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放棄火繩槍、三眼銃
大明:崇禎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作者:金色魚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且說崇禎回到皇城,讓人把兩個食盒分別送往坤寧宮和慈慶宮後便一頭紮進了禦書房。
崇禎靠坐在椅子上腦子裏回想著在天雄軍盧象升說火銃是雞肋的話。
自己從後世穿越而來深知在戰場上熱兵器才是王道,可眼下的火銃麵對冷兵器卻成了雞肋。
這隻能說不是熱兵器不行,而是火銃乃至火炮需要改進。
崇禎心裏想著,手指不自覺的敲起了禦案,要說明末有能力改進火器的非徐光啟不可。
奈何徐光啟已死,就連繼承了徐光啟衣缽的孫元化也在崇禎五年被孔有德裹挾降了建奴。
難道除了此二人就真找不出改進火器的人了嗎?
咚……咚……咚……
崇禎在禦案上敲了足足一盞茶的時間,突然像是想到了什麽眸中一亮,隨即叫道:
“大伴,傳旨南直隸戶部右侍郎畢懋康火速進京麵聖。”
“另外再把工部尚書鄭三俊,兵杖局掌印太監李鳳翔傳到禦書房來。”
“老奴遵旨。”
王承恩應了一聲,邁步而出,把事情交給兩個小太監後又快步而回,對禦座上的崇禎躬了躬身斟酌著說道:
“皇爺,錦衣衛大牢裏那徐子胤該怎麽辦,他畢竟是魏國公徐弘基之子,總也不能就因為這麽點事把他給殺了。”
王承恩跟隨崇禎多年,對眼下大明的局勢還是清楚的,這個時候根本不宜和魏國公拉仇恨。
所以才會壯著膽子和崇禎這麽說,他是擔心崇禎一怒之下真的把徐子胤給殺了。
王承恩都能想到的事,崇禎又怎會想不到呢?
是以崇禎在麵對王承恩這明顯在勸說的話語時隻是笑了笑,而後打趣道:“大伴,怎麽你也把朕當暴君了?”
崇禎這話一出,王承恩打了個激靈靈,趕忙一躬身。
“老奴不敢,是老奴多嘴了。”
崇禎不在意的擺了擺手,接著道:“大伴無需惶恐,朕知道你的意思。”
“即使朕真的是暴君也不會在此時去動南京的魏國公府。”
崇禎嘴上說著,心裏卻是在嘀咕:老子可不會犯奪妻之恨,殺子之痛這樣讓人意難平的糊塗事,若真要動徐弘基,必須是連根拔起。
聽了崇禎的話,王承恩若有所思的想了想,繼而道:
“皇爺既有如此想法,那又何必殺魏國公府的管家,又把徐子胤關入錦衣衛大牢。”
“大伴,你是不解朕既然不打算動徐弘基,那為何還要殺魏國公的人,又把他兒子打進大牢?”
崇禎說著,還不及王承恩有什麽反應,便自問自答起來。
“朕現在雖然還不能把徐弘基怎麽樣,但殺幾個家丁給他一點下馬威一點警告,讓魏國公府行事收斂些還是可以的。”
“至於他兒子徐子胤嘛,嗬嗬……”
崇禎說著,輕笑了一聲便沒了下文。
崇禎的話王承恩聽得一知半解,可崇禎不說他自然也不敢問,是以隻得靜靜站在一旁,胡思亂想。
不多時,通過小太監稟報工部尚書鄭三俊、兵仗局掌印太監李鳳翔來到了禦書房。
兩人剛行完君臣之禮起身,崇禎就看向兩人問道:“工部和兵仗局可有提升火器威力的辦法?”
崇禎話音剛落,李鳳翔就尷尬地躬身應道:“陛下,奴婢剛接掌兵仗局不久,對火器知之甚少,所以這提升火器威力的辦法,奴婢實在不知。”
李鳳翔的話崇禎毫不意外,本來他也沒指望李鳳翔能說出個什麽子醜寅卯來。
剛才那樣問隻不過是順嘴罷了,主要問的還是工部。
鄭三俊聽到崇禎的問題,一時詫異不已,陛下怎麽會突然想起問這個?
鄭三俊心裏嘀咕著緊隨李鳳翔躬身答道:
“回稟陛下,現在打造的火繩槍已經是幾代人經營出的成果,想要提升威力短時間內恐怕很難。
對於鄭三俊的回答,崇禎沒有說什麽隻是點了點頭,繼而追問道:
“朕記得畢懋康撰寫過一本“軍器圖說”工部應該有收藏吧!”
