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參見龍皇陛下,願陛下聖壽無疆!”
在一片朝拜賀聲之中,以應龍為首的龍族長老、大臣與以龜丞相為首的水族統領、族長盡皆伏首下拜,道賀行禮,總算是打破了承華殿上僵持著的寂靜。
“都起來吧。”龍皇敖玥麵色如常,倒是絲毫沒有一絲怒意或不快之色,抬手示意眾人起身。
“謝龍皇陛下!”
“諸位愛卿,此番急著召爾等回宮,一路奔波,辛苦了。”敖玥先是看向從四海趕回來的應龍等四大長老和諸位陸地水係的水君道。
“龍皇陛下言重了,此乃臣等份內之事,萬不敢言辛勞。”眾人齊齊恭道。
“而今海嶽清泰,四海升平,朕與萬千龍族、水族生靈有幸安享太平,皆有賴諸君之功。”
“此番召集諸位前來,不為他事,隻因欲設四海盛宴,款待諸位,以慰眾卿之功。不知諸位可願賞臉,與朕君臣同樂呢?”
“這……”
“陛下設宴款待,臣等自然是不勝欣喜,哪敢不從?”
“隻是臣此次回宮途中,偶然聽到洪荒近日所傳的一些閑言碎語,不知陛下可知否?”
龍族聯合妖族,準備起兵伐巫的謠言早已傳遍洪荒各處,眾臣雖私底下底下議論紛紛,但真到了承華殿上,卻無人一人願意當那出頭鳥,第一個提及此事,如今有人願意打破僵局,自然是萬眾矚目,想看看此人是誰。
敖玥也是早就料到了有眼前一幕出現,心下倒是並無慌張之意,尋聲而望,卻見是一白袍秀士上前所稟,方才的話,也是出自於他的口中。
“洪荒自古便是是非紛擾之地,流言四起,無端傳聞更是不可勝數,洞庭水君既說了是閑言碎語,又何必當真呢?”一聲雖有些蒼老但英氣未減的聲音響起,隻見眾水族臣班列前端,龜丞相上前,樂嗬嗬地說道。
不錯,方才說話之人,便是那洞庭水君,也就是當初的錦鯉族族長——文子謙。
當初錦鯉一族為救祖龍脫險,舉族幾近被東皇太一屠戮殆盡,慘狀莫名。故而在敖玥繼位龍皇之後,便封了已故老族長僅存的兒子文子謙為洞庭水君,令錦鯉族舉族遷居洞庭湖休養生息。
而那文子謙倒也爭氣,這些年錦鯉族在他的經營之下,也頗有氣色。
陸地上的各大江河湖泊水君,同時兼顧興雲布雨之責,洞庭湖周邊自他擔任水君以來,雨水豐足得宜,無旱澇之禍,倒也是一派安定祥和之景象。
敖玥大喜,念及往日恩德,又晉了他為四湖都總管,統領洞庭、鄱陽、洪澤、太湖四湖,一時風光無限,由他發問,倒也在常理之中。
“龜丞相所言有理。今日既是款待諸位愛卿,便盡管暢飲歡樂,不談朝堂政事。”
敖玥說著,拍了拍手,隻見殿外一眾龍族、水族的侍從婢女捧著玉桌、玉椅、酒壺、杯盞、碗筷一眾宴席之物,聲勢浩大,陸陸續續進殿而來。
“多謝龍皇陛下賜宴款待,那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文子謙能走到如今的位置,自然也不是傻子,該有的幾分眼力見兒還是有的。見眼前情景,哪還不知道敖玥與龜丞相這對君臣是在一唱一和,做戲給眾臣看呢。
方才他還納悶兒為何應龍等眾位龍族長老今日到現在不發一言,安靜得很,如今想來怕是外鬆內緊,早有防範。
“臣等謝過龍皇陛下賜宴之恩!”在應龍和龜丞相的帶領下,殿上眾臣無不恭敬禮拜,謝過敖玥。
“眾卿不必多禮,都請入席吧。今日我等君臣,不醉不歸!”
敖玥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偷偷看了底下的應龍一眼,後者會意,趁眾臣歡宴之際,悄然離去。
半晌之後,洪荒大陸,鍾山,燭淵宮,萬靈圃。
“你是說,玥兒得知消息後,並未發怒,也未與眾臣商量對策,而是召集眾臣在承華殿歡聚飲宴?”博淵手上動作不停,擺弄著一株靈根仙樹,正是先前東皇太一所“送”的黃中李。
“回師尊,弟子起先也有些不解,不以為真,但此事在洪荒之中都傳遍了,據說是從龍族內部傳出來的,想必不會有假。”白矖想了想,再問道,“師尊,弟子有一事不明。”
“說來。”博淵聽了匯報之後,似乎心情很不錯,拿起一方盛滿禦蓮池水的玉壺,澆灌在那黃中李樹根之處,滿臉笑意道。
“弟子深知龍皇陛下的為人,照他的性子,不像是那驕奢yin逸之人。麵臨如此危機關頭,他理應與眾臣商量對策,甚至出麵澄清謠言,又怎會做出如今這般舉動?”
