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不按常理出牌
女尊:冷傲邪王權傾朝野 作者:筆墨殘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低啞的聲音在耳旁響起,宛如一道驚雷,震得夏侯玖玥霎時頭昏耳鳴,甚至忘記了反應。
玲瓏剛剛說了什麽?!
心悅她?!
開什麽國際玩笑!
像是察覺到夏侯玖玥怔住,上官玲瓏抱住對方的手愈發收緊,仿佛要把對方勒進自己的血肉裏。
夏侯玖玥僵坐在床邊,渾然不知靠在肩頭的人早已睜開漆黑的眼眸,眼裏一片清明。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良久,上官玲瓏最先鬆開夏侯玖玥的腰間,一頭埋進被褥裏,翻過身背對著對方。
夏侯玖玥見狀,心底莫名鬆了口氣,看著床上的人眼底劃過一道複雜。
是酒後胡言亂語?
還是所言並非對她?
又或者是......
夏侯玖玥不敢深究,搖了搖頭,無論是什麽她都不能那麽敏感。
玲瓏是自己知己好友,怎會對她有那種心思。
盡管勉強這樣說服了自己,夏侯玖玥心裏還是暗自決定,以後無論同性摯友還是異性朋友,都要盡量保持一定距離,畢竟感情的事誰都說不準。
夏侯玖玥看了眼背對著自己的人,想了想,最終轉身離開。
她還是去自己兒子帳內擠一擠吧。
突然就很想看看自己的兒子了。
而床上裝睡的人在夏侯玖玥轉身之際便已睜開雙眸,眼裏是滔天的隱忍克製。
隻差一點,那人便能知曉自己的心意,可真到了那一步,她卻膽怯了。
怕她知道,更怕她裝作不知。
——
翌日。
夏侯玖玥身披戰甲,英姿颯爽,看著床上熟睡中的兒子,眉間露出一抹柔軟。
離開時,交代了奶爹晚些時候抱兒子出去轉轉曬曬太陽,整日悶在帳內容易對身體不好。
今日攻打濕地關,大軍早已集結完畢,氣勢昂揚,絲毫看不出昨日夜裏縱情飲酒高歌而迷糊的狀態。
看來將士們的酒量還不錯。
冉清站在大軍正前方交代事務,瞥見夏侯玖玥過來,連忙讓位,“王爺。”
看著整齊統一的軍隊,夏侯玖玥暗自點了點頭,沒有想象中飲酒過度的糟糕,反而士氣激昂,精神麵貌充沛,恨不得立刻前往夜郎國界,拿下濕地關。
此次出兵,並未全軍出擊,隻是僅僅帶了小隊兵馬前往。
濕地關畢竟不是自家境內,貿然全軍出擊容易招致伏擊,對大軍不利。
然而另一邊,濕地關內,楊依依母女二人正與幾位濕地關守城大將商討防禦計劃。
突然,一道極具慌亂的聲音傳入眾人耳中,“報,大將軍,不好了,鳳臨宸王帶著大批兵馬準備攻城了!”
“什麽?!”楊依依聞言神色大驚,瞬間坐直了身子。
鳳臨不是已經奪回了所有失地嗎?
這時候難道不是應該歡天喜地的班師回朝嗎?
怎麽突然不按常理出兵前來攻打濕地關了?
不待幾人做出反應,小兵接著道:“大將軍,鳳臨大軍距離城外已不足三十裏地,預計不到半日便會兵臨城下。”
聞言,幾名大將臉上不免驚現一絲慌亂。
鳳軍太陰險了,都已經讓她們奪回了所有失地,竟還敢打起了濕地關的主意,簡直就是狼子野心。
楊夢璃短暫的驚詫過後,便恢複了淡定,朝小兵抬了抬手,“退下吧。”
在鳳營中待了那麽長時間,她或多或少都對夏侯玖玥有了一定了解,聽到這個消息倒也不覺得意外。
鳳臨宸王本就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之人。
楊依依神情頓時有些凝重,鳳臨此次出兵可謂是打了濕地關一個措手不及。
本以為,鳳臨贏了此次戰事,就會馬不停蹄地班師回朝,以至於太女殿下隻給她留下了幾千兵馬善後。
誰知鳳軍竟會反其道而行,幾千人馬對上人家的幾萬大軍,這不相當於以卵擊石嗎?
