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惡之初
我,卡皮巴拉,在現世界生活 作者:別動鍋會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淺淺被下了記過處分。
岑希站起。
[我去找他們。]
蘇淺淺看不懂她在比劃什麽,卻也能猜到她的打算。
拉住她,“不用去了。確實是我先貼的烏龜,也是我先動的手。”
[可是……]
“沒什麽大不了的,反正不出意外,按學校的套路,最多一年後就會撤銷了。”
其實老龐已經幫她據理力爭過了,可惜沒用。現在氣得在辦公室裏把茶葉當領導嚼。
“萬一到時候又因為那個告狀精不給撤呢?”顧小斐忿忿不平。
“這也太過分了吧!現在還有哪個學校因為學生打一次架就給記過啊?雖然你是先動手的,她們還是群毆呢!要不是你強悍,還輪得到她們去告狀?”
“再說了,你為什麽貼烏龜,打架,那群領導心裏沒點兒數?”
任和仁找過他們了。
真的就像岑希告訴他們的那樣,沒有用的。
任和仁後來回去查了關於那名叫“方俞”的學生記錄,依稀想起了這名女生。
半年多前轉學了。轉學申請理由正常,隨父母搬遷外地。
現在看來,她的轉學和項姚她們脫不開關係。
但他知道也沒用了。
去食堂的路上,顧小斐今天都沒心情搶飯了,越想越氣。
“艸!就她有關係?誰還沒個關係了!沈小然,我們上!”
“等等。”沈蕭然和張小巴同時出聲。
“你們倆到底在等什麽?”顧小斐不能理解。
張小巴問,“你還記得岑叔叔提到的方俞嗎?”
“怎麽了?”顧小斐被突然岔開的話題弄得一愣。
“我想了解一下關於她的事情。”張小巴看向顧小斐,“我記得你跟七班的一個女生認識?”
……
一麵之緣,一起說過話,一起聽過牆角,一起悟過“道”,還一起拔過河。這在顧小斐的理解中,確實就是正兒八經的認識了。
雖然他甚至沒有對方的聯係方式。
但鬱芹芹有啊。
於是經過兩任中間人,張小巴成功見到了蔣書書。
中午這個時間點,在校園裏晃悠的人本就少。
他們坐在校園一角的紫藤蘿長廊中,周遭僻靜。
可惜這個季節,長廊上隻剩下灰褐色的藤條蜿蜒盤虯,看上去蕭索孤寂。
不過冬天凍不死它們,來年的春天,又是一大片勃勃的生機和浪漫。
長廊裏有五道身影。除了蔣書書和張小巴三人,鬱芹芹也因為好奇跟了過來。
他們倒不在意,反正也不是商談什麽見不得人的秘密。
蔣書書猶豫著開口,“你們……是為了岑希吧。”
張小巴並不掩飾,“是的。”
她扯扯嘴角,“你們想知道什麽?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鬱芹芹轉頭看顧小斐,顧小斐轉頭看張小巴。
張小巴斟酌著開口,“聽岑叔叔所言,方俞曾經和岑希的關係很好,為何現在從不見兩人來往?是否與項姚有關?”
蔣書書微訝,“方俞半年多前就轉學了呀。”
其餘幾人愣了一瞬,沒想到是這個原因。
怪不得之前張小巴向班上其他人打聽,都說沒聽說過這號人。原以為是個極其低調,存在感薄弱的女生。
原來是高一還沒讀完就轉學了。
“不過……雖然申請的轉學理由稀鬆平常,但我們都心裏清楚,她是被項姚逼走的。”
就在眾人以為這件事沒什麽特別的時候,蔣書書又拋下一句話。
顧小斐和鬱芹芹瞪大眼睛。
沈蕭然:“因為岑希?”
