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認識史老將軍的老人
穿越紅樓:開局成為賈府第一人 作者:昭華灼灼不見青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得到了張華出現的消息,史何便帶著人急匆匆地趕往了那處酒館,但是終究遲了,張華已經從酒館離開。
史何向酒館掌櫃打聽,也隻知道那張華往西去了,至於張華和張華的同伴去了哪裏,酒館掌櫃並不清楚。
史何聽到張華像個泥鰍一樣又消失了,氣得在巷子口吐了一口唾沫。
“這個張華是屬兔子的嗎?跑的這麽快?”
跟著他的小廝思義臉上也是極為不快,他一腳踢飛了一塊地上的小石子,那小石子則是順著勁兒飛了出去,砸到了牆角。
“走吧,去西邊,看看能不能問出什麽?”
史何招呼著眾人往前走,思義轉過身來,準備跟上,不料他卻卻在不經意間,看到了剛才那個石子蹦到的角落。
“史大哥,你快看,那是不是有一攤東西,裏麵還沾著血!”
史何聞言急忙走過去,他忍住惡心一看,就看到這灘東西果然如思義所說。
那灘散發著難聞氣味的嘔吐物中掛著血絲,看起來是什麽顏色都有。
史何從酒館掌櫃處得知了那張華在被打之前就已經醉酒,此時出現了酒醉之人嘔吐的痕跡,那上麵還帶著血絲,又出現在張華醉酒的酒館附近。
史何直接就確定了這灘東西就是張華留在這個角落裏的。
他站在街口看了看方向,最終對著思義和其他小廝說道。
“去南邊,張華往南邊跑了!”
說完,史何就自己率先往南邊走去,思義不是很明白,為什麽史何不按照酒館掌櫃給出的方向找,而是選中了怎麽都不會被選中的南邊。
正常來說,一般人都會選擇指路人給出的方向去找。
就算是那找人的人再多疑,也會去與指路人給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去找。
思義覺得,他肯定是會先去找西麵,西麵沒有線索,再去找與西麵相反的東麵。
因為在他看來,張華急賊也就隻能往相反的方向逃跑。
可是,史何一開口就說要去南邊,這讓思義很不理解,不過即便是他不明白史何的做法,他還是直接執行了史何的命令。
在他跟著出來之前,尤氏便吩咐過了,一切都聽史何的,千萬不能自己做主,思義是個聽話的,他從出來就當自己是個普通小廝,所有的事情都交給了史何做決定。
夕陽掛在低空中,散發出金色的光芒,被王大狗攙扶著回到新換的住處的張華,臉上的蒼白也被金色的陽光掩蓋。
這是一個極為幽深的小巷子,裏麵的人幾乎都搬走了,整個巷子裏也就隻有幾個老得不能動的在門口坐著曬太陽。
王大狗在張華的指路下,扶著他走進了巷子,兩人的影子打在窄巷的牆上,拉出一長道距離。
“嗯?”
一個坐在自家門口,頭發已經要掉光了,眼皮耷拉下來幾乎看不見眼睛縫的老人,突然在王大狗和張華還沒有經過的時候,發出了一聲疑問。
他混濁的雙眼,在這一刻放出了亮光。
可是,不知道他隨後又想起來了什麽,他眼中的神采消失,重新歸於死寂。
他拿起門口的木頭凳子,轉身進了院子,掩上了院門。
張華和王大狗過來的時候,小巷子裏麵空無一人,張華看巷子裏麵沒有人,不由得長鬆了一口氣。
還好,沒有人看見他狼狽的樣子,除了跟在他身邊的王大狗。
“把我放到屋裏就行。”
張華虛弱地對王大狗說道,金色的陽光好像都壓不住他臉上蒼白的神色,王大狗雖然貪生怕死也,追名逐利,但是終究不是一個沒有良心的人。
他見髒話傷的這麽嚴重,也是滿臉擔憂,猶豫了幾下,他才問張華。
“張大哥,要不要我去給你尋個大夫來看看你身上的傷?”
