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劉姥姥
穿越紅樓:開局成為賈府第一人 作者:昭華灼灼不見青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寶玉一聽,當即就急了,他口中說道:“我雖不是什麽有才之人,也知在外不可以權勢壓人。
每每出去,都十分小心,從不做巧取豪奪之事,那掌櫃這麽做,這件事豈不是都成了我的錯處,我可沒有這個意思啊!”
黛玉將桌上茶水往他麵前一推,語氣十分淡然,“我隻說是可能,又沒說一定是,下麵我還有猜測,你想不想聽了?”
寶玉接過茶水,猛灌一口,心中還有一絲希望,他誠懇地問黛玉。
“那剩下的兩種,又是如何?妹妹一並告訴了我吧!”
寶玉安靜下來,黛玉方道:“第三,那便是這個掌櫃自己掏腰包送給寶二哥哥你的。
不過,寶二哥哥,說到這裏我得提醒你了,底下的人就算是有孝敬,那也拿不出這麽多銀子。
若是真的是這掌櫃送寶二哥哥你的,那他在寶二哥哥你管鋪子之前,必然從鋪子裏拿了不少好處,你更得查查他到底拿了外祖母多少銀子。
還有,最後一種,那就是那掌櫃將玉料買來之時,沒有人看出來這塊璞玉能出好玉,真的隻花了一百五十兩。
當然,這種可能我就是說說,幾乎沒可能的。”
寶玉將黛玉這一番話從頭到尾聽下來,臉色從不解,到憤怒,到若有所思,最後他感歎道。
“我原以為,我把老祖宗交給我的鋪子管得極好,每月進項都不少,沒想到這裏麵還有這麽多事。
妹妹比我小都懂得這麽多,我竟像是白活了這麽些年。”
史湘雲見寶玉長籲短歎的樣子覺得好笑,隨口說道:“二哥哥已經照前兩年好多了,自從上次碧痕那件事以後,二哥哥屋裏剩多少銀子,二哥哥心裏都有數了呢。”
“雲妹妹,你說什麽呢!”
史湘雲後知後覺地發現寶玉的臉色在聽到碧痕的名字之後,變得極為難看。
寶玉扭頭不去看史湘雲,接著和黛玉探討該怎麽試探那珠寶鋪子的掌櫃。
黛玉心思靈透,一聽便知這件事肯定和銀錢有關,保不齊就是監守自盜。
她知道寶玉對他屋裏那些丫頭們的態度,她才不會多嘴去問寶玉,隻笑道:“外祖母交給你的鋪子我可不管,你自己想辦法去,我今兒說的就夠多了。”
說罷,黛玉便去和賈瑤說悄悄話去了,隻留寶玉自己在那冥思苦想。
寶玉想了一會兒,沒想出來什麽好辦法,便將這件事給暫時丟開,然而他一抬頭就看見了桌上被黛玉拒收的禮物,又是一陣著急。
諸姊妹的禮物,黛玉可是都收下了,唯獨他的沒有,他急的直暗暗跺腳,在屋子裏轉圈踱步。
忽地他看見了桌子上的文房四寶,心中一動,快步走到桌前,揮筆寫就一箋。
吹幹墨跡,他便將箋紙遞到了黛玉麵前,“林妹妹,生辰快樂!”
早在寶玉走過來的時候,黛玉便用餘光瞧見了他,她伸手接過來一看,便看見上麵寫著幾行字。
“一歲一禮,幾寸歡喜。”
“且逢良辰,順頌時宜。”
黛玉看了莞爾一笑,對著寶玉笑道:“那多謝寶二哥哥了!”
榮國府眾人一直在林家待到夕陽把天邊映照成橙紅一片的時候,才啟程回府。
等回來的時候,榮國府的門房等馬車停穩,便湊上來對著管事嬤嬤說了一會兒。
鴛鴦在聽完了管事嬤嬤的話之後,對著史溁說道:“老太太,上回來的那位劉姥姥帶著孫子來了。”
原本靠在軟墊上閉目養神的史溁倏地睜開了雙眼,她問鴛鴦道。
“什麽時候來的?他們人現在在哪?”
