是將來寶玉能高中進士,也是我孩兒的助力。”
元春想起寶玉小時候的樣子,想到自己的兒子也會像寶玉一樣長大,隻是這次小小的孩子不是叫她姐姐,而是娘親了。
邢氏也笑著道:“娘娘可是錯怪老太太了,老太太給咱們府上的孩子們尋了好先生呢,就連大老爺寫不出來條陳,還要去請教這位先生呢。”
元春眼前一亮,對邢氏問道:“不知這先生是何人,竟有這般能耐,怎的母親都未曾與我提起此事,倒是讓我錯怪了祖母。”
元春臉上有些尷尬,王氏在給她之前的信件中,多有抱怨,抱怨老太太將寶玉拘在身邊,自己見寶玉難,還說老太太一味地溺愛寶玉,連寶玉不想讀書,老太太也是十分縱容。
她插不上手,老太太是長輩,她一個做人兒媳婦的要經常看老太太的顏色行事。
這時候的元春才是那個榮國府悉心培養出來的大小姐,她或許對於親情,對於朝政上容易心亂,但是這馭下的手段還是不弱的。
她跟著榮國府重金請來的教養嬤嬤還有跟在榮國府老太君身邊的耳濡目染,在其中她學到了很多東西。
正如史溁所猜測的,元春雖然對自己惹當今不快的事情存有忐忑和懊惱,但是她也明白,她到底生的是個皇子。
當今就算是看在孩子的麵子上,也總不會冷落她太久,她也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將宮裏伺候的人好生理順一遍。
而就在她耐著性子隱忍的這段時日,已經有好幾個人忍不住蹦躂出來了。
直到這個時候,邢氏才在角落裏麵弱弱地開口:“娘娘,老太太,不知咱們是不是有福氣,能看看小皇子。”
史溁這個時候也想起來了一直裝作自己不在的邢氏,想到之前抱琴說的話,她略帶警告地看了邢氏一眼,邢氏也不傻,知道今日在元春內室聽到的東西,是半個字都不能泄露出去的。
元春一聽人提起她生下來的兒子,溫柔的神色就掛在了臉上,她急急忙忙帶著史溁和邢氏出了她的內室,往給小皇子居住的偏殿去了。
一進門,史溁就看到了被放在搖床裏麵的小皇子,小皇子正睡得香甜,史溁輕手輕腳地靠近小床,看了一眼還在熟睡的小皇子,就對著看著小皇子這般可愛模樣散發著母親光芒的邢氏擺了擺手。
示意邢氏看完就可以走了,不要吵了孩子睡覺。
邢氏戀戀不舍地看了一眼小皇子,也順從地跟著史溁出了殿門,自她們進來,幾個專門伺候小皇子的宮女都是一聲不吭,即便是請安,也是靜悄悄的。
元春生的小皇子不難看,反而是因為元春生的白,連帶著小皇子長得也不黑,都說兒子像母親,這話也沒什麽錯。
史溁是沒有見過當今長什麽樣子的,她上次赴宴也隻是在後宮的女眷席位,自然不好評判當今的長相,但是綜合小皇子的樣貌來看,當今長得也不算是特別驚豔。
可能是更有威儀?
史溁在心裏猜測著,其實也不怪史溁對當今聖上沒有什麽印象,乃是因為榮國府之前過得特別光棍,朝中沒有人能上朝不說,原身還說自己老了,就不去各府赴宴了。
王氏在長子賈珠離世之後,也是有一搭沒一搭地赴宴,再到後來就都推給了王熙鳳。
榮國府沒什麽大能為,自然進宮領宴以及謝恩領賞的好事就落不到榮國府的頭上了,所以史溁得到的記憶裏麵,倒是有幾個太上皇的印象,對於當今,隻能說抱歉了,可能當今聖上站到史溁麵前,她都不認識。
接下來,史溁就將賈政和王氏又回到平安州去任職養傷的事情與元春說了,為了讓元春寬心,史溁便將那李姨娘家人失蹤,多半是遇害了的原委告知了元春。
得知李姨娘沒了依仗,元春也是明著鬆了口氣,隻要是姨娘們不動搖她親生母親王氏的地位,她就都是可以接受的。
在她看來,無論賈政收了多少個伺候人,不過都是如同之前的周姨娘和趙姨娘一般,不需太過在意。
她對著史溁懇求道:“祖母,父親他素來最聽您的話了,您好歹幫幫母親,不要讓母親的日子這般難過。”
元春的哀求幾乎成了實質,史溁沒能拒絕,對著元春點了點頭,“寵妾滅妻是咱們家絕對不允許的,娘娘放心,我絕對不允許你父親胡鬧。”
說完王氏的事情,元春又問起了寶玉,史溁一想到寶玉那活潑的樣子,發自內心地笑了起來。
“難為娘娘還記掛著他,他好的很,整日裏蹦蹦跳跳的,身子骨康健著呢。”
元春聽聞寶玉身子骨比大哥賈珠強上這麽多,也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進宮早,走的時候寶玉還那麽大點,我要上馬車的時候,他拉著我的裙子不讓我走,哭的父親直皺眉呢。”
忽地,元春又想起來王氏之前給她帶的口信裏麵有寶玉被賈政責打的事情,問史溁:“我聽母親說,父親上次責打了寶玉,這究竟是何故?”
又聽見元春說是王氏帶給她的消息,史溁的眼神暗了暗,這王氏到底背著府裏給宮裏的元春傳了多少次消息,回府之後一定要查一查。
為何自己那些打探消息的人沒說與元春傳遞消息的事情,讓自己對元春和王氏聯絡一直都蒙在鼓裏。
心裏做出了打算,史溁的嘴上倒是沒閑著,隻將上此寶玉和幾個紈絝子弟聽曲的事情告訴了元春。
果然見元春麵露不悅之色,“祖母疼愛寶玉,也要適度才是,寶玉雖然還小,但是也該用功讀書,將來像父親一樣,好為朝廷效力。”
元春說著又頓了頓,不好意思地看著史溁,“其實祖母,我也是有私心的,要是將來寶玉能高中進士,也是我孩兒的助力。”
元春想起寶玉小時候的樣子,想到自己的兒子也會像寶玉一樣長大,隻是這次小小的孩子不是叫她姐姐,而是娘親了。
邢氏也笑著道:“娘娘可是錯怪老太太了,老太太給咱們府上的孩子們尋了好先生呢,就連大老爺寫不出來條陳,還要去請教這位先生呢。”
元春眼前一亮,對邢氏問道:“不知這先生是何人,竟有這般能耐,怎的母親都未曾與我提起此事,倒是讓我錯怪了祖母。”
元春臉上有些尷尬,王氏在給她之前的信件中,多有抱怨,抱怨老太太將寶玉拘在身邊,自己見寶玉難,還說老太太一味地溺愛寶玉,連寶玉不想讀書,老太太也是十分縱容。
她插不上手,老太太是長輩,她一個做人兒媳婦的要經常看老太太的顏色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