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三刻
胡越已經在白鹿城的大街上兜轉了好幾圈,雖然在越州這已經算的上是數一數二的大城,但城中建築的樸素之風讓人絲毫看不出江南的富庶之處,比起稠州城都顯得過於單調。
木屋石街,路邊角落的青苔映襯著江南不晴不雨的陰雲,就是讓畫師照著臨摹一卷圖景怕是也用不上幾種色彩。
不過畫中的人倒有著不合景的熱情,胡越三兩句的問話總能被路人扯著聊到天南海北,好在最後還是找到了一處看上去還算熱鬧的酒樓。
常年奔波讓他從自己的義父身上學到了很多。
比如大部分人為了避免追蹤,進了城就會盡量往人多的地方走。
所以胡越進城以後一路上都是主動的向著人流而動。
從稠州一路至此,盡管摸不清楚跟在自己身後的“尾巴”是何水平。
但自己這點本事,再怎麽心急也不可能在大庭廣眾之下動手。
況且,這還是在白鹿城。
就算是江湖上首屈一指的殺手組織——無心樓的門客在這兒殺人也得先去淩雲閣通報一聲。
眼下饑寒交迫,腹中的抽搐不停催促著自己去尋覓食物,但眼下胡越可不敢隨便在街邊攤販上落座。
路邊這酒樓的招牌雖然是樸素的三個大字——「同福樓」,但門上的楹聯寫著「食通南北同福味,客自四方天涯往」,也著實是有些浮誇。
胡越倒不是刻意挑這兒,主要是看中酒樓的熱鬧。
這幾天來的追殺,自己與那人已經不知打了幾個照麵,對方顯然沒有能力擺脫自己。
眼下因為身上的傷,晚了半個時辰入城,此後便失去了那人的蹤跡。
若想要一勞永逸,怕是要在暗處動手,這時候挑人多的酒樓,那人就是想用些醃臢手段也得先過了店家那關。
胡越邁步跨過門檻,酒樓大堂座無虛席。
卻見跑堂都沒有工夫來招呼他,端著碗碟,腳下生風,見有客人來隻能是扭過頭高聲喊了句:“客官,裏邊請!”
櫃台裏的賬房隻顧著低頭記賬,一手打著算盤,另一手還捧著本封麵都破了半截的書卷,嘴裏嗡嗡地念叨著。
而身旁立著塊木牌,寫著「左轉上樓」。
上到二樓,這兒倒是比一樓寬敞了一倍有餘,看著像是並了隔壁屋子的二樓擴建的,但胡越的目光還是掃了一圈才勉強尋到張空出來的桌子。
放下背著的套筒,胡越剛要開口招呼人,一身白衣的跑堂已經擼著袖子搓著手站在了桌旁。
“客官要來點什麽?”
胡越望了望四周,也沒看到牆上桌邊有菜牌,隻得開口問道:“你這有什麽?”
“自然是要什麽有什麽,我們同福樓大廚的手藝放在整個江南那也是首屈一指的,就沒有他做不來的菜。”
說話間,跑堂的目光不著痕跡地胡越身上掃了幾圈,衣物邊角破爛,鞋底滿是泥濘,指節粗大,虎口上有明顯的厚繭。
如果是一尋常酒樓的跑堂看一眼估計就認定這是個從城外進來的泥腿子,但這位眼中卻沒有絲毫的怠慢,臉上依舊帶著和善的微笑。
“那你看看這裏夠吃多少,上點管飽的吃食,再溫上半斤龍山花雕,一定要是你們這兒最好的。”說著,胡越從懷裏摸出了二十枚品相較好的大錢給了跑堂。
“好嘞,那就醬肉一盤,小菜兩碟,米飯管夠!客官稍等。”
小二也沒再多問,取錢吆喝上菜後便轉身招呼其他食客。
很快酒菜上齊,沒有過多拖遝,胡越習慣性地斟上了兩碗溫好的黃酒,自己飲一碗,另一碗則是擺在了對麵。
看著碗中澄黃的酒液泛起漣漪,胡越有些失神。
