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太行深處,中央第六集團軍司令部隱於山西腹地,一室之內,光影交錯間,一位身形偉岸的將領正埋首於案牘之間,他便是名震一方的六軍統帥——陳長傑,一位源自閩地,卻承襲了燕趙風骨的保定軍校第七期騎兵驕子。


    世人常言,南國多儒雅之士,而這位陳司令,卻以一副北國壯士的體魄,顛覆了所有想象。他膚色如鐵,身形魁梧,若添上幾分絡腮胡茬,活脫脫一現代版的“黑麵張飛”。曆史長河中,不乏容顏相仿者,但能如他這般,在北伐烽煙、中原逐鹿乃至抗日疆場上,揮灑晉綏雄風,鑄就赫赫戰功的,實乃鳳毛麟角。


    此刻,陳長傑的目光定格在閻錫山親筆密電之上,眉宇間流露出難以置信之色:“八路軍?半日之內,竟能全殲敵軍一整個步兵大隊?非是那些烏合之眾所為吧?”言罷,一股莫名的驚異與好奇交織於胸,讓周遭的空氣都為之凝重。


    麵對總司令的質疑,一旁的副官如臨大敵,冷汗涔涔,連忙請命:“司令,卑職即刻再行確認,以電文往來探明真相。”


    “速去速歸,此事非同小可。”陳長傑輕揮手,示意副官速行,隨後,他的目光轉向牆上那幅詳盡的山西地圖,仿佛要在這方寸之間,尋覓到八路軍那不可思議勝利的蛛絲馬跡。


    回憶如潮水般湧來,陳長傑曾親眼見證八路軍的風采。當年,日軍板垣師團侵擾山西,他親率預備第十一軍,在鷂子溝與團城口,與敵鏖戰十二晝夜,血染山河。而在此期間,八路軍一一五師如同天降神兵,於平型關設伏,一日之內,斃傷日寇千餘,成就了一段佳話——平型關大捷。今日之訊,莫非又是那支神奇之師,再次書寫了戰爭史上的奇跡?


    思緒萬千,陳長傑的眼神愈發深邃,仿佛已穿透時空的迷霧,窺見了即將到來的風雲變幻。 在那烽火連天的歲月,日軍如狂風驟雨般席卷而來,抗日力量屢遭重創,正當人心惶惶之際,一記重錘般的勝利猶如破曉之光,瞬間點燃了全國上下的希望之火,其意義之深遠,不言而喻。尤為關鍵的是,這場勝利如同及時雨,為正麵戰場上的陳長傑將軍,卸下了千斤重擔,讓他的心靈得以片刻的喘息。


    陳長傑內心深處,對八路軍抱持著一份難以言喻的感激與關注。然而,隨著對這支隊伍了解的深入,他心中的疑惑卻如同迷霧般愈發濃厚。閻長官的電文猶如一枚驚雷,炸響在他耳畔——八路軍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獨立團,竟在重炮團的寥寥支援下,半日之內,便讓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日軍大隊灰飛煙滅,人數多達八百之眾!這絕非兒戲,更非與那些烏合之眾的較量,而是實打實地與日軍精銳的正麵交鋒。


    陳長傑暗自思量,自己麾下的第六集團軍,若要啃下這塊硬骨頭,恐怕需傾一師之力,曆經一天的苦戰,方能勉強勝之,且還需外界無絲毫幹擾。反觀八路軍,物資匱乏,裝備簡陋,甚至連完整的槍械都無法保證人手一支,最強火力也僅限於幾門老舊的迫擊炮。若非奇跡降臨,如平型關之戰般的天時地利人和齊聚,調動數個精銳步兵團,激戰晝夜,豈能有此等戰績?


    因此,初聞此訊,陳長傑隻當它是誤傳或誇大其詞。但副官氣喘籲籲歸來的匯報,卻如冷水澆頭,讓他徹底清醒——情報部門已多方查證,此消息確鑿無疑。更令人詫異的是,八路軍的戰報不僅見諸報端,連日軍也選擇了沉默以對,背後實則暗流湧動,內部通告嚴禁小股部隊擅自深入八路軍腹地,這無聲的舉措,無異於默認了八路軍的輝煌戰果。


    “原來如此,日軍的態度,便是最好的證明。”陳長傑心中豁然開朗,李家坡大捷,非虛妄之言。他深知,敵人的反應比任何言語都來得真實可信。那份內部禁令,正是對八路軍戰鬥力的深刻忌憚,證明了一個大隊的日軍,在八路軍麵前,確有覆滅之虞。這一認知,讓陳長傑對八路軍的敬意油然而生,也讓他對即將到來的戰局,充滿了更加複雜的思考與期待。 陳長傑指尖輕觸桌麵,拾起那份電報,目光一瞬掠過其上。閻長官賦予了他一項非凡使命——組建一支軍官精英隊,潛入八路軍心髒地帶,揭開他們勝利之謎,探尋那些製勝的奇策妙計。


