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錄取通知書的何家杏,心情激動的無以言表。她小心翼翼地打開信封,仔細閱讀著每一個字,仿佛這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物。通知書上的文字和圖案都讓她感到無比興奮,她知道,這意味著她即將踏上新的征程,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何家杏不禁回憶起了上學時光中的點點滴滴。那些美好的回憶如潮水般湧上心頭,讓她感慨萬分。她想起了小時候那個天真無邪、充滿幻想的自己,總是懷揣著各種各樣的夢想。每天清晨,當陽光透過窗戶灑進房間時,她會迫不及待地睜開雙眼,與母親分享自己昨夜的夢境。


    有一天早上,何家杏醒來後興高采烈地對媽媽說:“媽,我夢見自己提著水桶,給咱家門前的小樹澆水了!”母親玉秀微笑著回應道:“這可是個好夢啊,寶貝。你馬上就要上學了,就像給自己這棵小樹苗澆水一樣,開始吸收知識的養分呢。隻要堅持不懈地澆水施肥,它就能茁壯成長,成為一棵參天大樹。”


    何家杏聽了母親的話,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期待和決心。她深知學習是成長的關鍵,而這個夢則象征著她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從那以後,何家杏努力學習,積極參與各種活動,不斷提升自己。她相信,隻要用心去澆灌夢想之樹,總有一天它會長成參天大樹,結出豐碩的果實。


    記得五十年代末 ,在她剛入學的時候,學校就在村子東邊的一座破舊的寺廟裏麵。這座寺廟雖然已經破敗不堪,但還是有幾間房屋能夠使用。其中最完整的一間大殿做了多個年級共用的教室。


    這種複式教學方式也是當時教育資源匱乏時期常見的。那時候,新中國成立不久,各行各業都處於起步階段,需要大力發展和建設。而在廣袤的農村地區,由於缺乏足夠的教育資源,很多學校隻能選擇在那些廢棄的寺院中辦學。


    這樣的條件雖然艱苦,但也反映出了當時人們對教育的重視以及努力改善現狀的決心。在那個年代,複式教學班成為了農村教育的一種普遍現象,它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接受到了基礎教育,為他們的未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盡管環境簡陋,但老師們依然用心地教導著每一個學生,讓知識的種子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逐漸進步,教育事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投入,學校的設施不斷完善,教學質量也逐步提高。但那段在破舊寺廟中的學習經曆,卻始終銘刻在她們這代人的心中,成為了不可磨滅的記憶。


    家杏當時入學時的教室真可謂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三個年級的學生擠在同一個教室裏,有的年級朝前麵坐,有的年級朝後麵坐,還有一個年級朝著裏邊的牆坐,進了教室三麵都有黑板。


    一個老師上課,老師先給其中的兩個班布置好作業,然後給一個班上課,以此類推,老師一節課輪流為不同年級的學生上不同內容的課,布置好作業後,老師會指定班長,領著同學或者朗讀課文,或者聽寫生字。從小當班長的何家杏因此也獲得了鍛煉自己的機會。


    家杏身材矮小,猶如一隻小巧的雀兒。自上學起,她就獲得了始終坐在第一排的權利,這也讓她養成了上課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好習慣。再加上家裏父母都有點兒文化,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她從小就聰明好學,成績非常優異,同時也遇到了幾個好的啟蒙老師,不僅培養了良好的聽、說、讀、寫的學習習慣,還開發了她的智力。培養了虛心請教,勤學好問,愛獨立思考,愛刻苦鑽研等良好的品格。


    從小當班幹部的家杏,事事以身作則,門門成績優異,配合班主任老師,班級各項工作都搞的名列前茅。使的名不見經傳的一所農村小學,獲得了市區“先進班集體”的榮譽稱號。同時,家杏也被評為了市區的“三好學生”和“優秀少先隊員”。


    她就像一顆璀璨的星星,在班級中閃耀著光芒,以自己的優秀成績和品德,成為了同學們的榜樣。她的努力和付出,不僅為班級帶來了榮譽,也為自己贏得了榮譽。


    這樣級別的榮譽,在六十年代初期也算是有較大的影響力了。家杏在班主任老師的引導下,把上級教育部門獎勵的11本兒童課外書籍,親手包好書皮,寫上贈送同學的姓名,送給了八位班幹部和三個監督委員,人手一本。


    當時,愛讀書的家杏心中也確實有些不舍,但是,班主任老師的話,“這個榮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如同一盞明燈,讓她認識到了,榮譽的背後是大家的共同努力。


    特別是當家杏以優異的成績,被向陽中學錄取了時,村裏一群頭發長,見識短的婦女們,紛紛勸說家杏的母親玉秀,不要花錢培養女孩子上學。她們說:“閨女遲早是要嫁人的,供女孩子上學是白花錢,不值得。再說,你家本來就不富裕,就像那瘦弱的老黃牛,怎麽能拉得動這沉重的犁頭呢?”