“嗯。真要說起來,很多人都認為她的轉學,岑希才是直接原因。”
蔣書書一時無言,指關節抵著嘴唇,似在考慮如何表述,從何說起。
其他人耐心等候著,誰也沒有催促。
半晌,她緩緩開口。
“一開始,大家對岑希的態度並不是這樣的。”
“因為岑希情況特殊,我們不自覺地會去關照她。她父母開學之初還來班上給我們送過水果和零食,擔心她融入不了群體。”
“其實不用他們送,我們也很樂於跟岑希交往的。岑希雖然比較靦腆,但性格是真的特別好。”
“現在想來……當時方俞和岑希也就是偶爾說上兩句話的關係。”
“不知從何時起,項姚開始頻頻針對岑希。一開始隻是一些小小的惡作劇,我們雖然覺得不妥,卻也沒放在心上。”
蔣書書說到這裏,神情裏浮上一絲懊悔。
“我們不知道項姚對她的惡意從何而來,但大抵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惡作劇和旁人的縱容下,無聲滋長和蔓延。等我們意識到嚴重性,欲要製止之時,項姚那個小團體已經對她動上了手。”
“我們多次勸阻無用,無可奈何之下隻能告訴林自成。”蔣書書咬牙切齒,“結果這個狗東西……”
張小巴等人眉頭一動,已經猜到了結果。
當時的林自成坐在辦公桌後,有一口沒一口地喝著茶,心不在焉聽著學生們對項局長那個侄女的狀告詞。
待大家義憤填膺地告完狀,麵前的班主任卻沒有任何反應。
他們麵麵相覷之時,林自成慢悠悠地開口,“這件事我會處理,你們先回去準備上課吧。”
那時他們尚不了解這個班主任的真麵目,天真地回去了。
後來岑希被欺負了一次又一次,卻不見他有任何“處理”。他們甚至從沒見他約談過項姚。
當他們再次去找這個班主任時,得到的還是同一句話。
他們懂了,這件事情,他不打算管。
——林自成甚至幫項姚掩蓋惡行,並且不時貶低暗示岑希,不許她把這些事說出去。
“漸漸地,一部分同學懶得再管,開始對岑希的遭遇熟視無睹。”蔣書書撇嘴苦笑,“也是,又不是多好的關係,被霸淩的也不是他們,伸張幾次正義,騙得過自己的良心就夠了。”
少年人的熱血總是一時的。他們在匡扶正義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很多時候自己也分不清,到底是為了受害者,還是自己的一時高光和其所帶來的成就感。
他們一邊站在道德製高點痛快地斥責項姚一行人,一邊對岑希沒有盡頭的苦難束手無策。
他們的生活已經被太多事物填滿,學習、目標、興趣、交友、玩樂……他們沒有那麽多時間和耐心去一次次插手一個普通同學的遭遇。
有些事情看了太多次,人是會麻木的。
岑希站起。
[我去找他們。]
蘇淺淺看不懂她在比劃什麽,卻也能猜到她的打算。
拉住她,“不用去了。確實是我先貼的烏龜,也是我先動的手。”
[可是……]
“沒什麽大不了的,反正不出意外,按學校的套路,最多一年後就會撤銷了。”
其實老龐已經幫她據理力爭過了,可惜沒用。現在氣得在辦公室裏把茶葉當領導嚼。
“萬一到時候又因為那個告狀精不給撤呢?”顧小斐忿忿不平。
“這也太過分了吧!現在還有哪個學校因為學生打一次架就給記過啊?雖然你是先動手的,她們還是群毆呢!要不是你強悍,還輪得到她們去告狀?”
“再說了,你為什麽貼烏龜,打架,那群領導心裏沒點兒數?”
任和仁找過他們了。
真的就像岑希告訴他們的那樣,沒有用的。
任和仁後來回去查了關於那名叫“方俞”的學生記錄,依稀想起了這名女生。
半年多前轉學了。轉學申請理由正常,隨父母搬遷外地。
現在看來,她的轉學和項姚她們脫不開關係。
但他知道也沒用了。
去食堂的路上,顧小斐今天都沒心情搶飯了,越想越氣。
“艸!就她有關係?誰還沒個關係了!沈小然,我們上!”
“等等。”沈蕭然和張小巴同時出聲。
“你們倆到底在等什麽?”顧小斐不能理解。
張小巴問,“你還記得岑叔叔提到的方俞嗎?”
“怎麽了?”顧小斐被突然岔開的話題弄得一愣。
“我想了解一下關於她的事情。”張小巴看向顧小斐,“我記得你跟七班的一個女生認識?”