    “小嚴,你的見解如何?”他話鋒一轉,將這份挑戰性的考量拋給了那位伴隨他左右、已逾春秋的年輕副官,嚴副官。


    嚴副官,出身軍旅世家,黃埔榮耀加冕,當屆季軍之姿,智慧與機敏並蓄,是陳長傑麾下不可或缺的智囊。他沉思片刻,字斟句酌:“長官,情報顯示,八路軍之重炮團,實為戰局逆轉之匙。其來源之謎,不僅日寇蠢蠢欲動,就連重慶方麵亦是霧裏看花,渴求真相。此行,名為交流,實為情報之暗戰。”


    陳長傑聞言,微微頷首,心中對那位名義上的國家領袖,委員長的脾性,已有幾分洞悉。他深知,這位領袖為對抗八路,不惜與敵共舞,心胸狹隘,難以容人。盡管共赴國難,兩軍間卻暗流湧動,徒增日寇笑柄。


    沉吟片刻,陳長傑下令:“小嚴,篩選幾位德才兼備的中高級軍官,隨我共赴八路軍營地,一探究竟。”


    “遵命,即刻籌備。”嚴副官應聲答道,神色間卻閃過一絲猶豫,似有未盡之言。


    陳長傑敏銳察覺,抬眼相望:“但說無妨。”


    嚴副官低聲進諫:“長官,此行風險重重。委員長多次明令,不可與八路過從甚密。您若親往,恐遭小人構陷,百口莫辯。江湖險惡,人心叵測,您的聲譽,不容絲毫閃失。”


    陳長傑聞言,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自己性格剛烈,樹敵不少,此行確易成他人箭靶。謠言易起,真相難尋,何必為虛無之利,置自己於險境?


    於是,他猛地一揮手,電報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重重落在桌上,似乎也在宣告他的決心與抉擇。 眼眸猛然一凜,如同寒星驟現:“誰膽敢散布不實之詞?我誓要讓其言盡於唇裂之際!此番出行,乃奉閻長官之鐵血指令,若換作旁人,隻怕早已淪為八路那等狡黠之徒的掌中之物,轉得暈頭轉向。”


    此人不僅性情如火,言辭間更是鋒利如刃,讓人不敢直視。幸而這狹小空間內僅餘你我二人對話,否則,一旦風聲走漏,第六集團軍內的諸位將領,耳聞此語,心湖必泛波瀾,難保不生出幾分不悅與思量。


    ……


    三五八團駐地風雲


    楚雲飛手執電報,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朗聲道:“回電,我楚雲飛豈能不湊這份熱鬧?”一旁的參謀長方立功眉頭微蹙,提醒道:“團座,委員長多次強調,要我們緊盯八路軍動向。他們豈會輕易暴露底牌?”言下之意,此行或許徒勞。


    楚雲飛聞言,搖頭又點頭,眼中閃爍著別樣的光芒:“情報打探非我所長,但我欲會一會故人。”


    “哦?何人能讓團座如此上心?”方立功好奇追問。


    “李雲龍。”楚雲飛輕吐三字,簡潔而有力。


    “李雲龍?”方立功恍然大悟,腦海中浮現出那場蒼雲嶺之戰的硝煙。正是這位李雲龍,率領新一團,以雷霆之勢擊斃阪田大佐,突破阪田聯隊重圍,令他們二人當時都震驚不已。


    楚雲飛憶及此,仍難掩心中震撼:“此人,究竟何方神聖?竟能以一己之力,顛覆戰局,連我三五八團都未曾有過的壯舉。”


    方立功亦是心生敬意,暗自思量。既然團長有此心願,他自然全力支持,留守後方,穩固防線。


    ……


    “陳顧問,總部就在眼前了。”楊排長滿臉喜色,為陳浩引路。坐在驢車上的陳浩,淡然點頭,心中卻湧動著成功的喜悅。他的計謀已成,爆炸前夕的穿梭,讓敵人自食惡果,此招果真是屢試不爽的妙計。


    陳浩心中暗笑,未來無論麵對何種挑戰,隻要任務達成,他便能隨時穿梭於危險之間,立於不敗之地。 他,將穿梭異世界視為自己的無敵領域,攜帶海量炸藥,化身為行走的毀滅力,誓要給敵人致命一擊——這無疑是場壯觀的構想,仿佛無人能敵!然而,真相總帶著幾分狡黠,這份“無敵”之下,藏著不為人知的脆弱。若是在引爆前遭遇意外槍擊,一切都將戛然而止,化為泡影。因此,陳浩對這份力量格外謹慎,非危急關頭絕不輕啟。


    至於那遠方的fbi,生死未卜,謎團籠罩,此刻無從揭曉。


    穿梭歸來,陳浩的足跡似乎總與李雲龍並行。基於過往經驗,他此番雇傭大車,滿載物資,目標直指獨立團。八路軍的蹤跡,對於村中民兵而言,不過是尋常話題,一問便知。不料,途中偶遇歸來的特務團楊排長,得知陳浩身份後,他熱情相迎,主動擔當向導。


    一行人穿林越嶺,曆經一個多時辰,終抵總指揮部。楊排長急命小戰士通報,一時間,“陳顧問到了”的呼聲此起彼伏,驚動了整個營地。老總、劉師長、左副參謀長等一眾將領,紛紛走出指揮室,率隊迎至村口,場麵之壯觀,恍若貴客臨門。