“澄清?”博淵聽罷白矖的話,卻是停了手上的動作,笑了笑,“此謠言一傳出,巫族勢必緊盯著龍族的一舉一動,視之如同仇敵,即便此時出麵澄清,你覺得可信度能有多高?”
“可是就算如此,也不該似這般索性不管不顧,任由謠言四起,為龍族招致仇敵啊?”
“白矖,你錯了。此時不解釋,反倒是最好的解釋。”博淵嘴角掀起一抹笑容,“殊不知,謠言止於智者。”
“試問,若龍族真有心與妖族結盟,重起戰端,龍皇又怎會在如此緊要關頭,不開會部署諸般事宜,而是召集眾臣歡宴,四海龍皇宮一派鶯歌燕舞,歌舞升平之景呢?”
“原來如此,龍皇陛下此舉看似荒唐,其實是變相地在告訴巫族與億萬洪荒生靈,龍族隻願安享太平,不會染指洪荒二族之爭?”白矖恍然大悟,不禁感歎道,“龍皇陛下此舉果真絕妙!”
“絕妙談不上,終究是痕跡重了些。”博淵聽罷一笑道。
“何以見得?”
“大張旗鼓歡宴,的確能讓巫族放鬆警惕,卻不免有些過了。真亦假時假亦真,世間萬事萬物皆要有度,不及則矣,過之亦為不美。”
博淵說著,又拿起身旁的紫金流光剪,開始對樹枝上橫生的枝葉仔細修剪起來,“正如這樹上的枝葉一般,樹木生長亦有其道。枝葉叢生雖是生機茂盛之像,但若過之,則會占據主體部分的養分,若不及時去除,則過猶不及,反受其害。”
“師尊教誨,弟子受教,莫不敢忘。”白矖大喜,伏首拜道。
博淵的話雖平實,並非什麽深刻的大道理說教,但卻暗含大道,所為大道至簡,便還是如此。
“起來吧,別動不動就跪的。”博淵笑著起身,“這黃中李為師已經栽種完畢,每日須以禦蓮池水澆灌。另外,這萬靈圃中的瑤草奇珍須一日三次,分次澆灌,不可多亦不能少,你去與騰蛇說一聲,以後就讓他來負責吧。”
“諾!”白矖暗暗吸了口氣,自己本就對這花卉之道不甚精通,還好師尊不是安排自己來照顧這些花草樹木,不然可有些苦果子吃了。
“隻是此番,終究是被那東皇太一擺了一道。”博淵苦笑一聲,往遠處走去。
在一片朝拜賀聲之中,以應龍為首的龍族長老、大臣與以龜丞相為首的水族統領、族長盡皆伏首下拜,道賀行禮,總算是打破了承華殿上僵持著的寂靜。
“都起來吧。”龍皇敖玥麵色如常,倒是絲毫沒有一絲怒意或不快之色,抬手示意眾人起身。
“謝龍皇陛下!”
“諸位愛卿,此番急著召爾等回宮,一路奔波,辛苦了。”敖玥先是看向從四海趕回來的應龍等四大長老和諸位陸地水係的水君道。
“龍皇陛下言重了,此乃臣等份內之事,萬不敢言辛勞。”眾人齊齊恭道。
“而今海嶽清泰,四海升平,朕與萬千龍族、水族生靈有幸安享太平,皆有賴諸君之功。”
“此番召集諸位前來,不為他事,隻因欲設四海盛宴,款待諸位,以慰眾卿之功。不知諸位可願賞臉,與朕君臣同樂呢?”
“這……”
“陛下設宴款待,臣等自然是不勝欣喜,哪敢不從?”
“隻是臣此次回宮途中,偶然聽到洪荒近日所傳的一些閑言碎語,不知陛下可知否?”
