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挑明身份
大明:崇禎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作者:金色魚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就開始試探了?
盧九德心裏嘀咕著挑了挑眉,似不在意的回道:“我大明與遼東建奴的關係並未緩和,反而越來越緊張了。”
“不怕幾位笑話,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我兄弟二人冒險到草原隻不過是為了能多賺點銀子而已,與朝廷和遼東建奴的關係無關。”
常言道“人老成精”,巴圖這四十多年可也沒白活,怎麽可能聽不出盧九德這話是半真半假。
“我觀盧掌櫃、李掌櫃都是聰明絕頂之人,古有言,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兩位掌櫃絕不會為了幾兩碎銀甘冒其險。”
“如我所料不錯的話,兩位掌櫃與大明朝廷的關係,恐怕不簡單吧!”
這話一出,大帳的氛圍猛然一變。
察哈爾部族雖然近兩年沒有和大明發生摩擦,可林丹漢時期摩擦還是不少的。
尤其是崇禎四年,林丹汗在被皇太極追殺期間,為了獲得糧草補給,公然率軍襲擊大明邊關造成了不少百姓傷亡。
雖說現在察哈爾部和大明都視遼東建奴為敵,可彼此間也算不上是盟友。
聽到巴圖的話,李若璉沒有回避,反而“嗬嗬”一笑,試探著說道:“聽巴大人這口吻,如果我說與大明朝廷關係匪淺,難不成巴大人還要置咱們於死地不成?”
寨桑祁一聽這話趕忙打了個圓場:“在商言商,什麽朝廷不朝廷的就不必多說了,我們隻談交易。”
寨桑祁這話一出,巴海也沒有再接李若璉的話,而是和額哲說起了蒙古話。
“大汗,這兩個明朝商人,極有可能是明朝朝廷派到草原打探情報的。”
聞言,額哲皺了皺眉,露出一抹疑惑之色:“不會吧,哪有這麽巧的事?”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呀!”巴海語速極快的補了一句。
寨桑祁也在這個時候插嘴道:“什麽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即使他們是明朝朝廷的人又能怎樣?”
“明朝早已不複以往的強盛,要是我記得不錯的話,明朝已經有一百多年未曾踏足過草原了。”
“所以就算這兩個人是明朝派來的探子,以現在明朝的實力,根本不可能奔襲千裏來攻打咱們,要是明朝還有這般實力,遼東的女真人恐怕早就被滅了。”
“巴海你就不要在這杞人憂天了,還是多從他們手裏換些鹽和茶度過部族眼前難關才是正理。”
“寨桑祁你說的是不錯,可凡事小心一點總不會錯,如今周邊局勢混亂,弄清楚他們的意圖還是很有必要的。”
寨桑祁“嗬嗬”一笑:“弄清楚意圖又能如何?難不成你還真打算把這兩個明朝人給殺了?”
巴海鄙夷的瞅了一眼寨桑祁,諷刺道:“寨桑祁,說你是個莽夫一點沒錯,除了打打殺殺,你還知道什麽?”
“誰告訴你我弄清意圖是為了殺他們?”
“如今的局勢若是能與明朝合作,或許我察哈爾會好過一些,至少不用再為缺鹽、缺茶而憂心。”
寨桑祁衝著巴海不屑的撇了撇嘴:“這話倒是新鮮,你不是一直主張向女真人投降麽,怎麽突然又改變了立場?”
“寨桑祁,你不要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我之前是主張向女真人投降不假,可那也是為了整個部族著想。”
“可剛才你也聽到了巴林部的慘狀,由此可見投降女真非明智之舉啊!”
“哼……你知道就好。”寨桑祁冷哼後便不再言語了。
巴海和寨桑祁你一句我一句,額哲根本插不上嘴,說到底,他還是威信不夠,鎮不住林丹汗留下來的這些老人。
隻得抓住兩人對話的空隙插嘴道:“本汗認為巴海說的有道理,明朝雖然不複以往的強盛。”
“但明朝畢竟地大物博,若能與其結盟,借助明朝的力量,我察哈爾的日子肯定要比現在好過。”
“等咱們恢複元氣後就再也不用看誰的臉色了。”
額哲話音剛落,巴海就補充道:“大汗所言極是,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弄清楚,這兩個明朝商人到底是不是明朝朝廷的人。”
“如果是明朝朝廷的人,那他們來我察哈爾的意圖又是什麽?咱們必須要弄清楚是友是敵再做決斷。”
額哲、寨桑祁、巴海三人,就這麽赤裸裸的當著李若璉、盧九德的麵統一了意見。
他們就這麽肯定李若璉、盧九德兩人聽不懂蒙古話?