聽到王大狗的關心,張華先是一愣隨即搖搖頭,對著王大狗說道。
“不用了我自己能行,你一會出去之後直接就回家,就也不用到外麵去了等過兩日風頭過了,你再出來找我。”
王大狗見張華堅持要自己一個人呆著,也隻得同意,不過他還是堅持著給張華倒了一碗水,放到張華能夠到的地方,然後給張華換了衣服,這才關上房門,從巷子裏離開。
史何帶著人一路追問,因為張華和王大狗兩個人的造型實在是引人注目,即便是兩人的樣貌再普通,他們兩個的形象也會被周圍的街坊鄰居記住。
所以,在史何找對了方向的前提下,一路上許多人都給他們指路,史何就這麽摸到了張華所住的巷子附近。
不過這巷子裏七拐八繞的,史何並不能確定張華到底住在哪個位置,沒有辦法。
隻能用笨辦法,史何派了幾個人堵在了巷子口,然後他親自帶著人分成幾隊,挨家挨戶的敲門。
“有人嗎?有人嗎?”
因為這個箱子裏大多數的房屋都沒有住人,所以適合他們敲起來也十分費勁,因為不知道裏麵到底有沒有人,所以沒見過子,他們都要敲很久。
史何又帶著人敲響了一家人的房門。
“有人嗎?我是來投奔親戚的,有沒有人在家啊?出來給我開個門唄!”
然而不幸的是,史何他們這次敲的又是一個沒有人住的房子,根本就不會有人出來給他們開門。
眼看著張華就在麵前,史何的心情也焦躁起來,有麽好的機會,一定要抓緊,把張華給逮住,千萬不能讓他再溜走了。
“又是一間沒有人的!”
史何懊惱地一拳頭捶到房門上,房門上麵積攢的灰,撲簌簌的落下來,直接糊了史何他們幾個人一臉。
“別敲了,那家沒人,家裏的人都出去幹活了,平時也不在這住!”
在史何他們的背後,一道蒼老的聲音響起,在有情人箱子裏麵,讓人感覺猶為的滲人。
史何猛地回頭,卻在身後發現那是一個極為蒼老的老人。
單從外表看上去,恐怕這老人已經能有一百多歲了,老人走路顫顫巍巍的,拄著一根黃楊木做成的拐杖。
沒走幾步路就要停下來,拄著拐杖喘息幾聲。
史何將臉上驚訝的表情收了回去,上前攙扶住了老人,笑著問道。
“老人家,您家就是住在這兒嗎?”
那老人看了看扶住他的史何,忽地問道。
“小家夥,你是不是姓史啊?”
“啊?”
史何沒想到這老人竟然叫出了他的姓氏,心中一驚,嘴裏也下意識地啊了一聲。
不等史何表示出他的姓氏是與不是,老人已經自顧自的笑了起來,隻這一個字,老人便已經判斷出了史何心中的答案。
“小家夥,你的祖父是不是叫史敞啊?”
“您怎麽……知道!”
史何沒有想到這位老人清清楚楚的叫出了他祖父的名字,他驚訝萬分,便向老人詢問老人到底是怎麽知道他祖父的名字的。
老人長歎一聲,隨即又笑道:“我怎麽知道的?我還能不知道他?你祖父當初跟著史將軍南征北戰的時候,這都是我給他們兩個治的傷。”
史何更加疑惑了,他是史家的家生子,祖祖輩輩都伺候著史家人,他的祖父更是史將軍的貼身親隨。
不過,他祖父當年早就隨著史將軍在一次北狩南下中戰死沙場了。
眼前這位老人,竟然說認得當年史將軍和他的祖父,那這老人真的已經是將近百歲了。
得知是祖上的故人,史何對老人的態度更是尊敬了幾分。
“老人家,您高壽?”
“我今年一百一十歲了!”
“呃……”
聽到老人的年齡,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一百一十歲,這是一個什麽概念?在大徒,很少有人能夠活過九十歲。
一般人養尊處優的人,也就能活到七十多歲,那都已經算是極為高壽的人了。
很多幹體力活的人,活到四十歲,五十歲,就已經算是長壽了,即便如此,那也是各種病魔纏身,整日沒個好日子過。
“嗬嗬,我和沒想過我能活這麽長時間那!”