“回老太太,他們現在已經被安排到客房裏了。”
史溁點頭,然後對鴛鴦吩咐道:“一會兒回去,將他們請到我那去說話。”
劉姥姥來的消息不是秘密,沒一會兒邢氏和王熙鳳便也得知了消息,眾人各自回房換過衣物之後,便再次過來。
史溁自然也再一次見到了這位劉姥姥,劉姥姥一見到史溁便帶著他的外孫王宣上前問好。
“請老太太,太太,奶奶安。”
史溁早吩咐過,一定不要讓劉姥姥彎下身子,故而琥珀借著倒茶的功夫,就站在劉姥姥身邊沒走,此時直接就將劉姥姥給扶住。
史溁亦笑著回道:“老親家,家裏一切都好嗎?”
劉姥姥在琥珀的攙扶下坐下,笑著答道:“一切都好,托府上的福,我們那裏雖然遭了災,但也挺過來了,倒是府上的事情讓我憂心不已。
後來,我聽府上來找人的人說,那人找到了,也送了官。
隻是他們也沒說府上找人做什麽,我這心裏還是放心不下,就想著來看看。
說句不怕府上笑話我的話,我這個老骨頭雖然沒什麽本事,好歹在咱們鄉下還算是能說上話。
我就過來看看有什麽能幫到府上的沒有,有就幫上一幫。
昨兒,我從家裏出來半路上,本路上遇見了隔壁張家村來押人的官差,這才知道府上的事情有多大。
我好說歹說央了那駕車的人,趕著今日到了府上,不然照路程,我得明天才能到哩。”
史溁聞言笑著對劉姥姥說道:“勞你掛心了,原是有人要故意與我們家過不去,如今當今聖人英明神武,已然懲治了惡人,我們再不怕他們挑唆。”
劉姥姥聽史溁說了家裏已經平安,她一顆懸著的心也放到了肚子裏,笑著說道。
“平安是福,平安就好。”
史溁見來見她的隻有劉姥姥一人,不見她那外孫,便問劉姥姥。
“老親家,你那外孫怎麽不見?”
見史溁問起王宣,劉姥姥不好意思地說道:“剛才我就說要帶他來,走到老太太門口,被府上的寶哥兒給叫住了,這會兒應該還在門口。”
話音剛落,眾人就見寶玉拉著一個男孩子進來,他穿著一身半新的衣服,頭發也整整齊齊地紮著,一看就是靜心收拾過的。
兩人走過來的時候,史溁也在打量這個王宣的變化,他比上次史溁見到他的時候有了很大的改變。
整個人往上長高了很多,麵部五官也長開了許多,看著幹淨利落。
一進來,他便跟在寶玉身後,向屋裏的人問好,全然沒了之前來的時候,怕生的樣子。
劉姥姥慈愛地將王宣拉過來,對著史溁說道:“我家這孩子按照老太太的吩咐,上了學,如今跟著老先生一起去了鎮上的私塾裏麵讀書,認了許多字。”
史溁一聽忙問王宣現在都讀了什麽書,王宣恭敬地回答,都是最開始要讀的,如今已經讀到了弟子規。
史溁點頭笑著稱讚,“是個聰明的孩子。”
劉姥姥急忙擺手,“當不得,當不得,老太太可別誇他了。
總共才認幾個字,我隻求將來他能有個營生,過個安穩日子吧。”
一陣說笑過後,史溁想著之前從周要嘴裏說的底下村子遭災的事情來,便起了話頭試探性地問。
“我聽人說,你們所在的村子當初遭了匪了?”
