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饑挨餓的日子艱辛,槍炮聲聲的戰爭更是令百姓民不聊生。


    內部的紛爭已使百姓流離失所,外寇的鐵蹄在中華大地,更是上演了一場生靈塗炭的悲劇。


    炎黃子孫真是叫天天不應,喊地地無聲。華夏民族眾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水深火熱”確實是對當時神州大地人民生存、生活的真實寫照。


    帝國主義國家的狼子野心早已暴露無遺。他們肆意瓜分搶掠華夏財富,並用用鴉片擊毀中國人的身體和靈魂,用槍炮子彈,肆無忌憚,燒殺搶劫…


    \"中華民族經曆了百年的傷痛,確實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幾千年的中華文明,代代傳承的中華精神再次呼喚著巨龍的覺醒!


    眼瞅著破碎的山河,搖搖欲墜的國度,看著當時被毒害深重,幾乎要墜入深淵的丈夫,想著為還債,相繼嫁岀門的幾個閨女。慧仙隻有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兒子喜生的身上。


    從小跟著母親回娘家最多的是喜生。因為是“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


    慧賢隻要回娘家小住幾日,他肯定要帶著喜生,第一,她怕再遭東院暗算,禍害了不懂事的孩子;第二是回到娘家,喜生可以和幾個表兄弟們一塊讀書認字。所以每次回娘家她必帶著喜生。


    有些家底的娘家二哥,在外經商多年,深感沒文化,不識字的難處。


    因此,不惜花費銀兩,常年重金聘請私塾先生在家教幾個孩子們讀書。


    從小聰明好學的喜生,隻要去姥姥,舅舅家住幾天,總能學會不少的知識。


    跟著幾個表哥,他早就背熟了《三字經》《千字文》等內容。


    有年正月去姥姥、舅舅家拜年,碰巧,在北京大學°書的大表哥郭棟也回家休假。


    看著聰明的喜生,郭棟對慧賢說:


    “小姑,想辦法讓喜生上學吧,他是個讀書的材料,將來社會發展,國家建設,需要大批有文化的人。”


    慧賢歎囗氣說道:“誰說不是,可是現在我們這家境,哪裏有錢供他上學呢!”


    “我有一個姓嶽的同學,聽說就在離你們一裏地的鬆樹村廟上開了個學堂,我馬上給他寫封信和他打個招呼,學費的事你別擔心。我想辦法。”


    他一邊說著,一邊拿出筆、墨、紙、硯順手寫起信來。一會兒功夫便將信件交到喜生手裏,並說,“裝好,別弄丟了,回去後,就去學校找他。你上學的事沒問題。”


    看著侄子滿含誠意的眼神,慧賢點了點頭對喜生說:“還不快謝謝你大表哥,長大了要把學費還給表哥!”


    郭棟連忙說:“學費不用你還,隻希望你好好學習,將來要報效國家,做國家的有用之材。中華民族的希望就寄托在我們這代人的肩上了。喜生,你要相信我們國家的未來是美好的,是大有前途的。我們是不會愧對‘龍的傳人’這個稱號的。”


    原來郭棟在學校早已參加了共產黨組織,正在為秘密組織抗日救亡運動,在群眾中宣傳我黨抗日救亡的主張。


    他的同學嶽梁也是地下黨員。按照上級指示,以教書先生的身份做掩護,在龍城東郊秘密組織群眾,進行宣傳抗日救亡的活動。


    離王家莊西北不到二裏有個曾經的大村莊,因村裏有幾棵高大的鬆樹而得名。


    據說,光緒年間,連續三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幾乎餓死了全村的人,三千多人的大村莊瞬間變成了隻有幾戶人家的小村落。


    學校就設在村東邊破舊的寺院裏。教室就設在原來供奉文殊菩薩的大殿裏。


    喜生走進寺院,看到嶽老師,把表哥的信件用雙手遞給老師。看完信的嶽梁老師,抬起頭,對喜生說:“歡迎你王喜生同學,以後我們共同努力,我認真教大家,你們一定要努力學習喲。”


    上了學的喜生,激動,興奮的心情無以言表,他特別喜歡知識淵博又親切和藹的嶽老師。


    嶽老師自稱是嶽飛的後人,有天下午,嶽老師借補課之名,隻留下少數幾個同學,小聲教他們背誦嶽飛的《滿江紅》


    喜生跟著嶽老師激情滿懷背誦著——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


    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


    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背著《滿江紅》麵對著日寇對中國人民的瘋狂殘殺,喜生似乎感覺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


    喜生突然間覺得自己長大了,渾身充滿了力量!並決心要堅定地跟著嶽老師,走正確的路…


    此後,嶽老師經常留喜生等幾個同學\"補課\"。其實是在借補課之名,秘密給同學們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


    看著兒子一天天的變化,慧賢內心深處安穩了許多。她明白,兒子是遇到了貴人,跟著好人,走的是正道!


    八年的艱苦奮戰,終於趕走了小鬼子,迎來了抗戰的勝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3日,中國政府宣布全國放假一天,舉國慶祝抗日戰爭的勝利。並且同時定於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但在抗戰勝利後,孩子們的喜悅之情沒幾天便又被愁雲遮擋住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人啊,女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康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康暉並收藏女人啊,女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