老人看著麵前的幾個小廝,口中說道。
“還是年輕好,一個個的,有力量!
你們平時做什麽,可曾考慮過從軍,報效朝廷那?”
幾個小廝麵麵相覷,他們都是榮國府和寧國府的家生子,平日裏生活的不知比底下那些老百姓們好上多少倍。
他們跟著主子,聽主子的吩咐,給主子做事,幹的好了,做事入了主子的眼,得了管事的差事,不出幾年便可以掙下一屋子家業來,在外麵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他們的夢想就是成為賴大,和賴二那樣的大管家,那日子過得比朝廷裏頭的大人們都風光,他們從來都沒想過,要去做什麽兵丁,去邊疆吹包含黃沙的冷風,受那個罪。
幾個小廝心中對此不屑一顧,但是卻不敢在臉上露出什麽來。
剛才那老人可是說了,認識史家當年的老將軍,還認識史何的祖父,那這身份就簡單不了。
幾個小廝在聽到老人的來曆之後,就已經主動將老人劃分到不可得罪之人的範疇內了。
不得罪是不得罪,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回複老人,他們心裏不願意從軍,但是又怕說出自己的想法,惹老人生氣,所以幾個人都直愣愣的瞅著史何,準備讓史何給他們拿個主意。
史何一眼看出他們的想法,笑著老人說道:“這幾個孩子才多大,他們懂什麽,何況如今可是太平盛世,邊疆安定,哪裏就需要那麽多人從軍了。”
老人聞言冷哼了一聲,對著史何道。
“小家夥,我院子西北角落裏麵堆著一把刀,你把它幫我拿過來。”
史何見老人臉色不虞,隻好答應下來,他心裏記掛著張華,不想張華跑了,但是又不能不管老人,隻想趕緊將老人先應付過去,好去尋張華。
史何一進院子,便按照老人的說法,在院子西北的角落裏麵找到了一把刀,但是史何還是覺得這把刀拿起來有些奇怪,這把刀不像是他們大徒人經常使用的刀具。
而是更像是北邊那些韃子用的刀。
史何找到了刀就立即出來,將刀雙手給老人奉上。
“老人家,您的刀!”
老人見他態度恭敬,行動之前沒有句號的神色我,微微的點頭,隨後老人開口說道。
“這不是我的刀!”
“這把刀是北狩人的刀!”
“我當初跟著史將軍一起,在北境的時候,從北狩人手中搶來的刀!”
老人說著,將這把刀從刀鞘裏麵抽了出來。
刀身明亮,一拔出來,隻讓在場的人都覺得寒光陣陣,隨著刀的出鞘,空氣中也,出現了淡淡的血腥味。
史何心中一震,他忽地感覺到好像這股血腥味兒,是從刀身上散發出來的一樣。
他下意識地直接看向了這把刀。
老人拿著刀揮動隨意地往木門上麵一砍,刀身嵌入木門,留在了木門上。
除了老人和史何,在場的所有人都被嚇了一跳。
他們戒備地看著眼前這個看似已經失去所有力量的老人,生怕眼前的老人突然扔掉拐杖暴起,將他們一幹人等都給砍了。
見幾個小廝都是害怕,戒備的神色,老人的眼中閃過一道失望,他沒想到現在的小家夥,竟然都是這樣的反應,想當年,史家的小廝家丁隨從,哪一個不是能提著刀就跟著老將軍上戰場殺敵的,這史家竟然淪落至此。
他不再看小廝,轉頭看向史何,卻見史何還站在原地,紋絲未動,眼中也沒有恐懼的神色,他失望的眼神,又亮了幾分。
“四方戎狄的刀還鋒利,何來太平盛世?”
史何聞言隻覺得自己的喉嚨好像是被什麽東西給堵住了,他說不出話來。
是啊,北方北狩賊心不死,這次大徒更是因為出了不忠不義的子孫和臣子,險些讓朝廷一夜之前覆滅。
南境諸多土司,名為臣服,實則要在進貢之時意圖打探大徒朝廷的虛實。
不論是韃子還是蠻夷,都是一樣的狼子野心,他們大徒真的沒有太平盛世可言啊!