“此書裏記載有一種火器名叫‘燧發槍’,工部可有鑽研過?”
聞聽此言,鄭三俊似回憶般愣了兩息這才應聲:
“回稟陛下,此書工部卻有收藏,微臣也曾研讀過。”
“按書中所述‘燧發槍’確實比現在的火繩槍、三眼銃威力要大,使用更方便,射程及精度也更高。”
“可‘燧發槍’生產工藝也比火繩槍、三眼銃更加複雜,前些年工部經費緊張,所以這‘燧發槍’至今還停留於書本之上。”
聽到這話,崇禎不由深呼一口氣,表麵波瀾不驚,實則對原本的崇禎朱由檢,失望無比。
原因無他,隻因畢懋康撰寫的“軍器圖說”中詳細描述了“燧發槍”的構造及觸發原理,隻要用心實踐是一定能造出實物的。
最可恨的是史上“燧發槍”的圖紙不知怎麽就外泄了,導致最開製造使用“燧發槍”的人成了法蘭西人。
更可悲的是在百年後的晚清,歐洲那般竊取科技文明的強盜就是拿著“燧發槍”踹開清王朝的大門,在華夏大地上燒殺搶掠、橫行無忌。
想到前世那屈辱的近代史,崇禎就恨得咬牙切齒。
崇禎吐出一口濁氣,看來想要製造“燧發槍”還得等畢懋康來才行。
崇禎心裏想著定了定神,轉而對鄭三俊和李鳳翔吩咐道:
“即日起工部的軍器局和兵仗局,停止生產三眼銃、火繩槍,全力打造刀兵鎧甲。”
崇禎的話讓兩人有些不明所以,隻是李鳳翔礙於自己皇家家奴的身份,雖然不解,但也沒有多言,隻是恭敬應了一聲:“奴婢遵旨。”
鄭三俊卻是不管不顧,壯著膽子狐疑出聲:“陛下,微臣鬥膽相問,這卻又是為何?”
“朕剛從天雄軍那裏回來……”崇禎毫不隱瞞的把自己從盧象升那裏聽來的話和兩人敘述了一遍,兩人這才恍然大悟。
就在鄭三俊聽得連連點頭之際,又聽崇禎問道:“鄭愛卿,工部可還留有打造寶船的圖紙?”
崇禎靠坐在椅子上腦子裏回想著在天雄軍盧象升說火銃是雞肋的話。
自己從後世穿越而來深知在戰場上熱兵器才是王道,可眼下的火銃麵對冷兵器卻成了雞肋。
這隻能說不是熱兵器不行,而是火銃乃至火炮需要改進。
崇禎心裏想著,手指不自覺的敲起了禦案,要說明末有能力改進火器的非徐光啟不可。
奈何徐光啟已死,就連繼承了徐光啟衣缽的孫元化也在崇禎五年被孔有德裹挾降了建奴。
難道除了此二人就真找不出改進火器的人了嗎?
咚……咚……咚……
崇禎在禦案上敲了足足一盞茶的時間,突然像是想到了什麽眸中一亮,隨即叫道:
“大伴,傳旨南直隸戶部右侍郎畢懋康火速進京麵聖。”
“另外再把工部尚書鄭三俊,兵杖局掌印太監李鳳翔傳到禦書房來。”
“老奴遵旨。”
王承恩應了一聲,邁步而出,把事情交給兩個小太監後又快步而回,對禦座上的崇禎躬了躬身斟酌著說道:
“皇爺,錦衣衛大牢裏那徐子胤該怎麽辦,他畢竟是魏國公徐弘基之子,總也不能就因為這麽點事把他給殺了。”
王承恩跟隨崇禎多年,對眼下大明的局勢還是清楚的,這個時候根本不宜和魏國公拉仇恨。
所以才會壯著膽子和崇禎這麽說,他是擔心崇禎一怒之下真的把徐子胤給殺了。
王承恩都能想到的事,崇禎又怎會想不到呢?
是以崇禎在麵對王承恩這明顯在勸說的話語時隻是笑了笑,而後打趣道:“大伴,怎麽你也把朕當暴君了?”
