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心思深沉的皇太極
大明:崇禎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作者:金色魚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聞言,範文程躬了躬身答道:“大汗,錦州、寧遠方向明朝山海關內還屯有重兵。”
“倘若杜度貝勒西出喜峰口,萬一山海關內的明軍趁機反攻,難保不會丟了寧遠、錦州。”
皇太極何等雄才偉略,這個問題他自然是了然於胸,隻是還沒來得及將自己的布署說出來而已。
是以才會在聽到範文程說“不妥”之時,故作姿態有此一問。
見範文程所說與自己心中所慮大差不差,皇太極若有所思的想了想,接著追問:
“先生之言卻有幾分道理,先生既指出了問題關鍵所在,那可有解決之法?”
聽到皇太極的追問,範文程心裏那叫一個激動,多鐸你給我等著,等我在大汗麵前有了足夠的地位,我一定要向大汗揭發你睡我妻子的事。
範文程心裏嘀咕,麵上卻極為恭敬的應道:“大汗,明朝駐守山海關的乃是關寧鐵騎,而關寧鐵騎的兩位主將正是祖大壽、吳三桂舅侄倆。”
“兵法有言: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所以奴才以為杜度貝勒西出喜峰口後可以讓駐守寧遠、錦州的八旗子弟攜祖大壽的兒子祖澤潤和侄兒祖可法守城。”
“如此一來,以崇禎皇帝多疑的秉性怕是不會放心祖大壽、吳三桂領軍出山海關。”
“換句話說,即使祖大壽、吳三桂真的在杜度貝勒西出喜峰口後領軍出關,隻要有他的兒子和侄子在咱們大金手裏便不足為懼。”
範文程話音剛落,寧完我隨即跟著附和:“大汗,奴才以為範先生之策可行。”
“隻要祖澤潤、祖可法在遼東前線,生性多疑的崇禎皇帝斷不會讓祖大壽、吳三桂領軍出關攻擊寧遠、錦州。”
皇太極微微頷首,在心理對範文程、寧完我大讚特讚:不愧是本汗看中的人,果然有幾分本事。
皇太極心裏腹誹,麵上卻不動聲色的將目光轉向代善。
“大貝勒,兩位先生之言你以為如何?”
代善似猜到了皇太極的心思一樣,是以順著寧玩我、範文程的話應道:
“兩位先生言之有理,若不是關寧鐵騎已牢牢被祖吳兩家掌控,就憑祖大壽兒子、侄子投降我大金一事,生性多疑的崇禎怕早就像當年殺袁崇煥那樣殺死祖大壽。”
“所以隻要咱們利用好祖澤潤、祖可法這兩堂兄弟,山海關內的關寧鐵騎將不足為懼。”
“哈哈……好!既如此,本汗會讓阿濟格帶祖澤潤、祖可法兩兄弟在杜度西出喜峰口後鎮守寧遠、錦州。”
“大汗英明。”
範文程、寧完我見提出的意見被采納當即拍了一句馬屁。
兩人的馬匹皇太極很是受用,可顧及身份卻未表露於形,隻是微微點頭以示回應,繼而轉向多爾袞叫道:
“十四弟,以你的領軍能力本汗本可不問,但此次討伐察哈爾事關我大金能否一統草原。”
“所以本汗還是想問問十四弟,此次討伐察哈爾你準備用何種策略?”
聞言,多爾袞胸有成竹的踏前一步,簡潔明要的答道:
“回稟大汗,臣弟欲想繞道興安嶺從後方對察哈爾發起突襲。”
“繞道興安嶺,從後方發起突襲。”皇太極嘴裏念叨著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接著追問:“可否說說為何?”
