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貶為庶人
女尊:冷傲邪王權傾朝野 作者:筆墨殘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冉清幾不可聞的皺了皺眉,正要說什麽,就見一名軍醫走了出來。
“王爺,經過及時救治,神醫現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隻是神醫傷勢過重,一時半刻也醒不過來,恐需昏迷數日方能醒來。”
夏侯玖玥聞言,緊繃著的心頓時放鬆下來,冉清也跟著鬆了一口氣,萬幸那人沒有下死手,否則......
幾人來到床邊,看著床上的人臉色蒼白,夏侯玖玥眼裏神色頗為複雜,靜坐在床邊守著。
冉清兩人同樣默契的沒有出聲,夏侯玖玥小坐片刻,交代了軍醫們好生照顧,之後便起身離去。
冉清見狀,帶著楚招揚離開了營帳,楚招揚看著沉默不語的冉清,不知為何,他總能感受到冉清身上的無奈感。
他不由得停下腳步,將心裏的疑惑說出,“冉清,我聽聞,神醫是與敵軍皇子交手,這才導致重傷昏迷不醒。”
“我軍既已俘獲了敵軍皇子,為何殿下不懲治一下那敵軍皇子,為神醫出一口氣呢?”
冉清停下腳步,抬眸看向他,“楚公子,兩軍交戰傷亡在所難免,玲瓏雖受了重傷,好在保住了性命,七皇子乃敵軍首領,王爺不會動用私行。”
“況且......”話到嘴邊,她頓時打住。
隻道:“楚公子,軍中事務,你還是不要知道得太多為好,有些話該問哪些話不該問,都不要抱有好奇心,更不要去打聽。”
“身在營中,最重要一點,需得慎言慎行,否則一旦出事,在下也保不了你。”
雖是提醒,楚招揚卻明顯聽出對方故意轉移話題,於是隻能先將疑問埋藏於心心底。
“是,招揚明白,你放心,我絕不會做出讓你為難之事。”
軍營裏的這些時日,他也清楚宸王的行事作風,避免被趕出軍營,自然會謹言慎行,日後能不能繼續留在軍營,還須宸王說了算。
夜如魅敗走,夜郎大軍喪失了作戰能力,皇子及少將被俘,這次交戰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勝利。
玉穀關被奪回的消息,夏侯玖玥讓人連夜將消息傳回京城,相信要不了多久,京城就能收到消息。
此時夏侯玖玥無心其他,隻想在夜郎援軍趕到前,一鼓作氣,將失去的城池盡數奪回。
隨著夏侯玖玥的一聲令下,大軍便迅速整頓完畢,開拔前往下一個城池。
大軍出發時,上官玲瓏傷勢未愈,仍在昏迷當中,夏侯玖玥隻能將她安置在玉穀關內,留下幾名軍醫照料,以及部分將士守護安全。
楚招揚站在城樓上望著遠去的大軍,眼裏滿含不舍,眉間隱隱擔憂。
他沒有繼續跟隨大軍前往,而是自願留下照顧受傷的上官玲瓏。
此次作戰,大軍要趕在夜郎援軍前收複失地,接下來的日子,行軍作戰必定比之前還要艱苦百倍。
他不能在這種艱難時刻不懂事,給冉清添亂,讓她分心。
他要替冉清照顧好神醫,她也好專心作戰,等神醫身體康複後,他再與她一同前往軍營。
想必,到那個時候,宸王定會看在他照顧神醫的份上,破例讓他留在軍中。
大軍曆經數天急行軍,終於趕在天黑之前來到玄壁城外,安下營寨。
玄壁城有夜郎守將駐守,夜如魅自玉穀關逃離後,並未來到玄壁城,反而不知去向。
夏侯玖玥並不擔憂她的行蹤,而是下令讓大軍休整一日,次日進攻玄壁城。
——
鳳臨京城。
禦書房內,此刻正籠罩著一片極度壓抑的恐怖氣息,猶如狂風暴雨來臨前的壓迫感。
數位大臣惶恐不安的跪滿一地,夏侯韶華臉色陰沉,眼底似乎在壓製著什麽恐怖情緒。
“你們還想要如何?朕都已經把端王貶為了庶人,不日將趕出京城,此生都不得再回京城。”
“你們還有什麽不滿足的,難道非要趕盡殺絕你們才滿意?”