可事實卻是李若璉這個老六,將他們的對話聽得清清楚楚,一字不漏。
此時李若璉的內心正翻江倒海,腹誹不已:媽的,這群韃子到是打得一手好算盤,想利用我大明做墊腳石壯大自身。
可我大明皇帝陛下也打了一盤如意算盤,想要吞並你們察哈爾部族。
既如此,那老子也沒必要再隱瞞身份了,咱們就各施手段,看誰棋高一籌。
察哈爾三人組統一意見後,巴海笑嗬嗬的重拾剛才的話題:“李掌櫃先前所言言重了,害得我剛才被大汗和寨桑祁好一頓訓斥,李掌櫃你可也是看到了。”
老狐狸。
李若璉暗罵了一句:“看是看到了,可我聽不懂啊!”
“不過聽巴海大人說你剛才被大首領和寨桑祁大人訓斥,莫非巴海大人是真想致我兄弟二人於死地,所以才遭到訓斥?”
巴海搖頭晃腦的擺了擺手:“李掌櫃誤會了,剛才之所以那麽問,並非對李掌櫃、盧掌櫃有什麽惡意。”
巴海說到這頓了頓,突然一轉話鋒:“實不相瞞,我們倒真希望兩位和明朝朝廷關係匪淺,又或者兩位本身就是明廷的人,那才更好。”
盧九德聽得滿頭霧水,隻見他扭頭看了看李若璉,而後又抬起酒盞吃喝起來,儼然一副不管事的模樣。
這副姿態是告訴李若璉,接下來就看你的了,剛才的蒙古話老子聽不懂。
李若璉微微頷首,繼而故作不知的詫異聞道:“巴大人何出此言?為何希望我兄弟二人是大明朝廷的人?”
李若璉這話一問出口,額哲不等巴海作答便接過話茬,神色鄭重道:
“若李掌櫃真是明廷的人,還請幫我察哈爾帶句話回明廷,就說我察哈爾有意與明廷結盟共同抗擊女真。”
李若璉見額哲開門見山,索性也不再隱瞞,“哈哈”一笑:“實不相瞞,我二人確實就是大明朝廷的人。”
“大首領的話我可以傳回朝廷,但我很想知道,大首領準備與我大明怎麽個結盟法?”
盧九德心裏嘀咕著挑了挑眉,似不在意的回道:“我大明與遼東建奴的關係並未緩和,反而越來越緊張了。”
“不怕幾位笑話,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我兄弟二人冒險到草原隻不過是為了能多賺點銀子而已,與朝廷和遼東建奴的關係無關。”
常言道“人老成精”,巴圖這四十多年可也沒白活,怎麽可能聽不出盧九德這話是半真半假。
“我觀盧掌櫃、李掌櫃都是聰明絕頂之人,古有言,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兩位掌櫃絕不會為了幾兩碎銀甘冒其險。”
“如我所料不錯的話,兩位掌櫃與大明朝廷的關係,恐怕不簡單吧!”
這話一出,大帳的氛圍猛然一變。
察哈爾部族雖然近兩年沒有和大明發生摩擦,可林丹漢時期摩擦還是不少的。
尤其是崇禎四年,林丹汗在被皇太極追殺期間,為了獲得糧草補給,公然率軍襲擊大明邊關造成了不少百姓傷亡。
雖說現在察哈爾部和大明都視遼東建奴為敵,可彼此間也算不上是盟友。
聽到巴圖的話,李若璉沒有回避,反而“嗬嗬”一笑,試探著說道:“聽巴大人這口吻,如果我說與大明朝廷關係匪淺,難不成巴大人還要置咱們於死地不成?”
寨桑祁一聽這話趕忙打了個圓場:“在商言商,什麽朝廷不朝廷的就不必多說了,我們隻談交易。”
寨桑祁這話一出,巴海也沒有再接李若璉的話,而是和額哲說起了蒙古話。
“大汗,這兩個明朝商人,極有可能是明朝朝廷派到草原打探情報的。”
聞言,額哲皺了皺眉,露出一抹疑惑之色:“不會吧,哪有這麽巧的事?”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呀!”巴海語速極快的補了一句。
寨桑祁也在這個時候插嘴道:“什麽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即使他們是明朝朝廷的人又能怎樣?”
