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恭自己到底姓什麽?連他本人也很難說得清楚。其實,他也不想弄清楚,因為他確實也難以弄得明白。


    張恭隻記得,他的爺爺原是臥虎山的大當家,人稱臥山虎。真正的姓氏誰也不知曉。


    從小在土匪窩裏混著成長的他,隻聽到,人們稱他“爹“叫少當家,大小土匪都稱自己為“小少爺。”


    當年他爺爺臥山虎,為人心狠手辣,到處禍害鄉民,打家劫舍,強男霸女,無惡不作。


    有一次,臥山虎帶領一幹人馬,在半道上搶劫了縣衙送往京城的一車官銀。這件事大大惹惱了官府,官家便調動了大批軍隊,並且下令務必將其一舉殲滅,為民除害!


    臥山虎在大禍臨頭的前夕,連夜秘密派人把年僅八歲的“小少爺”送到山下的劉家灣,托養在劉老兒的家中,並為其取名劉根。意思是要為其山寨留下一條根,圖謀未來有機會能夠東山再起。劉根,留根,臥山虎當年確實是在民間留下了一條禍根。


    劉老兒夫妻無兒無女,盡管兩人對劉根也很疼愛,但對在土匪窩裏從小吃香的喝辣的,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小少爺”來說,卻好似受到了虎落平陽任犬欺的屈辱。


    他根本就不聽從劉老兒夫婦二人的管教,並且,還在外結交了周圍村莊裏的幾個無家可歸的流浪兒,整天偷雞摸狗,打架鬥毆,混跡街頭。


    隨著年齡的長大,混跡江湖更成了他的人生目標。跟隨他的下屬人員在不斷增多,地盤也在不斷擴大。他正在試圖從鄉下逐步混到城裏去,沒想到,還真是讓碰到了一個機會。


    有一天,他帶著幾個狐朋狗友在龍城閑逛。在一家小吃店裏,因搶占位子與另一夥潑皮無賴打了起來。


    倆夥人正打得起勁,恰被路經此處的王基看到眼裏。


    坐在車裏的王基,興趣濃濃地看著兩夥人打架,他正想著找幾個得力的手下,擴充自己的實力呢。


    能夠找到幾個真心幫自已幹活,願意替自已賣命的人也並不是容易的事。


    當他看到打架的人群中,哪個個頭高,出手狠,打鬥猛的劉根時,心頭不由一動。


    “住手!”王基一聲斷喝。雙方馬上停止了打鬥。齊刷刷轉過臉朝王基看過來。


    王基用手指了指幾個打鬥狠猛的家夥說:“你們幾個跟我來!”


    王基把打群架的其中幾人帶回到隊裏,他仰身躺坐在自己的辦公椅子上,挨個仔細盤問。


    在輪到劉根時,王基問道:“姓名,家住哪裏?做什麽的?”


    接著又補充說道,要如實回答。


    隻見劉根三角眼眨了眨說:“長官,我看您一表人材,必定前途無量!如果我照實說,您能收留我嗎?我願鞍前馬後為您效勞,萬死不辭!保準您老滿意。”


    王基看了看身材高大的他說:“哪得看你,有沒有真本事了?”


    “長官,我,我如實回答你的問題。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姓什麽,現在是姓劉,名根,居住劉家灣,但人家嫌我處處惹事生非,早就不讓我回家了。”


    停了停又說:“現在自己是天當被,地當床,四海為家在闖蕩。在我的生活裏,除生我的媽是真的,其它的都是假的…”


    正在舉杯喝茶的王基,聽到這兒,突然笑著噴出了囗中的茶水,問道:“此話怎講?”


    劉根看到長官笑了,膽子更大了說:“聽說,我媽是被他們一夥搶上山寨的,當家的說她不識抬舉,便將他送給了山寨的下屬們,讓眾人…後來生下我,她不要我,就自己跳下山崖了。因此,我該姓什麽?誰是我的爹,隻有天知道!”


