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城中人猶愁,少年不知身何置。


    黑暗之中,胡越不知自己這是昏迷了多久。


    待到他能夠勉強睜開眼時,渾身上下能隻有兩個感覺——渴,口中無津,嗓子眼每動一下猶如膏藥牽連撕扯;餓,兩眼昏花,一旁火光照出的床架影子,在他眼中都不知分出幾道影兒來。


    這還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體會這種感受,切身體會,再回想那日顏輕雪口中所述自己年幼逃荒時的感受果真一點都不假。


    胡越勉強轉動脖子環顧,四處無窗,不見日光。


    借著一盞油燈閃爍著的微弱火光隻能看到此間四麵皆是棱角分明的山石牆壁、加固石壁的木架以及一扇鐵門。


    他大概能確定自己現在身處於一處山洞之中。


    隻聽得一聲鐵門上的風窗滑動傳來聲響,隨後門外遠遠飄來幾句模糊的人聲。


    “護法,人醒了。”


    聽著門外的動靜,胡越立即精神了起來,可沒了氣力,影城起身子也隻是翻了個,讓自己背朝鐵門,假寐示人。


    “好,去洞口守著,沒我命令誰也不準進來。”


    “人是聖女帶回來的,要不要......”


    “不用知會她。”


    “是!”


    隨著一串刺耳的尖銳聲響在胡越耳中震動,鐵門打開。


    高大男人走入屋內,將食盒中的飯菜一一端出放在了桌上。


    “醒了就起來吃飯吧,昏了已經有七天,再不吃是打算把自己餓死嗎?”


    見胡越沒有反應,那人更是直接上手將胡越的身子翻了過來,看著那仍緊閉著的雙眼。


    “我知道你現在有很多想問,先吃,吃完你再問。”


    言語間措辭雖嚴厲,但語氣卻格外柔和,不像是對待囚徒。


    而胡越微眯著的眼睛看到那張臉上透著狠勁,但一雙含煞的眼中卻滿是擔憂,不見敵意。


    雖然不清楚自己眼下的處境,但是有一點他很清楚,自己真的很餓。


    嗅著米香入鼻,胡越也顧不得許多,撐起身坐到桌前,埋頭苦吃。


    而一桌子配的吃食也相當講究,一碗加了蛋花的白米粥配上清爽的青江菜,半鍋雞肉燉的軟爛如泥,鍋裏的配湯也毫不油膩,補虛卻又不至於過補不受。


    看著胡越狼吞虎咽的模樣,男人的臉上不自覺地透露出心疼模樣。


    “舞兒做事也太粗心了,要她將人帶回來,就這麽敷衍我。幸虧從越州到雷州走水路行船夠快,不然再餓上幾天這怕是要落下點傷病。”


    “舞兒?是那女人的名字?”


    “她叫宇文舞,是我教中的聖女。”


    “大同朝如今還有人敢用這個姓?”


    胡越雖然現在腦子還是不太清醒,但「宇文」這個姓確實非常特殊——這是前武朝的國姓。


    “她是前朝皇孫,自然能用這個姓,”說完男人盯著胡越看了許久,隨後說道:“其實,你父親胡秉業當年若是沒有舉事反了武朝,也可以姓宇文。”


    胡越抬頭,嘴角掛著粘稠的米粥,一臉震驚地看著眼前的男人。


    男人也料到了胡越的反應。


    “你父親祖上並非宇文氏,但武朝末年自宇文氏昏聵無道,受賜國姓者不少,胡秉業平定河北暴動,若肯歸順之,少說也得封個王爵。


    可當年武朝宇文氏倒施逆行,以致神州分裂,天下人共誅之。你父親為反武朝暴政,率眾舉義於河北。當年,我也是你父親的追隨者之一。”


    武朝末年的亂世,史書有記載,在私塾裏讀過幾年書的胡越自然知道。


    說實話,胡越憑著自己幼時記憶裏那模糊的片段景象,再加之那些年群雄並起的背景,自己的親生父親有這麽一個身份雖是意料之外,但也算是勉強還是情理之中。


    不過從小以來的經曆讓他對於自己的出身也沒有多在意,而入了淩雲閣以後就更加無所謂了。


    可讓他真正無法接受的——是將胡秉業和鍾之嶽這兩個名字聯係在一起!


    因為若《大同年紀》的記載無誤,自己的義父是導致自己親生父親之死的罪魁!


    “嗬,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的身世,你這張口就來,如何取信?”