數日前,賢王率領大軍班師回朝,雖打是了敗仗,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夏侯韶華便也為她們準備了一場慶功宴。
可誰知,統帥之一的端王竟是被綁著回京,終其原因,是她私自放走了敵國皇子,致我朝數萬大軍的犧牲成了白白戰死。
一時間,激起無數民憤,一頂通敵叛國的罪名更是直接扣在她的頭上。
夏侯韶華聽知消息,整個人當場如遭雷擊,她自己的女兒,她最清楚,不可能會通敵叛國。
結合邊關傳回的消息,以及太女派人搜查出的奸細,人證物證之下,可謂是鐵證如山,麵對這些鐵證,她也不得不下令處置這個女兒。
樹倒猢猻散,朝堂上的朝臣一致紛紛上奏,請求以通敵叛國之罪處置端王。
夏侯韶華麵對朝臣們的步步緊逼,不得不使用一些雷霆手段鎮壓。
端王是她近來最寵信的女兒,她剛失去父君,若說她有一顆想報仇的心思她相信,唯獨通敵叛國她不信。
顏兒不會那般愚笨,所謂的證據也都是太女黨人搜查出來的,更是煽動事情的嚴重性。
若非顏兒私放敵國皇子一事屬實,她還能保她一世榮華,可偏偏她上趕著送人把柄。
整個事件一環扣一環,她好歹當了幾十年的皇帝,經曆了無數陰謀詭計,從殘忍辛辣的奪嫡中活下來,榮登大寶,有什麽伎倆能瞞得過她的眼睛。
她隻是沒想到,太女竟如此容不下自己的皇妹。
此前鳳君打壓蓮側君一事,她就看出,隻是想到蓮側君已死,太女終歸會放過自己的皇妹,不想她心胸如此狹隘,半點不受威脅。
通敵叛國,曆朝曆代都是死罪,無人幸免。
身為一國皇帝,她也有無可奈何之時,明知道自己女兒冤枉,可也救不了她,不能為了她置黎民百姓於不顧。
她要給朝堂一個交代,給百姓一個交代,更是給死去的將士們一個交代。
於情於理,她都不能徇私枉法,唯一能做的,便是盡量護住端王一條性命。
最是無情帝王家,作為競爭的失敗者,能保住一條性命已是不易,夏侯韶華心裏深深地歎了口氣。
自古以來,生在帝王家,得勢者往往為了排除異己,手段殘忍,而失勢者大多下場淒慘,留下一世罵名。
她經曆過最殘酷的競爭,不想看到女兒們也步入她的後塵,最後落得孤家寡人一個。
“王爺,經過及時救治,神醫現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隻是神醫傷勢過重,一時半刻也醒不過來,恐需昏迷數日方能醒來。”
夏侯玖玥聞言,緊繃著的心頓時放鬆下來,冉清也跟著鬆了一口氣,萬幸那人沒有下死手,否則......
幾人來到床邊,看著床上的人臉色蒼白,夏侯玖玥眼裏神色頗為複雜,靜坐在床邊守著。
冉清兩人同樣默契的沒有出聲,夏侯玖玥小坐片刻,交代了軍醫們好生照顧,之後便起身離去。
冉清見狀,帶著楚招揚離開了營帳,楚招揚看著沉默不語的冉清,不知為何,他總能感受到冉清身上的無奈感。
他不由得停下腳步,將心裏的疑惑說出,“冉清,我聽聞,神醫是與敵軍皇子交手,這才導致重傷昏迷不醒。”
“我軍既已俘獲了敵軍皇子,為何殿下不懲治一下那敵軍皇子,為神醫出一口氣呢?”