“明朝早已不複以往的強盛,要是我記得不錯的話,明朝已經有一百多年未曾踏足過草原了。”
“所以就算這兩個人是明朝派來的探子,以現在明朝的實力,根本不可能奔襲千裏來攻打咱們,要是明朝還有這般實力,遼東的女真人恐怕早就被滅了。”
“巴海你就不要在這杞人憂天了,還是多從他們手裏換些鹽和茶度過部族眼前難關才是正理。”
“寨桑祁你說的是不錯,可凡事小心一點總不會錯,如今周邊局勢混亂,弄清楚他們的意圖還是很有必要的。”
寨桑祁“嗬嗬”一笑:“弄清楚意圖又能如何?難不成你還真打算把這兩個明朝人給殺了?”
巴海鄙夷的瞅了一眼寨桑祁,諷刺道:“寨桑祁,說你是個莽夫一點沒錯,除了打打殺殺,你還知道什麽?”
“誰告訴你我弄清意圖是為了殺他們?”
“如今的局勢若是能與明朝合作,或許我察哈爾會好過一些,至少不用再為缺鹽、缺茶而憂心。”
寨桑祁衝著巴海不屑的撇了撇嘴:“這話倒是新鮮,你不是一直主張向女真人投降麽,怎麽突然又改變了立場?”
“寨桑祁,你不要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我之前是主張向女真人投降不假,可那也是為了整個部族著想。”
“可剛才你也聽到了巴林部的慘狀,由此可見投降女真非明智之舉啊!”
“哼……你知道就好。”寨桑祁冷哼後便不再言語了。
巴海和寨桑祁你一句我一句,額哲根本插不上嘴,說到底,他還是威信不夠,鎮不住林丹汗留下來的這些老人。
隻得抓住兩人對話的空隙插嘴道:“本汗認為巴海說的有道理,明朝雖然不複以往的強盛。”
“但明朝畢竟地大物博,若能與其結盟,借助明朝的力量,我察哈爾的日子肯定要比現在好過。”
“等咱們恢複元氣後就再也不用看誰的臉色了。”
額哲話音剛落,巴海就補充道:“大汗所言極是,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弄清楚,這兩個明朝商人到底是不是明朝朝廷的人。”
“如果是明朝朝廷的人,那他們來我察哈爾的意圖又是什麽?咱們必須要弄清楚是友是敵再做決斷。”
額哲、寨桑祁、巴海三人,就這麽赤裸裸的當著李若璉、盧九德的麵統一了意見。
他們就這麽肯定李若璉、盧九德兩人聽不懂蒙古話?
可事實卻是李若璉這個老六,將他們的對話聽得清清楚楚,一字不漏。
此時李若璉的內心正翻江倒海,腹誹不已:媽的,這群韃子到是打得一手好算盤,想利用我大明做墊腳石壯大自身。
可我大明皇帝陛下也打了一盤如意算盤,想要吞並你們察哈爾部族。
既如此,那老子也沒必要再隱瞞身份了,咱們就各施手段,看誰棋高一籌。
察哈爾三人組統一意見後,巴海笑嗬嗬的重拾剛才的話題:“李掌櫃先前所言言重了,害得我剛才被大汗和寨桑祁好一頓訓斥,李掌櫃你可也是看到了。”
老狐狸。
李若璉暗罵了一句:“看是看到了,可我聽不懂啊!”
“不過聽巴海大人說你剛才被大首領和寨桑祁大人訓斥,莫非巴海大人是真想致我兄弟二人於死地,所以才遭到訓斥?”
巴海搖頭晃腦的擺了擺手:“李掌櫃誤會了,剛才之所以那麽問,並非對李掌櫃、盧掌櫃有什麽惡意。”
巴海說到這頓了頓,突然一轉話鋒:“實不相瞞,我們倒真希望兩位和明朝朝廷關係匪淺,又或者兩位本身就是明廷的人,那才更好。”
盧九德聽得滿頭霧水,隻見他扭頭看了看李若璉,而後又抬起酒盞吃喝起來,儼然一副不管事的模樣。
這副姿態是告訴李若璉,接下來就看你的了,剛才的蒙古話老子聽不懂。
李若璉微微頷首,繼而故作不知的詫異聞道:“巴大人何出此言?為何希望我兄弟二人是大明朝廷的人?”
李若璉這話一問出口,額哲不等巴海作答便接過話茬,神色鄭重道:
“若李掌櫃真是明廷的人,還請幫我察哈爾帶句話回明廷,就說我察哈爾有意與明廷結盟共同抗擊女真。”
李若璉見額哲開門見山,索性也不再隱瞞,“哈哈”一笑:“實不相瞞,我二人確實就是大明朝廷的人。”
“大首領的話我可以傳回朝廷,但我很想知道,大首領準備與我大明怎麽個結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