    在家杏自己的堅持下,她的父母也終於摒棄了不培養女孩子上學的陳舊觀念,支持家杏進入了中學的大門,家杏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第一學期,其中考試,數學就取得了全年級第一名的好成績,作文被初二年級的語文老師,當作範文在他們年級講評。因此,第一學年家杏就被評選為全校的“三好”學生,並且是“三好”學生中唯一的女生。先進事跡和照片在校園的宣傳欄中展出,仿佛在向全校師生訴說著她的努力與才華。


    家杏從小就爭強好勝,一路走來順風順水,沒想到人生的第一次考驗即將到來。一帆風順隻是人們的美好願望,磕磕絆絆才是生活的本來麵目。月亮在天空中明亮,花朵在枝頭綻放,所有的美好都在人生拚搏的道路上。


    青少年時期的那段經曆,應該是給她增加了許多的“營養”,成為了努力的動力吧。在即將開啟新的征程時,何杏覺得應該感恩過往的一切點點滴滴。


    首先應該感恩那首小學三年級讀過的一首小詩一一“山上青鬆山下花,花笑青鬆不如它。有朝一日寒霜降,隻見青鬆不見花。”這首小詩教會她堅強,助其頑強成長。


    其次,刻入心扉的那一幕是好像是動力,更是為她增添了無窮的力量一一


    在熙熙攘攘、人流湧動的火車站的廣場上,到處是穿著草綠色軍裝、胸前佩戴著不同類型的毛主席像章、頭上戴著軍帽,臂上是紅底黃字的“紅衛兵”袖章的學生隊伍。


    “紅衛兵”是文革時期的新生事物,萌芽於清華附中。源於誓死保衛黨中央,誓死保衛毛主席”的一句口號。


    革命大串連也是“紅衛兵”小將們的一大“壯舉”,以中學生們為主的各種隊伍,自行組織,到北京天安門廣場接受毛主席檢閱…..


    何家杏剛剛找到自己學校的隊伍,將背上的行李放下,排進隊伍裏。看到學校紅衛兵頭頭,李曉的表哥要書才走到隊伍前麵,命令大家起立。家杏和同學們都興奮不已,以為是準備進站上火車了。


    要書才高高的個頭,濃密的頭發無法用軍帽遮擋,一身稍顯肥大的軍裝,用一條腰帶緊緊束著,配上鮮紅色的袖章,顯得神氣十足。隻見他走到隊伍前麵,清了清嗓子,高聲說:現在宣布學校紅衛兵總部命令一一


    “據紅衛兵小將報告,初一年級五中隊何家杏家庭社會關係複雜。經研究決定將其清理出紅衛兵隊伍,同時取消其去北京串聯的資格.......”


    家杏頓時如五雷轟頂,當她抬頭看到李曉正和他表哥要書才得意洋洋的笑時。心中頓時明白了,他們在借機公報私仇。“子係中山狼,得誌便猖狂。”當時一句非常經典的話,頓時湧上她的心頭,真是小人得誌。家杏強忍著眼中的淚水,回想著事情的原委——


    每到夏天,港灣村西麵的水庫裏,經常有十裏八鄉的人來遊泳。做為兒童團負責人,何家杏主動去交通要道把守,防止前來遊泳的人,順手牽羊,偷摘隊裏已經成熟的桃子。


    那天晌午,烈日炎炎。守候在樹下的何家杏,突然聽到樹枝一聲響,扭頭一看,一個比她個子高的男孩,正在把手裏的桃子放入口袋。便厲聲喝道:“咳,你在幹什麽呢?”