史何向酒館掌櫃打聽,也隻知道那張華往西去了,至於張華和張華的同伴去了哪裏,酒館掌櫃並不清楚。
史何聽到張華像個泥鰍一樣又消失了,氣得在巷子口吐了一口唾沫。
“這個張華是屬兔子的嗎?跑的這麽快?”
跟著他的小廝思義臉上也是極為不快,他一腳踢飛了一塊地上的小石子,那小石子則是順著勁兒飛了出去,砸到了牆角。
“走吧,去西邊,看看能不能問出什麽?”
史何招呼著眾人往前走,思義轉過身來,準備跟上,不料他卻卻在不經意間,看到了剛才那個石子蹦到的角落。
“史大哥,你快看,那是不是有一攤東西,裏麵還沾著血!”
史何聞言急忙走過去,他忍住惡心一看,就看到這灘東西果然如思義所說。
那灘散發著難聞氣味的嘔吐物中掛著血絲,看起來是什麽顏色都有。
史何從酒館掌櫃處得知了那張華在被打之前就已經醉酒,此時出現了酒醉之人嘔吐的痕跡,那上麵還帶著血絲,又出現在張華醉酒的酒館附近。
史何直接就確定了這灘東西就是張華留在這個角落裏的。
他站在街口看了看方向,最終對著思義和其他小廝說道。
“去南邊,張華往南邊跑了!”
說完,史何就自己率先往南邊走去,思義不是很明白,為什麽史何不按照酒館掌櫃給出的方向找,而是選中了怎麽都不會被選中的南邊。
正常來說,一般人都會選擇指路人給出的方向去找。
就算是那找人的人再多疑,也會去與指路人給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去找。
思義覺得,他肯定是會先去找西麵,西麵沒有線索,再去找與西麵相反的東麵。
因為在他看來,張華急賊也就隻能往相反的方向逃跑。
可是,史何一開口就說要去南邊,這讓思義很不理解,不過即便是他不明白史何的做法,他還是直接執行了史何的命令。
在他跟著出來之前,尤氏便吩咐過了,一切都聽史何的,千萬不能自己做主,思義是個聽話的,他從出來就當自己是個普通小廝,所有的事情都交給了史何做決定。
夕陽掛在低空中,散發出金色的光芒,被王大狗攙扶著回到新換的住處的張華,臉上的蒼白也被金色的陽光掩蓋。
這是一個極為幽深的小巷子,裏麵的人幾乎都搬走了,整個巷子裏也就隻有幾個老得不能動的在門口坐著曬太陽。
王大狗在張華的指路下,扶著他走進了巷子,兩人的影子打在窄巷的牆上,拉出一長道距離。
“嗯?”
一個坐在自家門口,頭發已經要掉光了,眼皮耷拉下來幾乎看不見眼睛縫的老人,突然在王大狗和張華還沒有經過的時候,發出了一聲疑問。
他混濁的雙眼,在這一刻放出了亮光。
可是,不知道他隨後又想起來了什麽,他眼中的神采消失,重新歸於死寂。
他拿起門口的木頭凳子,轉身進了院子,掩上了院門。
張華和王大狗過來的時候,小巷子裏麵空無一人,張華看巷子裏麵沒有人,不由得長鬆了一口氣。
還好,沒有人看見他狼狽的樣子,除了跟在他身邊的王大狗。
“把我放到屋裏就行。”
張華虛弱地對王大狗說道,金色的陽光好像都壓不住他臉上蒼白的神色,王大狗雖然貪生怕死也,追名逐利,但是終究不是一個沒有良心的人。
他見髒話傷的這麽嚴重,也是滿臉擔憂,猶豫了幾下,他才問張華。
“張大哥,要不要我去給你尋個大夫來看看你身上的傷?”
