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話不表,但見九天之上,祥雲繚繞,瑞彩萬重,天道降下的無量功德,漸漸匯聚到了一起,化為一方四足金鼎,五彩光華璀璨,瑞氣升騰,朝博淵緩緩落來。
此鼎名曰乾坤鼎,乃創世青蓮的蓮蓬所化,分屬上品先天靈寶,有返本歸元,提升法寶、神兵的品質,更有化後天之物為先天的無上功效,妙用無窮,乃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煉器至寶。
此番天道垂恩,將這件寶物賜予博淵,隻因他所發下的三道誓願,皆是造福蒼生,有功於洪荒天地的大善之舉,為感念博淵的善行恩德,特將此寶賜下。
博淵大喜,上前一步,方看清這金鼎樣貌:隻見此鼎,高達九尺,其上紋有日月星辰,乾坤萬象,鼎內中心底部為陰陽二魚,抱殘守缺,相互融合所組成的一副太極圖景。
鼎身又分八個等麵,分別刻著乾、坤、離、坎、兌、震、巽、艮各個八卦符號,代表天地山川,草木河流,鼎生二耳,象征兩儀之像,鼎立四足,代表混沌地、火、水、風四大元素本源,光從外表來看,就已是十分講究,氣派非常。
“吾博淵,多謝天道垂恩賜寶!”博淵驚喜之餘,也不忘在乾坤鼎上打下自己的神識烙印,初步將此寶煉化,縮小收入袖中。
“恭喜燭皇陛下得此至寶,天佑龍族!”見博淵得寶,在場的龍族、水族諸眾俱是躬身恭賀道。
博淵得到乾坤鼎,自然也是在無形之中,為龍族增添了不少實力,在場的龍族、水族眾人道喜恭賀自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不過這倒是讓博淵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如今新任龍皇已立,朕再為燭皇,恐有不妥。”隻見博淵當眾宣布道,“龍皇陛下與朕商量過,自今日起,便正式改號為燭淵帝尊,以做區分。”
博淵的這番話雖說的突然,卻也在情理之中。
按輩分而論,祖龍與博淵既為兄弟,便是同輩,而敖玥為祖龍之子,自然也便屬於博淵的晚輩。
如今他已承繼了龍皇之位,那博淵再為燭皇,與之平級而立確實不妥,然龍皇已是龍族等級最高的封號,再往上卻是封無可封,故而改號則是最好的選擇,故而敖玥一提起,博淵便答應了。
“天道在上,今後隻有燭淵帝尊,再無燭皇!”
博淵話音一出,天道亦有所動,霄漢之上,祥雲翻滾,無數五彩祥光悄然灑落,功德光輪在博淵身後顯現,算是天道正式承認了他的新身份。
“諾!臣(屬下)等參見帝尊陛下,願陛下聖安!”
“好了,都免禮起身吧!”博淵笑著擺擺手道。
“多謝帝尊陛下!”眾人紛紛起身,拜謝道。
“如今量劫已過,吾四海龍族、水族自當各歸本位,安享太平。玥兒,你既已為龍皇,這冊封四海龍王,各江河湖瀆龍君、水君的事兒便由你來辦吧。”
敖玥既然已是龍皇,這冊封之事博淵便不再替他做主,今後龍族之事也該讓他好好操操心了。
“是,叔父。”敖玥恭敬一禮道。
盡管現在的敖玥已是龍皇至尊,但在他最為敬重的叔父麵前,卻依舊還是一副恭敬的樣子。當然這個恭敬並非是出於禮節的恭敬,而更多的是出自於內心的表達。
畢竟如若沒有博淵的一路關照與提攜,按照原來洪荒曆史的演變,他難逃會被趕出龍族,四處流離失所,最後淪為東皇太一坐騎的命運。
如今由於博淵的介入,他的命運數已經發生了改變。雖不知道這種改變帶來的後果將會如何,但於他而言,而今的結果已是大善。
“四海龍族、水族眾生接旨。”敖玥一下子將龍皇的氣勢和架勢展露無疑,洪亮威嚴的聲音朝四方輻射開來。
“臣(屬下)等接旨!”以應龍為首的龍族諸眾和以龜丞相為首的水族眾人紛紛伏首,恭敬聽旨道。
“眼下三族大戰雖過,量劫已消,但尚有凶獸占據水域,為禍蒼生。朕奉帝尊陛下令諭,特此冊封四海龍王及四瀆龍君,各大水係水君之職,坐鎮四海四瀆,江河湖泊,勿使凶獸為禍肆虐,亦肩負起興雲布雨,潤澤萬物之重任,為吾龍族、水族諸眾廣積善德,亦造福於洪荒蒼生。”
“帝尊陛下聖明!龍皇陛下聖明!”眾人齊齊回應道。
“奉帝尊陛下令諭,朕今命龍族大長老應龍,坐鎮東海,代行龍王之職。”
“諾。”應龍恭敬領命道。