胡越端起酒碗聞了聞,並無異味,隨後酒液一滴不剩地滑入腹中,一股暖意自丹田氣海蔓延全身,長時間露宿積攢在體內的寒氣也被醇厚的溫酒逼出些許,甘甜醇厚的酒液入喉,整個人的精神也為之一振。
憑這酒,看來這同福樓門口那副楹聯也算得上名副其實。
再用自帶的銀針悄摸的一一試過桌上的飯菜後,胡越懸著的心才緩緩落下。
伴著閣樓上說書人那不時激昂的語調,胡越將菜肴一一塞入口中,隨後又要了幾份小菜和半斤酒慢慢悠悠地品著
這一路以來難得有個可以讓他安心環境,可以讓他好好調整一下自己的狀態。
而此刻說書人正講著橋段胡越很熟悉,《雪穀紅衣》——講述的則是當年淩雲閣的老閣主隻身前往悲歡穀救出自己徒孫的事跡。
事情發生在十幾年前,當時年近五旬的歐滄海一人一劍生生殺進了無心樓「死」字樓總舵所在的悲歡雪穀。
“一身白衣進穀,半裳紅袍出”,那可不是誇大其詞。
據說當時還將無心樓的“生死悲歡”四位樓主中的其中都給收拾了一遍,才帶著人揚長而去,甚至事後人家還得老老實實地親自來白鹿城登門賠罪。
就衝這等事跡,盡管是在老閣主仙逝後依舊沒人會忘。
可自己如今卻要在這白鹿城裏追殺仇人。
——————
白鹿城北。
衙門的地牢之內此刻燈火通明,光線卻是朦朦朧朧的,空氣中滿是四周木架上的刑具經年累月落的灰。
雖說如今世道不算太平,但白鹿城有淩雲閣的關照,這地牢裏的這些東西一年也不見動過幾次。
但今天倒是來了位“稀客”,那陣仗可得擺足。
除了今日分配到巡街差事的衙役,幾乎整個衙門的差役都聚在了地牢裏,而為首位的女子正一腳搭在椅子上,一手拿著一塊腰牌細細摩挲著。
換做平日,白鹿城遇到這位怕是沒有半點畏懼,隻會親切地喚一聲“歐妹子”,但是外麵的江湖人見到這位就得掂量掂量自己夠不夠分量了。
畢竟這位明麵上在朝廷裏掛了正三品的「良家子」特派稽查的職位,這可比監察道府的「良家子」令使職位還要高上一級。
而江湖上的人哪個沒惹過事,要是被這位逮到了把柄,那恐怕是免不了牢獄之災了。
當然,逃也是可以的。
但是要比輕功,能「白鹿飛燕」——歐平箏跑得還快的人,當世之上也不過十指之數。
而她現在看著眼前這個被五花大綁在石柱上的人沒有打算開口的意思,哼笑一聲,問道:“怎麽?無心樓的人都是啞巴不成?說吧,是哪位樓主麾下的,難道一點規矩都不懂?”
“……”那人不語。
“讓我想想,在同福樓的後廚裏麵下藥,這手法該是林悲樓主的作風,他這都一把老骨頭了,還想再被教訓一頓不成!”
“……”那人仍不語。
“我他媽的!!!老娘不發火,真當我歐平箏是泥做的!”
“冷靜!師叔!冷靜!這幾日城主休沐回家探親去了,這呈報上去的案文還沒批複,可不能用私刑。”
見對方一直沒有反應,歐平箏火氣頓時湧上了頭,抽出藏在靴子裏的短刀直接甩了出去。
也虧得周圍的衙役反應夠快及時拉著,而飛刀脫手也隻是釘入了那人身後的磚牆上,不然這一刀打準了估計就得廢一條胳膊了。
“算了,人既然是路軒抓回來的,等他回來再說。這臭小子,抓完人就往衙門門口一丟就跑了。做事情也不考慮考慮影響,這幾天淩雲閣開山,到處都是探子,這要是傳出去指不定外麵怎麽造我們的謠。”
“路師兄做事一向周到,這次處理得這麽草率,會不會是城裏還有別的問題?我見他走的時候順便把武易哥也捎上了。”
得知此事後,歐平箏問道:“這人身上驗過沒有?”
