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心中不禁湧起對武媚娘的惺惺相惜之情。
他亦如武媚娘一般,是個不被父親偏愛的孩子。
他深切地理解這種被父母不公平對待的痛苦感受。
他輕柔地拍著武媚娘的肩膀,緩緩地將她放下,
二人靜靜地平躺在龍床上。
武媚娘哭著哭著,在李世民的懷裏安然睡去。
而李世民躺在榻上,輾轉反側,久久難以入眠。
武媚娘的話語如同一把鋒利的劍,無意中揭開了他心底深處那些過往的傷疤,記憶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痛苦和無奈,心中默默地吐出那兩個沉重的字:“父皇!”
李世民輕手輕腳地將武媚娘輕柔地放在龍床上,小心翼翼地為她蓋好錦被,仿佛她是一件無比珍貴的寶物。
然後,他緩緩地站起身來,默默地走出了寢殿,步伐顯得有些沉重。
在外等候的王福來,眼中的詫異無法掩飾。
他驚訝地看著皇上的身影,因為這麽多年來,皇上從未在臨幸妃嬪後走出寢殿。
皇上的舉動讓他感到困惑和擔憂,他不知道殿內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使得皇上有如此異常的行為。
難道是這位武才人惹的皇上不喜?
他心中充滿了對武媚娘的憂慮,但臉上卻不敢流露出絲毫。
他小心翼翼地彎腰過來,恭敬地行禮說道:“皇上,”
聲音中帶著一絲敬畏。
李世民緩緩坐下,說道:“這位武才人家裏都有些什麽人?”
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對武士彠家事的好奇。
李世民作為一國之君,雖然掌控著天下大事,但對於臣子的家事,他卻未必了解。
王福來仔細聆聽著皇上的語氣,察覺到其中並沒有生氣的跡象。
他暗自鬆了一口氣,心想那位武才人似乎並沒有惹得皇上厭惡。
王福來高懸的心終於稍稍放下了。
他恭敬地為李世民奉上一杯熱茶,然後輕聲說道:“回皇上,武才人家中有兩位哥哥,一位姐姐。聽聞她還有一個小妹,隻可惜不幸夭折了。”
王福來的語氣中流露出一絲惋惜,仿佛對武媚娘的家庭遭遇感同身受。
李世民微微點頭,心中對武媚娘的家庭情況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不禁想到,在這深宮中的武媚娘,是否也會時常思念家人,是否也有著不為人知的辛酸與苦楚。
他決定在日後的相處中,多關心一下這位武才人,以彌補她在宮廷生活中的孤獨與無助。
李世民認真的聽著,點了點頭,然後抿了一口茶,示意王福來繼續說。
王福來說道:“聽說武才人的姐姐已經定親了,奴才去接武才人的時候,就隻有武才人自己站在門口等著,武夫人在院子裏陪著就要出嫁的大女兒。”
李世民一聽,問道:“武夫人比較偏愛大女兒?”
王福來說道:“這個,奴才就不甚清楚了,奴才沒有多打聽,皇上要是想要知道的話,奴才明早就去問問。”
李世民輕抬右手,嘴角微揚,說道:“不必了,你這家夥跟人精似的,朕可不信你沒有自己的看法。”
王福來聞言,臉上露出一絲笑意,輕聲說道:“皇上您又打趣奴才了,奴才倒是確實有一些淺顯的看法。”
李世民眼神中閃過一絲好奇,說道:“但說無妨。”
王福來稍稍遲疑了一下,接著說道:“武夫人此次不僅沒有親自送武才人進宮,甚至連最基本的進宮禮儀都沒有教導一二。”
說到這裏,他的聲音略微低沉了一些,武夫人這樣,太過蹊蹺。
按照常理,從皇上下旨到武才人進宮,中間有足足半個月的時間。
在這期間,哪怕武夫人再忙碌,也總能抽出時間叮囑女兒宮中的禮儀以及需要注意的事宜。
然而,現實卻並非如此。甚至,武才人進宮時所攜帶的物品也異常簡單,這實在有些不同尋常。
李世民的眉頭微微皺起,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王福來靜靜地站在一旁,不敢發出一絲聲響,生怕打擾了皇上的思緒。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緊張的氛圍,仿佛時間都在這一刻凝固了。
這說明,武夫人很不喜這個女兒,或者說,很忽視這個女兒。
王福來猜對了一半。
楊氏是進宮前一天才臨時決定讓武媚娘進宮的。
她因為做出這樣欺君的事內心很是忐忑,且時間倉促,她還需要安撫大女兒,所以完全顧及不到武媚娘。
李世民對楊氏是有印象的。
楊氏和武士彠的婚事還是他父皇一手促成的。
而楊氏,是前朝的皇親,宮中禮儀她肯定是懂的。
懂卻沒有教,說明什麽呢?