不僅楊依依臉色凝重,就連一旁的楊夢璃此刻也皺起了眉頭。
其她幾人見狀,內心慌得一批。
太女殿下在時,她們還能勉強對戰一二,如今太女殿下不在,她們還打個錘子,還不如直接開城門投降,也能免了城中百姓們經受戰火。
知府黃煙如悄悄抬眼,看到幾人露出一臉凝重之色,內心更加隱隱不安。
她左右不過一介文官,哪裏上得了血肉橫飛的戰場。
“大將軍,現在濕地關中兵力不足一萬,此時開戰,對我方極為不利,且城中多是些老弱病殘,打起來根本毫無還手之力。”
“下官以為,鳳臨大軍此時舉兵來犯,必然是抱著攻下濕地關的決心與野心,不如我方主動棄城離去,退守大後方。”
“如此一來,便有足夠的時間化被動為主動,還能保全城中百姓,一舉兩得,還望大將軍即刻下令,以免誤了我軍撤退的良機。”黃煙如內心忐忑建議道。
雖說棄城而逃不恥,但到了這時候,她不得不為城中一家老小的性命著想,大不了丟了頭上的烏紗帽,總好過比丟掉性命的強。
隨著黃煙如的話音落下,其中就有大將連忙附和著。
“黃大人所言極是,大將軍,孫子曰: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現如今敵強我弱,理應避其鋒芒,是以,大將軍還是快些下令吧!”
“是啊、是啊!大將軍快些下令,我等也好回去準備。”
楊夢璃將幾人迫不及待的樣子盡收於眼底,嘴角扯出一抹諷刺。
楊依依臉色極度難看,想不到敵軍還未兵臨城下,這些人就已被嚇破了膽,竟想蠱惑她不戰而逃。
簡直可笑!
楊依依心裏騰升起一股怒火,恨不得將這些人立刻拖出去軍法處置,省的出去丟人現眼。
一群沒用的東西。
她可是鎮國大將軍,若是還未交戰就被嚇到倉惶棄城而逃,這將讓夜郎的百姓如何看待她,朝廷如何看待她,家人又如何看待她?
就連她都瞧不起這樣的自己,枉為鎮國將軍,對不起朝廷,更辜負了百姓的愛戴。
楊夢璃看著麵露不悅的母親,就知母親不會做出那棄城而逃的不恥之事,就是她也做不出來。
深感唾棄。
玲瓏剛剛說了什麽?!
心悅她?!
開什麽國際玩笑!
像是察覺到夏侯玖玥怔住,上官玲瓏抱住對方的手愈發收緊,仿佛要把對方勒進自己的血肉裏。
夏侯玖玥僵坐在床邊,渾然不知靠在肩頭的人早已睜開漆黑的眼眸,眼裏一片清明。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良久,上官玲瓏最先鬆開夏侯玖玥的腰間,一頭埋進被褥裏,翻過身背對著對方。
夏侯玖玥見狀,心底莫名鬆了口氣,看著床上的人眼底劃過一道複雜。
是酒後胡言亂語?
還是所言並非對她?
又或者是......
夏侯玖玥不敢深究,搖了搖頭,無論是什麽她都不能那麽敏感。
玲瓏是自己知己好友,怎會對她有那種心思。
盡管勉強這樣說服了自己,夏侯玖玥心裏還是暗自決定,以後無論同性摯友還是異性朋友,都要盡量保持一定距離,畢竟感情的事誰都說不準。
夏侯玖玥看了眼背對著自己的人,想了想,最終轉身離開。
她還是去自己兒子帳內擠一擠吧。
突然就很想看看自己的兒子了。
而床上裝睡的人在夏侯玖玥轉身之際便已睜開雙眸,眼裏是滔天的隱忍克製。
隻差一點,那人便能知曉自己的心意,可真到了那一步,她卻膽怯了。
怕她知道,更怕她裝作不知。
——
翌日。
夏侯玖玥身披戰甲,英姿颯爽,看著床上熟睡中的兒子,眉間露出一抹柔軟。
離開時,交代了奶爹晚些時候抱兒子出去轉轉曬曬太陽,整日悶在帳內容易對身體不好。
今日攻打濕地關,大軍早已集結完畢,氣勢昂揚,絲毫看不出昨日夜裏縱情飲酒高歌而迷糊的狀態。
看來將士們的酒量還不錯。
冉清站在大軍正前方交代事務,瞥見夏侯玖玥過來,連忙讓位,“王爺。”
看著整齊統一的軍隊,夏侯玖玥暗自點了點頭,沒有想象中飲酒過度的糟糕,反而士氣激昂,精神麵貌充沛,恨不得立刻前往夜郎國界,拿下濕地關。
此次出兵,並未全軍出擊,隻是僅僅帶了小隊兵馬前往。
濕地關畢竟不是自家境內,貿然全軍出擊容易招致伏擊,對大軍不利。
然而另一邊,濕地關內,楊依依母女二人正與幾位濕地關守城大將商討防禦計劃。
突然,一道極具慌亂的聲音傳入眾人耳中,“報,大將軍,不好了,鳳臨宸王帶著大批兵馬準備攻城了!”