劉姥姥一聽,臉上的笑容便散了,她長歎一聲,這才答道。
“可不是,原是地裏收不上來,這日子就不好過了,可沒想到這還不算完,又來了韃子。
隔壁村的那張財主家就是第一個被盯上的,他家的女兒當初嫁給了縣城裏的太爺,韃子來了第一個滅的他家。
他心心念念的女婿家也被韃子給殺了,從老到小,一口人都沒剩,那人頭都被摞在了縣城邊上。
不過啊,好在之前那個被張財主硬是退了親的雲家那才是真的對他女兒好,那家的公子拚命把張小姐給救了,也算是張財主他家沒死絕。
那張小姐也算是得遇良人,她們兩人將張財主留下來的這套空宅子給賣了,兩人去了外省過日子。
上回張家村的人見了那雲公子身邊的人,還說張小姐生了個大胖小子,如今雲家待張小姐好的跟親閨女一樣,可見這苦盡甘來是有道理的。”
邢氏心中一動,開口問王熙鳳道:“鳳丫頭,我怎麽聽著這麽耳熟,莫不是那水月庵靜虛老姑子攬的那個官司?”
王熙鳳早就想到了,笑著應道:“應該就是了,隻是沒想到這報應來的這麽快。”
劉姥姥聽了奇道:“太太、奶奶莫不是知道他們家的事?”
王熙鳳走到劉姥姥身邊笑道:“可不是知道的一清二楚,那張財主當初想退親想瘋了,竟托了那庵裏的老姑子,找上了我,想要我去做那缺德事。
我沒答應她,哪裏知道他到底還是找了其他的人。”
劉姥姥聽了讚同道:“奶奶做的對,咱們做人父母的,哪裏就能為了攀龍附鳳,把自己的兒女往火坑裏推呢。
就是平時沒見過的人,也沒有這麽歹毒的心思,奶奶不知道,那張小姐在夫家可沒過上好日子,那太爺是個貪戀美色,脾氣又極差的人,每每喝醉了就要打人。
他把張小姐搶到手,心裏卻總想著張小姐當初不願意嫁她,每每動手,後來竟然把張小姐給關到了柴房裏。
不過,好在也是因為他這麽對張小姐,在韃子來的時候,張小姐才逃了一條命出來。”
每每出去,都十分小心,從不做巧取豪奪之事,那掌櫃這麽做,這件事豈不是都成了我的錯處,我可沒有這個意思啊!”
黛玉將桌上茶水往他麵前一推,語氣十分淡然,“我隻說是可能,又沒說一定是,下麵我還有猜測,你想不想聽了?”
寶玉接過茶水,猛灌一口,心中還有一絲希望,他誠懇地問黛玉。
“那剩下的兩種,又是如何?妹妹一並告訴了我吧!”
寶玉安靜下來,黛玉方道:“第三,那便是這個掌櫃自己掏腰包送給寶二哥哥你的。
不過,寶二哥哥,說到這裏我得提醒你了,底下的人就算是有孝敬,那也拿不出這麽多銀子。
若是真的是這掌櫃送寶二哥哥你的,那他在寶二哥哥你管鋪子之前,必然從鋪子裏拿了不少好處,你更得查查他到底拿了外祖母多少銀子。
還有,最後一種,那就是那掌櫃將玉料買來之時,沒有人看出來這塊璞玉能出好玉,真的隻花了一百五十兩。
當然,這種可能我就是說說,幾乎沒可能的。”
寶玉將黛玉這一番話從頭到尾聽下來,臉色從不解,到憤怒,到若有所思,最後他感歎道。
“我原以為,我把老祖宗交給我的鋪子管得極好,每月進項都不少,沒想到這裏麵還有這麽多事。
妹妹比我小都懂得這麽多,我竟像是白活了這麽些年。”
史湘雲見寶玉長籲短歎的樣子覺得好笑,隨口說道:“二哥哥已經照前兩年好多了,自從上次碧痕那件事以後,二哥哥屋裏剩多少銀子,二哥哥心裏都有數了呢。”
“雲妹妹,你說什麽呢!”