說明,楊氏,不喜歡這個二女兒。
李世民發現,自己和武媚娘竟然如此的相似,都是排第二,都是不被偏愛。
內心對武媚娘有了些許憐愛。
他想起武媚娘哭著說的那些話,
李世民的心也覺得隱隱作痛。
他也不明白,難道就因為他不是長子,所以父親就看不見他的所有努力和能力嗎?
晉陽起義時,父親便對他說道:“世民,如若這次起義能成功,將來父親坐上那個位置,一定立你為太子!”
父親當時的話音仿佛仍在耳邊回蕩,他的神色也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腦海裏。然而,晉陽起義成功後,父親卻沒有按照承諾將他立為太子。那時的他,心中並沒有絲毫的怨恨,對於太子之位也沒有過多的渴望。
後來,楊文幹造反,父親再次親口對他許下承諾:“隻要你能平定楊文幹的叛亂,朕馬上就立你為太子!”
他聽到這句話,心中湧起一股豪情,毫不猶豫地投身到平叛的戰鬥中。
他浴血奮戰,終於取得了勝利。
可是,他做到了,父親卻沒有兌現自己的承諾。
這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他的心中充滿了失落和無奈。
再後來,玄武門事件爆發,那場血腥的兄弟互相殘殺的戰鬥,讓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歲月如梭,往事如煙,曾經的誓言如今已如破碎的鏡子,無法重圓。
父子之間的關係,也在這一次次的失望和傷害中變得越來越疏遠。
他亦如武媚娘一般,是個不被父親偏愛的孩子。
他深切地理解這種被父母不公平對待的痛苦感受。
他輕柔地拍著武媚娘的肩膀,緩緩地將她放下,
二人靜靜地平躺在龍床上。
武媚娘哭著哭著,在李世民的懷裏安然睡去。
而李世民躺在榻上,輾轉反側,久久難以入眠。
武媚娘的話語如同一把鋒利的劍,無意中揭開了他心底深處那些過往的傷疤,記憶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痛苦和無奈,心中默默地吐出那兩個沉重的字:“父皇!”
李世民輕手輕腳地將武媚娘輕柔地放在龍床上,小心翼翼地為她蓋好錦被,仿佛她是一件無比珍貴的寶物。
然後,他緩緩地站起身來,默默地走出了寢殿,步伐顯得有些沉重。
在外等候的王福來,眼中的詫異無法掩飾。
他驚訝地看著皇上的身影,因為這麽多年來,皇上從未在臨幸妃嬪後走出寢殿。
皇上的舉動讓他感到困惑和擔憂,他不知道殿內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使得皇上有如此異常的行為。
難道是這位武才人惹的皇上不喜?
他心中充滿了對武媚娘的憂慮,但臉上卻不敢流露出絲毫。
他小心翼翼地彎腰過來,恭敬地行禮說道:“皇上,”
聲音中帶著一絲敬畏。
李世民緩緩坐下,說道:“這位武才人家裏都有些什麽人?”
