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這時候土豆紅薯比錢好用
四合院之許大茂也有春天 作者:烈火照狼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回到小獨院,許大茂一覺到天亮,早起後,先把那把掇球紫砂壺刷洗幹淨。再把壺下麵的底印和蓋印都拓印了下來。
底印好像是篆文“冰心道人”蓋印則是“壽辰”二字,許大茂就算認出來了,也不知道這是何許人也。
收藏這玩意上癮,掇球有了,許大茂就想著收另外一個器型,什麽西施壺,井欄壺,方壺,太多的壺型了。
在小院子裏生上爐子,讓這個小獨院有點煙火氣息。熬點大米粥,煮上三個雞蛋,再來點小醬菜,完美的早餐。
吃了早飯,再作上一壺開水,把紫砂壺燙一下,泡上一壺茉莉花茶,嘴對嘴吸溜著喝上兩口,舒服!
喝水都能喝的肚子漲了,出了一身臭汗,洗漱了一番,從空間灌了壺二鍋頭拎著出門找金大爺了。
他家大門不管什麽時候來都是關著的,這次是金大爺拿著個蒲扇給開的門。
許大茂現在成了金大爺的恩主了,這是財神爺上門了,金大爺熱情的讓了進來。
金大爺也是性情中人,見許大茂手裏拎著個酒葫蘆,也不客氣,伸手就搶了過來。
“你可算良心發現了,我這都斷頓好長時間了。”說著打開酒葫蘆蓋,迫不及待的吸溜了一口。
“晚上再跟我出去轉轉?老規矩。”
“大茂,我想了一下,這次咱們去北邊,德勝門那邊轉轉,沒準真能淘到好東西。”
“你是說,那些老公(宦官的俗稱)。”
“對,別看小看那幫閹貨,他們當年可沒少在宮裏往外偷東西。”
“這都離滿清滅亡五六十年了,他們還活著嘛?”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在宮裏混得好的老公也有後人,能當上個頭頭腦腦的,更是媳婦都娶好幾個!”
“太監娶媳婦的事,我倒是聽說話。”
“前清的時候,河間府淨身進宮的最多,在他們那都成了一種習俗了,家裏哥好幾個養不起,就選一個進宮。
這進了宮的掙錢補貼家。他的侄子輩的就過繼一個給他養老送終,不過不能進祖墳。
大清亡了以後,有些心眼活泛的老公,也就留在了京城。他們死了,可他們的侄子繼承了家產,民國那陣兒活的滋潤著呢。”
“大爺,照你意思,那就可能淘到官窯瓷器什麽!”
“這得看運氣,有些敗家的在明國的時候已經把家裏的東西變賣的差不多了。”
“哦,明白,咱們今晚先去咱們這邊的市場看看,我昨晚看了看,新麵孔不少。”說著許大茂從兜裏掏出來今天早上拓印下來的那兩個印章。
人家金大爺看了一眼就明白了:“昨晚淘了把紫砂壺吧!”
“嘿嘿,看來這個人也不是無名之輩。”
“那可不,你要淘到了這個冰心道人的掇球壺,那還是值得收藏的。”
金大爺看了一眼許大茂洋洋得意的樣子,又繼續說:“這個冰心道人,
本名陳壽珍,清末民國初年的製壺名家,他做的這款掇球紫砂壺器型,當年在巴拿馬博覽會還拿過金獎呢。好好收藏吧。”
讓金大爺這麽一說,反而心裏沒底了:“大爺,你說是不後人防治的呢?”