“驗過,脖頸上的新傷應該是路師弟動手的時候留下的,不過這人身上至少還有七處近期留下的外傷,內傷得等批文下來再驗。不過看她麵相頗為憔悴,感覺已經很久沒有休息過了。”
“真是煩人!散了吧,今天城裏估計不安生,你們各自巡街去,這人我親自看守。”
歐平箏伸手一抓,牆上短刀被隔空吸回手中,刀入鞘她便重新躺回了一旁的搖椅上。
胡越已經在白鹿城的大街上兜轉了好幾圈,雖然在越州這已經算的上是數一數二的大城,但城中建築的樸素之風讓人絲毫看不出江南的富庶之處,比起稠州城都顯得過於單調。
木屋石街,路邊角落的青苔映襯著江南不晴不雨的陰雲,就是讓畫師照著臨摹一卷圖景怕是也用不上幾種色彩。
不過畫中的人倒有著不合景的熱情,胡越三兩句的問話總能被路人扯著聊到天南海北,好在最後還是找到了一處看上去還算熱鬧的酒樓。
常年奔波讓他從自己的義父身上學到了很多。
比如大部分人為了避免追蹤,進了城就會盡量往人多的地方走。
所以胡越進城以後一路上都是主動的向著人流而動。
從稠州一路至此,盡管摸不清楚跟在自己身後的“尾巴”是何水平。
但自己這點本事,再怎麽心急也不可能在大庭廣眾之下動手。
況且,這還是在白鹿城。
就算是江湖上首屈一指的殺手組織——無心樓的門客在這兒殺人也得先去淩雲閣通報一聲。
眼下饑寒交迫,腹中的抽搐不停催促著自己去尋覓食物,但眼下胡越可不敢隨便在街邊攤販上落座。
路邊這酒樓的招牌雖然是樸素的三個大字——「同福樓」,但門上的楹聯寫著「食通南北同福味,客自四方天涯往」,也著實是有些浮誇。
胡越倒不是刻意挑這兒,主要是看中酒樓的熱鬧。
這幾天來的追殺,自己與那人已經不知打了幾個照麵,對方顯然沒有能力擺脫自己。
眼下因為身上的傷,晚了半個時辰入城,此後便失去了那人的蹤跡。
若想要一勞永逸,怕是要在暗處動手,這時候挑人多的酒樓,那人就是想用些醃臢手段也得先過了店家那關。
胡越邁步跨過門檻,酒樓大堂座無虛席。
卻見跑堂都沒有工夫來招呼他,端著碗碟,腳下生風,見有客人來隻能是扭過頭高聲喊了句:“客官,裏邊請!”
櫃台裏的賬房隻顧著低頭記賬,一手打著算盤,另一手還捧著本封麵都破了半截的書卷,嘴裏嗡嗡地念叨著。
而身旁立著塊木牌,寫著「左轉上樓」。
上到二樓,這兒倒是比一樓寬敞了一倍有餘,看著像是並了隔壁屋子的二樓擴建的,但胡越的目光還是掃了一圈才勉強尋到張空出來的桌子。
放下背著的套筒,胡越剛要開口招呼人,一身白衣的跑堂已經擼著袖子搓著手站在了桌旁。
“客官要來點什麽?”
胡越望了望四周,也沒看到牆上桌邊有菜牌,隻得開口問道:“你這有什麽?”
“自然是要什麽有什麽,我們同福樓大廚的手藝放在整個江南那也是首屈一指的,就沒有他做不來的菜。”
說話間,跑堂的目光不著痕跡地胡越身上掃了幾圈,衣物邊角破爛,鞋底滿是泥濘,指節粗大,虎口上有明顯的厚繭。
如果是一尋常酒樓的跑堂看一眼估計就認定這是個從城外進來的泥腿子,但這位眼中卻沒有絲毫的怠慢,臉上依舊帶著和善的微笑。
“那你看看這裏夠吃多少,上點管飽的吃食,再溫上半斤龍山花雕,一定要是你們這兒最好的。”說著,胡越從懷裏摸出了二十枚品相較好的大錢給了跑堂。
“好嘞,那就醬肉一盤,小菜兩碟,米飯管夠!客官稍等。”
小二也沒再多問,取錢吆喝上菜後便轉身招呼其他食客。
很快酒菜上齊,沒有過多拖遝,胡越習慣性地斟上了兩碗溫好的黃酒,自己飲一碗,另一碗則是擺在了對麵。
看著碗中澄黃的酒液泛起漣漪,胡越有些失神。
胡越端起酒碗聞了聞,並無異味,隨後酒液一滴不剩地滑入腹中,一股暖意自丹田氣海蔓延全身,長時間露宿積攢在體內的寒氣也被醇厚的溫酒逼出些許,甘甜醇厚的酒液入喉,整個人的精神也為之一振。
