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蔣老摳無利不起早
大明:崇禎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作者:金色魚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聞聽此言,蔣德璟也不生氣,用老氣橫秋的語氣接過話茬。
“倪大人,你我雖同為尚書,可我癡長你幾歲,在六部中樞的時間也比你更久。”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監生名額換糧這事與我支持與否無關,即使我不支持陛下依然會這麽做。”
“你當剛才我說的那些弊端,陛下自己不清楚嗎?”
“那些問題陛下心裏跟明鏡似的,所以老夫篤定今天這六十九個舉子即使入了國子監,將來也不會有什麽仕途。”
“是以倪大人你擇不擇優都無關緊要了,因為陛下僅僅是用他們來換糧救濟我大明北地成千上萬的受災黎民而已,根本不會給他們入仕途的機會。”
蔣德璟說到這,似有深意的搖了搖頭,歎息道:“可惜呀!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那兩撥人……嗬嗬……將來怕是要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蔣德璟短短一番話,讓倪元璐宛如醍醐灌頂難得的清醒,不由低聲自語:“難道這就是為君之道嗎?”
倪元璐自語著愣了幾息才回過神來對蔣德璟拱手一禮:“蔣大人,今日倪某受教了,以前或許是在國子監呆得久了,人也變得迂腐了。”
之後,沒有了禮部的擇優錄取,剩下的二十餘個名額遭到瘋狂爭搶,甚至出現三十幾萬石糧米一個名額的盛況。
這樣火熱的場麵蔣德璟自是樂見其成,一張老臉都笑成了鄒菊,暗自感慨!
這一番操作下來,國庫怕是要多出近千萬石糧米,老夫暫時可以不用為缺糧而憂心了,陛下英明啊!
時間過得飛快,月落日升,轉眼又是一天。
翌日清晨,崇禎剛到禦書房不久,殿外小太監就來稟報。
“陛下,戶部尚書蔣德璟求見。”
崇禎若有所思的挑了挑眉,繼而吩咐道:“宣他進來。”
不一會兒,蔣德璟就笑嗬嗬的來到禦書房。
“微臣參見陛下。”
“免禮平身。”
崇禎衝著總是有意無意透著傻笑的蔣德璟抬了抬手,忍不住打趣道:“愛卿為何一直傻笑,難道是吃了蜜蜂屎了?”
“嗬嗬……陛下英明!昨天的監生名額換糧戶部得了一千一百多萬石糧米,現在微臣口若蜜餞,可比吃蜜蜂屎要甜。”
一千一百多萬石?
崇禎心裏念叨著多少有些詫異,六十九個監生名額,每個名額十萬石,那也才六百九十萬石,即使有所溢出也不可能相差四百多萬石啊!
四百多萬石可不是小數目,這其中肯定有什麽自己不清楚的內情,念及此處,崇禎當即問道:
“蔣愛卿,為何會溢出這麽多糧米?”
提到這事蔣德璟就忍不住興奮,隨即唾沫橫飛的與崇禎敘述起整個監生換糧的過程。
蔣德璟喋喋不休,足足說了小半刻鍾,末了補充道:“陛下,此番能換到這麽多糧米,駱養性的提點功不可沒。”
“事後微臣還專門去感謝了一番駱養性,打聽之下,這才知道提高價碼不設上限的主意是他手下的一個小侍衛出的。”
“陛下,微臣覺得那小侍衛頗有才幹,這般人才放在北鎮撫司做個小小的錦衣衛豈不是埋沒了。”
蔣德璟話說到這,崇禎才聽出點意思來,敢情這蔣老摳一大早跑到禦書房繞了半天,這才是重點吧!
“愛卿是一部尚書,朝廷正二品大員,倘若愛卿真覺得那小侍衛是個人才,大可直接找駱養性把他要到戶部去做個小吏不就行了。”
“難不成一個沒有品階的小侍衛,駱養性都不肯給你?”
聽著崇禎的話,蔣德璟一對眸子滴溜溜亂轉:“陛下英明,微臣確實與駱養性商量過把那小侍衛調給戶部,可是被駱養性拒絕了。”
“駱養性還說戶部想要那小侍衛必須要得到陛下的首肯才行,所以微臣這才……”
崇禎聽著這話不由彎起了嘴角,就說嘛!這蔣老摳無利不起早,不可能隻為稟報換糧成果一大早來禦書房。
崇禎心裏嘀咕著問了一句:“竟還有這事?”
“陛下,此事千真萬確,所以微臣懇請陛下降旨,讓駱養性將那小侍衛調到戶部。”
“那樣的人才不該埋沒在錦衣衛裏,即使到戶部做個小吏,貢獻也比在錦衣衛做個小侍衛強啊!”