史湘雲後知後覺地發現寶玉的臉色在聽到碧痕的名字之後,變得極為難看。
寶玉扭頭不去看史湘雲,接著和黛玉探討該怎麽試探那珠寶鋪子的掌櫃。
黛玉心思靈透,一聽便知這件事肯定和銀錢有關,保不齊就是監守自盜。
她知道寶玉對他屋裏那些丫頭們的態度,她才不會多嘴去問寶玉,隻笑道:“外祖母交給你的鋪子我可不管,你自己想辦法去,我今兒說的就夠多了。”
說罷,黛玉便去和賈瑤說悄悄話去了,隻留寶玉自己在那冥思苦想。
寶玉想了一會兒,沒想出來什麽好辦法,便將這件事給暫時丟開,然而他一抬頭就看見了桌上被黛玉拒收的禮物,又是一陣著急。
諸姊妹的禮物,黛玉可是都收下了,唯獨他的沒有,他急的直暗暗跺腳,在屋子裏轉圈踱步。
忽地他看見了桌子上的文房四寶,心中一動,快步走到桌前,揮筆寫就一箋。
吹幹墨跡,他便將箋紙遞到了黛玉麵前,“林妹妹,生辰快樂!”
早在寶玉走過來的時候,黛玉便用餘光瞧見了他,她伸手接過來一看,便看見上麵寫著幾行字。
“一歲一禮,幾寸歡喜。”
“且逢良辰,順頌時宜。”
黛玉看了莞爾一笑,對著寶玉笑道:“那多謝寶二哥哥了!”
榮國府眾人一直在林家待到夕陽把天邊映照成橙紅一片的時候,才啟程回府。
等回來的時候,榮國府的門房等馬車停穩,便湊上來對著管事嬤嬤說了一會兒。
鴛鴦在聽完了管事嬤嬤的話之後,對著史溁說道:“老太太,上回來的那位劉姥姥帶著孫子來了。”
原本靠在軟墊上閉目養神的史溁倏地睜開了雙眼,她問鴛鴦道。
“什麽時候來的?他們人現在在哪?”
“回老太太,他們現在已經被安排到客房裏了。”
史溁點頭,然後對鴛鴦吩咐道:“一會兒回去,將他們請到我那去說話。”
劉姥姥來的消息不是秘密,沒一會兒邢氏和王熙鳳便也得知了消息,眾人各自回房換過衣物之後,便再次過來。
史溁自然也再一次見到了這位劉姥姥,劉姥姥一見到史溁便帶著他的外孫王宣上前問好。
“請老太太,太太,奶奶安。”
史溁早吩咐過,一定不要讓劉姥姥彎下身子,故而琥珀借著倒茶的功夫,就站在劉姥姥身邊沒走,此時直接就將劉姥姥給扶住。
史溁亦笑著回道:“老親家,家裏一切都好嗎?”
劉姥姥在琥珀的攙扶下坐下,笑著答道:“一切都好,托府上的福,我們那裏雖然遭了災,但也挺過來了,倒是府上的事情讓我憂心不已。
後來,我聽府上來找人的人說,那人找到了,也送了官。
隻是他們也沒說府上找人做什麽,我這心裏還是放心不下,就想著來看看。
說句不怕府上笑話我的話,我這個老骨頭雖然沒什麽本事,好歹在咱們鄉下還算是能說上話。
我就過來看看有什麽能幫到府上的沒有,有就幫上一幫。
昨兒,我從家裏出來半路上,本路上遇見了隔壁張家村來押人的官差,這才知道府上的事情有多大。
我好說歹說央了那駕車的人,趕著今日到了府上,不然照路程,我得明天才能到哩。”
史溁聞言笑著對劉姥姥說道:“勞你掛心了,原是有人要故意與我們家過不去,如今當今聖人英明神武,已然懲治了惡人,我們再不怕他們挑唆。”
劉姥姥聽史溁說了家裏已經平安,她一顆懸著的心也放到了肚子裏,笑著說道。
“平安是福,平安就好。”
史溁見來見她的隻有劉姥姥一人,不見她那外孫,便問劉姥姥。
“老親家,你那外孫怎麽不見?”