    他輕聲說,“我沒有、沒有摘你們村裏的桃子。”


    “把手伸出來,翻開你的口袋”。家杏毫不客氣地命令著。


    雖然在他麵前是個小女孩,但是在別人家的地盤上,那個男孩也不敢隨便造次,隻見他不情不願地把手中的桃子拿了出來。


    當時的家杏如課本中的劉文學,為自己保護集體財物而自豪不已。誰知道這個小小的插曲,竟然富有了戲劇性的發展。


    不久,何家杏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向陽中學。進入新的學校,整齊劃一的校舍,排列兩邊,中間的甬道兩旁,一邊是柳條搖擺,一邊是楊樹鼓掌。


    左邊圓形小門外,是一個有二百米跑道的橢圓形的體育運動場,中間場地的籃球架下,有幾個男生正在打球。忽然一個有些熟悉的身影映入了何家杏的眼簾。


    沒想到,數月前被自己抓到的偷桃“賊”竟然是同校高一年級的同學。真是冤家路窄,一刹那,雙方都愣了一下,隻是都心照不宣。她雖然沒大肆宣揚他的不光彩之事,但也從不用正眼看他。他見到她也總是躲躲閃閃的。


    很快到了期中考試,何家杏數學得了年級第一名,數學邢老師在課堂上表揚的同時,指定她為數學課代表。中午一回到宿舍,同宿舍的學姐便說:“家杏你作文寫得真好,我們語文老師在課堂上講評你的作文了。讓我們向你學習……”


    家杏沒想到自己的作文試卷會被初二年級老師當作範文在課堂上點評。從此,老師和同學們都對她刮目相看。從小擔任幹部她,也被順理成章選為了學生會副主席。


    同班的李曉各門成績都是倒數,唯有體育項目樣樣領先。


    “五四”青年節,學校選“三好”學生,每班隻有一個名額,何杏是她班的這個“一”,也是全校三好學生中唯一的一位女生。


    其實,家杏自己覺得,她這個“三好”有些勉強。她學習算不錯,工作也可以,身體好很勉強。從小體質較弱,體育運動各項都很難達標.....體育優秀的李曉對何杏的三好生一直耿耿於懷。


    初中時代的集體生活沒過多久,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便開始了。初期主要是學習毛選,背誦老三篇和毛主席語錄。《為人民服務》《愚公移山》《紀念白求恩》和重點語錄,幾乎人人都能倒背如流。這些真正具有價值的營養,對那一代人的成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隨著運動的深入,各種筆體的大字報鋪天蓋地,隨處可見。隻要有牆壁,便會看到大字報,其中內容更是五花八門……


    有人借機發泄私憤,人身攻擊的內容紛紛出籠。


    一天課後,家杏跟隨同學們在校園內看大字報。一張題目為《五分加綿羊的典型——何家杏》的大字報,讓家杏頓時驚呆了,其中的內容竟然是從何家杏的臉盆圖案引發的。入學住校時,家杏的父親特意從供銷社挑選了一個用小5組成一個大5圖案的臉盆給她。


    這其中飽含著一個父親對自己寶貝女兒的希望。李曉在大字報中,誇大其詞描述圖案的缺陷,結合家杏體育成績弱,是不合格的三好學生等,盡情的發揮......


    下麵落款人是要書才和李曉,這時家杏才知道他倆原來是一對表兄弟。


    盡管這張大字報,沒有什麽實質性的內容,但是,當時的何家杏幾乎要崩潰了。從小到大,在一片讚揚聲中長大,被家長慣著,被老師捧著,被同學們敬慕著。在同學們中威信是極高的她。這一張大字報讓她覺得自己一落千丈!當時幾天幾夜吃不下,睡不著。半夜裏常常自言自語。


    後來,是愛讀書和寫日記的習慣,挽救了她。她將心中難以接受的憤怒,用自己的筆尖宣泄而出,在讀毛主席的文章時,結合自己實際寫心得體會,心情才慢慢地平靜下來.....


    家杏看著李曉和要書才哥倆得意的樣子,她毫不猶豫背起自己的行李,強忍著眼裏滿含的淚花。頭也不回的離開了火車站。


    她一邊走,一邊心裏暗下決心,相信自己有朝一日,一定能夠實現去北京首都的願望。


    這件事讓她漸漸明白人生成長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需要點點滴滴的養分不斷地澆灌,經風曆雨是必然的行程。


    73 年首次恢複高考,家杏信心十足地進入考場,隻用了半個小時就交卷的她,誌在必得。當時大學麵試的老師,非常滿意的對她說,回去等通知吧。沒想到半路上又殺出個程咬金來,“白卷先生”張鐵生一攪合,“不按成績錄取”在曆史的長河中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不知道貽誤了多少人的成長?雖然家杏成績不錯,因社會關係“複雜”而名落孫山...


    所有的經曆皆為財富,但並不是所有經曆都是讓人愉悅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人啊,女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康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康暉並收藏女人啊,女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