聽到王大狗的關心,張華先是一愣隨即搖搖頭,對著王大狗說道。
“不用了我自己能行,你一會出去之後直接就回家,就也不用到外麵去了等過兩日風頭過了,你再出來找我。”
王大狗見張華堅持要自己一個人呆著,也隻得同意,不過他還是堅持著給張華倒了一碗水,放到張華能夠到的地方,然後給張華換了衣服,這才關上房門,從巷子裏離開。
史何帶著人一路追問,因為張華和王大狗兩個人的造型實在是引人注目,即便是兩人的樣貌再普通,他們兩個的形象也會被周圍的街坊鄰居記住。
所以,在史何找對了方向的前提下,一路上許多人都給他們指路,史何就這麽摸到了張華所住的巷子附近。
不過這巷子裏七拐八繞的,史何並不能確定張華到底住在哪個位置,沒有辦法。
隻能用笨辦法,史何派了幾個人堵在了巷子口,然後他親自帶著人分成幾隊,挨家挨戶的敲門。
“有人嗎?有人嗎?”
因為這個箱子裏大多數的房屋都沒有住人,所以適合他們敲起來也十分費勁,因為不知道裏麵到底有沒有人,所以沒見過子,他們都要敲很久。
史何又帶著人敲響了一家人的房門。
“有人嗎?我是來投奔親戚的,有沒有人在家啊?出來給我開個門唄!”
然而不幸的是,史何他們這次敲的又是一個沒有人住的房子,根本就不會有人出來給他們開門。
眼看著張華就在麵前,史何的心情也焦躁起來,有麽好的機會,一定要抓緊,把張華給逮住,千萬不能讓他再溜走了。
“又是一間沒有人的!”
史何懊惱地一拳頭捶到房門上,房門上麵積攢的灰,撲簌簌的落下來,直接糊了史何他們幾個人一臉。
“別敲了,那家沒人,家裏的人都出去幹活了,平時也不在這住!”
在史何他們的背後,一道蒼老的聲音響起,在有情人箱子裏麵,讓人感覺猶為的滲人。
史何猛地回頭,卻在身後發現那是一個極為蒼老的老人。
單從外表看上去,恐怕這老人已經能有一百多歲了,老人走路顫顫巍巍的,拄著一根黃楊木做成的拐杖。
沒走幾步路就要停下來,拄著拐杖喘息幾聲。
史何將臉上驚訝的表情收了回去,上前攙扶住了老人,笑著問道。
“老人家,您家就是住在這兒嗎?”
那老人看了看扶住他的史何,忽地問道。
“小家夥,你是不是姓史啊?”
“啊?”
史何沒想到這老人竟然叫出了他的姓氏,心中一驚,嘴裏也下意識地啊了一聲。
不等史何表示出他的姓氏是與不是,老人已經自顧自的笑了起來,隻這一個字,老人便已經判斷出了史何心中的答案。
“小家夥,你的祖父是不是叫史敞啊?”
“您怎麽……知道!”
史何沒有想到這位老人清清楚楚的叫出了他祖父的名字,他驚訝萬分,便向老人詢問老人到底是怎麽知道他祖父的名字的。
老人長歎一聲,隨即又笑道:“我怎麽知道的?我還能不知道他?你祖父當初跟著史將軍南征北戰的時候,這都是我給他們兩個治的傷。”
史何更加疑惑了,他是史家的家生子,祖祖輩輩都伺候著史家人,他的祖父更是史將軍的貼身親隨。
不過,他祖父當年早就隨著史將軍在一次北狩南下中戰死沙場了。
眼前這位老人,竟然說認得當年史將軍和他的祖父,那這老人真的已經是將近百歲了。
得知是祖上的故人,史何對老人的態度更是尊敬了幾分。
“老人家,您高壽?”
“我今年一百一十歲了!”
“呃……”
聽到老人的年齡,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一百一十歲,這是一個什麽概念?在大徒,很少有人能夠活過九十歲。
一般人養尊處優的人,也就能活到七十多歲,那都已經算是極為高壽的人了。
很多幹體力活的人,活到四十歲,五十歲,就已經算是長壽了,即便如此,那也是各種病魔纏身,整日沒個好日子過。
“嗬嗬,我和沒想過我能活這麽長時間那!”