崇禎微不可查的瞥了一眼蔣德璟,調動一個沒有品階的錦衣衛,還要老子下聖旨?
這麽屁大點事兒都要皇帝點頭,這不是瞎搞麽?
這要說錦衣衛能與自己扯上關係的侍衛……,莫不是前不久自己讓王承恩從徐允禎家酒樓裏帶出來的店小二?
念及此處,崇禎基本可以確定應該就是那店小二了。
倒沒看出來,那店小二還有這把刷子,那番操作,不就是後世慣用的營銷手段麽。
別說,那店小二還真有可能幹得出來,畢竟當初給自己賣扇子時,他就活脫脫是後世的一個推銷員。
可那店小二的身份敏感,暫時還是放在錦衣衛裏更安全一些。
崇禎一番思忖後,含笑對蔣德璟說道:“這件事以後再說吧!要是沒別的什麽事,蔣愛卿便退了吧!”
崇禎的話蔣德璟始料未及,瞬間懵逼,那小侍衛到底是個什麽身份?自己都親自求陛下了,還是調不動。
可陛下不說,自己也不敢問呐,蔣德璟心裏想著,隻得悻悻躬身一禮:“微臣告退。”
與此同時,紫禁城外,楊士聰府邸客廳裏座著三人。
梁佑發滿臉不甘的向楊士聰、陳必謙敘述了整個換糧過程,末了補充道:
“楊老大人、陳老大人,這次的監生名額咱們僅僅拿到十三個,若不是駱養性出餿主意攪局,咱們定然能多拿幾個名額。”
楊士聰、陳必謙聽了整件事的敘述,沒有梁佑發臆想中的暴跳如雷,似乎對這樣的結果早有預料,麵容極為平靜。
陳必謙滑了滑手上的茶碗蓋,抿了一口香茗。
“嗬嗬……你且不可沮喪,這次監生換糧咱們本就準備不足,能有十三個名額已是不錯了。”
“這十三人既然已經入了國子監,那老夫和潮徹兄走後,你等在朝的東林同僚務必要多多提攜才是。”
陳必謙話音落下,楊士聰隨即接過話茬:“話雖如此,但爾等卻不可為了幾個書生以身犯險。”
“隻需盡人事、聽天命即可,如今吏部尚書的位置在孔貞運手中,這十三人即使進了國子監,將來想要入仕為官恐怕也沒那麽容易。”
“事到如今,多說無益,咱們明一早就回南直立吧!好在南直隸還有個吏部。”
“倪大人,你我雖同為尚書,可我癡長你幾歲,在六部中樞的時間也比你更久。”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監生名額換糧這事與我支持與否無關,即使我不支持陛下依然會這麽做。”
“你當剛才我說的那些弊端,陛下自己不清楚嗎?”
“那些問題陛下心裏跟明鏡似的,所以老夫篤定今天這六十九個舉子即使入了國子監,將來也不會有什麽仕途。”
“是以倪大人你擇不擇優都無關緊要了,因為陛下僅僅是用他們來換糧救濟我大明北地成千上萬的受災黎民而已,根本不會給他們入仕途的機會。”
蔣德璟說到這,似有深意的搖了搖頭,歎息道:“可惜呀!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那兩撥人……嗬嗬……將來怕是要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蔣德璟短短一番話,讓倪元璐宛如醍醐灌頂難得的清醒,不由低聲自語:“難道這就是為君之道嗎?”
倪元璐自語著愣了幾息才回過神來對蔣德璟拱手一禮:“蔣大人,今日倪某受教了,以前或許是在國子監呆得久了,人也變得迂腐了。”
之後,沒有了禮部的擇優錄取,剩下的二十餘個名額遭到瘋狂爭搶,甚至出現三十幾萬石糧米一個名額的盛況。
這樣火熱的場麵蔣德璟自是樂見其成,一張老臉都笑成了鄒菊,暗自感慨!
這一番操作下來,國庫怕是要多出近千萬石糧米,老夫暫時可以不用為缺糧而憂心了,陛下英明啊!
時間過得飛快,月落日升,轉眼又是一天。
翌日清晨,崇禎剛到禦書房不久,殿外小太監就來稟報。
“陛下,戶部尚書蔣德璟求見。”
崇禎若有所思的挑了挑眉,繼而吩咐道:“宣他進來。”
不一會兒,蔣德璟就笑嗬嗬的來到禦書房。
“微臣參見陛下。”
“免禮平身。”
崇禎衝著總是有意無意透著傻笑的蔣德璟抬了抬手,忍不住打趣道:“愛卿為何一直傻笑,難道是吃了蜜蜂屎了?”
“嗬嗬……陛下英明!昨天的監生名額換糧戶部得了一千一百多萬石糧米,現在微臣口若蜜餞,可比吃蜜蜂屎要甜。”
一千一百多萬石?