見史溁問起王宣,劉姥姥不好意思地說道:“剛才我就說要帶他來,走到老太太門口,被府上的寶哥兒給叫住了,這會兒應該還在門口。”
話音剛落,眾人就見寶玉拉著一個男孩子進來,他穿著一身半新的衣服,頭發也整整齊齊地紮著,一看就是靜心收拾過的。
兩人走過來的時候,史溁也在打量這個王宣的變化,他比上次史溁見到他的時候有了很大的改變。
整個人往上長高了很多,麵部五官也長開了許多,看著幹淨利落。
一進來,他便跟在寶玉身後,向屋裏的人問好,全然沒了之前來的時候,怕生的樣子。
劉姥姥慈愛地將王宣拉過來,對著史溁說道:“我家這孩子按照老太太的吩咐,上了學,如今跟著老先生一起去了鎮上的私塾裏麵讀書,認了許多字。”
史溁一聽忙問王宣現在都讀了什麽書,王宣恭敬地回答,都是最開始要讀的,如今已經讀到了弟子規。
史溁點頭笑著稱讚,“是個聰明的孩子。”
劉姥姥急忙擺手,“當不得,當不得,老太太可別誇他了。
總共才認幾個字,我隻求將來他能有個營生,過個安穩日子吧。”
一陣說笑過後,史溁想著之前從周要嘴裏說的底下村子遭災的事情來,便起了話頭試探性地問。
“我聽人說,你們所在的村子當初遭了匪了?”
劉姥姥一聽,臉上的笑容便散了,她長歎一聲,這才答道。
“可不是,原是地裏收不上來,這日子就不好過了,可沒想到這還不算完,又來了韃子。
隔壁村的那張財主家就是第一個被盯上的,他家的女兒當初嫁給了縣城裏的太爺,韃子來了第一個滅的他家。
他心心念念的女婿家也被韃子給殺了,從老到小,一口人都沒剩,那人頭都被摞在了縣城邊上。
不過啊,好在之前那個被張財主硬是退了親的雲家那才是真的對他女兒好,那家的公子拚命把張小姐給救了,也算是張財主他家沒死絕。
那張小姐也算是得遇良人,她們兩人將張財主留下來的這套空宅子給賣了,兩人去了外省過日子。
上回張家村的人見了那雲公子身邊的人,還說張小姐生了個大胖小子,如今雲家待張小姐好的跟親閨女一樣,可見這苦盡甘來是有道理的。”
邢氏心中一動,開口問王熙鳳道:“鳳丫頭,我怎麽聽著這麽耳熟,莫不是那水月庵靜虛老姑子攬的那個官司?”
王熙鳳早就想到了,笑著應道:“應該就是了,隻是沒想到這報應來的這麽快。”
劉姥姥聽了奇道:“太太、奶奶莫不是知道他們家的事?”
王熙鳳走到劉姥姥身邊笑道:“可不是知道的一清二楚,那張財主當初想退親想瘋了,竟托了那庵裏的老姑子,找上了我,想要我去做那缺德事。
我沒答應她,哪裏知道他到底還是找了其他的人。”
劉姥姥聽了讚同道:“奶奶做的對,咱們做人父母的,哪裏就能為了攀龍附鳳,把自己的兒女往火坑裏推呢。
就是平時沒見過的人,也沒有這麽歹毒的心思,奶奶不知道,那張小姐在夫家可沒過上好日子,那太爺是個貪戀美色,脾氣又極差的人,每每喝醉了就要打人。
他把張小姐搶到手,心裏卻總想著張小姐當初不願意嫁她,每每動手,後來竟然把張小姐給關到了柴房裏。
不過,好在也是因為他這麽對張小姐,在韃子來的時候,張小姐才逃了一條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