“什麽?!”楊依依聞言神色大驚,瞬間坐直了身子。
鳳臨不是已經奪回了所有失地嗎?
這時候難道不是應該歡天喜地的班師回朝嗎?
怎麽突然不按常理出兵前來攻打濕地關了?
不待幾人做出反應,小兵接著道:“大將軍,鳳臨大軍距離城外已不足三十裏地,預計不到半日便會兵臨城下。”
聞言,幾名大將臉上不免驚現一絲慌亂。
鳳軍太陰險了,都已經讓她們奪回了所有失地,竟還敢打起了濕地關的主意,簡直就是狼子野心。
楊夢璃短暫的驚詫過後,便恢複了淡定,朝小兵抬了抬手,“退下吧。”
在鳳營中待了那麽長時間,她或多或少都對夏侯玖玥有了一定了解,聽到這個消息倒也不覺得意外。
鳳臨宸王本就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之人。
楊依依神情頓時有些凝重,鳳臨此次出兵可謂是打了濕地關一個措手不及。
本以為,鳳臨贏了此次戰事,就會馬不停蹄地班師回朝,以至於太女殿下隻給她留下了幾千兵馬善後。
誰知鳳軍竟會反其道而行,幾千人馬對上人家的幾萬大軍,這不相當於以卵擊石嗎?
不僅楊依依臉色凝重,就連一旁的楊夢璃此刻也皺起了眉頭。
其她幾人見狀,內心慌得一批。
太女殿下在時,她們還能勉強對戰一二,如今太女殿下不在,她們還打個錘子,還不如直接開城門投降,也能免了城中百姓們經受戰火。
知府黃煙如悄悄抬眼,看到幾人露出一臉凝重之色,內心更加隱隱不安。
她左右不過一介文官,哪裏上得了血肉橫飛的戰場。
“大將軍,現在濕地關中兵力不足一萬,此時開戰,對我方極為不利,且城中多是些老弱病殘,打起來根本毫無還手之力。”
“下官以為,鳳臨大軍此時舉兵來犯,必然是抱著攻下濕地關的決心與野心,不如我方主動棄城離去,退守大後方。”
“如此一來,便有足夠的時間化被動為主動,還能保全城中百姓,一舉兩得,還望大將軍即刻下令,以免誤了我軍撤退的良機。”黃煙如內心忐忑建議道。
雖說棄城而逃不恥,但到了這時候,她不得不為城中一家老小的性命著想,大不了丟了頭上的烏紗帽,總好過比丟掉性命的強。
隨著黃煙如的話音落下,其中就有大將連忙附和著。
“黃大人所言極是,大將軍,孫子曰: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現如今敵強我弱,理應避其鋒芒,是以,大將軍還是快些下令吧!”
“是啊、是啊!大將軍快些下令,我等也好回去準備。”
楊夢璃將幾人迫不及待的樣子盡收於眼底,嘴角扯出一抹諷刺。
楊依依臉色極度難看,想不到敵軍還未兵臨城下,這些人就已被嚇破了膽,竟想蠱惑她不戰而逃。
簡直可笑!
楊依依心裏騰升起一股怒火,恨不得將這些人立刻拖出去軍法處置,省的出去丟人現眼。
一群沒用的東西。
她可是鎮國大將軍,若是還未交戰就被嚇到倉惶棄城而逃,這將讓夜郎的百姓如何看待她,朝廷如何看待她,家人又如何看待她?
就連她都瞧不起這樣的自己,枉為鎮國將軍,對不起朝廷,更辜負了百姓的愛戴。
楊夢璃看著麵露不悅的母親,就知母親不會做出那棄城而逃的不恥之事,就是她也做不出來。
深感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