崇禎心裏念叨著多少有些詫異,六十九個監生名額,每個名額十萬石,那也才六百九十萬石,即使有所溢出也不可能相差四百多萬石啊!
四百多萬石可不是小數目,這其中肯定有什麽自己不清楚的內情,念及此處,崇禎當即問道:
“蔣愛卿,為何會溢出這麽多糧米?”
提到這事蔣德璟就忍不住興奮,隨即唾沫橫飛的與崇禎敘述起整個監生換糧的過程。
蔣德璟喋喋不休,足足說了小半刻鍾,末了補充道:“陛下,此番能換到這麽多糧米,駱養性的提點功不可沒。”
“事後微臣還專門去感謝了一番駱養性,打聽之下,這才知道提高價碼不設上限的主意是他手下的一個小侍衛出的。”
“陛下,微臣覺得那小侍衛頗有才幹,這般人才放在北鎮撫司做個小小的錦衣衛豈不是埋沒了。”
蔣德璟話說到這,崇禎才聽出點意思來,敢情這蔣老摳一大早跑到禦書房繞了半天,這才是重點吧!
“愛卿是一部尚書,朝廷正二品大員,倘若愛卿真覺得那小侍衛是個人才,大可直接找駱養性把他要到戶部去做個小吏不就行了。”
“難不成一個沒有品階的小侍衛,駱養性都不肯給你?”
聽著崇禎的話,蔣德璟一對眸子滴溜溜亂轉:“陛下英明,微臣確實與駱養性商量過把那小侍衛調給戶部,可是被駱養性拒絕了。”
“駱養性還說戶部想要那小侍衛必須要得到陛下的首肯才行,所以微臣這才……”
崇禎聽著這話不由彎起了嘴角,就說嘛!這蔣老摳無利不起早,不可能隻為稟報換糧成果一大早來禦書房。
崇禎心裏嘀咕著問了一句:“竟還有這事?”
“陛下,此事千真萬確,所以微臣懇請陛下降旨,讓駱養性將那小侍衛調到戶部。”
“那樣的人才不該埋沒在錦衣衛裏,即使到戶部做個小吏,貢獻也比在錦衣衛做個小侍衛強啊!”
崇禎微不可查的瞥了一眼蔣德璟,調動一個沒有品階的錦衣衛,還要老子下聖旨?
這麽屁大點事兒都要皇帝點頭,這不是瞎搞麽?
這要說錦衣衛能與自己扯上關係的侍衛……,莫不是前不久自己讓王承恩從徐允禎家酒樓裏帶出來的店小二?
念及此處,崇禎基本可以確定應該就是那店小二了。
倒沒看出來,那店小二還有這把刷子,那番操作,不就是後世慣用的營銷手段麽。
別說,那店小二還真有可能幹得出來,畢竟當初給自己賣扇子時,他就活脫脫是後世的一個推銷員。
可那店小二的身份敏感,暫時還是放在錦衣衛裏更安全一些。
崇禎一番思忖後,含笑對蔣德璟說道:“這件事以後再說吧!要是沒別的什麽事,蔣愛卿便退了吧!”
崇禎的話蔣德璟始料未及,瞬間懵逼,那小侍衛到底是個什麽身份?自己都親自求陛下了,還是調不動。
可陛下不說,自己也不敢問呐,蔣德璟心裏想著,隻得悻悻躬身一禮:“微臣告退。”
與此同時,紫禁城外,楊士聰府邸客廳裏座著三人。
梁佑發滿臉不甘的向楊士聰、陳必謙敘述了整個換糧過程,末了補充道:
“楊老大人、陳老大人,這次的監生名額咱們僅僅拿到十三個,若不是駱養性出餿主意攪局,咱們定然能多拿幾個名額。”
楊士聰、陳必謙聽了整件事的敘述,沒有梁佑發臆想中的暴跳如雷,似乎對這樣的結果早有預料,麵容極為平靜。
陳必謙滑了滑手上的茶碗蓋,抿了一口香茗。
“嗬嗬……你且不可沮喪,這次監生換糧咱們本就準備不足,能有十三個名額已是不錯了。”
“這十三人既然已經入了國子監,那老夫和潮徹兄走後,你等在朝的東林同僚務必要多多提攜才是。”
陳必謙話音落下,楊士聰隨即接過話茬:“話雖如此,但爾等卻不可為了幾個書生以身犯險。”
“隻需盡人事、聽天命即可,如今吏部尚書的位置在孔貞運手中,這十三人即使進了國子監,將來想要入仕為官恐怕也沒那麽容易。”
“事到如今,多說無益,咱們明一早就回南直立吧!好在南直隸還有個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