“回大汗話,臣弟之所以想從後方對察哈爾發起突襲,是根據察哈爾的地理位置製定的作戰策略。”
“察哈爾東邊的科爾沁部、南邊的巴林部、西邊的敖漢部、西南的奈曼部盡皆歸服於我大金,這些部落絕不會在臣弟討伐察哈爾時給額哲提供幫助。”
“漠南草原上會給額哲提供幫助的大概也隻有對我大金口服心不服的俄木布。”
“可俄木布的土默特與察哈爾並無接壤,又有濟爾哈朗提前率軍阻截,所以不論是東邊、西邊、還是南邊察哈爾皆無路可走。”
“唯有漠北草原車臣汗碩至與林丹汗是姨夫,有那麽一點姻親關係,而且碩磊的領地又與察哈爾接壤。”
“額哲極有可能在受到攻擊時北上遠遁漠北,為了不給額哲留有逃遁漠北的機會,所以臣弟選擇繞道興安嶺從後方發起突襲,徹底斷絕察哈爾的逃遁之路。”
“哈哈……十四弟果然是帥才,如此一來察哈爾將插翅難飛。”
皇太極大笑著誇了一句,在“帥才”兩字上尤為用力。
“大汗謬讚,臣弟愧不敢當。”
“嗬嗬……十四弟此法甚妙,當得起本汗稱讚。”
皇太極滿臉堆笑的說了一句,繼而話鋒一轉:“十四弟,此次雖說是討伐察哈爾,但切不可大肆殺戮。”
“隻要察哈爾沒了反抗之力,當對其施以懷柔,以收編為主。”
“這一來能讓歸順我大金的草原諸部更加歸心,這二來我大金也需要人口和高戰鬥素質的騎兵。”
“大汗吩咐,臣弟必謹記於心。”
皇太極微微頷首,又將眸光轉向代善。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此次出征雖有草原諸部提供牛羊,但還是要消耗一部分糧草。”
“先前因明朝晉商斷供物資,我大金少了大量糧食來源,為此寧先生提出可從朝鮮補足。”
“本汗記得此事當時是交給大貝勒處理的,不知大貝勒安排何人去了朝鮮,可有收獲?”
“回大汗話,臣已經讓阿敏代表我大金出使朝鮮,讓其為我大金補足晉商斷供的缺口。”
“前不久,臣收到阿敏傳信,朝鮮王李宗已應允為我大金提供糧食,隻是要等冬麥收割完畢。”
代善話音剛落前場不發一語的豪格突然站了出來。
“父汗,朝鮮一直都是明朝的附屬國,隻是近年才被我大金以武力壓服,朝鮮王李宗說等冬麥收割完畢才提供糧食,不會耍詐吧!”
聞言,皇太極滿臉堆笑的搖了搖頭。
“耍詐?李宗怕是還沒這個膽子。”
“況且此次前往朝鮮的是阿敏,當年可就是阿敏和杜度將朝鮮打服的。”
皇太極說著用欣賞的目光看向代善:“想必大貝勒也正是有此考慮,才讓阿敏出使朝鮮的吧!”
“大汗慧眼,臣確實有此考慮。”
“好,很好!既如此就都下去準備吧!明天為十四弟出征草原送行。”
“倘若杜度貝勒西出喜峰口,萬一山海關內的明軍趁機反攻,難保不會丟了寧遠、錦州。”
皇太極何等雄才偉略,這個問題他自然是了然於胸,隻是還沒來得及將自己的布署說出來而已。
是以才會在聽到範文程說“不妥”之時,故作姿態有此一問。
見範文程所說與自己心中所慮大差不差,皇太極若有所思的想了想,接著追問:
“先生之言卻有幾分道理,先生既指出了問題關鍵所在,那可有解決之法?”
聽到皇太極的追問,範文程心裏那叫一個激動,多鐸你給我等著,等我在大汗麵前有了足夠的地位,我一定要向大汗揭發你睡我妻子的事。
範文程心裏嘀咕,麵上卻極為恭敬的應道:“大汗,明朝駐守山海關的乃是關寧鐵騎,而關寧鐵騎的兩位主將正是祖大壽、吳三桂舅侄倆。”
“兵法有言: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所以奴才以為杜度貝勒西出喜峰口後可以讓駐守寧遠、錦州的八旗子弟攜祖大壽的兒子祖澤潤和侄兒祖可法守城。”
“如此一來,以崇禎皇帝多疑的秉性怕是不會放心祖大壽、吳三桂領軍出山海關。”
“換句話說,即使祖大壽、吳三桂真的在杜度貝勒西出喜峰口後領軍出關,隻要有他的兒子和侄子在咱們大金手裏便不足為懼。”
範文程話音剛落,寧完我隨即跟著附和:“大汗,奴才以為範先生之策可行。”
“隻要祖澤潤、祖可法在遼東前線,生性多疑的崇禎皇帝斷不會讓祖大壽、吳三桂領軍出關攻擊寧遠、錦州。”
皇太極微微頷首,在心理對範文程、寧完我大讚特讚:不愧是本汗看中的人,果然有幾分本事。
皇太極心裏腹誹,麵上卻不動聲色的將目光轉向代善。
“大貝勒,兩位先生之言你以為如何?”