    “若非如此,鍾之嶽這個逆犯之身為何要將你帶在身邊!索幸我已經親手殺了鍾之嶽這個挾持了你十數年的賊人!若不是圍殺前有人通風報信,而當日又遭阻撓,那後來也無需聖女出手將你帶回來。”


    前半句話說出口,胡越若不是此時完全沒了氣力,自己怕是怎麽也控製不住身體要和眼前這人拚命,而眼下氣海空虛,本能催動的氣勁卻隻是讓全身上下不由得傳出一陣酸痛。


    而這一痛,也讓他的腦袋清醒了不少。


    胡越咬著後槽牙,麵不改色,幾乎是從嘴角擠出一句話:“所以帶我來這裏做什麽?隻是為了見故人之子一麵就在白鹿城外大動幹戈?”


    男人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看著見胡越緩緩地講述著記憶中的往事。


    “那年,你父親率軍於河北一路南下,與向關中李氏稱臣,圖得合作,兩路大軍一同圍攻洛都。你的父親領軍率先破城,大振人心,為李氏入主洛都掃平河東清理了幾乎所有障礙。


    結果李氏立國,他卻僅僅封了一個「洛川侯」,領淩雲府天策左衛一職,下轄天策左軍及拱衛洛都西側的「吾林衛」,隨後便被派往西北大漠駐守邊疆。


    期間抵禦漠北突厥戰功赫赫,但直到了大同李氏對內一統神州,你父親功成身退之時,同為開國功臣的他人皆已位極人臣,可唯獨你父親,不僅爵位官職毫無變化,甚至還被那李氏卸去了兵權。


    如此冷遇,侯爺不免心寒,辭官隱退,我等軍中將士對此亦是憤恨不平。恰逢魏王舉事,軍中河東之士無不響應。”


    “你等?”


    胡越此時也無心吃飯,隨手再扒了一口粥後便放下碗筷。


    勉強冷靜下來後,胡越也明白,眼前之人既然與自己說起此事想必也是當年的親曆者,必然知道一些那“惜字如金”的史書上不曾記載事情。


    “是的,李氏如此薄待侯爺,河北軍中不少人都是侯爺亂世起兵時的舊部,心中自是憤懣難平。可惜,舉義之事,功敗垂成。當年隨魏王舉事的眾將士雖留得性命,但也被發配至四境邊疆。我萬民教中的教眾不少人也是當年被流放的軍戶。”


    “所以呢,這些事情與我何幹?”


    “當年之事功敗垂成,那時李家根基健全,秦王主兵當世無人能敵,且天下方定,就連侯爺本人也無心思戰。


    可如今不同,李家換代,二世平庸,已是垂垂老矣。下一代的繼任之人更是毫無作為。


    加之北境動亂愈演愈烈,淩雲閣歐滄海也已仙去。南方災年朝中卻無人問津,人心思變,此時豈不是舉義起事的大好時機!


    在下「吾林衛」副將——仇樓懇請世子接任教中聖子之位,趁此良機舉旗反李,不出十年定能還這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說著男子起身,俯身跪拜,行君臣禮。


    而俯視著跪拜之人,言至語盡之時,胡越都能覺察到幾絲癲狂。


    胡越心中也不由得添上一絲不解,執念深重者他見過,甚至自己也有過親身體會,但能帶著執念在萬民教中坐到如此高位,看來這萬民教裏抱著這種想法之人不在少數。


    好在眼下情形自己至少是不會死於非命了。


    而阿梓妹子被掉包是宇文舞所為,想來也與萬民教脫不了關係,況且萬民教中的教眾也有不少當年叛亂的親曆者,正好如何脫身還得花時間仔細策劃,這段時間自己也有機會在這萬民教中好好探查一番。


    “方才聽到外麵的人稱你為護法,看來這兒也不是你一人說了算。我要見你們教主!”


    胡越的言語既沒有答應,也沒有直接拒絕,甚至態度上也沒敢透露出絲毫抗拒。


    仇樓見狀,喜色露於言表,連聲應允,言語之間已有稱臣之意:“近日嶺南起事之地頗多,屬下還有許多事務要去處理,正好世子您身體抱恙,還請靜養幾日,待屬下歸來便立刻為您引見教主。若還有差遣,門外便有侍從常駐,大可吩咐。”


    胡越淡然道:“不用了,你先出去,我想靜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良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挽蒼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挽蒼風並收藏不良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