……
一麵之緣,一起說過話,一起聽過牆角,一起悟過“道”,還一起拔過河。這在顧小斐的理解中,確實就是正兒八經的認識了。
雖然他甚至沒有對方的聯係方式。
但鬱芹芹有啊。
於是經過兩任中間人,張小巴成功見到了蔣書書。
中午這個時間點,在校園裏晃悠的人本就少。
他們坐在校園一角的紫藤蘿長廊中,周遭僻靜。
可惜這個季節,長廊上隻剩下灰褐色的藤條蜿蜒盤虯,看上去蕭索孤寂。
不過冬天凍不死它們,來年的春天,又是一大片勃勃的生機和浪漫。
長廊裏有五道身影。除了蔣書書和張小巴三人,鬱芹芹也因為好奇跟了過來。
他們倒不在意,反正也不是商談什麽見不得人的秘密。
蔣書書猶豫著開口,“你們……是為了岑希吧。”
張小巴並不掩飾,“是的。”
她扯扯嘴角,“你們想知道什麽?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鬱芹芹轉頭看顧小斐,顧小斐轉頭看張小巴。
張小巴斟酌著開口,“聽岑叔叔所言,方俞曾經和岑希的關係很好,為何現在從不見兩人來往?是否與項姚有關?”
蔣書書微訝,“方俞半年多前就轉學了呀。”
其餘幾人愣了一瞬,沒想到是這個原因。
怪不得之前張小巴向班上其他人打聽,都說沒聽說過這號人。原以為是個極其低調,存在感薄弱的女生。
原來是高一還沒讀完就轉學了。
“不過……雖然申請的轉學理由稀鬆平常,但我們都心裏清楚,她是被項姚逼走的。”
就在眾人以為這件事沒什麽特別的時候,蔣書書又拋下一句話。
顧小斐和鬱芹芹瞪大眼睛。
沈蕭然:“因為岑希?”
“嗯。真要說起來,很多人都認為她的轉學,岑希才是直接原因。”
蔣書書一時無言,指關節抵著嘴唇,似在考慮如何表述,從何說起。
其他人耐心等候著,誰也沒有催促。
半晌,她緩緩開口。
“一開始,大家對岑希的態度並不是這樣的。”
“因為岑希情況特殊,我們不自覺地會去關照她。她父母開學之初還來班上給我們送過水果和零食,擔心她融入不了群體。”
“其實不用他們送,我們也很樂於跟岑希交往的。岑希雖然比較靦腆,但性格是真的特別好。”
“現在想來……當時方俞和岑希也就是偶爾說上兩句話的關係。”
“不知從何時起,項姚開始頻頻針對岑希。一開始隻是一些小小的惡作劇,我們雖然覺得不妥,卻也沒放在心上。”
蔣書書說到這裏,神情裏浮上一絲懊悔。
“我們不知道項姚對她的惡意從何而來,但大抵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惡作劇和旁人的縱容下,無聲滋長和蔓延。等我們意識到嚴重性,欲要製止之時,項姚那個小團體已經對她動上了手。”
“我們多次勸阻無用,無可奈何之下隻能告訴林自成。”蔣書書咬牙切齒,“結果這個狗東西……”
張小巴等人眉頭一動,已經猜到了結果。
當時的林自成坐在辦公桌後,有一口沒一口地喝著茶,心不在焉聽著學生們對項局長那個侄女的狀告詞。
待大家義憤填膺地告完狀,麵前的班主任卻沒有任何反應。
他們麵麵相覷之時,林自成慢悠悠地開口,“這件事我會處理,你們先回去準備上課吧。”
那時他們尚不了解這個班主任的真麵目,天真地回去了。
後來岑希被欺負了一次又一次,卻不見他有任何“處理”。他們甚至從沒見他約談過項姚。
當他們再次去找這個班主任時,得到的還是同一句話。
他們懂了,這件事情,他不打算管。
——林自成甚至幫項姚掩蓋惡行,並且不時貶低暗示岑希,不許她把這些事說出去。
“漸漸地,一部分同學懶得再管,開始對岑希的遭遇熟視無睹。”蔣書書撇嘴苦笑,“也是,又不是多好的關係,被霸淩的也不是他們,伸張幾次正義,騙得過自己的良心就夠了。”
少年人的熱血總是一時的。他們在匡扶正義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很多時候自己也分不清,到底是為了受害者,還是自己的一時高光和其所帶來的成就感。
他們一邊站在道德製高點痛快地斥責項姚一行人,一邊對岑希沒有盡頭的苦難束手無策。
他們的生活已經被太多事物填滿,學習、目標、興趣、交友、玩樂……他們沒有那麽多時間和耐心去一次次插手一個普通同學的遭遇。
有些事情看了太多次,人是會麻木的。