代善似猜到了皇太極的心思一樣,是以順著寧玩我、範文程的話應道:
“兩位先生言之有理,若不是關寧鐵騎已牢牢被祖吳兩家掌控,就憑祖大壽兒子、侄子投降我大金一事,生性多疑的崇禎怕早就像當年殺袁崇煥那樣殺死祖大壽。”
“所以隻要咱們利用好祖澤潤、祖可法這兩堂兄弟,山海關內的關寧鐵騎將不足為懼。”
“哈哈……好!既如此,本汗會讓阿濟格帶祖澤潤、祖可法兩兄弟在杜度西出喜峰口後鎮守寧遠、錦州。”
“大汗英明。”
範文程、寧完我見提出的意見被采納當即拍了一句馬屁。
兩人的馬匹皇太極很是受用,可顧及身份卻未表露於形,隻是微微點頭以示回應,繼而轉向多爾袞叫道:
“十四弟,以你的領軍能力本汗本可不問,但此次討伐察哈爾事關我大金能否一統草原。”
“所以本汗還是想問問十四弟,此次討伐察哈爾你準備用何種策略?”
聞言,多爾袞胸有成竹的踏前一步,簡潔明要的答道:
“回稟大汗,臣弟欲想繞道興安嶺從後方對察哈爾發起突襲。”
“繞道興安嶺,從後方發起突襲。”皇太極嘴裏念叨著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接著追問:“可否說說為何?”
“回大汗話,臣弟之所以想從後方對察哈爾發起突襲,是根據察哈爾的地理位置製定的作戰策略。”
“察哈爾東邊的科爾沁部、南邊的巴林部、西邊的敖漢部、西南的奈曼部盡皆歸服於我大金,這些部落絕不會在臣弟討伐察哈爾時給額哲提供幫助。”
“漠南草原上會給額哲提供幫助的大概也隻有對我大金口服心不服的俄木布。”
“可俄木布的土默特與察哈爾並無接壤,又有濟爾哈朗提前率軍阻截,所以不論是東邊、西邊、還是南邊察哈爾皆無路可走。”
“唯有漠北草原車臣汗碩至與林丹汗是姨夫,有那麽一點姻親關係,而且碩磊的領地又與察哈爾接壤。”
“額哲極有可能在受到攻擊時北上遠遁漠北,為了不給額哲留有逃遁漠北的機會,所以臣弟選擇繞道興安嶺從後方發起突襲,徹底斷絕察哈爾的逃遁之路。”
“哈哈……十四弟果然是帥才,如此一來察哈爾將插翅難飛。”
皇太極大笑著誇了一句,在“帥才”兩字上尤為用力。
“大汗謬讚,臣弟愧不敢當。”
“嗬嗬……十四弟此法甚妙,當得起本汗稱讚。”
皇太極滿臉堆笑的說了一句,繼而話鋒一轉:“十四弟,此次雖說是討伐察哈爾,但切不可大肆殺戮。”
“隻要察哈爾沒了反抗之力,當對其施以懷柔,以收編為主。”
“這一來能讓歸順我大金的草原諸部更加歸心,這二來我大金也需要人口和高戰鬥素質的騎兵。”
“大汗吩咐,臣弟必謹記於心。”
皇太極微微頷首,又將眸光轉向代善。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此次出征雖有草原諸部提供牛羊,但還是要消耗一部分糧草。”
“先前因明朝晉商斷供物資,我大金少了大量糧食來源,為此寧先生提出可從朝鮮補足。”
“本汗記得此事當時是交給大貝勒處理的,不知大貝勒安排何人去了朝鮮,可有收獲?”
“回大汗話,臣已經讓阿敏代表我大金出使朝鮮,讓其為我大金補足晉商斷供的缺口。”
“前不久,臣收到阿敏傳信,朝鮮王李宗已應允為我大金提供糧食,隻是要等冬麥收割完畢。”
代善話音剛落前場不發一語的豪格突然站了出來。
“父汗,朝鮮一直都是明朝的附屬國,隻是近年才被我大金以武力壓服,朝鮮王李宗說等冬麥收割完畢才提供糧食,不會耍詐吧!”
聞言,皇太極滿臉堆笑的搖了搖頭。
“耍詐?李宗怕是還沒這個膽子。”
“況且此次前往朝鮮的是阿敏,當年可就是阿敏和杜度將朝鮮打服的。”
皇太極說著用欣賞的目光看向代善:“想必大貝勒也正是有此考慮,才讓阿敏出使朝鮮的吧!”
“大汗慧眼,臣確實有此考慮。”
“好,很好!既如此就都下去準備吧!明天為十四弟出征草原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