龍族聯合妖族,準備起兵伐巫的謠言早已傳遍洪荒各處,眾臣雖私底下底下議論紛紛,但真到了承華殿上,卻無人一人願意當那出頭鳥,第一個提及此事,如今有人願意打破僵局,自然是萬眾矚目,想看看此人是誰。
敖玥也是早就料到了有眼前一幕出現,心下倒是並無慌張之意,尋聲而望,卻見是一白袍秀士上前所稟,方才的話,也是出自於他的口中。
“洪荒自古便是是非紛擾之地,流言四起,無端傳聞更是不可勝數,洞庭水君既說了是閑言碎語,又何必當真呢?”一聲雖有些蒼老但英氣未減的聲音響起,隻見眾水族臣班列前端,龜丞相上前,樂嗬嗬地說道。
不錯,方才說話之人,便是那洞庭水君,也就是當初的錦鯉族族長——文子謙。
當初錦鯉一族為救祖龍脫險,舉族幾近被東皇太一屠戮殆盡,慘狀莫名。故而在敖玥繼位龍皇之後,便封了已故老族長僅存的兒子文子謙為洞庭水君,令錦鯉族舉族遷居洞庭湖休養生息。
而那文子謙倒也爭氣,這些年錦鯉族在他的經營之下,也頗有氣色。
陸地上的各大江河湖泊水君,同時兼顧興雲布雨之責,洞庭湖周邊自他擔任水君以來,雨水豐足得宜,無旱澇之禍,倒也是一派安定祥和之景象。
敖玥大喜,念及往日恩德,又晉了他為四湖都總管,統領洞庭、鄱陽、洪澤、太湖四湖,一時風光無限,由他發問,倒也在常理之中。
“龜丞相所言有理。今日既是款待諸位愛卿,便盡管暢飲歡樂,不談朝堂政事。”
敖玥說著,拍了拍手,隻見殿外一眾龍族、水族的侍從婢女捧著玉桌、玉椅、酒壺、杯盞、碗筷一眾宴席之物,聲勢浩大,陸陸續續進殿而來。
“多謝龍皇陛下賜宴款待,那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文子謙能走到如今的位置,自然也不是傻子,該有的幾分眼力見兒還是有的。見眼前情景,哪還不知道敖玥與龜丞相這對君臣是在一唱一和,做戲給眾臣看呢。
方才他還納悶兒為何應龍等眾位龍族長老今日到現在不發一言,安靜得很,如今想來怕是外鬆內緊,早有防範。
“臣等謝過龍皇陛下賜宴之恩!”在應龍和龜丞相的帶領下,殿上眾臣無不恭敬禮拜,謝過敖玥。
“眾卿不必多禮,都請入席吧。今日我等君臣,不醉不歸!”
敖玥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偷偷看了底下的應龍一眼,後者會意,趁眾臣歡宴之際,悄然離去。
半晌之後,洪荒大陸,鍾山,燭淵宮,萬靈圃。
“你是說,玥兒得知消息後,並未發怒,也未與眾臣商量對策,而是召集眾臣在承華殿歡聚飲宴?”博淵手上動作不停,擺弄著一株靈根仙樹,正是先前東皇太一所“送”的黃中李。
“回師尊,弟子起先也有些不解,不以為真,但此事在洪荒之中都傳遍了,據說是從龍族內部傳出來的,想必不會有假。”白矖想了想,再問道,“師尊,弟子有一事不明。”
“說來。”博淵聽了匯報之後,似乎心情很不錯,拿起一方盛滿禦蓮池水的玉壺,澆灌在那黃中李樹根之處,滿臉笑意道。
“弟子深知龍皇陛下的為人,照他的性子,不像是那驕奢yin逸之人。麵臨如此危機關頭,他理應與眾臣商量對策,甚至出麵澄清謠言,又怎會做出如今這般舉動?”
“澄清?”博淵聽罷白矖的話,卻是停了手上的動作,笑了笑,“此謠言一傳出,巫族勢必緊盯著龍族的一舉一動,視之如同仇敵,即便此時出麵澄清,你覺得可信度能有多高?”
“可是就算如此,也不該似這般索性不管不顧,任由謠言四起,為龍族招致仇敵啊?”
“白矖,你錯了。此時不解釋,反倒是最好的解釋。”博淵嘴角掀起一抹笑容,“殊不知,謠言止於智者。”
“試問,若龍族真有心與妖族結盟,重起戰端,龍皇又怎會在如此緊要關頭,不開會部署諸般事宜,而是召集眾臣歡宴,四海龍皇宮一派鶯歌燕舞,歌舞升平之景呢?”
“原來如此,龍皇陛下此舉看似荒唐,其實是變相地在告訴巫族與億萬洪荒生靈,龍族隻願安享太平,不會染指洪荒二族之爭?”白矖恍然大悟,不禁感歎道,“龍皇陛下此舉果真絕妙!”
“絕妙談不上,終究是痕跡重了些。”博淵聽罷一笑道。
“何以見得?”
“大張旗鼓歡宴,的確能讓巫族放鬆警惕,卻不免有些過了。真亦假時假亦真,世間萬事萬物皆要有度,不及則矣,過之亦為不美。”
博淵說著,又拿起身旁的紫金流光剪,開始對樹枝上橫生的枝葉仔細修剪起來,“正如這樹上的枝葉一般,樹木生長亦有其道。枝葉叢生雖是生機茂盛之像,但若過之,則會占據主體部分的養分,若不及時去除,則過猶不及,反受其害。”
“師尊教誨,弟子受教,莫不敢忘。”白矖大喜,伏首拜道。
博淵的話雖平實,並非什麽深刻的大道理說教,但卻暗含大道,所為大道至簡,便還是如此。
“起來吧,別動不動就跪的。”博淵笑著起身,“這黃中李為師已經栽種完畢,每日須以禦蓮池水澆灌。另外,這萬靈圃中的瑤草奇珍須一日三次,分次澆灌,不可多亦不能少,你去與騰蛇說一聲,以後就讓他來負責吧。”
“諾!”白矖暗暗吸了口氣,自己本就對這花卉之道不甚精通,還好師尊不是安排自己來照顧這些花草樹木,不然可有些苦果子吃了。
“隻是此番,終究是被那東皇太一擺了一道。”博淵苦笑一聲,往遠處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