“晉龍族二等長老冰夷,為一等掌事長老,坐鎮西海,代行龍王之職。”
“屬下遵命。”冰夷亦回應道。
“晉二等長老夔龍、當扈為一等掌事長老,分別坐鎮南、北二海,代行龍王之職。”
“屬下等接旨領命。”夔龍、當扈二人上前說道。
其實早在敖玥繼位之前,博淵便與其商議過冊封之事,前者自然是欣然應允。
如今敖玥尚無子嗣,論起能力資曆來,也就隻有四大掌事長老方能勝任。
但在之前的量劫之中,除了應龍以外的其它三位掌事長老全部受暗算而身隕,這也讓四海龍王的人選卻成了問題。
最後在幾番商量之下,終是決定將冰夷、夔龍幾個二等長老晉位為一等掌事長老,再代為執掌龍王之職,也算是相對合理之舉了。
閑話不題,接下來敖玥又相繼提拔了幾位龍族的三等長老為二等長老,再冊封為四瀆龍君之位。
“錦鯉一族,在量劫之中,為護祖皇陛下周全,遭受強敵所害,幾乎舉族滅亡,今特封錦鯉族現任族長文子謙,為洞庭水君,以彰顯其功,錦鯉一族日後可前往洞庭湖休養生息,重複元氣。”
“臣多謝帝尊陛下,龍皇陛下!”文子謙顯然想不到自己也能受到冊封,有些不敢相信,連連叩首道。
博淵見此情景,雖有些出乎意料,但卻心下一喜,不住滿意地頷首道:“孺子可教。”
有過者必罰,有功者亦必要賞。
此乃博淵教授給敖玥的為君之道,此次冊封錦鯉族的想法並非是博淵所提,敖玥自己能考慮到這一點,說明博淵的話他是往心裏去了,亦足見其悟性不凡,如此將整個龍族與水族交付於他,博淵也可放心了。
除了錦鯉族之外,海蛇族等在大戰之中護駕有功、盡忠職守的龍族、水族部眾也都受到了封賞,當然謀逆叛亂的海蛟等八族亦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處罰,不過均沒有一個人受到株連所害,也算是敖玥這個龍皇的寬宏大量了。
“量劫已過,敖玥繼位,四海歸心,龍族這邊的事情告一段落,我也終於可以有時間忙自己的事兒了。”博淵出神尋思了片刻,隨即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自言道。
此鼎名曰乾坤鼎,乃創世青蓮的蓮蓬所化,分屬上品先天靈寶,有返本歸元,提升法寶、神兵的品質,更有化後天之物為先天的無上功效,妙用無窮,乃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煉器至寶。
此番天道垂恩,將這件寶物賜予博淵,隻因他所發下的三道誓願,皆是造福蒼生,有功於洪荒天地的大善之舉,為感念博淵的善行恩德,特將此寶賜下。
博淵大喜,上前一步,方看清這金鼎樣貌:隻見此鼎,高達九尺,其上紋有日月星辰,乾坤萬象,鼎內中心底部為陰陽二魚,抱殘守缺,相互融合所組成的一副太極圖景。
鼎身又分八個等麵,分別刻著乾、坤、離、坎、兌、震、巽、艮各個八卦符號,代表天地山川,草木河流,鼎生二耳,象征兩儀之像,鼎立四足,代表混沌地、火、水、風四大元素本源,光從外表來看,就已是十分講究,氣派非常。
“吾博淵,多謝天道垂恩賜寶!”博淵驚喜之餘,也不忘在乾坤鼎上打下自己的神識烙印,初步將此寶煉化,縮小收入袖中。
“恭喜燭皇陛下得此至寶,天佑龍族!”見博淵得寶,在場的龍族、水族諸眾俱是躬身恭賀道。
博淵得到乾坤鼎,自然也是在無形之中,為龍族增添了不少實力,在場的龍族、水族眾人道喜恭賀自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不過這倒是讓博淵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如今新任龍皇已立,朕再為燭皇,恐有不妥。”隻見博淵當眾宣布道,“龍皇陛下與朕商量過,自今日起,便正式改號為燭淵帝尊,以做區分。”
博淵的這番話雖說的突然,卻也在情理之中。
按輩分而論,祖龍與博淵既為兄弟,便是同輩,而敖玥為祖龍之子,自然也便屬於博淵的晚輩。
如今他已承繼了龍皇之位,那博淵再為燭皇,與之平級而立確實不妥,然龍皇已是龍族等級最高的封號,再往上卻是封無可封,故而改號則是最好的選擇,故而敖玥一提起,博淵便答應了。
“天道在上,今後隻有燭淵帝尊,再無燭皇!”
