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甄家來人
穿越紅樓:開局成為賈府第一人 作者:昭華灼灼不見青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故而,寶玉房裏的各個大小丫鬟們都沒什麽異常,襲人在自己房裏休息盤算了半日,也做好了打算。
見寶玉興衝衝地回來,她也如同往常那般迎了上去,親自給寶玉將外裳都脫下來掛好,還是一樣地伺候寶玉。
寶玉早就不生氣了,對於襲人的服侍,寶玉習以為常,很自然地回到了自己房裏睡下,襲人暗自覷了好幾次寶玉的臉色都沒發現什麽端倪,心中暗笑自己多想。
襲人被寶玉表示不滿的事情也就這麽悄聲過去了,襲人現在管著寶玉房裏的事,除了晴雯有時看不下去會當麵說上那麽一嘴,但晴雯性子爽利,不會在背後說人。
所以,除了當時在場的幾個人,別的人都不知道。
老太妃下懿旨冊封秦可卿為樂安縣主,是要在禮部走行文審批入檔的,有了當今的點頭,禮部的人也不敢怠慢。
在忙碌之餘,連夜加了個班,第二日一大早就將縣主品級的東西送了過來,還和秦可卿言道,說是縣主的朝服等晚幾日才能送來。
得了冊封可謂是一件大喜事,隻是寧國府的下人仆婦們都不敢多說什麽,即便是有那與他們平日裏交好的別家的人來向他們打聽。
他們都閉口不言,不敢多說半個字,所以對於秦可卿的獲封,京中的人家都是心裏畫著魂兒,隻好接受了宮裏傳出來的說法。
秦可卿一回到寧國府就稱要安心養胎,不見外客,一些想要來結交的人家被堵了正著,卻也沒有辦法,人家不見客,隻得作罷。
不過,一切都如賈赦所說的那般,寧榮二府的事情很快就沒有人議論了,而是北狩派了先遣使者,送來了和親書。
這下不僅僅是京城,但凡是得知了此消息的州府都對此次北狩送公主來和親是議論紛紛。
茶館、書肆,很多讀書人也在此對和親之事爭論不休的,朝中文官紛紛上奏,有的說不應該接受北狩和親的,有的說要警惕北狩借此緩和戰機的,還有上折子鼓吹當今聖德齊天的,可謂是熱鬧至極。
與朝中的熱鬧不同的是,後宮之內對將要到來的這位北狩公主都是十分忌憚。
不過,皇後對此倒是不是十分在意,在各宮來請安的時候,稍微說了兩句就不再提起了。
從史溁進宮之後,當今對元春的態度就好了許多,不僅經常去她的宮裏,還將那些個偷懶耍滑的宮人都發落了。
一切恢複到了從前元春從未提過自己娘家的時候。
而史溁也確認了那謙嬪的身份,謙嬪乃是江南甄家旁支送進宮的一個女兒,這名字說來也討巧,竟然叫甄桂。
這謙嬪是在當今剛登基的時候,太上皇欽點給當今的,當今對這位謙嬪也多有縱容。
史溁派史何去和府裏與宮中聯絡的內監那裏得知了,當今對謙嬪謀害皇子的罪過隻是降了一級位份,罰了禁足了事。
史溁的心中就有數了,暗暗歎了口氣,對著同樣坐在她屋裏的賈赦道:“竟然是他家。”
賈赦臉上的神色也不好看,榮國府大房和二房還未分家,元春就是代表著他們榮國府,是榮國府的娘娘。
謙嬪這般處理,讓他的臉上也不好看,想到上次太上皇與他說的話,賈赦隻得將氣忍下,勸史溁道:“母親還是別為此事擔憂了,陛下已經對此做出了決斷,況且娘娘和小皇子並未真正出事。
陛下他終究還是要顧及太上皇的感受的,我瞧著甄家做的事是越發不規矩了,當今的忍耐恐怕就要到極限了。”
史溁也隨著附和道:“是啊,上次他們家送節禮來我就覺出不妥來了,他們家送來的東西,竟然比進上的還要精致些,官用的竟然比禦用的還要好。