老人看著麵前的幾個小廝,口中說道。
“還是年輕好,一個個的,有力量!
你們平時做什麽,可曾考慮過從軍,報效朝廷那?”
幾個小廝麵麵相覷,他們都是榮國府和寧國府的家生子,平日裏生活的不知比底下那些老百姓們好上多少倍。
他們跟著主子,聽主子的吩咐,給主子做事,幹的好了,做事入了主子的眼,得了管事的差事,不出幾年便可以掙下一屋子家業來,在外麵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他們的夢想就是成為賴大,和賴二那樣的大管家,那日子過得比朝廷裏頭的大人們都風光,他們從來都沒想過,要去做什麽兵丁,去邊疆吹包含黃沙的冷風,受那個罪。
幾個小廝心中對此不屑一顧,但是卻不敢在臉上露出什麽來。
剛才那老人可是說了,認識史家當年的老將軍,還認識史何的祖父,那這身份就簡單不了。
幾個小廝在聽到老人的來曆之後,就已經主動將老人劃分到不可得罪之人的範疇內了。
不得罪是不得罪,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回複老人,他們心裏不願意從軍,但是又怕說出自己的想法,惹老人生氣,所以幾個人都直愣愣的瞅著史何,準備讓史何給他們拿個主意。
史何一眼看出他們的想法,笑著老人說道:“這幾個孩子才多大,他們懂什麽,何況如今可是太平盛世,邊疆安定,哪裏就需要那麽多人從軍了。”
老人聞言冷哼了一聲,對著史何道。
“小家夥,我院子西北角落裏麵堆著一把刀,你把它幫我拿過來。”
史何見老人臉色不虞,隻好答應下來,他心裏記掛著張華,不想張華跑了,但是又不能不管老人,隻想趕緊將老人先應付過去,好去尋張華。
史何一進院子,便按照老人的說法,在院子西北的角落裏麵找到了一把刀,但是史何還是覺得這把刀拿起來有些奇怪,這把刀不像是他們大徒人經常使用的刀具。
而是更像是北邊那些韃子用的刀。
史何找到了刀就立即出來,將刀雙手給老人奉上。
“老人家,您的刀!”
老人見他態度恭敬,行動之前沒有句號的神色我,微微的點頭,隨後老人開口說道。
“這不是我的刀!”
“這把刀是北狩人的刀!”
“我當初跟著史將軍一起,在北境的時候,從北狩人手中搶來的刀!”
老人說著,將這把刀從刀鞘裏麵抽了出來。
刀身明亮,一拔出來,隻讓在場的人都覺得寒光陣陣,隨著刀的出鞘,空氣中也,出現了淡淡的血腥味。
史何心中一震,他忽地感覺到好像這股血腥味兒,是從刀身上散發出來的一樣。
他下意識地直接看向了這把刀。
老人拿著刀揮動隨意地往木門上麵一砍,刀身嵌入木門,留在了木門上。
除了老人和史何,在場的所有人都被嚇了一跳。
他們戒備地看著眼前這個看似已經失去所有力量的老人,生怕眼前的老人突然扔掉拐杖暴起,將他們一幹人等都給砍了。
見幾個小廝都是害怕,戒備的神色,老人的眼中閃過一道失望,他沒想到現在的小家夥,竟然都是這樣的反應,想當年,史家的小廝家丁隨從,哪一個不是能提著刀就跟著老將軍上戰場殺敵的,這史家竟然淪落至此。
他不再看小廝,轉頭看向史何,卻見史何還站在原地,紋絲未動,眼中也沒有恐懼的神色,他失望的眼神,又亮了幾分。
“四方戎狄的刀還鋒利,何來太平盛世?”
史何聞言隻覺得自己的喉嚨好像是被什麽東西給堵住了,他說不出話來。
是啊,北方北狩賊心不死,這次大徒更是因為出了不忠不義的子孫和臣子,險些讓朝廷一夜之前覆滅。
南境諸多土司,名為臣服,實則要在進貢之時意圖打探大徒朝廷的虛實。
不論是韃子還是蠻夷,都是一樣的狼子野心,他們大徒真的沒有太平盛世可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