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對武士彠家事的好奇。
李世民作為一國之君,雖然掌控著天下大事,但對於臣子的家事,他卻未必了解。
王福來仔細聆聽著皇上的語氣,察覺到其中並沒有生氣的跡象。
他暗自鬆了一口氣,心想那位武才人似乎並沒有惹得皇上厭惡。
王福來高懸的心終於稍稍放下了。
他恭敬地為李世民奉上一杯熱茶,然後輕聲說道:“回皇上,武才人家中有兩位哥哥,一位姐姐。聽聞她還有一個小妹,隻可惜不幸夭折了。”
王福來的語氣中流露出一絲惋惜,仿佛對武媚娘的家庭遭遇感同身受。
李世民微微點頭,心中對武媚娘的家庭情況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不禁想到,在這深宮中的武媚娘,是否也會時常思念家人,是否也有著不為人知的辛酸與苦楚。
他決定在日後的相處中,多關心一下這位武才人,以彌補她在宮廷生活中的孤獨與無助。
李世民認真的聽著,點了點頭,然後抿了一口茶,示意王福來繼續說。
王福來說道:“聽說武才人的姐姐已經定親了,奴才去接武才人的時候,就隻有武才人自己站在門口等著,武夫人在院子裏陪著就要出嫁的大女兒。”
李世民一聽,問道:“武夫人比較偏愛大女兒?”
王福來說道:“這個,奴才就不甚清楚了,奴才沒有多打聽,皇上要是想要知道的話,奴才明早就去問問。”
李世民輕抬右手,嘴角微揚,說道:“不必了,你這家夥跟人精似的,朕可不信你沒有自己的看法。”
王福來聞言,臉上露出一絲笑意,輕聲說道:“皇上您又打趣奴才了,奴才倒是確實有一些淺顯的看法。”
李世民眼神中閃過一絲好奇,說道:“但說無妨。”
王福來稍稍遲疑了一下,接著說道:“武夫人此次不僅沒有親自送武才人進宮,甚至連最基本的進宮禮儀都沒有教導一二。”
說到這裏,他的聲音略微低沉了一些,武夫人這樣,太過蹊蹺。
按照常理,從皇上下旨到武才人進宮,中間有足足半個月的時間。
在這期間,哪怕武夫人再忙碌,也總能抽出時間叮囑女兒宮中的禮儀以及需要注意的事宜。
然而,現實卻並非如此。甚至,武才人進宮時所攜帶的物品也異常簡單,這實在有些不同尋常。
李世民的眉頭微微皺起,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王福來靜靜地站在一旁,不敢發出一絲聲響,生怕打擾了皇上的思緒。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緊張的氛圍,仿佛時間都在這一刻凝固了。
這說明,武夫人很不喜這個女兒,或者說,很忽視這個女兒。
王福來猜對了一半。
楊氏是進宮前一天才臨時決定讓武媚娘進宮的。
她因為做出這樣欺君的事內心很是忐忑,且時間倉促,她還需要安撫大女兒,所以完全顧及不到武媚娘。
李世民對楊氏是有印象的。
楊氏和武士彠的婚事還是他父皇一手促成的。
而楊氏,是前朝的皇親,宮中禮儀她肯定是懂的。
懂卻沒有教,說明什麽呢?
說明,楊氏,不喜歡這個二女兒。
李世民發現,自己和武媚娘竟然如此的相似,都是排第二,都是不被偏愛。
內心對武媚娘有了些許憐愛。
他想起武媚娘哭著說的那些話,
李世民的心也覺得隱隱作痛。
他也不明白,難道就因為他不是長子,所以父親就看不見他的所有努力和能力嗎?
晉陽起義時,父親便對他說道:“世民,如若這次起義能成功,將來父親坐上那個位置,一定立你為太子!”
父親當時的話音仿佛仍在耳邊回蕩,他的神色也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腦海裏。然而,晉陽起義成功後,父親卻沒有按照承諾將他立為太子。那時的他,心中並沒有絲毫的怨恨,對於太子之位也沒有過多的渴望。
後來,楊文幹造反,父親再次親口對他許下承諾:“隻要你能平定楊文幹的叛亂,朕馬上就立你為太子!”
他聽到這句話,心中湧起一股豪情,毫不猶豫地投身到平叛的戰鬥中。
他浴血奮戰,終於取得了勝利。
可是,他做到了,父親卻沒有兌現自己的承諾。
這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他的心中充滿了失落和無奈。
再後來,玄武門事件爆發,那場血腥的兄弟互相殘殺的戰鬥,讓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歲月如梭,往事如煙,曾經的誓言如今已如破碎的鏡子,無法重圓。
父子之間的關係,也在這一次次的失望和傷害中變得越來越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