博淵話音一出,天道亦有所動,霄漢之上,祥雲翻滾,無數五彩祥光悄然灑落,功德光輪在博淵身後顯現,算是天道正式承認了他的新身份。
“諾!臣(屬下)等參見帝尊陛下,願陛下聖安!”
“好了,都免禮起身吧!”博淵笑著擺擺手道。
“多謝帝尊陛下!”眾人紛紛起身,拜謝道。
“如今量劫已過,吾四海龍族、水族自當各歸本位,安享太平。玥兒,你既已為龍皇,這冊封四海龍王,各江河湖瀆龍君、水君的事兒便由你來辦吧。”
敖玥既然已是龍皇,這冊封之事博淵便不再替他做主,今後龍族之事也該讓他好好操操心了。
“是,叔父。”敖玥恭敬一禮道。
盡管現在的敖玥已是龍皇至尊,但在他最為敬重的叔父麵前,卻依舊還是一副恭敬的樣子。當然這個恭敬並非是出於禮節的恭敬,而更多的是出自於內心的表達。
畢竟如若沒有博淵的一路關照與提攜,按照原來洪荒曆史的演變,他難逃會被趕出龍族,四處流離失所,最後淪為東皇太一坐騎的命運。
如今由於博淵的介入,他的命運數已經發生了改變。雖不知道這種改變帶來的後果將會如何,但於他而言,而今的結果已是大善。
“四海龍族、水族眾生接旨。”敖玥一下子將龍皇的氣勢和架勢展露無疑,洪亮威嚴的聲音朝四方輻射開來。
“臣(屬下)等接旨!”以應龍為首的龍族諸眾和以龜丞相為首的水族眾人紛紛伏首,恭敬聽旨道。
“眼下三族大戰雖過,量劫已消,但尚有凶獸占據水域,為禍蒼生。朕奉帝尊陛下令諭,特此冊封四海龍王及四瀆龍君,各大水係水君之職,坐鎮四海四瀆,江河湖泊,勿使凶獸為禍肆虐,亦肩負起興雲布雨,潤澤萬物之重任,為吾龍族、水族諸眾廣積善德,亦造福於洪荒蒼生。”
“帝尊陛下聖明!龍皇陛下聖明!”眾人齊齊回應道。
“奉帝尊陛下令諭,朕今命龍族大長老應龍,坐鎮東海,代行龍王之職。”
“諾。”應龍恭敬領命道。
“晉龍族二等長老冰夷,為一等掌事長老,坐鎮西海,代行龍王之職。”
“屬下遵命。”冰夷亦回應道。
“晉二等長老夔龍、當扈為一等掌事長老,分別坐鎮南、北二海,代行龍王之職。”
“屬下等接旨領命。”夔龍、當扈二人上前說道。
其實早在敖玥繼位之前,博淵便與其商議過冊封之事,前者自然是欣然應允。
如今敖玥尚無子嗣,論起能力資曆來,也就隻有四大掌事長老方能勝任。
但在之前的量劫之中,除了應龍以外的其它三位掌事長老全部受暗算而身隕,這也讓四海龍王的人選卻成了問題。
最後在幾番商量之下,終是決定將冰夷、夔龍幾個二等長老晉位為一等掌事長老,再代為執掌龍王之職,也算是相對合理之舉了。
閑話不題,接下來敖玥又相繼提拔了幾位龍族的三等長老為二等長老,再冊封為四瀆龍君之位。
“錦鯉一族,在量劫之中,為護祖皇陛下周全,遭受強敵所害,幾乎舉族滅亡,今特封錦鯉族現任族長文子謙,為洞庭水君,以彰顯其功,錦鯉一族日後可前往洞庭湖休養生息,重複元氣。”
“臣多謝帝尊陛下,龍皇陛下!”文子謙顯然想不到自己也能受到冊封,有些不敢相信,連連叩首道。
博淵見此情景,雖有些出乎意料,但卻心下一喜,不住滿意地頷首道:“孺子可教。”
有過者必罰,有功者亦必要賞。
此乃博淵教授給敖玥的為君之道,此次冊封錦鯉族的想法並非是博淵所提,敖玥自己能考慮到這一點,說明博淵的話他是往心裏去了,亦足見其悟性不凡,如此將整個龍族與水族交付於他,博淵也可放心了。
除了錦鯉族之外,海蛇族等在大戰之中護駕有功、盡忠職守的龍族、水族部眾也都受到了封賞,當然謀逆叛亂的海蛟等八族亦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處罰,不過均沒有一個人受到株連所害,也算是敖玥這個龍皇的寬宏大量了。
“量劫已過,敖玥繼位,四海歸心,龍族這邊的事情告一段落,我也終於可以有時間忙自己的事兒了。”博淵出神尋思了片刻,隨即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自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