“你應該沒花多少錢吧,你要不放心,那個拿過來我幫你看看。”
許大茂也沒和金大爺多聊,就回附近的小獨院了,到了後把大門關好。
一拍腦門進了空間。空間的農活還有不少等著自己幹呢。
去年的玉米棒子還有不少沒脫粒的呢,今年的玉米棒子也下來了。這可把許大茂給愁壞了。
如果光是玉米棒子脫粒的活還好點,去年收的紅薯和土豆也有八九千斤呢,除了喂羊,喂雞鴨的,還剩好多呢,這空間的溫度一熱,
大石洞的溫度也跟著升高了不少,土豆和紅薯都長牙了。
今年收獲的更多,許大茂得找個平衡點,空間裏養的羊和雞鴨們,能把這些糧食吃個差不多。這樣不至於浪費。
看來這羊群的規模還得擴大才成。初步估計怎麽也再擴大一倍,怎麽羊群也得有個三十多隻才行。
如果三十多隻成年羊,每天都吃玉米和紅薯之類的肯定是不夠吃,但是空間有草場呀,這些玉米紅薯之類的怕浪費,補充的飼料。
許大茂用手搖累了,換成精神力搖,精神力也累了,就迷糊了,躺在玉米堆裏睡一覺。
搖了一天的脫粒機,都累的快虛脫了,雙手拿東西都發抖了。
晚飯也懶的做了,吃了口中午剩飯,就上山頂泡在泉水裏了。
泉水是有助於恢複體力的效果,但不明顯,聊勝於無吧。
現在空間也黑天,好在提前備下了兩盞馬燈,還不至於摸黑。
躺在水泉裏,又涼快又舒服,這股舒服勁兒,讓許大茂都哼出了聲來。
這是空間裏沒外人,要是讓外人聽到,以為是公貓叫春呢。
手腳上的皮膚都泡的發白了,許大茂才從水泉出來,穿好衣服一拍腦門出來了。
先迷瞪了一會,到了半夜在朝陽門鬼市找金大爺,小物件收了幾件,什麽插蠟燭的燭台,雞翅木的鳥籠子,蛐蛐罐。價格不等,都是用土豆,紅薯換的,一個白玉扳指是用三十個鹹鴨蛋換的。
把這朝陽門外的鬼市掃蕩了一遍,金大爺拎著十斤棒子麵回去了。
周五白天,許大茂跑了供銷社,又買了十幾個麵口袋,又開啟了送禮之路。
門口供銷社主任,街道的那個姓傅的正主任,門頭溝國營煤場的廠長 ,統統都是十斤棒子麵。
這時候送棒子麵可比送他們其它的東西高興多了。這就叫做雪中送炭。
順帶著又買了五噸煤炭,三噸煤麵。去年買的煤,一個冬天就燒的差不多了。
這主要是婁曉娥在家,她可不會省著燒。像大院裏其他人家,有五噸煤能燒兩個冬天呢。
晚上去了德勝門外的鬼市,可惜轉了兩圈,也沒碰到件官窯的瓷器什麽的。
民窯磁州窯的梅瓶,倒是收了一個,白底黑花的梅瓶,還挺好看的。
許大茂收瓷器的原則就是自己看著順眼好看就收,沒個圖案就像大瓷碗是的那種罐呀瓶呀什麽的,許大茂看不上。
底印好像是篆文“冰心道人”蓋印則是“壽辰”二字,許大茂就算認出來了,也不知道這是何許人也。
收藏這玩意上癮,掇球有了,許大茂就想著收另外一個器型,什麽西施壺,井欄壺,方壺,太多的壺型了。
在小院子裏生上爐子,讓這個小獨院有點煙火氣息。熬點大米粥,煮上三個雞蛋,再來點小醬菜,完美的早餐。
吃了早飯,再作上一壺開水,把紫砂壺燙一下,泡上一壺茉莉花茶,嘴對嘴吸溜著喝上兩口,舒服!
喝水都能喝的肚子漲了,出了一身臭汗,洗漱了一番,從空間灌了壺二鍋頭拎著出門找金大爺了。
他家大門不管什麽時候來都是關著的,這次是金大爺拿著個蒲扇給開的門。
許大茂現在成了金大爺的恩主了,這是財神爺上門了,金大爺熱情的讓了進來。
金大爺也是性情中人,見許大茂手裏拎著個酒葫蘆,也不客氣,伸手就搶了過來。
“你可算良心發現了,我這都斷頓好長時間了。”說著打開酒葫蘆蓋,迫不及待的吸溜了一口。
“晚上再跟我出去轉轉?老規矩。”
“大茂,我想了一下,這次咱們去北邊,德勝門那邊轉轉,沒準真能淘到好東西。”
“你是說,那些老公(宦官的俗稱)。”
“對,別看小看那幫閹貨,他們當年可沒少在宮裏往外偷東西。”
“這都離滿清滅亡五六十年了,他們還活著嘛?”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在宮裏混得好的老公也有後人,能當上個頭頭腦腦的,更是媳婦都娶好幾個!”
“太監娶媳婦的事,我倒是聽說話。”
“前清的時候,河間府淨身進宮的最多,在他們那都成了一種習俗了,家裏哥好幾個養不起,就選一個進宮。
這進了宮的掙錢補貼家。他的侄子輩的就過繼一個給他養老送終,不過不能進祖墳。
大清亡了以後,有些心眼活泛的老公,也就留在了京城。他們死了,可他們的侄子繼承了家產,民國那陣兒活的滋潤著呢。”
“大爺,照你意思,那就可能淘到官窯瓷器什麽!”