    陳浩下車,心中湧動著驚喜與謙遜:“各位領導如此厚待,陳某實不敢當。隻是楊排長一聲呼喊,竟驚動了整個營地,實在過意不去。”


    老總緊握其手,笑言:“理應如此,你可是我們八路軍的福星,屢次慷慨解囊,物資援助,功不可沒。”


    眾將領簇擁陳浩入內,暖茶相待,圍坐交談。陳浩方知,前兩次捐贈的武器彈藥,已成為八路軍克敵製勝的利器。二十萬發三八式步槍子彈,讓彈藥匱乏的部隊重煥生機,近月來,小規模戰鬥頻起,日偽軍因此損失慘重,戰績斐然。 在創意的筆觸下,這段曆史敘述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與色彩:


    日軍,那群侵略者,熱衷於構築炮樓,企圖以此蠶食八路軍的生存土壤——那一片片寶貴的根據地。這些看似普通的磚瓦結構,實則堅固如磐石,成了難以逾越的防禦壁壘。外界八路軍的子彈,仿佛遭遇了無形的屏障,難以穿透;而炮樓之內,日偽軍卻如貓戲老鼠般,輕易地將八路軍置於槍口之下,肆意射擊。


    倘若此景移至歐洲烽火連天的戰場,這些炮樓無疑將成為敵人的巨型陷阱,幾番炮火洗禮,便能輕易將其化為塵埃,連同內部的守軍一同埋葬。但在此地,八路軍麵臨的是截然不同的挑戰:缺乏重火力的他們,麵對這些碉堡,往往隻能智取,而非力敵,每一次進攻都伴隨著沉重的犧牲,即便如此,勝利也隻是暫時的喘息,因為日軍如同頑強的螞蟻,不斷重建起一座又一座炮樓,如同無盡的噩夢,令人頭疼不已。


    然而,時局已悄然生變。劉師長麵帶喜色,興奮地宣布:“特務團精銳盡出,攜帶你提供的火箭筒,上個月已讓十三座炮樓化為烏有。這消息嚇得周邊的日偽軍聞風喪膽,紛紛放棄炮樓,龜縮回據點與縣城。”


    “太好了,這正是我們所期望的。”陳浩同樣滿心歡喜,他此次又帶來了十具威力更強的火箭筒,並豪邁地表示:“彈藥充足,無需吝嗇。讓這股力量成為八路軍的利劍,狠狠教訓那些膽敢再建炮樓的敵人!”


    這些火箭筒,乃是蘇聯技術的結晶,射程遠達四百米,即便是未經世事的戰士,稍加訓練,也能精準打擊靜止目標,摧毀一切障礙。從前,八路軍還在摸索火箭筒的最佳戰法,而今,他們已掌握了其精髓,將其化為對抗敵人的強大武器。


    左副參謀長幽默地打趣道:“隻可惜火箭筒數量有限,若能裝備數百具,再配以充足的彈藥,整個山西的日軍炮樓,都將變成他們的墳墓,我們八路軍的天地,將更加遼闊無垠。”


    炮樓,曾是日軍束縛八路軍自由的枷鎖,如今,在創新武器與智慧戰略的雙重打擊下,它們正逐步失去往日的威風,成為曆史的注腳。八路軍,正以不屈不撓的精神,一步步拓寬自己的生存空間,書寫著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一場前所未有的策略,悄然將八路軍的根據地巧妙重構,分割成更靈活多變的陣地。這構想,不得不讚一聲絕妙!


    談及資源籌備,幾百具火箭筒雖數目不小,但對陳浩而言,他那神秘的隨身空間不過是小菜一碟,金錢更非障礙,隻是物資渠道一時受阻,成了眼前的難題。加之物資分配需精細考量,輕重緩急間盡顯策略智慧。陳浩淡然一笑,語帶玄機:“好事多磨,總有雲開見月明之時。”


    幾日前,老總手中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報告,出自左副參謀長之手。那上麵,繪製了用火箭筒洪流吞噬日軍炮樓的宏偉藍圖,旨在為八路軍贏得更廣闊的生存與發展空間。陳浩的遲疑態度,透露出計劃背後的不易。


    話鋒一轉,老總好奇地詢問起陳浩的新貨:“此次你攜來之物,似與前不同,莫非又有奇珍異寶?”陳浩聞言,眼中閃過一抹得意,他輕輕放下水杯,準備揭開謎底:


    “此番我攜來之物,種類繁多,琳琅滿目。各位是想先睹為快那銳不可擋的新式武器,還是細品其餘物資的精妙之處?”


    老總聞言,目光炯炯,轉頭對劉師長笑道:“看來,陳浩這小子是要給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啊!那麽,就讓我們先從武器入手,一探究竟如何?”


    劉師長欣然應允:“正合我意,老總說了算。我也迫不及待,想看看陳浩的新武器究竟有何不凡,讓我們大飽眼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從亮劍開始的倒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貨西行寺幽幽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貨西行寺幽幽子並收藏諸天,從亮劍開始的倒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