冉清停下腳步,抬眸看向他,“楚公子,兩軍交戰傷亡在所難免,玲瓏雖受了重傷,好在保住了性命,七皇子乃敵軍首領,王爺不會動用私行。”
“況且......”話到嘴邊,她頓時打住。
隻道:“楚公子,軍中事務,你還是不要知道得太多為好,有些話該問哪些話不該問,都不要抱有好奇心,更不要去打聽。”
“身在營中,最重要一點,需得慎言慎行,否則一旦出事,在下也保不了你。”
雖是提醒,楚招揚卻明顯聽出對方故意轉移話題,於是隻能先將疑問埋藏於心心底。
“是,招揚明白,你放心,我絕不會做出讓你為難之事。”
軍營裏的這些時日,他也清楚宸王的行事作風,避免被趕出軍營,自然會謹言慎行,日後能不能繼續留在軍營,還須宸王說了算。
夜如魅敗走,夜郎大軍喪失了作戰能力,皇子及少將被俘,這次交戰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勝利。
玉穀關被奪回的消息,夏侯玖玥讓人連夜將消息傳回京城,相信要不了多久,京城就能收到消息。
此時夏侯玖玥無心其他,隻想在夜郎援軍趕到前,一鼓作氣,將失去的城池盡數奪回。
隨著夏侯玖玥的一聲令下,大軍便迅速整頓完畢,開拔前往下一個城池。
大軍出發時,上官玲瓏傷勢未愈,仍在昏迷當中,夏侯玖玥隻能將她安置在玉穀關內,留下幾名軍醫照料,以及部分將士守護安全。
楚招揚站在城樓上望著遠去的大軍,眼裏滿含不舍,眉間隱隱擔憂。
他沒有繼續跟隨大軍前往,而是自願留下照顧受傷的上官玲瓏。
此次作戰,大軍要趕在夜郎援軍前收複失地,接下來的日子,行軍作戰必定比之前還要艱苦百倍。
他不能在這種艱難時刻不懂事,給冉清添亂,讓她分心。
他要替冉清照顧好神醫,她也好專心作戰,等神醫身體康複後,他再與她一同前往軍營。
想必,到那個時候,宸王定會看在他照顧神醫的份上,破例讓他留在軍中。
大軍曆經數天急行軍,終於趕在天黑之前來到玄壁城外,安下營寨。
玄壁城有夜郎守將駐守,夜如魅自玉穀關逃離後,並未來到玄壁城,反而不知去向。
夏侯玖玥並不擔憂她的行蹤,而是下令讓大軍休整一日,次日進攻玄壁城。
——
鳳臨京城。
禦書房內,此刻正籠罩著一片極度壓抑的恐怖氣息,猶如狂風暴雨來臨前的壓迫感。
數位大臣惶恐不安的跪滿一地,夏侯韶華臉色陰沉,眼底似乎在壓製著什麽恐怖情緒。
“你們還想要如何?朕都已經把端王貶為了庶人,不日將趕出京城,此生都不得再回京城。”
“你們還有什麽不滿足的,難道非要趕盡殺絕你們才滿意?”
數日前,賢王率領大軍班師回朝,雖打是了敗仗,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夏侯韶華便也為她們準備了一場慶功宴。
可誰知,統帥之一的端王竟是被綁著回京,終其原因,是她私自放走了敵國皇子,致我朝數萬大軍的犧牲成了白白戰死。
一時間,激起無數民憤,一頂通敵叛國的罪名更是直接扣在她的頭上。
夏侯韶華聽知消息,整個人當場如遭雷擊,她自己的女兒,她最清楚,不可能會通敵叛國。
結合邊關傳回的消息,以及太女派人搜查出的奸細,人證物證之下,可謂是鐵證如山,麵對這些鐵證,她也不得不下令處置這個女兒。
樹倒猢猻散,朝堂上的朝臣一致紛紛上奏,請求以通敵叛國之罪處置端王。
夏侯韶華麵對朝臣們的步步緊逼,不得不使用一些雷霆手段鎮壓。
端王是她近來最寵信的女兒,她剛失去父君,若說她有一顆想報仇的心思她相信,唯獨通敵叛國她不信。
顏兒不會那般愚笨,所謂的證據也都是太女黨人搜查出來的,更是煽動事情的嚴重性。
若非顏兒私放敵國皇子一事屬實,她還能保她一世榮華,可偏偏她上趕著送人把柄。
整個事件一環扣一環,她好歹當了幾十年的皇帝,經曆了無數陰謀詭計,從殘忍辛辣的奪嫡中活下來,榮登大寶,有什麽伎倆能瞞得過她的眼睛。
她隻是沒想到,太女竟如此容不下自己的皇妹。
此前鳳君打壓蓮側君一事,她就看出,隻是想到蓮側君已死,太女終歸會放過自己的皇妹,不想她心胸如此狹隘,半點不受威脅。
通敵叛國,曆朝曆代都是死罪,無人幸免。
身為一國皇帝,她也有無可奈何之時,明知道自己女兒冤枉,可也救不了她,不能為了她置黎民百姓於不顧。
她要給朝堂一個交代,給百姓一個交代,更是給死去的將士們一個交代。
於情於理,她都不能徇私枉法,唯一能做的,便是盡量護住端王一條性命。
最是無情帝王家,作為競爭的失敗者,能保住一條性命已是不易,夏侯韶華心裏深深地歎了口氣。
自古以來,生在帝王家,得勢者往往為了排除異己,手段殘忍,而失勢者大多下場淒慘,留下一世罵名。
她經曆過最殘酷的競爭,不想看到女兒們也步入她的後塵,最後落得孤家寡人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