崇禎這話一出,王承恩打了個激靈靈,趕忙一躬身。
“老奴不敢,是老奴多嘴了。”
崇禎不在意的擺了擺手,接著道:“大伴無需惶恐,朕知道你的意思。”
“即使朕真的是暴君也不會在此時去動南京的魏國公府。”
崇禎嘴上說著,心裏卻是在嘀咕:老子可不會犯奪妻之恨,殺子之痛這樣讓人意難平的糊塗事,若真要動徐弘基,必須是連根拔起。
聽了崇禎的話,王承恩若有所思的想了想,繼而道:
“皇爺既有如此想法,那又何必殺魏國公府的管家,又把徐子胤關入錦衣衛大牢。”
“大伴,你是不解朕既然不打算動徐弘基,那為何還要殺魏國公的人,又把他兒子打進大牢?”
崇禎說著,還不及王承恩有什麽反應,便自問自答起來。
“朕現在雖然還不能把徐弘基怎麽樣,但殺幾個家丁給他一點下馬威一點警告,讓魏國公府行事收斂些還是可以的。”
“至於他兒子徐子胤嘛,嗬嗬……”
崇禎說著,輕笑了一聲便沒了下文。
崇禎的話王承恩聽得一知半解,可崇禎不說他自然也不敢問,是以隻得靜靜站在一旁,胡思亂想。
不多時,通過小太監稟報工部尚書鄭三俊、兵仗局掌印太監李鳳翔來到了禦書房。
兩人剛行完君臣之禮起身,崇禎就看向兩人問道:“工部和兵仗局可有提升火器威力的辦法?”
崇禎話音剛落,李鳳翔就尷尬地躬身應道:“陛下,奴婢剛接掌兵仗局不久,對火器知之甚少,所以這提升火器威力的辦法,奴婢實在不知。”
李鳳翔的話崇禎毫不意外,本來他也沒指望李鳳翔能說出個什麽子醜寅卯來。
剛才那樣問隻不過是順嘴罷了,主要問的還是工部。
鄭三俊聽到崇禎的問題,一時詫異不已,陛下怎麽會突然想起問這個?
鄭三俊心裏嘀咕著緊隨李鳳翔躬身答道:
“回稟陛下,現在打造的火繩槍已經是幾代人經營出的成果,想要提升威力短時間內恐怕很難。
對於鄭三俊的回答,崇禎沒有說什麽隻是點了點頭,繼而追問道:
“朕記得畢懋康撰寫過一本“軍器圖說”工部應該有收藏吧!”
“此書裏記載有一種火器名叫‘燧發槍’,工部可有鑽研過?”
聞聽此言,鄭三俊似回憶般愣了兩息這才應聲:
“回稟陛下,此書工部卻有收藏,微臣也曾研讀過。”
“按書中所述‘燧發槍’確實比現在的火繩槍、三眼銃威力要大,使用更方便,射程及精度也更高。”
“可‘燧發槍’生產工藝也比火繩槍、三眼銃更加複雜,前些年工部經費緊張,所以這‘燧發槍’至今還停留於書本之上。”
聽到這話,崇禎不由深呼一口氣,表麵波瀾不驚,實則對原本的崇禎朱由檢,失望無比。
原因無他,隻因畢懋康撰寫的“軍器圖說”中詳細描述了“燧發槍”的構造及觸發原理,隻要用心實踐是一定能造出實物的。
最可恨的是史上“燧發槍”的圖紙不知怎麽就外泄了,導致最開製造使用“燧發槍”的人成了法蘭西人。
更可悲的是在百年後的晚清,歐洲那般竊取科技文明的強盜就是拿著“燧發槍”踹開清王朝的大門,在華夏大地上燒殺搶掠、橫行無忌。
想到前世那屈辱的近代史,崇禎就恨得咬牙切齒。
崇禎吐出一口濁氣,看來想要製造“燧發槍”還得等畢懋康來才行。
崇禎心裏想著定了定神,轉而對鄭三俊和李鳳翔吩咐道:
“即日起工部的軍器局和兵仗局,停止生產三眼銃、火繩槍,全力打造刀兵鎧甲。”
崇禎的話讓兩人有些不明所以,隻是李鳳翔礙於自己皇家家奴的身份,雖然不解,但也沒有多言,隻是恭敬應了一聲:“奴婢遵旨。”
鄭三俊卻是不管不顧,壯著膽子狐疑出聲:“陛下,微臣鬥膽相問,這卻又是為何?”
“朕剛從天雄軍那裏回來……”崇禎毫不隱瞞的把自己從盧象升那裏聽來的話和兩人敘述了一遍,兩人這才恍然大悟。
就在鄭三俊聽得連連點頭之際,又聽崇禎問道:“鄭愛卿,工部可還留有打造寶船的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