憑這酒,看來這同福樓門口那副楹聯也算得上名副其實。
再用自帶的銀針悄摸的一一試過桌上的飯菜後,胡越懸著的心才緩緩落下。
伴著閣樓上說書人那不時激昂的語調,胡越將菜肴一一塞入口中,隨後又要了幾份小菜和半斤酒慢慢悠悠地品著
這一路以來難得有個可以讓他安心環境,可以讓他好好調整一下自己的狀態。
而此刻說書人正講著橋段胡越很熟悉,《雪穀紅衣》——講述的則是當年淩雲閣的老閣主隻身前往悲歡穀救出自己徒孫的事跡。
事情發生在十幾年前,當時年近五旬的歐滄海一人一劍生生殺進了無心樓「死」字樓總舵所在的悲歡雪穀。
“一身白衣進穀,半裳紅袍出”,那可不是誇大其詞。
據說當時還將無心樓的“生死悲歡”四位樓主中的其中都給收拾了一遍,才帶著人揚長而去,甚至事後人家還得老老實實地親自來白鹿城登門賠罪。
就衝這等事跡,盡管是在老閣主仙逝後依舊沒人會忘。
可自己如今卻要在這白鹿城裏追殺仇人。
——————
白鹿城北。
衙門的地牢之內此刻燈火通明,光線卻是朦朦朧朧的,空氣中滿是四周木架上的刑具經年累月落的灰。
雖說如今世道不算太平,但白鹿城有淩雲閣的關照,這地牢裏的這些東西一年也不見動過幾次。
但今天倒是來了位“稀客”,那陣仗可得擺足。
除了今日分配到巡街差事的衙役,幾乎整個衙門的差役都聚在了地牢裏,而為首位的女子正一腳搭在椅子上,一手拿著一塊腰牌細細摩挲著。
換做平日,白鹿城遇到這位怕是沒有半點畏懼,隻會親切地喚一聲“歐妹子”,但是外麵的江湖人見到這位就得掂量掂量自己夠不夠分量了。
畢竟這位明麵上在朝廷裏掛了正三品的「良家子」特派稽查的職位,這可比監察道府的「良家子」令使職位還要高上一級。
而江湖上的人哪個沒惹過事,要是被這位逮到了把柄,那恐怕是免不了牢獄之災了。
當然,逃也是可以的。
但是要比輕功,能「白鹿飛燕」——歐平箏跑得還快的人,當世之上也不過十指之數。
而她現在看著眼前這個被五花大綁在石柱上的人沒有打算開口的意思,哼笑一聲,問道:“怎麽?無心樓的人都是啞巴不成?說吧,是哪位樓主麾下的,難道一點規矩都不懂?”
“……”那人不語。
“讓我想想,在同福樓的後廚裏麵下藥,這手法該是林悲樓主的作風,他這都一把老骨頭了,還想再被教訓一頓不成!”
“……”那人仍不語。
“我他媽的!!!老娘不發火,真當我歐平箏是泥做的!”
“冷靜!師叔!冷靜!這幾日城主休沐回家探親去了,這呈報上去的案文還沒批複,可不能用私刑。”
見對方一直沒有反應,歐平箏火氣頓時湧上了頭,抽出藏在靴子裏的短刀直接甩了出去。
也虧得周圍的衙役反應夠快及時拉著,而飛刀脫手也隻是釘入了那人身後的磚牆上,不然這一刀打準了估計就得廢一條胳膊了。
“算了,人既然是路軒抓回來的,等他回來再說。這臭小子,抓完人就往衙門門口一丟就跑了。做事情也不考慮考慮影響,這幾天淩雲閣開山,到處都是探子,這要是傳出去指不定外麵怎麽造我們的謠。”
“路師兄做事一向周到,這次處理得這麽草率,會不會是城裏還有別的問題?我見他走的時候順便把武易哥也捎上了。”
得知此事後,歐平箏問道:“這人身上驗過沒有?”
“驗過,脖頸上的新傷應該是路師弟動手的時候留下的,不過這人身上至少還有七處近期留下的外傷,內傷得等批文下來再驗。不過看她麵相頗為憔悴,感覺已經很久沒有休息過了。”
“真是煩人!散了吧,今天城裏估計不安生,你們各自巡街去,這人我親自看守。”
歐平箏伸手一抓,牆上短刀被隔空吸回手中,刀入鞘她便重新躺回了一旁的搖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