光是送給咱們一家就是這麽些,那別的走動人家應該也是如此,可見他們暗自昧下了多少好東西。”
賈赦轉了轉手上的扳指,也是語帶感歎道:“果然如此,他們家的老太爺原本任的是欽差金陵省體仁院總裁官,什麽好東西沒見過,哪裏像咱們家,但凡出了什麽新奇玩意兒,還要去和京裏的人家拿著銀子去搶。”
賈赦感歎過後就不再說甄家違製的事情了,可是沒料想沒幾日,甄家的人竟然自己上了門來。
原來是甄家的老太太聽聞史溁病倒,心內焦急,惦念著兩府從前的交情,派了身邊的老嬤嬤親自帶著上好的藥材來看望,誰知路上因為天氣不好,耽擱了幾日,直到今日方到。
甄家派了人來,王熙鳳不敢怠慢,將人留下,轉身就過來回稟史溁,史溁少不得穿戴整齊,在榮慶堂的正廳裏麵接見了甄家老太太派來的老嬤嬤們。
甄家來的老嬤嬤們一進來就給坐在上首的史溁見了禮。
“請老太太安。”
史溁笑著讓丫鬟們扶眼前這幾位起身,給他們搬了小凳子來坐,還讓人給他們上茶。
“勞煩貴府老太太掛念,您們府上老太太身子骨可還好,說起來我們也有好多年沒見過了,實在是想念。”
甄家派來的為首的老嬤嬤笑著回答:“我們家老太太如今年事也高了,總說惦記著京中的老太太、太太們,隻是我們家老爺擔心,貿然上京再累著了老太太,故而不讓老太太回京呢。”
“是你們家老爺有孝心,不像我這兩個冤孽,淨給我惹事,倒是惹得我好生苦惱。”史溁佯裝頭疼說道。
甄家來的老嬤嬤姓劉,是甄家老太太身邊有資曆的老嬤嬤了,她極會看人眼色,史溁說的鏈各個冤孽,就是賈赦和賈政。
不過誰不知道,賈赦如今發跡,位極人臣,賈政也外放任了一府的知州,史溁這般說法,也不過是在客套。
“老太太就是太過操勞了,其實要咱們老太太看,老太太您可是最有福氣的,不僅孫女如今是四妃之一的賢妃娘娘,就連隔房的重孫媳婦,都成了縣主,當真是頂頂順遂的。”
見寶玉興衝衝地回來,她也如同往常那般迎了上去,親自給寶玉將外裳都脫下來掛好,還是一樣地伺候寶玉。
寶玉早就不生氣了,對於襲人的服侍,寶玉習以為常,很自然地回到了自己房裏睡下,襲人暗自覷了好幾次寶玉的臉色都沒發現什麽端倪,心中暗笑自己多想。
襲人被寶玉表示不滿的事情也就這麽悄聲過去了,襲人現在管著寶玉房裏的事,除了晴雯有時看不下去會當麵說上那麽一嘴,但晴雯性子爽利,不會在背後說人。
所以,除了當時在場的幾個人,別的人都不知道。
老太妃下懿旨冊封秦可卿為樂安縣主,是要在禮部走行文審批入檔的,有了當今的點頭,禮部的人也不敢怠慢。
在忙碌之餘,連夜加了個班,第二日一大早就將縣主品級的東西送了過來,還和秦可卿言道,說是縣主的朝服等晚幾日才能送來。
得了冊封可謂是一件大喜事,隻是寧國府的下人仆婦們都不敢多說什麽,即便是有那與他們平日裏交好的別家的人來向他們打聽。
他們都閉口不言,不敢多說半個字,所以對於秦可卿的獲封,京中的人家都是心裏畫著魂兒,隻好接受了宮裏傳出來的說法。
秦可卿一回到寧國府就稱要安心養胎,不見外客,一些想要來結交的人家被堵了正著,卻也沒有辦法,人家不見客,隻得作罷。
不過,一切都如賈赦所說的那般,寧榮二府的事情很快就沒有人議論了,而是北狩派了先遣使者,送來了和親書。
這下不僅僅是京城,但凡是得知了此消息的州府都對此次北狩送公主來和親是議論紛紛。
茶館、書肆,很多讀書人也在此對和親之事爭論不休的,朝中文官紛紛上奏,有的說不應該接受北狩和親的,有的說要警惕北狩借此緩和戰機的,還有上折子鼓吹當今聖德齊天的,可謂是熱鬧至極。