    停了停他又接著說道:“不過,大當家的對我還真的不錯,讓我叫他爺爺。好吃好喝讓我享用,還教會我好多本領呢。”


    王基聽著來了興致,插嘴問道:“噢,你都學會了些什麽樣的本領?說來讓我聽聽。”


    “從小我爺爺就告訴我,‘亂世英雄起四方,有槍能當草頭王’。所以我槍法練得很準,盼著有朝一日能稱王;我爺爺還說,‘無錢休誇祖,有奶便是娘。三十六計策,學會能好活。’因此,各種計策他也教會了我不少…”他洋洋自得地補充著。


    其實,在山上那些土匪心狠手辣,見風使舵,阿諛奉承,欺軟怕硬,不吃眼前虧等活法,他都看在眼裏,記在了心中。


    王基看他身高馬大,體格結實,打架有股狠勁,又巧舌如簧,能說會道,並決定將其收入自己的麾下。


    劉根看到王基有意要收留自己,立刻跪倒在地,並叫道:“大哥在上,請授小弟一拜!從今後我隨大哥姓王,名添,為大哥你增添力量,甘為大哥鞍前馬後侍奉。”


    從此,他改名換姓。起名王添,因人們經常看到他一副哈巴狗的模樣,背後都叫他王舔。


    時間不長,劉根便成為了王基名副其實的身邊人,出行不離左右,並為王基多次岀謀劃策,搜刮民財,禍害百姓。成為了王基離不開的心腹之人。


    就在龍城失守的那一刻,或許是看到王基大勢已去,或許是另有隱情。他趁機溜岀夥同王基的藏身之處,並且引領著解放軍活捉了王基。


    也許王基做夢也沒想到,最後置他於死地的,竟然是他自己最信賴的人。


    鑒於王添的立功表現和需要進一步了解王基情況的區公所的張特派員專門接待了他。


    在區公所,他故伎重演。先誇共產黨偉大,英明。解放軍不但勇敢還愛護百姓。接著便是表忠心,要堅決棄暗投明跟著共產黨走。


    急於了解情況的張特派員,在有關部門,沒有查到任何關於王添的檔案資料。便將其做為投誠反正人員對待和臨時使用。


    加之他滔滔不絕,揭露了王基明的暗的等種種的罪行。其中,他將自己所做的壞事和所有的罪責,也都推在了王基的身上。


    王添用自己認為比較高明的騙術,騙取了張特派員的信任。看著一邊做著記錄,一邊給自己投來鼓勵眼神的張特派員,覺得時機差不多成熟了。


    他又擺出了一副誠懇的麵容說:“特派員,我本來不姓王,是和你同姓的,也姓張。當年是王基硬逼著我跟著他姓的。今天我要與他徹底決裂,改回我的張姓,更名為恭。以表達我對我們黨的恭敬之心。”


    因此,王添一轉身又成了受人迫害的貧苦群眾張恭。鬥地主,分田地,無比的積極。特別是其在公審王基的大會上的表演,讓好多人都信以為真他是真的痛改前非了。


    盡管如此,在村民的閑談中“三姓家奴”還是成為了張恭的專用名。


    “三世家奴”典故,最早源自《金史》指的是曆史人物郭藥師,先後“效忠”大遼、北宋和金朝三個國家,被稱為“三姓家奴”。


    後在《三國演義》中,作者羅貫中,借張飛之口。因呂布多次更換主公,把“三姓家奴”的稱謂送給了呂布。以此諷刺呂布的反複無常,背信棄義,賣主求榮和不忠不義的“行為。


    “三姓家奴”具有強烈的貶義色彩,在群眾口中是對無賴小人的專用詞匯。


    群眾不僅背後稱王添為三姓家奴,還為其起了個變色龍的綽號。


    變色龍是一種爬行動物,能夠根據環境的變化,調整自己的膚色,因此得名“變色龍”。


    在人類社會中,變色龍被用來諷刺那些沒有固定立場和原則、善於偽裝、趨炎附勢、見風使舵、欺軟怕硬的人。


    大家都說,對劉根變王添,王添變張恭的“小少爺的所作所為,給予了”三姓家奴”和“變色龍”的稱呼應該是恰如其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人啊,女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康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康暉並收藏女人啊,女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