“這得看運氣,有些敗家的在明國的時候已經把家裏的東西變賣的差不多了。”
“哦,明白,咱們今晚先去咱們這邊的市場看看,我昨晚看了看,新麵孔不少。”說著許大茂從兜裏掏出來今天早上拓印下來的那兩個印章。
人家金大爺看了一眼就明白了:“昨晚淘了把紫砂壺吧!”
“嘿嘿,看來這個人也不是無名之輩。”
“那可不,你要淘到了這個冰心道人的掇球壺,那還是值得收藏的。”
金大爺看了一眼許大茂洋洋得意的樣子,又繼續說:“這個冰心道人,
本名陳壽珍,清末民國初年的製壺名家,他做的這款掇球紫砂壺器型,當年在巴拿馬博覽會還拿過金獎呢。好好收藏吧。”
讓金大爺這麽一說,反而心裏沒底了:“大爺,你說是不後人防治的呢?”
“你應該沒花多少錢吧,你要不放心,那個拿過來我幫你看看。”
許大茂也沒和金大爺多聊,就回附近的小獨院了,到了後把大門關好。
一拍腦門進了空間。空間的農活還有不少等著自己幹呢。
去年的玉米棒子還有不少沒脫粒的呢,今年的玉米棒子也下來了。這可把許大茂給愁壞了。
如果光是玉米棒子脫粒的活還好點,去年收的紅薯和土豆也有八九千斤呢,除了喂羊,喂雞鴨的,還剩好多呢,這空間的溫度一熱,
大石洞的溫度也跟著升高了不少,土豆和紅薯都長牙了。
今年收獲的更多,許大茂得找個平衡點,空間裏養的羊和雞鴨們,能把這些糧食吃個差不多。這樣不至於浪費。
看來這羊群的規模還得擴大才成。初步估計怎麽也再擴大一倍,怎麽羊群也得有個三十多隻才行。
如果三十多隻成年羊,每天都吃玉米和紅薯之類的肯定是不夠吃,但是空間有草場呀,這些玉米紅薯之類的怕浪費,補充的飼料。
許大茂用手搖累了,換成精神力搖,精神力也累了,就迷糊了,躺在玉米堆裏睡一覺。
搖了一天的脫粒機,都累的快虛脫了,雙手拿東西都發抖了。
晚飯也懶的做了,吃了口中午剩飯,就上山頂泡在泉水裏了。
泉水是有助於恢複體力的效果,但不明顯,聊勝於無吧。
現在空間也黑天,好在提前備下了兩盞馬燈,還不至於摸黑。
躺在水泉裏,又涼快又舒服,這股舒服勁兒,讓許大茂都哼出了聲來。
這是空間裏沒外人,要是讓外人聽到,以為是公貓叫春呢。
手腳上的皮膚都泡的發白了,許大茂才從水泉出來,穿好衣服一拍腦門出來了。
先迷瞪了一會,到了半夜在朝陽門鬼市找金大爺,小物件收了幾件,什麽插蠟燭的燭台,雞翅木的鳥籠子,蛐蛐罐。價格不等,都是用土豆,紅薯換的,一個白玉扳指是用三十個鹹鴨蛋換的。
把這朝陽門外的鬼市掃蕩了一遍,金大爺拎著十斤棒子麵回去了。
周五白天,許大茂跑了供銷社,又買了十幾個麵口袋,又開啟了送禮之路。
門口供銷社主任,街道的那個姓傅的正主任,門頭溝國營煤場的廠長 ,統統都是十斤棒子麵。
這時候送棒子麵可比送他們其它的東西高興多了。這就叫做雪中送炭。
順帶著又買了五噸煤炭,三噸煤麵。去年買的煤,一個冬天就燒的差不多了。
這主要是婁曉娥在家,她可不會省著燒。像大院裏其他人家,有五噸煤能燒兩個冬天呢。
晚上去了德勝門外的鬼市,可惜轉了兩圈,也沒碰到件官窯的瓷器什麽的。
民窯磁州窯的梅瓶,倒是收了一個,白底黑花的梅瓶,還挺好看的。
許大茂收瓷器的原則就是自己看著順眼好看就收,沒個圖案就像大瓷碗是的那種罐呀瓶呀什麽的,許大茂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