與朝中的熱鬧不同的是,後宮之內對將要到來的這位北狩公主都是十分忌憚。
不過,皇後對此倒是不是十分在意,在各宮來請安的時候,稍微說了兩句就不再提起了。
從史溁進宮之後,當今對元春的態度就好了許多,不僅經常去她的宮裏,還將那些個偷懶耍滑的宮人都發落了。
一切恢複到了從前元春從未提過自己娘家的時候。
而史溁也確認了那謙嬪的身份,謙嬪乃是江南甄家旁支送進宮的一個女兒,這名字說來也討巧,竟然叫甄桂。
這謙嬪是在當今剛登基的時候,太上皇欽點給當今的,當今對這位謙嬪也多有縱容。
史溁派史何去和府裏與宮中聯絡的內監那裏得知了,當今對謙嬪謀害皇子的罪過隻是降了一級位份,罰了禁足了事。
史溁的心中就有數了,暗暗歎了口氣,對著同樣坐在她屋裏的賈赦道:“竟然是他家。”
賈赦臉上的神色也不好看,榮國府大房和二房還未分家,元春就是代表著他們榮國府,是榮國府的娘娘。
謙嬪這般處理,讓他的臉上也不好看,想到上次太上皇與他說的話,賈赦隻得將氣忍下,勸史溁道:“母親還是別為此事擔憂了,陛下已經對此做出了決斷,況且娘娘和小皇子並未真正出事。
陛下他終究還是要顧及太上皇的感受的,我瞧著甄家做的事是越發不規矩了,當今的忍耐恐怕就要到極限了。”
史溁也隨著附和道:“是啊,上次他們家送節禮來我就覺出不妥來了,他們家送來的東西,竟然比進上的還要精致些,官用的竟然比禦用的還要好。
光是送給咱們一家就是這麽些,那別的走動人家應該也是如此,可見他們暗自昧下了多少好東西。”
賈赦轉了轉手上的扳指,也是語帶感歎道:“果然如此,他們家的老太爺原本任的是欽差金陵省體仁院總裁官,什麽好東西沒見過,哪裏像咱們家,但凡出了什麽新奇玩意兒,還要去和京裏的人家拿著銀子去搶。”
賈赦感歎過後就不再說甄家違製的事情了,可是沒料想沒幾日,甄家的人竟然自己上了門來。
原來是甄家的老太太聽聞史溁病倒,心內焦急,惦念著兩府從前的交情,派了身邊的老嬤嬤親自帶著上好的藥材來看望,誰知路上因為天氣不好,耽擱了幾日,直到今日方到。
甄家派了人來,王熙鳳不敢怠慢,將人留下,轉身就過來回稟史溁,史溁少不得穿戴整齊,在榮慶堂的正廳裏麵接見了甄家老太太派來的老嬤嬤們。
甄家來的老嬤嬤們一進來就給坐在上首的史溁見了禮。
“請老太太安。”
史溁笑著讓丫鬟們扶眼前這幾位起身,給他們搬了小凳子來坐,還讓人給他們上茶。
“勞煩貴府老太太掛念,您們府上老太太身子骨可還好,說起來我們也有好多年沒見過了,實在是想念。”
甄家派來的為首的老嬤嬤笑著回答:“我們家老太太如今年事也高了,總說惦記著京中的老太太、太太們,隻是我們家老爺擔心,貿然上京再累著了老太太,故而不讓老太太回京呢。”
“是你們家老爺有孝心,不像我這兩個冤孽,淨給我惹事,倒是惹得我好生苦惱。”史溁佯裝頭疼說道。
甄家來的老嬤嬤姓劉,是甄家老太太身邊有資曆的老嬤嬤了,她極會看人眼色,史溁說的鏈各個冤孽,就是賈赦和賈政。
不過誰不知道,賈赦如今發跡,位極人臣,賈政也外放任了一府的知州,史溁這般說法,也不過是在客套。
“老太太就是太過操勞了,其實要咱們老太太看,老太太您可是最有福氣的,不僅孫女如今是四妃之一的賢妃娘娘,就連隔房的重孫媳婦,都成了縣主,當真是頂頂順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